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9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分子δ带系C^2Π-X^2Π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
1
作者 张中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20,共2页
利用以前得到的双原子分子的振转波函数,计算了高温空气中NO分子δ辐射带系C2Π-X2Π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中转动量子数的值由J=0取至J=200,所得结果适用于低温、高温和强激波条件。
关键词 辐射带系 振转波函数 franck-condon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_2^+离子~2∑_g^+←~2∑_u^+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以及与光解离谱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玉超 张立敏 +3 位作者 庄秀娟 王金婷 杨茂萍 俞书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32-1536,共5页
将线性三原子分子离子CS2+的对称伸缩振动简化为SC和S之间的简谐振动,用谐振子的势能曲线和波函数对CS2+分子离子2∑g+和2∑u+电子态(对称伸缩)振动能级间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2∑g+←2∑u+跃迁的光... 将线性三原子分子离子CS2+的对称伸缩振动简化为SC和S之间的简谐振动,用谐振子的势能曲线和波函数对CS2+分子离子2∑g+和2∑u+电子态(对称伸缩)振动能级间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2∑g+←2∑u+跃迁的光解离谱实验强度进行了比较,对前人给出的分子数据(转动常数、分子平衡核间距)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讨论了经由2∑g+←2∑u+电子态振动能级间跃迁的光解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离子 franck-condon因子 光解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nck-Condon因子计算及甲醛光电子能谱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王双力 梁军 +1 位作者 陶松涛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5-351,共7页
本文凭借多振动模混合下任意维Franck-Condon重叠积分封闭表示,推导出三维三振动模FranckCondon重叠积分的解析表示式;基于厄米多项式的级数形式,得到计算三维三振动模Franck-Condon因子的一般代数表示式.另外,应用Franck-Condon因子的... 本文凭借多振动模混合下任意维Franck-Condon重叠积分封闭表示,推导出三维三振动模FranckCondon重叠积分的解析表示式;基于厄米多项式的级数形式,得到计算三维三振动模Franck-Condon因子的一般代数表示式.另外,应用Franck-Condon因子的代数表示,研究甲醛光电子能谱的强度分布及振动结构.对于H2CO+(珟Β2A1)←H2CO(珘X1A1)离子化过程,基于ab initio力常数及几何参数,计算FranckCondon因子,得到光电子能谱的谱线相对强度.结果表明理论模拟得到的光电子能谱与实验上观测到的能谱达到较好的一致;基于光谱模拟使人们能够对实验谱给予合理解释以及对谱峰进行正确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nck-condon因子 光电子能谱 光谱模拟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Franck-Condon因子的代数表示及其应用
4
作者 黄洪沫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多振动模混合下任意维Franck-Condon重叠积分封闭表示,推导出三维四振动模Franck-Condon重叠积分的解析表示式;凭借厄米多项式的求和形式,给出计算三维四振动模Franck-Condon因子的一般代数公式,且应用于研究甲醛分子光电子能... 基于多振动模混合下任意维Franck-Condon重叠积分封闭表示,推导出三维四振动模Franck-Condon重叠积分的解析表示式;凭借厄米多项式的求和形式,给出计算三维四振动模Franck-Condon因子的一般代数公式,且应用于研究甲醛分子光电子能谱的强度分布及振动结构.对于D2CO^+(A^281)-D2CO(X^1A1)离子化过程,通过Franck-Condon因子计算,得到光电子能谱的谱线相对强度,理论上计算出光电子能谱图,且与实验光电子能谱符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nck-condon因子 D2CO光谱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KR反演法计算SrCl分子的Franck-Condon因子
5
作者 刘德胜 孙金芳 韩玉龙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64-67,共4页
利用半经典的Rybreg-Klein-Rees(RKR)反演方法,结合实验测得SrCl分子的振动、转动等光谱常数导出相应的经典拐点r_(min)和r_(max),构造了A^(2)Π和X^(2)∑^(+)态的势能曲线.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通过求解一维Schrödinger方程得到A^... 利用半经典的Rybreg-Klein-Rees(RKR)反演方法,结合实验测得SrCl分子的振动、转动等光谱常数导出相应的经典拐点r_(min)和r_(max),构造了A^(2)Π和X^(2)∑^(+)态的势能曲线.基于得到的势能曲线,通过求解一维Schrödinger方程得到A^(2)Π和X^(2)∑^(+)态的振动波函数,计算获得A^(2)Π-X^(2)∑^(+)跃迁高度对角化的Franck-Condon因子(f_(00)=0.964116),符合激光冷却分子的首要条件,为SrCl分子激光冷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l分子 RKR反演 franck-condon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分子α带系A^2Π-X^2Σ^+及β带系B^2Σ^+-X^2Σ^+Franck-Condon因子的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中明 熊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1-456,共6页
在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波动方程中,计入分子的振转相互作用项,得出的波函数除与振动量子数有关外,还与转动量子数有关。用该波函数编程计算了BO分子α带系A2Π-X2Σ+及β带系B2Σ+-X2Σ+的Franck-Condon... 在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波动方程中,计入分子的振转相互作用项,得出的波函数除与振动量子数有关外,还与转动量子数有关。用该波函数编程计算了BO分子α带系A2Π-X2Σ+及β带系B2Σ+-X2Σ+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中转动量子数的取值由J=0取至J=200,结果适用于低温、高温和强激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波动方程 振动相互作用项 F-C因子 BO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分子A^3Π-X^3Π带系Franck-Condon因子计算
7
