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M-DEM耦合模型喷丸铝合金薄壁件尺寸稳定性仿真研究
1
作者 汪帆星 汪舟 +6 位作者 曾思明 孙文革 段芳芳 葛久志 陈艳华 日孜完古丽 甘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181,共11页
目的探究喷丸对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和应力释放后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释放模型,并对模型预测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FEM-... 目的探究喷丸对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影响和应力释放后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释放模型,并对模型预测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通过FEM-DEM耦合薄壁件喷丸+残余应力释放一体化模型,探究喷丸速度、喷丸直径、喷丸质量流工艺参数对7075铝合金薄壁件残余应力场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沿层深分布的残余应力试验值和仿真值最大误差在±16%以内,平均误差为6%,证实了模型良好的残余应力预测准确性。随弹丸速度增大,铝合金薄壁件表面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变形增大,速度为100m/s时最大残余压应力约为‒323 MPa。随弹丸直径增大,表面残余应力缓慢增大,残余压应力层深增加,弹丸直径为0.8 mm时残余压应力层深约为0.42 mm。随弹丸质量流增大,表面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形变也会小幅增加。增大弹丸质量流对增大最大残余应力和约束释放后的变形的增大效率小于增大弹丸速度和弹丸直径。根据仿真结果建立了喷丸效能评估参数和喷丸工艺参数相联系的预测模型。结论研究验证了多弹丸随机撞击薄壁件模型和喷丸薄壁件应力释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喷丸薄壁件残余应力场和约束释放后变形的能力,为铝合金薄壁件喷丸强化工艺和成形工艺提供了一种数字化研究思路和实际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薄壁件喷丸 fem-DEM耦合模型 喷丸成形 残余应力分布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的喷丸强化响应面模型构建及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2
作者 张洪伟 闫锡超 +1 位作者 高师 陈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4,共8页
为了模拟喷丸强化过程,实现喷丸强化效果快速预测,基于Abaqus软件采用离散元法-有限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DEM-FEM)耦合建立随机多丸粒喷丸强化模型,并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喷丸强化试验来验证耦... 为了模拟喷丸强化过程,实现喷丸强化效果快速预测,基于Abaqus软件采用离散元法-有限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DEM-FEM)耦合建立随机多丸粒喷丸强化模型,并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喷丸强化试验来验证耦合模型的准确性。采用Box-Behnken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法,针对弹丸大小、喷丸速度和喷丸覆盖率3个工艺参数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喷丸仿真试验方案,采用仿真分析获得表面残余应力值及表面粗糙度值,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值拟合,最终得到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函数模型,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弹丸大小、喷丸速度、喷丸覆盖率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喷丸强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响应面预测模型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误差低于5%,所建立的响应面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近似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此模型可实现喷丸强化效果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强化 响应面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SPH耦合算法的子弹侵彻复合装甲数值模拟
3
作者 李福强 史彦飞 +2 位作者 黄敬如 刘润华 赵亮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 为研究7.62 mm穿甲子弹对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PE-UHMW)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对子弹侵彻复合装甲问题进行模拟研究。通过分析毁伤效应中陶瓷锥的形成、裂纹扩展和破碎飞溅过程,分析弹体对芳纶和PE-UHMW的破坏模式,并研究不同的弹速对复合装甲毁伤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EM-SPH耦合算法可很好地模拟弹体侵彻陶瓷/芳纶/PE-UHMW复合装甲的过程;在弹速小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和背板最大变形值都随着弹速的增大而增大;当弹速大于弹道极限时,复合装甲吸能增加的速率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装甲 fem-SPH耦合算法 陶瓷锥 毁伤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SPG耦合的盾构滚刀破岩仿真研究
