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7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宁 李晓宁 刘佳惠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运动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这种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评估手段,结合局部与全局的fMRI研究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运动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这种具有极高空间分辨率的评估手段,结合局部与全局的fMRI研究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卒中后运动障碍的脑功能变化,并对针刺促进卒中后运动障碍康复的中枢机制进行探索,以期为针刺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fmri 针刺 运动障碍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传导性失语复述能力的fMRI研究
2
作者 杨燕龙 康立清 +4 位作者 刘凤海 宋彦澄 王晓璇 张艳春 卢姗 《中国康复》 2024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技术评估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的价值并探究其机制。方法:选取16例传导性失语患者(病例组)及18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rs-fMRI检查的静息态数据进行局部区域一致性分析(ReHo),得到病例组ReHo信号减低脑区,并选择左侧Wernicke区作为感兴趣区,比较病例组tDCS治疗前、后汉语失语症心理语言评价(PACA)复述测验、ReHo及功能连接(FC)的变化;比较病例组(治疗前)与对照组ReHo及FC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ReHo值增高脑区为右侧中央后回,减低脑区为左侧颞上回、后扣带回及楔前叶;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顶下缘角回,右侧中央盖、颞上回、中央前、后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直回、额中回、顶下缘角回,左侧前扣带回和旁扣带回、背外侧额上回。tDCS治疗后,患者复述能力明显提高(t=10.30,P<0.01);ReHo值增高脑区为左侧内侧额上回及右侧角回,未发现明显减低脑区;与Wernicke区呈正相关的脑区为左侧杏仁核、楔前叶、中央后回及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颞上回;呈负相关的脑区为右侧额下回三角部。结论:tDCS刺激左侧Wernicke区可有效改善传导性失语患者复述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左侧Wernicke区FC模式的转变有关,同时受损功能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增高可能对语言的恢复起一定的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fmri 经颅直流电刺激 传导性失语 复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式识别的高水平运动员RS-fMRI数据分类研究
3
作者 张可盈 张栋 +1 位作者 丁宇 曹春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45-3154,共10页
为弥补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方法的不足,并探索模式识别在运动脑科学当中的应用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式识别算法,以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 为弥补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方法的不足,并探索模式识别在运动脑科学当中的应用价值。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式识别算法,以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和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DC)作为学习特征,对射击运动组和滑冰运动组(分类1)、射击运动组和对照组(分类2)以及速滑运动组和对照组(分类3)之间进行二分类,并计算每一个脑区在分类算法当中的权重。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计算分类正确率,使用总的准确率、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及预测准确率来衡量机器分类算法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分类1中SVM算法的正确率较高且分类效果更稳定,总的准确率(total accuracy,tACC)可以维持在96.67%以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均为1,说明SVM算法对区分不同项目运动员脑静息态功能特征时更有优势;在分类2和分类3中,SVM算法效果取决于使用的指标。其中,使用fALFF或者综合使用三个静息态指标的分类效果较稳定(tACC均在80%以上,AUC均在0.88以上);小脑在分类1算法中占较多的权重,提示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脑功能活动之间差异最明显的部位主要在小脑上。而分类2和3中,除了小脑,还有一些与运动执行和控制及其他功能活动相关的脑区参与了算法的构成。通过SVM分类算法的应用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展示了模式识别方法在运动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研究成果有助于体育科学研究者从新的角度更加全面地理解运动与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高水平运动员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静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脑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基于fMRI研究的元分析
4
作者 汤静 余娟 +1 位作者 张薇薇 张静霞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6期533-541,共9页
目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自杀预测的危险因素,探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能存在的神经基础。方法:本文共纳入11篇文献,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青少年NSSI患者相对于非NSSI人群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脑区进行整合分析。结果:青少年NSSI患... 目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自杀预测的危险因素,探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能存在的神经基础。方法:本文共纳入11篇文献,采用激活似然估计法对青少年NSSI患者相对于非NSSI人群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脑区进行整合分析。结果:青少年NSSI患者右侧岛叶脑区激活增强。结论:本文通过ALE元分析,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fMRI研究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发现青少年NSSI患者右侧岛叶脑区激活增强,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青少年NSSI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伤性自杀 静息态磁功能成像 fmri 激活似然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患者奖赏网络关键核团在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的改变
5
