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县食管瘤防治区饮用水污染的调查结果与对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秀兰 侯浚 +4 位作者 梁索元 李学东 李绍森 乔翠云 李海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4-496,共3页
“八五”期间在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对其9个乡饮用水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水源三氮含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连续四年进行监测;对磁县1991~1996年氮肥使用量进行统计,并以省内食管癌低发区赤城作对照。结果表明:防治... “八五”期间在食管癌高发区磁县,对其9个乡饮用水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水源三氮含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连续四年进行监测;对磁县1991~1996年氮肥使用量进行统计,并以省内食管癌低发区赤城作对照。结果表明:防治区水源污染严重,水源三氮含量、氮肥使用量均显著高于赤城,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水源三氮污染与使用氮肥有密切关系,三氮含量与食管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高发区 饮用水 污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3^-中^(15)N和^(18)O同位素新技术在岩溶地区地下水氮污染研究中的应用——以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研究为例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琰 蔡鹤生 +1 位作者 刘存富 周爱国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介绍了在野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地下水中的NO-3的新技术,以及用AgNO3和氧化铜丝及铜颗粒燃烧反应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用AgNO3+C(石墨)生成CO2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安阳和林州岩溶区饮用水中广泛的NO-3-N污染大... 介绍了在野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地下水中的NO-3的新技术,以及用AgNO3和氧化铜丝及铜颗粒燃烧反应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用AgNO3+C(石墨)生成CO2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安阳和林州岩溶区饮用水中广泛的NO-3-N污染大大超过饮用标准,食管癌的死亡率与饮用水中NO-3、NO-2、NH+4和亚硝胺过剩的含量成正比。δ18O和δ15N资料证实,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农家肥和化肥,这个地区没有发生有意义的反硝化作用,而以硝化作用为主。在食管癌低发区(东部)存在反硝化作用而使该区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降低。δ18O和δ15N资料还表明氧化环境中可能出现局部反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硝酸盐 岩溶地区 地下水污染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中低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加入二级胺诱发大鼠前胃乳头状瘤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作屏 刘桂亭 +2 位作者 王念慈 路浩 张聚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3期199-202,2,共4页
用wistar大鼠158只分为6组进行诱癌实验。结果:饮水中硝酸盐氮含量、亚硝酸盐氮含含量均低于卫生标准上限量的情况下,加入二级胺仍有致瘤作用。营养低下可促进癌前病变的发生。
关键词 食管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流域典型癌病高发区土壤硝态氮对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云增 陈志凡 +2 位作者 马建华 孙瑞玲 邹桂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0-998,共9页
在作物生长期、收获期和收获后采集土壤、地下水和蔬菜样品,探讨癌病高发区土壤硝态氮对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和灌溉是造成沿岸土壤、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受到河流氮... 在作物生长期、收获期和收获后采集土壤、地下水和蔬菜样品,探讨癌病高发区土壤硝态氮对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和灌溉是造成沿岸土壤、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积累的主要原因.受到河流氮污染影响,灌溉用水中氨氮和硝态氮经过灌溉-蒸发和淋溶过程的反复交替,向土壤和地下水迁移,引起土壤、地下水和蔬菜硝酸盐的积累.紧邻沙颍河的癌病高发村庄,土壤、地下水以及蔬菜硝态氮积累均明显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土壤在作物生长期和收获后分别达到149.01 mg·kg-1和31.70 mg·kg-1,其中多年菜地土壤硝态氮积累最为突出,分别达到276.44和68.26 mg·kg-1.作物生长期地下水硝态氮平均含量达38.32 mg·L-1,超标近3倍,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高达3269.04 mg·kg-1,超出允许含量1倍以上.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存在突出的饮水和蔬菜硝酸盐暴露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颍河 癌病高发区 硝态氮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哈族食管癌高发区饮用水“三氮”含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真群 张慧霞 陈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居民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与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的关系,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和相对低发...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居民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与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的关系,为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和相对低发区巩留县的居民饮用水各60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饮用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新疆新源县居民饮用水河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分别为0.549、0.038、15.633 mg/L,均高于巩留县的0.359、0.029、10.786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氨氮和硝酸盐氮含量超标;新源县和巩留县饮用水中"三氮"含量均在夏、秋两季相对较高,新源县饮用水中氨氮在四季的含量分别为0.224、0.473、0.328、0.105 mg/L,巩留县分别为0.187、0.310、0.203、0.111 mg/L;新源县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氮在四季的含量分别为0.018、0.031、0.024、0.013 mg/L,巩留县分别为0.015、0.021、0.020、0.018 mg/L;新源县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在四季的含量分别为8.436、14.152、9.547、7.542 mg/L,巩留县分别为7.753、10.260、7.953、5.466 mg/L。结论新疆伊犁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区新源县饮用水中较高的"三氮"含量,可能与新疆伊犁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亚硝酸盐氮 硝酸盐氮 食管癌 哈萨克族
原文传递
大汶河下游食管癌高发与浅层水有机物污染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丽娜 张钦凤 +2 位作者 刘冰 陈尚敏 周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大汶河下游地区环境致病因素,探索大汶河下游食管癌高发与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的关系,为当地开展食管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死亡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泰安市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死亡登记信息,统计2012-2016... 目的研究山东省大汶河下游地区环境致病因素,探索大汶河下游食管癌高发与饮用水中有机物污染的关系,为当地开展食管癌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死亡信息监测系统,收集泰安市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死亡登记信息,统计2012-2016年泰安市各乡镇食管癌死亡人数和各乡镇人口数,计算各乡镇食管癌死亡率,用ArcGIS软件绘制泰安市食管癌死亡率与水文分布对比图;采集泰安市50个乡镇的浅层地下水样71份,按《GB/T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水样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的含量。结果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含量与食管癌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rs=0.425,P<0.01);亚硝酸盐含量与食管癌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rs=0.787,P<0.01);氨氮含量与食管癌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rs=0.281,P=0.0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亚硝酸盐与食管癌死亡率关系最为密切,居于首位;其次是氨氮、硝酸盐,"三氮"与食管癌死亡率复相关系数R=0.763,校正决定系数R^2=0.562(P<0.01)。结论浅层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氨氮可能是大汶河下游食管癌片状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改变生活饮用水源可能是降低当地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浅层地下水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