4
作者 肖毅凯 董磊 《煤矿机械》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石在盾构滚刀破岩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破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FEM)无法探究这一现象。为解决使用FEM面临网格畸变及无法同时分析岩石破碎的问题,引入光滑粒子伽辽金(SPG)分析方法,通过FEM和SPG耦合的方式建立了滚刀回转切... 隧道施工过程中岩石在盾构滚刀破岩力的作用下会发生破碎,传统的有限元方法(FEM)无法探究这一现象。为解决使用FEM面临网格畸变及无法同时分析岩石破碎的问题,引入光滑粒子伽辽金(SPG)分析方法,通过FEM和SPG耦合的方式建立了滚刀回转切削岩石模型。结果表明:FEM-SPG方法能够有效地展示岩石的密实核破碎过程及岩渣飞溅的现象。通过与CSM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仿真得到的滚刀垂直力与CSM模型相比误差为1.8%,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方法与模型能够为滚刀精准破岩研究及分析岩石破碎机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滚刀 破岩力 回转切削岩石模型 fem-S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与响应面法的矿用自卸车车厢可靠性分析
5
作者 杨硕 董帅 +1 位作者 李长忠 张一鸣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车厢是矿用自卸车装载物料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由于物料在装载、卸载过程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且物料与车厢的碰撞是无规则的碰撞,所以不能使用单一理论或方法分析车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DEM-FEM耦合计算的方法。在EDME... 车厢是矿用自卸车装载物料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由于物料在装载、卸载过程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且物料与车厢的碰撞是无规则的碰撞,所以不能使用单一理论或方法分析车厢。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DEM-FEM耦合计算的方法。在EDME中,模拟了物料从电铲料斗掉落到车厢以及车厢举高物料滑落出车厢的过程,得出了车厢的受力信息、载荷分布和磨损值,随后建立耦合计算通道,将其导入到有限元分析模块中,计算得出车厢在装料和卸料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和应变,在此基础上使用疲劳寿命分析模块分析车厢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fem耦合 车厢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学FEM-BEM的户内变电站噪声场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波 刘思煜 +3 位作者 黄韬 白晓春 刘任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7-2258,I0039,共13页
准确计算户内变电站大型、复杂的噪声场分布,进而评价可采用降噪措施的减噪效果,是解决户内变电站噪声污染的关键问题。为此,综合声学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求解复杂声场收敛性好及精度高的优点,及声学边界元法(boundary ... 准确计算户内变电站大型、复杂的噪声场分布,进而评价可采用降噪措施的减噪效果,是解决户内变电站噪声污染的关键问题。为此,综合声学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求解复杂声场收敛性好及精度高的优点,及声学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降维求解大型声场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FEM-BEM的户内变电站噪声场求解算法。首先,建立变电站内部声源声固耦合模型,采用声学FEM求解混响噪声作用下的声固耦合响应;然后,基于声学FEM-BEM耦合理论,求解内、外耦合边界处结构单元受声固耦合激励产生的位移及应力载荷;最后,根据声压及应力载荷激发的外场声波扩散模型,基于常规Gauss数值积分法,建立外部空间声域2维BEM声学积分方程,求解外部声场。该算法在湖南某110 kV户内变电站噪声场的求解分析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61%~4.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内变电站 噪声场 声学fem-BEM 耦合方程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强度速率衰减效应的地震滑坡SPH-FEM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星 程世涛 +1 位作者 谢相焱 陈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3-1761,共9页