作者 孙曌 冉彬艳 +9 位作者 阚丽娜 黄禄宇 吴琼 王乙翔 康晓娜 李丹丹 王晓彤 王小龙 靳丹阳 沈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原发性患者奖赏网络区域中脑腹侧被盖(Ventral ttegmental area,VTA)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28例原发性失眠比较26例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成像的改变,并分析中...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原发性患者奖赏网络区域中脑腹侧被盖(Ventral ttegmental area,VTA)以及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c)脑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28例原发性失眠比较26例健康对照组脑功能成像的改变,并分析中脑腹侧被盖以及伏隔核功能连接的改变与失眠的情绪障碍障碍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原发性失眠患者对比健康对照组,VTA与NAcc全脑的功能连接均降低,与VTA-l功能连接增降低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眶额回,与VTA-r功能连接增降低的脑区为双侧前扣带回、左侧眶额回、右侧中央前回,与NAcc-l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为双侧丘脑、辅助运动区,与NAcc-r功能连接降低的脑区为双侧丘脑、小脑。结论:睡眠障碍会显著降低奖赏网络中VTA与NAcc的功能连接,说明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影响在原发性失眠患者奖赏处理能力,导致失眠患者情感功能发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广泛性焦虑障碍 脑功能 前扣带回 前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曲率后效的多级适应机制的fMRI证据
6
作者 阎鹏飞 张昊 +1 位作者 马瑞青 繁桝博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0-928,共9页
【目的】开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适应(fMRIa)实验,验证立体曲率后效的多级适应机制在人类大脑皮层的16个ROI上的表现。【方法】通过使用水平双目视差定义的随机点立体图作为视觉刺激,设计了6种适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分离出不同的适应源。... 【目的】开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适应(fMRIa)实验,验证立体曲率后效的多级适应机制在人类大脑皮层的16个ROI上的表现。【方法】通过使用水平双目视差定义的随机点立体图作为视觉刺激,设计了6种适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分离出不同的适应源。通过测量适应期间和测试期间的BOLD信号变化来评估适应强度。【结果】ANOVA分析结果表示,皮层的背侧视路和腹外侧视路均表现出对形状属性的高级适应。此外,还发现在背侧视路的V7和IPS区存在对平均视差信息的适应,说明这些区域中的低阶视差计算用于精确编码3D形状的深度结构,而腹侧视路则用于形状分类。【结论】立体曲率后效确实是由多级适应所导致。本研究成果可在虚拟现实中立体场景构建时提供对用户体验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形状 立体曲率后效 多级适应 fmri适应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音神经性聋人和正常人纯音刺激脑功能区BOLD-fMRI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耿左军 张云亭 +2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张敬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观察正常人和感音神经性聋人在纯音刺激时脑听觉中枢的兴奋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方法正常人和聋人受试者各30名。功能成像采用组块设计。声音刺激用1000Hz纯音,强度(sound pressure level,SPL)140dB,持续时间500ms,刺激间隔500ms,刺激施加频率1Hz。结果正常人接受纯音刺激激活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外侧裂周围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颞上回(除颞横回、颞平面前极、颞平面以外的部分)、缘上回、额下回、以及两侧枕叶和小脑半球。聋人纯音激活脑区与正常人相似。对正常人和聋人各脑区的激活强度行t检验,表现为正常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聋人的脑区有:两侧颞横回、颞平面前极及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颞平面;表现聋人激活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的脑区有:两侧枕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正常人和感音性聋人接受适当纯音刺激都可激活听觉中枢。在相同刺激条件下聋人听觉中枢激活程度较正常人低。人脑以网络模式处理听觉信息,不同感觉中枢间存在固有的联系,聋人的听觉中枢有重组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LD-fmri 纯音 功能成像 听觉中枢 感音神经性 正常人 脑功能区 fmri研究 聋人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fMRI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局部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玉梅 孙佳蕾 武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2-384,共3页
静息态的fMRI成像(resting—statefMRI,rs—fMRI)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无特定任务的情况下,在受试者不做系统地思考或尽量不思考问题的状态下进行的磁共振扫描。静息态fMRI信号的低频振荡与自发... 静息态的fMRI成像(resting—statefMRI,rs—fMRI)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无特定任务的情况下,在受试者不做系统地思考或尽量不思考问题的状态下进行的磁共振扫描。静息态fMRI信号的低频振荡与自发的神经元活动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技术 静息态 局部一致性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应用 临床 fmri信号 MRI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RI低频振幅比率分析调神法针刺治疗早醒型失眠的中枢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章筱 姜同菲 +2 位作者 尹雪娇 朱丽颖 郭静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10-16,共7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调神法针刺治疗早醒型失眠的潜在中枢机制。方法:将48例早醒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法针刺组(24例,脱落1例)和非穴位浅刺组(24例,脱落1例,剔除1例)。调神法针刺组予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研究调神法针刺治疗早醒型失眠的潜在中枢机制。方法:将48例早醒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调神法针刺组(24例,脱落1例)和非穴位浅刺组(24例,脱落1例,剔除1例)。调神法针刺组予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本神、神门、内关和三阴交;非穴位浅刺组予非效穴旁开1寸浅刺治疗,非效穴取臂臑、手三里、阳池、外关、风市、伏兔和梁丘;两组均治疗4周,每周3次,比较两组患者针刺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早醒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早醒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治疗前后进行rs-fMRI数据采集。观察两组患者针刺前后低频振幅比率(fALFF)的变化,fALFF值与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调神法针刺组PSQI评分、PSQI早醒评分、HAMD评分、HAMD早醒评分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穴位浅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穴位浅刺组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调神法针刺组较非穴位浅刺组fALFF值在左侧背外侧额上回(SFGd)升高、左侧小脑4_5区(CER4_5)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GRF校正,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1,双尾),左SFGd的fALFF值与PSQI评分(r=0.386)、PSQI早醒评分(r=0.330)和HAMD评分(r=0.358)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CER4_5的fALFF值与PSQI评分(r=0.374)、HAMD评分(r=0.483)呈显著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法针刺可能通过调节早醒型失眠患者的局部脑功能强度,从而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早醒症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醒型失眠 针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特征对抽象动词具身表征的影响:来自fMRI及EMG的证据