作者 张中明 周曙白 熊烨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1-264,共4页
利用以前我们得到的双原分子的振转波函数,计算了BN分子A3Π-X3Π带系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中转动量子数的值由J=0取至J=180,结果适用于低温、高温和强激波条件。
关键词 振转波函数 F-C因子 BN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中CO^+分子发光带系Franck-Condon因子的计算
8
作者 张中明 熊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在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波动方程中,计入分子的振转相互作用项,得出的波函数除与振动量子数有关外,还与转动量子数有关。用该波函数络程计算了高温空气中CO分子发光带系因子。计算中转动量子数J的取值为0~180,结果适用于低温... 在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波动方程中,计入分子的振转相互作用项,得出的波函数除与振动量子数有关外,还与转动量子数有关。用该波函数络程计算了高温空气中CO分子发光带系因子。计算中转动量子数J的取值为0~180,结果适用于低温、高温和强激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 CO^+ 分子发光带系 F-C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异质性视角下华北地区碳足迹评估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袁亮 柴林 +2 位作者 何伟军 孔阳 祁煜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 碳足迹是衡量碳排放的重要指标,削减碳足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前提条件。华北地区作为我国高耗能、高排放的集中区域,客观量化碳足迹并探究主要驱动因子对加快推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论文基于IPCC法对华北地区“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的碳足迹进行测算,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碳足迹的分布及转移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识别碳足迹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十五”至“十三五”期间碳足迹总量经历了“先增长—后下降”两个阶段,由“十五”期间的425452万吨上升至1066353万吨,而后逐渐下降到“十三五”期间的898908万吨。(2)标准差椭圆呈稳定的“南—北”分布,重心分布于山西大同和河北张家口之间,呈向西北方向偏移趋势,已偏移72.56千米。(3)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对碳足迹驱动因子解释力度较大,且关键交互因子均含有能源强度、产业结构、研发投入。华北地区不同时期碳足迹分布及影响因子存在时空差异,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碳足迹的时空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驱动因子 时空特征 地理探测器 标准差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活剂对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刘建香 冯星星 +3 位作者 王淑霞 周蓉 吕孟兴 屈柯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67-2073,共7页
背景:生长因子是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效应分子,不同激活剂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后生长因子浓度存在差异,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目的:分析不同激活剂对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健康志愿... 背景:生长因子是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效应分子,不同激活剂激活富血小板血浆后生长因子浓度存在差异,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目的:分析不同激活剂对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健康志愿者,采集EDTA-K2抗凝静脉血,应用二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比较静脉血与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差异。将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与4种激活剂(生理盐水、凝血酶、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凝血酶)按照体积比10∶1混匀,置于37℃恒温水浴箱孵育30 min,离心后提取上清液,检测生长因子质量浓度;利用血琼脂平板检测上清液中的细菌生长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激活剂与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血小板计数值与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分别是静脉血中对应生长因子质量浓度的8.7,22.2,2.3,2.8倍(P <0.05);(2)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凝血酶组、葡萄糖酸钙组、葡萄糖酸钙+凝血酶组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质量浓度升高(P <0.05);凝血酶组、葡萄糖酸钙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质量浓度高于葡萄糖酸钙+凝血酶组(P <0.05),凝血酶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质量浓度高于葡萄糖酸钙组、葡萄糖酸钙+凝血酶组(P <0.05),凝血酶组表皮生长因子质量浓度低于葡萄糖酸钙组、葡萄糖酸钙+凝血酶组(P <0.05);(3)血琼脂平板实验结果显示4组上清液中均无细菌生长;(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质量浓度与凝血酶存在正向强相关性(r=0.683,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质量浓度与凝血酶、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凝血酶激混合剂存在正向强相关性(r=0.730,0.789,0.686,P <0.05);富血小板中血小板计数值与4种生长因子质量浓度均无相关性(P> 0.05);(5)结果提示,不同激活剂对富血小板血浆中生长因子浓度产生不同影响,建议临床根据不同生长因子质量浓度和治疗需求选择不同激活剂,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凝血酶 葡萄糖酸钙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机制、趋势与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庆锋 沈伟康 +2 位作者 李瑶 曾紫韬 方聪聪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7,共14页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高效转移是形成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通过提炼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形成机制,以2015—2021年间145家新兴领域军民融合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退火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及高斯核密度估计分...