基于SPH和FEM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滑动面摩擦强度的速率衰减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模拟地震诱发滑坡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所提数值方法模拟了唐家山地震滑坡,模拟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及室内试验现象较为一致。基于模拟的滑动... 基于SPH和FEM耦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引入滑动面摩擦强度的速率衰减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模拟地震诱发滑坡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所提数值方法模拟了唐家山地震滑坡,模拟结果与现场勘查结果及室内试验现象较为一致。基于模拟的滑动面上摩擦系数的演化过程,将唐家山滑坡的发生分为4个阶段:启动阶段、摩擦衰减阶段、低摩擦滑移阶段和逐步稳定阶段。模拟结果表明速度增加和摩擦强度衰减的相互促进,是触发滑体的高速运动的根本原因。提出采用滑体上作用的动摩擦力fd和动下滑力Td的比值R作为判别指标用于判断大型滑坡的启动,当首次出现R小于1时认为滑动面发生整体贯通并出现失稳启动。基于滑动面不同位置摩擦系数的演化,揭示了滑坡启动中滑动面摩擦强度衰减和滑动面的渐进贯通过程,解释了地震作用与滑动面摩擦参数速率衰减效应共同作用触发大型滑坡发生破坏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滑动面 摩擦强度 速度衰减效应 SPH-fem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方法的碎屑流对桥墩最大冲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陈勇 姚昌荣 +3 位作者 周迅 赵实达 陈庭宇 强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4,共10页
碎屑流是我国山区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山区桥墩常受到碎屑流冲击而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给山区桥梁建设、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耦合的三维数... 碎屑流是我国山区最危险的地质灾害之一,山区桥墩常受到碎屑流冲击而开裂、倾斜甚至倒塌,给山区桥梁建设、运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采用离散元方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耦合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碎屑流对双柱式桥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斜槽试验,验证了耦合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分析了碎屑流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对桥墩冲击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冲击力与碎屑流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分别呈幂函数(指数大于1)、幂函数(指数小于1)和线性正相关。冲击坡度、距离和体积密度对最大冲击力的敏感度值分别为3.012、0.202、0.804,在桥梁碎屑流灾害防治时需重视冲击坡度和体积密度的影响。将冲击力的数值模拟值与流体动力学模型预测值对比分析表明,流体动力学模型理论公式能较好地预测桥墩所受的最大冲击力,最大预测误差低于23.6%。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山区桥梁碎屑流灾害防治与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fem耦合方法 碎屑流 桥墩 冲击力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地基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BEM-FEM耦合分析
9
作者 时刚 郜新军 张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4,282,共14页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合在城区构建排桩屏障。针对饱和地基中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问题,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环境振动影响的半解析BEM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半解析BEM对饱和地基、FEM对水泥土复合桩进行建模,根据饱和地基-水泥土桩接触面的平衡和相容条件,建立了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半解析BEM-FEM耦合方程,给出了耦合方程稀疏矩阵的存储策略,并对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能够有效地对动力机器基础引起环境振动进行隔振;等长芯桩复合桩的隔振效果要优于短芯桩。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隔振效果随着桩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较小桩间距并不一定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建议相邻桩桩间净距取2.0~2.5λ_(R)(Rayleigh波波长)。随着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距振源距离的增加,屏障隔振效果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此外,对水泥土复合桩而言,当内插预制桩的外轮廓尺寸相同时,预制芯桩型式对水泥土复合桩隔振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可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芯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水泥土复合桩 近场主动隔振 隔振效果 半解析BEM-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方法的泥石流冲击输电塔基础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虹 李昊 +4 位作者 许标 张磊 汪大海 张志强 张贵峰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架空输电杆塔在泥石流的冲击下往往发生基础破坏甚至会造成杆塔倒塌。