10
作者 李想 贾丽娜 +4 位作者 魏士琳 陈俊涛 夏尧远 王芹 金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18-1733,I0007,共17页
本研究将学习−测试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以及肌电图技术(EMG)相结合,探讨了运动特征与抽象动词具身表征之间的因果联系,旨在证明词语的运动特征可能是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为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认知观点提供支持证... 本研究将学习−测试范式与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以及肌电图技术(EMG)相结合,探讨了运动特征与抽象动词具身表征之间的因果联系,旨在证明词语的运动特征可能是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为抽象概念表征的具身认知观点提供支持证据。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实验1)发现,运动特征增加后,新造词在后测加工中引发的运动相关脑区(如左侧中央前回)的活动强度显著高于前测中的;且运动相关脑区(右侧中央前后回、左侧中央前回等)在新造抽象动词加工中的参与度受到词语运动特征值的调节。肌电图研究(实验2)发现,运动特征增加后的新造词加工也引发了手臂指伸肌肌电活动的增强。这表明,词语的运动特征在抽象动词具身表征中发挥因果性作用,运动特征对中枢运动系统的影响能够延伸至外周肌肉运动系统。结果为具身认知语言理解观提供了新的证据及重要完善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特征 抽象动词 具身认知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语言功能区的术前BOLD-fMRI定位
11
作者 陈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功能区 MRI定位 脑肿瘤 Wernicke区 BOLD-fmri 语言中枢 术前 fmri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申脉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爱成 王玉来 +7 位作者 江涛 马斌 陈锦峰 赵永烈 李柏 单保慈 谭中建 蒋根娣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 目的:研究针刺申脉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激活脑区的定位信息。方法:利用血氧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的申脉穴在行针及留针不同针刺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SPM信号处理系统,对比分析不同针刺状态下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申脉穴主要激活边缘系统(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额叶、颞叶等脑区,在行针和留针过程中激活的脑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行针过程中首先激活对侧脑区,留针后逐渐由对侧延伸到双侧。结论:激活的脑区可能在申脉穴治疗失眠等心境障碍性疾病时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脉穴 针刺 成像研究 fmri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技术 功能变化 信号处理系统 血氧依赖性 健康志愿者 对比分析 边缘系统 脑区 激活 留针 行针 SPM 扣带回 规律性 障碍性 状态 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7
13
作者 尹岭 金香兰 +4 位作者 石现 田嘉禾 马林 尹大一 曾海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 PET和fMRI BOLD脑功能成像方法 ,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 ,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 (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 PET和fMRI BOLD脑功能成像方法 ,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 ,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 (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同侧室旁核和双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植物神经中枢和颞叶功能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穴 PET fmri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关穴真、假针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赖新生 曾统军 +5 位作者 黄泳 张贵锋 单保慈 邹燕齐 李赣龙 吴俊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5-708,共4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真针刺、假针刺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同时,运用GE公...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真针刺、假针刺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同时,运用GE公司3.0T超导MRI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45、374、4、40、22、13、37、47区、海马、杏仁核、黑质等区域,外关穴假针刺则能显著激活BA46、44、41、13、40、37、19区等区域,与假针刺对比,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8区和小脑等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赖新生教授的"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腧穴特异性 针刺 fmri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内关穴与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贵锋 赖新生 +4 位作者 黄泳 吴俊贤 曾统军 李赣龙 邹燕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10-812,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内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穴位对脑中枢的激活效应。方法:将14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内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内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获得局部脑组织激活与否的试验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内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小脑、脑桥、脑岛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从激活几率、激活数量和激活强度上看,针刺右侧内关穴以激活左侧顶叶、额叶、颞叶、枕叶为主,并且特异性激活左侧海马和双侧桥脑;尽管在脑区的激活上,有上述趋势,但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内关穴和非穴激活的脑区有相对的差异性,针刺外周穴位能特异性的激活脑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 非穴 fmri 脑功能成像 中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刺激激活人脑情感系统的fMRI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项爱斋 张云亭 +1 位作者 张权 李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215-217,214,共4页