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高效转移是形成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关键驱动力。通过提炼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内涵和形成机制,以2015—2021年间145家新兴领域军民融合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退火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模型及高斯核密度估计分析其演化趋势,通过ICTM分析框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通过双螺旋耦合机制和相对技术势差流向机制得以实现;新兴领域技术转移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存在能力跃迁现象,但不同战区间转移水平差距逐渐扩大,形成明显的“梯型效应”。研究还发现,新兴领域技术转移意愿、军民融合理念、技术要素流动性、保密机制和中介能力是影响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关键障碍因子。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技术转移相关理论,为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领域 军民两用技术 转移机制 转移趋势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因子法的建筑涂料碳足迹计算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文丽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基于碳排放因子法,以建筑涂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其从“摇篮到大门”的部分阶段碳足迹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通过综合评估从原材料获取及运输、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揭示了建筑涂料在“摇篮到大门”阶段碳... 基于碳排放因子法,以建筑涂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其从“摇篮到大门”的部分阶段碳足迹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通过综合评估从原材料获取及运输、生产制造等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揭示了建筑涂料在“摇篮到大门”阶段碳足迹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建筑涂料的碳足迹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获取和产品生产阶段,特别是与原材料的采集和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密切相关。全面分析了建筑涂料生产过程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阶段和原因,可以为减少建筑涂料碳足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因子 生命周期评价 建筑涂料 碳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
13
作者 王荣荣 黄玉珊 +1 位作者 李湘淼 白金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8-967,共10页
背景:前列腺素E1被证明在血管扩张、炎症、白细胞迁移和黏附中发挥调节作用,但其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探讨在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给予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 背景:前列腺素E1被证明在血管扩张、炎症、白细胞迁移和黏附中发挥调节作用,但其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探讨在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急性期给予前列腺素E1对血管相关因子的调节和微循环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24),即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前列腺素E1组。后两组用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的体内模型,前列腺素E1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15 min内立即尾静脉注射脂质前列腺素E110μg/kg。分别在损伤后2,24 h测定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脊髓微血管直径和面积、脊髓含水量、血管功能调节因子(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栓素A2、前列环素、内皮素1)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脊髓损伤后2 h,前列腺素E1组大鼠的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含水量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内皮素1质量浓度均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②脊髓损伤后24 h,前列腺素E1组大鼠的脊髓微血管面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脊髓损伤组(P<0.05),脊髓含水量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及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质量浓度均低于脊髓损伤组(P<0.05);③脊髓损伤组大鼠损伤后24 h的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损伤后2 h(P<0.05),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脊髓组织血栓素A2/前列环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损伤后2 h(P<0.05),但是脊髓组织内皮素1质量浓度低于损伤后2 h(P<0.05);④前列腺素E1组大鼠损伤后24 h的脊髓微循环血流量和血氧饱和度低于损伤后2 h(P<0.05),脊髓微血管直径及面积、脊髓含水量高于损伤后2 h(P<0.05);⑤以上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大鼠伤后即刻静脉给予前列腺素E1,可调节血管功能调节因子、炎症因子并改善脊髓损伤后脊髓微循环,这为寻找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提供了潜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前列腺素E1 脊髓微循环 微循环障碍 炎症因子 血管功能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孙颖 陈学超 +3 位作者 沈阳 孙跃 王博渊 朱丽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为深入探究环境因子与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动态的关系,并进一步丰富近年来渤海海域浮游动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渤海海区开展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工作,对渤海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以及生长繁殖状况进... 