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相... 泥石流是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架空输电杆塔在泥石流的冲击下往往发生基础破坏甚至会造成杆塔倒塌。首先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简称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相耦合的三维数值方法模拟了泥石流对杆塔基础的冲击作用;在与相关模型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泥石流密度、黏度系数及初始速度条件下对输电塔基础的冲击力作用的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泥石流初始速度的增加,冲击力峰值会随之增大;前排基础的冲击力峰值均大于后排基础;泥石流冲击过程特性受到泥石流密度和黏度系数影响。与稀性泥石流相比:黏性泥石流冲击基础后,基础下游真空区相对要小;此外,将数值模拟结果与Kwan冲击力公式及铁二院推荐的冲击压力设计公式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Kwan冲击力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出基础所受泥石流冲击力的平均趋势,最大预测误差低于30%,铁二院公式预测的稀性和黏性泥石流的冲击压力平均偏低分别约17%和28%。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泥石流频发区域输电塔基础的设计和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fem耦合方法 泥石流 输电塔基础 冲击力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的环锤式破碎机反击板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硕 闫军 刘志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20,共7页
由于环锤式破碎机破碎物料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且与反击板所受的碰撞力是不连续、无规则的,因此,无法使用公式推导或使用单一软件对反击板受力进行计算,为了能够更好地确定破碎机破碎过程中反击板的载荷大小、分布和寿命,... 由于环锤式破碎机破碎物料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且与反击板所受的碰撞力是不连续、无规则的,因此,无法使用公式推导或使用单一软件对反击板受力进行计算,为了能够更好地确定破碎机破碎过程中反击板的载荷大小、分布和寿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元(DEM)和有限元(FEM)耦合计算的环锤式破碎机反击板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EDEM建立环锤式破碎机破碎物料仿真过程,并提取出破碎过程中反击板的载荷分布,与ANSYS Workbench建立耦合计算通道,计算得到在正常工作参数下反击板的受力大小和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n Code Design Life疲劳分析软件对反击板进行寿命分析,得到反击板的受力云图和损伤云图,研究转子转速、反击板倾角、转子与筛板距离等不同因素下对反击板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子转速为1000 r∕min时反击板的最大受力值为247.9 MPa、反击板角度为60°时应力最大值为206.48 MPa、转子与筛板距离为530 mm时受力最大值为268.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fem耦合 仿真 反击板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FEM耦合算法的台阶精准爆破延期时间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师文强 王思杰 +4 位作者 杜文秀 宝音吉雅 杨旭 龚敏 高宇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9,共10页
电子雷管在大型露天矿爆破中广泛使用,利用其精准起爆特性通过设置合理延期时间可有效改善爆破质量,对矿山生产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SPH-FEM)耦合算法,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多个巴润矿常规台阶尺... 电子雷管在大型露天矿爆破中广泛使用,利用其精准起爆特性通过设置合理延期时间可有效改善爆破质量,对矿山生产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有限单元(SPH-FEM)耦合算法,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多个巴润矿常规台阶尺寸的三维数值模型。针对电子雷管起爆条件下不同孔间和排间延时分别建立双孔、三孔SPH-FEM三维模型,从矿岩体SPH粒子应力和移动2个维度研究了被爆矿岩体的受力破碎、抛掷位移特征,并重点分析了不同排间延时下后排炮孔爆破漏斗的偏移角度。据此确定了最佳孔间、排间延期时间范围,并通过现场验证对比试验,选出了适合该爆区的最优延时。研究结果表明:在巴润矿现行孔排距条件下利用电子雷管精准起爆,孔间延时在20~30 ms内可达到较好的破碎效果;排间延时大于35 ms时,先爆炮孔为后续炮孔提供新的自由面和抛掷空间,且大于40 ms时应力趋于稳定;在现场验证试验中,试验区内边长1 m以下的破碎矿岩体占比达91%,较非试验爆区中同尺寸岩块占比提高了14%,破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台阶爆破 延期时间 SPH-fem 耦合算法 电子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飞机典型部位破片冲击战伤的数值研究
13