目的:利用fMRI技术,对音乐欣赏相关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并初步探讨音乐情感反应和音乐治疗的可能神经机制。方法:采用组块设计模式,对30名非音乐专业志愿者进行被动聆听音阶、轻音乐和恐怖音乐(各3段)实验。应用SPM99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 目的:利用fMRI技术,对音乐欣赏相关脑功能区进行定位,并初步探讨音乐情感反应和音乐治疗的可能神经机制。方法:采用组块设计模式,对30名非音乐专业志愿者进行被动聆听音阶、轻音乐和恐怖音乐(各3段)实验。应用SPM99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组分析,获得平均激活图。结果:轻音乐和恐怖音乐可激活大脑与情感加工相关的脑区,前者主要包括双侧前额皮层外侧部(左侧为著)、左侧眶额皮层、扣带回前部、左侧岛叶前部、右侧丘脑和左侧豆状核;后者主要包括双侧前额皮层外侧部(右侧为著)、双侧眶额皮层、双侧额内回和扣带回前部和双侧杏仁复合体。结论:音乐可有效激活人脑与情感加工相关脑区;大脑对喜悦和恐惧情感具有不同(或部分交叉)的神经加工网络,其中,轻音乐引起的正性情感加工可能是音乐治疗的部分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音乐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内关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俊琦 黄泳 +2 位作者 邹燕齐 吴俊贤 卢阳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7-1129,共3页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并比较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组(每组8例),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所有数据采用SAS9.13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外关穴组和外关配伍内关穴组在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点数、激活几率、激活强度,并对所激活的相同脑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ROIs激活几率统计比较表明,与外关穴配伍内关穴比较,针刺外关穴右侧小脑激活几率较高(P<0.05);ROIs激活点数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P<0.05);ROIs激活强度统计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针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差异。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针刺外关穴能够在维持躯体平衡、改善肌张力障碍及调节随意运动方面发挥较为突出的作用。外关穴配伍内关穴这种表里经配穴能够加强对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的治疗作用,这为外关穴特异性及表里经配穴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内关穴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f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内隐/外显序列学习:事件相关的fMRI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郭秀艳 高妍 +4 位作者 沈捷 王丽嘉 门卫伟 傅成 杨治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7-891,851,共6页
本文利用事件相关fMRI研究探讨对于内隐和外显学习在脑区激活上的差异。实验采用同步内隐/外显学习序列,以有色的形状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于刺激的颜色做选择反应,并在颜色消失后找出形状的内在规则。颜色和图形序列分别采用两个独... 本文利用事件相关fMRI研究探讨对于内隐和外显学习在脑区激活上的差异。实验采用同步内隐/外显学习序列,以有色的形状作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对于刺激的颜色做选择反应,并在颜色消失后找出形状的内在规则。颜色和图形序列分别采用两个独立的马尔可夫链,即下一个图形的颜色或者形状有70%的可能服从序列规则。行为数据显示被试习得了外显和内隐的规则,fMRI成像主要比较内隐和外显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知识运用上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内隐学习相比,外显学习在额叶的激活更为显著。而且,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在视觉皮层的激活出现分离,内隐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减弱,而外显学习中枕叶的激活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ri 外显学习 内隐学习 序列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非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赖新生 苏沛珠 +4 位作者 黄泳 邹燕齐 吴俊贤 唐纯志 杨君军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非穴,对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都没有显著差异,但针刺外关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几率高于针刺外关穴配伍非穴(P<0.05),并有趋势表明,针刺外关穴还能较为集中地激活左侧顶叶、右侧额叶、颞叶。[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外关穴与非穴的配伍关系,不是简单的1+0=1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关穴 外关穴配伍非穴 fmri 脑功能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健康志愿者太溪穴静息态 fMRI 脑功能成像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欧阳怀亮 曲姗姗 +4 位作者 张继苹 区颖仪 郑禹 唐纯志 黄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溪穴时脑区的激活负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前后的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太溪穴30 min,针刺前和出针后15 min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所得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比较针刺前,出针... 目的:运用fMRI技术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溪穴时脑区的激活负激活情况,比较针刺前后的差异。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针刺太溪穴30 min,针刺前和出针后15 min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所得数据进行低频振幅(ALFF)分析。结果:比较针刺前,出针15 minALFF值增强的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左侧大脑额叶额中回、大脑皮层Brodmann分区(Brodmann area,BA)10区,未发现减弱脑区。结论:ALFF分析显示脑功能区功能状态的特异性变化可能与太溪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溪 静息态 fmri 经穴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