为深入探究环境因子与渤海强壮滨箭虫四季种群结构动态的关系,并进一步丰富近年来渤海海域浮游动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在渤海海区开展4个航次的海洋综合调查工作,对渤海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以及生长繁殖状况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温度、盐度、深度以及饵料等环境因子对其种群结构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与强壮滨箭虫的时空分布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28.5~32.7的范围内,盐度的升高对强壮滨箭虫种群增长有抑制作用;温度通过影响强壮滨箭虫的摄食、代谢来影响其季节上的变化;桡足类作为强壮滨箭虫的主要饵料,也是影响强壮滨箭虫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渤海 强壮滨箭虫 时空分布 生长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15
作者 杨如萍 贾贞 +5 位作者 韦瑛 魏野畴 王立明 陈光荣 张国宏 宋雯雯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以2011-2013年甘肃5个不同生态试验点种植的161份甘肃各地大豆种质资源的生育期相关性状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大豆生长期的气象数据,分析甘肃不同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分布特征,明确影响各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关键气象因子... 以2011-2013年甘肃5个不同生态试验点种植的161份甘肃各地大豆种质资源的生育期相关性状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大豆生长期的气象数据,分析甘肃不同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分布特征,明确影响各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关键气象因子,以及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在75~197 d,随着材料来源地经度东移、纬度降低,大豆VE~R7平均日数及营养生长期(VE~R1)逐渐延长,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R/V)逐渐减小。随着种植地点由北向南,VE~R1均值逐渐缩短,R/V逐渐升高。同一区域育成品种的平均R/V均高于地方品种。汾豆8号等11个品种在多个试点VE~R7基本一致。在气象因素中,除可照时数是影响来自河西地区大豆品种VE~R7长度的最大直接因素外,平均气温>10℃的日数是影响甘肃大豆品种生育期长度的最大直接因素。VE~R7、VE~R1和R1~R7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关系各来源区域间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大豆 生育期 生态特征 气象因子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针刀干预后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的表达
16
作者 刘福水 钱嘉铭 +4 位作者 方婷 哈留娜 赵小兰 朱金超 王小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75-3783,共9页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 背景:针刀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确切,但其关键分子机制尚不明晰。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分析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GEO数据库,获取符合该研究的芯片数据集GSE15376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靶标初筛,然后进行动物实验。选取6月龄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和针刀组大鼠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造模方法制备颈椎病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断肌肉及韧带;针刀组造模成功后采用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并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拍摄颈椎正侧位X射线片进行模型验证;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头夹肌病理结构;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信息学结果表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是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上游的重要信号轴。②造模后大鼠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关节突骨质增生。③旷场实验中,造模后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降低(P<0.05),总休息时间延长(P<0.05);治疗后针刀组大鼠总距离、平均速度大于模型组(P<0.05),总休息时间短于模型组(P<0.05)。④头夹肌病理提示颈肌受损,而针刀可改善颈肌劳损。⑤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头夹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和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组以上指标均降低(P<0.05)。⑥结果说明,针刀可能通过调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及其受体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的表达,修复劳损颈肌,从而改善椎间盘退变,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椎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激酶插入域蛋白受体 工程化细胞因子 工程化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和AlphaFold快速鉴定水稻特异性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转录因子和靶标