作者 叶纪元 杨扬 +2 位作者 徐绯 王逸韬 何宇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43,共12页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 针对飞机典型部位在遭到高速破片攻击后结构整体的战伤状态及破片的剩余行为开展数值模拟。应用LS-DYNA软件,结合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两者的优势,建立自适应的FEM-SPH耦合模拟方法,并构建2种飞机典型部位的计算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局部细化方法实现了核心位置的精确模拟,并进行试验来验证数值模型;开展了一系列高速冲击战伤模拟,对比了不同工况下破片高速冲击结构后形成的碎片云和破口形貌,并对破片的剩余速度和质量进行分析,确定了破片在结构蒙皮上的临界跳飞角。结果表明: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能够对破片高速冲击战伤进行有效准确模拟;碎片云分布形状随破片速度增加变得狭长,冲击角度会改变碎片云和结构破口形状朝向;碎片云高度和扩散速度随破片速度或角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都呈线性关系;破片的速度减少量不随初始速度变化,质量减少量则与冲击速度正相关,两者与冲击角度都负相关;破片临界跳飞角与冲击速度大小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fem-SPH耦合算法 高速冲击 碎片云 破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EM耦合模型的质量流量对喷丸强化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侯宏禹 张闯 +6 位作者 裴悦涵 陈岩 宋华 关士学 汪洋 李捷 王晓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6-195,共10页
目的提出一种将有限元(FEM)与离散元(DEM)相耦合的新方法,即通过定义关键字的方式在ABAQUS软件内实现DEM-FEM耦合功能,并应用此方法建立喷丸强化模型。方法将弹丸视为等直径刚体,利用刚体动力学模拟弹丸-弹丸和弹丸-靶材之间相互作用以... 目的提出一种将有限元(FEM)与离散元(DEM)相耦合的新方法,即通过定义关键字的方式在ABAQUS软件内实现DEM-FEM耦合功能,并应用此方法建立喷丸强化模型。方法将弹丸视为等直径刚体,利用刚体动力学模拟弹丸-弹丸和弹丸-靶材之间相互作用以及整个弹丸流。通过建立的DEM-FEM耦合喷丸强化模型研究质量流量对残余应力场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质量流量对喷丸强化效果有显著影响,最大残余应力随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由2 kg/min时的–596.77 MPa下降到6 kg/min时的–581.91 MPa;表面残余应力随质量流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由2 kg/min时的–420.86 MPa增大到4 kg/min时的472.06 MPa,随后减小到6 kg/min时的–450.50 MPa;表面粗糙度Ra随质量流量的增加减小,由2 kg/min时的11.21μm减小到6 kg/min时的9.82μm。设计了喷丸强化实验,对质量流量2 kg/min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论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较好,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准确反映实际喷丸强化过程。质量流量对喷丸强化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丸 DEM-fem耦合 质量流量 最大残余应力 表面残余应力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E-FEM耦合算法的磨料水射流破岩数值模拟及其机理分析
15
作者 徐鹏 盛茂 +1 位作者 田守嶒 王天宇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磨料水射流在钻井提速、深穿透射孔和压裂增产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深入认识磨料水射流破岩机理是提升其应用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耦合有限单元算法,提出了独立封装有限元网格描述磨料的方法,将水射流单元设定网... 磨料水射流在钻井提速、深穿透射孔和压裂增产等方面应用效果显著,深入认识磨料水射流破岩机理是提升其应用效果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耦合有限单元算法,提出了独立封装有限元网格描述磨料的方法,将水射流单元设定网格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以实现流体流动特性,速度设置给物质;将磨料单元设定网格不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以实现固体颗粒特性,速度设置给网格。综合考虑岩石的动态冲击损伤作用以及水射流和磨料的协作,建立了可表征水射流流动和岩石损伤破坏的多相多物理场耦合过程的磨料水射流破岩模型,模型聚焦磨料颗粒和水射流对岩石微秒级的冲击破坏。采用2套网格捕捉磨料和水射流的协同破岩作用,得到了岩石破碎体积、岩石损伤场、水射流压力场、水射流和磨料对岩石破碎的能量贡献率等关键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磨料水射流破岩过程磨料起主导作用,水射流起辅助作用。分析得到磨料水射流中磨料—水射流协同破岩机理认识,磨料撞击岩石使岩石局部产生的高程度损伤降低了水射流破岩的难度,此外磨料冲击破碎岩石使得水射流和岩石之间产生新界面,促使水射流的冲击压力升高,提高了水射流的破岩能力,因此磨料水射流中的水相比于纯水射流具有更高的射流打击力和能量利用率,磨料冲击预损伤岩石叠加水射流聚集增压的磨料—水射流协同作用破岩是磨料水射流破岩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高于纯水射流数倍的重要机理之一。研究结果对优化磨料水射流破岩参数提供了理论模型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水射流 数值模拟 ALE-fem 破岩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PESC.FEMS焊接热力耦合分析模块研发
