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孙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踝背屈角及内翻角、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9.31±1.06)分,低于对照组的(13.16±1.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踝背屈角大于对照组,内翻角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能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其踝背屈角及内翻角,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肌肉电刺激 任务导向性训练 下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促进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2
作者 高晶 岳虹霓 +1 位作者 毛红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康复重建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4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WOND2000F2型神经... 目的:观察神经康复重建疗法治疗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24例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WOND2000F2型神经康复重建仪,对双下肢进行肌电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测定患儿腓肠肌肌张力的变化、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踝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变化,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D和E功能区进行站立与步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0.001),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康复重建治疗能降低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增加胫前肌肌力和踝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康复重建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肌肉电刺激 痉挛性双瘫型脑瘫患儿 下肢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萍 盛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 目的观察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病4周内、不能主动完成腕背伸运动,且患侧腕背伸时所测收缩肌电值=基础肌电值的患者60例,分为2组:对照组(n=30)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组(n=30)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应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00),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即使于发病早期,未检测到肌肉收缩肌电值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偏瘫患者上肢瘫痪肌肉的功能治疗,其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上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靖 赵沂敏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3组,第1组为常规康复治疗组;第2组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诱发的... 目的探讨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3组,第1组为常规康复治疗组;第2组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第3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测定上述患者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应用简式Fugl-Meyer功能评价表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分别予以评价和比较。结果第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肉静态及收缩时肌电值、应用Fugl-Meyer评价表进行评分的分值均有显著性提高,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上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和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P<0.05)。结论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康复治疗方法,可以用于偏瘫患者足下垂治疗,其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方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 偏瘫 下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