17
作者 凤舞剑 张莹 +1 位作者 韩波 强承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0,共8页
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鉴定水稻早期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相互作用的靶基因,探究早期病原菌诱导型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为水稻的免疫机制研究和抗病种质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 转录因子是调控植物免疫响应的关键因子之一。为鉴定水稻早期响应稻瘟病菌侵染的关键转录因子及相互作用的靶基因,探究早期病原菌诱导型转录因子的调控功能,为水稻的免疫机制研究和抗病种质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中的转录因子进行鉴定,通过水稻-稻瘟病菌互作转录组和Mfuzz表达模式特征分析,筛选受稻瘟病菌诱导的转录因子和参与调控的功能。利用AlphaFold3对关键的转录因子和靶基因构建蛋白-DNA相互作用的复合体模型,并对转录因子潜在的结合靶标进行筛选。结果在水稻中总共鉴定到1948个转录因子,约89类转录因子。其中1、3、2、6号染色体的转录因子数目较多,分别为279、250、235、176个。共鉴定到673个转录因子受稻瘟病菌侵染水稻诱导,其中主要包含11%的WRKY、11%的MYB和11%的C2H2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主要调控植物信号转导、植物-病原菌的相互作用和MAPK信号、响应乙烯、响应水杨酸、响应茉莉酸、天然免疫和对细菌的防御响应等功能;鉴定到集合1和集合6中的转录因子受病原菌特异性诱导后表达量持续增加;利用AlphaFold3发现Os5t0343400编码的WRKY转录因子与SIB1基因启动子存在互作。结果表明,水稻在响应稻瘟病菌早期侵染中,约172个转录因子通过调控激素和免疫防御等途径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并预测到1个响应病原菌的转录因子及作用靶标在水稻免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稻瘟病菌 水稻 AlphaFold3 作用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与表达分析
18
作者 王伟伟 罗政辉 +6 位作者 邹景伟 张玉杰 钮力亚 王志 王奉芝 赵振杰 于亮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7-299,共13页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 NAC转录因子对植物抗逆境胁迫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小麦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信息,对耐盐品种沧麦6005和盐敏感品种科农9204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供试材料进行盐胁迫处理,提取根部分生组织RNA,反转录为cDNA,对重点候选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出28个耐盐相关NAC转录因子,其中10个的等电点呈碱性,其余等电点呈酸性,且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定位在细胞核;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经共线性分析,小麦和水稻的NAC转录因子含有多对共线性关系,表明小麦与水稻亲缘关系较近。NAC转录因子启动子区域含有多种与激素响应和逆境胁迫诱导相关顺式作用元件,其中TaNAC24含有顺式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最多,共有51个。盐胁迫处理后,9个重要基因中,4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5个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些基因可能介导了小麦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NAC 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及炎症因子、CXCL13和TLR4水平影响
19
作者 陈周明 李炳荣 +1 位作者 骆松梅 张胜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 目的 探讨补肺息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患者疗效及对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于2022年4月—2024年4月SCOPD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吸入茚达特罗格隆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肺息喘汤。两组治疗周期8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6MWT和CAT问卷评分,炎症因子、TLR4和CXCL13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治疗前,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8周SCOPD患者FEV1/FVC、PEF、FEV1和6MWT高于对照组,而CAT评分、TNF-α、IL-6、IL-8、TLR4和CXC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息喘汤对SCOPD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可减轻细胞炎症反应,及降低TLR4和CXCL13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息喘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疗效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4 趋化因子CXC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离群因子与隔离森林的激光超声缺陷检测
20
作者 李阳 朱文博 +4 位作者 静丰羽 叶中飞 马云瑞 周洋 邹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 针对激光超声(LU)缺陷检测中最大振幅图存在伪像的问题,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两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算法局部离群因子(LOF)与隔离森林(IF),以实现对LU数据的无监督异常检测。首先,利用PCA算法对LU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减轻了LU数据的复杂度;其次,利用LOF算法和IF算法进行了数据异常值的识别分析,并利用累积分布函数和核密度估计确定异常值的阈值大小;最后,对比了LOF算法、IF算法以及最大振幅图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LOF算法有更优的缺陷识别精度和更低的误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缺陷检测 主成分分析 局部离群因子 隔离森林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