16
作者 周延平 董凯骏 +3 位作者 李辉 刘洪宇 张盛 陈飙松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37,共10页
文中基于集成计算仿真平台SiPESC的开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SiPESC.FEMS,研发了模拟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块.该分析模块可将焊接过程热瞬态分析所得节点温度场以热载荷形式映射到力学分析中,充分考虑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文中基于集成计算仿真平台SiPESC的开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SiPESC.FEMS,研发了模拟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模块.该分析模块可将焊接过程热瞬态分析所得节点温度场以热载荷形式映射到力学分析中,充分考虑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实现焊接结构全过程热力耦合数值仿真,并支持多步分析,可模拟多道焊接工序及复杂焊接过程.其中热瞬态分析可模拟焊接的非线性瞬态热传导过程,支持多种焊接移动热源和常用的热单元类型以及热对流和热辐射等复杂边界条件的处理.而焊接结构力学分析可自定义与温度相关的力学材料参数,支持热弹性和热弹塑性等本构模型.文中采用空心圆筒与带孔方形板沿圆筒外侧焊接的算例进行数值分析对比,采用顺序热力耦合分析方式,其中焊接热分析过程为瞬态热传导计算,结构静力分析过程为热弹塑性计算.计算结果与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CAE)商用软件ABAQUS相比,温度最大值偏差为0.000482%、位移最大值偏差为0.0231%、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相同.该分析模块的计算精度和ABAQUS基本一致,验证了该焊接模块计算的有效性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分析 SiPESC.femS 焊接过程 有限元数值仿真 温度场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地基中劲芯水泥土墙隔振的二维BEM-FEM耦合分析
17
作者 孙立光 朱颖 +4 位作者 时刚 王瑜 刘攀 郜新军 朱超杰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8,共15页
振动污染在国际上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填充沟是振动污染治理的一种常用隔振屏障。传统的填充沟受工程造价和施工工艺等限制工程中应用较困难;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隔振屏障-内插预制芯墙的劲芯水泥土墙。对于饱和地基... 振动污染在国际上已被列入“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填充沟是振动污染治理的一种常用隔振屏障。传统的填充沟受工程造价和施工工艺等限制工程中应用较困难;为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隔振屏障-内插预制芯墙的劲芯水泥土墙。对于饱和地基中劲芯水泥土墙的隔振问题,饱和地基采用饱和土半解析边界元法(boundary element method,BEM)建模,劲芯水泥土墙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建模,根据饱和地基-水泥土墙交界面的平衡和连续性条件,分别建立了劲芯水泥土墙对入射Rayleigh波(瑞利波)的远场被动隔振和对动力机器基础振动近场主动隔振的半解析BEM-FEM耦合分析方法,并对劲芯水泥土墙的隔振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饱和地基中设置劲芯水泥土墙能够起到较好的隔振作用,其隔振效果与混凝土墙基本相当且远优于纯水泥土墙;预制芯墙在劲芯水泥土墙隔振系统中起关键作用,为避免弹性波从芯墙底绕射而降低隔振效果,预制芯墙深度应与水泥土墙深度保持一致;增大芯墙厚度对隔振效果提升不大。在等深芯墙条件下,增大墙深能显著提高远场隔振效果,但对近场隔振效果提升较小;增大墙厚也可提高隔振效果,但提高幅度不大。实际工程中,建议结合工程造价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水泥土墙和预制芯墙墙厚。此外,屏障距振源距离对主动隔振效果影响较小,建议根据被保护建筑与振源之间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构建隔振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饱和地基 劲芯水泥土搅拌墙 隔振效果 BEM-fem耦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SPH耦合的卷辊式耕层残膜回收部件结构优化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学军 郭磊 +4 位作者 史增录 鄢金山 刘小鹏 张朝书 刘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5-65,共11页
针对棉田耕作层内残膜力学性能差及膜土分离困难,残膜拾净率低和回收的残膜含土量高等问题,该研究对卷辊式残膜回收部件进行优化。在分析起膜捡膜工作过程和建立卷辊弹齿与膜土团聚体之间动力学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 针对棉田耕作层内残膜力学性能差及膜土分离困难,残膜拾净率低和回收的残膜含土量高等问题,该研究对卷辊式残膜回收部件进行优化。在分析起膜捡膜工作过程和建立卷辊弹齿与膜土团聚体之间动力学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耦合算法,建立卷辊弹齿-膜土团聚体接触计算模型,探究卷辊弹齿与膜土团聚体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卷辊弹齿接触膜土团聚体后残膜受力程度和土壤扰动程度的变化规律。以卷辊回转半径、弹齿直径、弹齿顶端折弯角为试验因素,以残膜平均峰值应力及土壤最大应变为指标开展仿真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对卷辊弹齿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卷辊弹齿最优结构参数为:卷辊回转半径100 mm、弹齿直径5 mm、弹齿顶端折弯角42°,此时残膜平均峰值应力为0.1201 MPa,土壤最大应变为3.7584。为了验证优化后卷辊弹齿的捡拾作业性能,以拾净率和含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拾净率为80.34%,含土率为37.13%,与初代研制的样机相比拾净率提升了8.74个百分点,含土率下降了12.18个百分点,机具作业性能明显提升且试验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为残膜回收机关键部件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残膜回收 弹齿 fem-SPH 膜土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11-5p/FEM1C轴通过激活自噬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艳 栗粟 +3 位作者 田天 杨萌萌 张璐璐 赵素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5-113,共9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511-5p(miR-511-5p)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511-5p的表达水平。利用miR-511-5p mimics、miR-511-5p inhibitor和/或fem-1同系物C(FEM1C)过... 目的 探讨微小RNA-511-5p(miR-511-5p)对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潜在调节机制。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miR-511-5p的表达水平。利用miR-511-5p mimics、miR-511-5p inhibitor和/或fem-1同系物C(FEM1C)过表达载体,以及相对应的空白对照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和p62)和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511-5p与FEM1C的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进行验证。此外,通过给裸鼠皮下注射mimics NC和miR-511-5p mimics转染的乳腺癌细胞,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结果 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miR-511-5p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其他细胞系相比,MDA-MB-231细胞系中miR-511-5p的表达最低。与mimics NC组相比,miR-511-5p mimics组细胞中自噬作用增强,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下调,而凋亡水平显著上调(P均<0.05)。与miR-511-5p mimics组相比,miR-511-5p mimics+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中自噬作用减弱,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上调,而凋亡水平显著下调(P均<0.05)。FEM1C作为miR-511-5p的靶基因,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在功能上,miR-511-5p通过靶向FEM1C显著抑制了p-PI3K/PI3K和p-AKT/AKT的比率,增加了自噬水平(P<0.05);而过表达FEM1C显著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了细胞凋亡(P<0.05),逆转了miR-511-5p mimics对MDA-MB-231细胞的影响。裸鼠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显示,miR-511-5p过表达可抑制肿瘤生长。结论 miR-511-5p通过下调FEM1C的表达来诱导自噬和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并促进凋亡,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511-5p fem1C PI3K/AKT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FEM混合模型的材料热力耦合损伤分析
20
作者 曾金宝 姜翠香 张益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5-1358,共1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场动力学-有限元方法(peri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PD-FEM)混合模型.该模型用于求解材料热力耦合损伤问题,将求解域划分为近场动力学(PD)区域和有限元方法(FEM)区域,通过FEM节点与PD物质点构成的混合键连接各... 提出了一种新的近场动力学-有限元方法(peridynamics-finite element method,PD-FEM)混合模型.该模型用于求解材料热力耦合损伤问题,将求解域划分为近场动力学(PD)区域和有限元方法(FEM)区域,通过FEM节点与PD物质点构成的混合键连接各个子区域.采用该模型对氧化铝陶瓷板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混合模型获得的裂纹萌生及扩展与实验研究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PD-FEM混合模型继承了PD处理不连续问题的优势,同时,由于FEM的引入,大大提高了PD方法在研究材料热力耦合损伤问题时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耦合 近场动力学 PD-fem模型 裂纹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