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程温度对Sr_(2)SiO_(4):Eu^(3+)荧光粉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郑世燕 廖凌鑫 +1 位作者 庄琼 袁怡圃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 由于Eu^(3+)的掺杂,使得Sr_(2)SiO_(4):Eu^(3+)样品具有发光的特性.本文主要探讨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时,制程温度对样品原子与电子结构的影响.在原子结构的研究上,先利用X射线衍射进行测量,再使用一般结构分析系统软件对X射线衍射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在电子结构的研究上,则是利用以同步辐射为光源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能谱进行分析.期许能从原子与电子结构的角度,获得制程温度与Sr_(2)SiO_(4):Eu^(3+)荧光粉样品发光强度间的关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主要以低温相存在.当制程温度升高时,Eu^(3+)在样品中的掺杂位置会受影响,体现在不对称率I的改变;虽然此举并不影响样品的发光波长,但会让样品的发光强度增强,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O 2p-Eu 4f/5d混合未占据态态密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2)SiO_(4):eu^(3+) 光致发光光谱 X射线衍射 一般结构分析系统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不同的EuBO_(3):Y和YBO_(3):Eu体系中Eu^(3+)相对强度可调的f-f线性发射
2
作者 ZAHRA Syeda Duaa KAMRAN Muhammad +7 位作者 崔春苗 夏成龙 曾炳杨 杨佳慧 徐海兵 王治国 刘晓光 李玲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68-279,共12页
正确的晶体结构是分析晶体结构与其物理性质之间关系的关键。从Eu^(3+)的f-f发光特性可以判断出Eu^(3+)所占据晶格的对称性,进而验证出晶体结构的正确性。本文中通过光致光谱,证实了YBO_(3)和EuBO_(3)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在Y掺杂的EuBO... 正确的晶体结构是分析晶体结构与其物理性质之间关系的关键。从Eu^(3+)的f-f发光特性可以判断出Eu^(3+)所占据晶格的对称性,进而验证出晶体结构的正确性。本文中通过光致光谱,证实了YBO_(3)和EuBO_(3)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在Y掺杂的EuBO_(3)中,最强的发射峰位于626 nm,属于电偶极子跃迁,证明Eu离子占据格位是非反演对称格位;而在Eu掺杂的YBO_(3)中,发射强度最强的峰位于592 nm,属于磁偶极子跃迁,证明Eu离子占据的格位具有畸变的反演中心对称性。由于YBO_(3)和EuBO_(3)的晶体结构的不同,提供了一种实现Eu^(3+)f-f发射相对强度可调节的方法。提出了从Eu^(3+)发射光谱的特征来判断晶体结构EuBO_(3)正确性的可行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线性发射 晶体结构 euBO_(3):Y YBO_(3):e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_(3)AlO_(4)F∶Eu^(3+),Dr^(3+),Na^(+)发光材料性能
3
作者 梁瑞含 赵惠明 +2 位作者 张艳吉 李文霞 米晓云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7,共12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谱仪等设备对Sr_(3)AlO_(4)F∶Eu^(3+),Dr^(3+),Na^(+)红色发光材料进行检测。Eu^(3+)、Dr^(3+)和Na^(+)的浓度(摩尔分数)分别为11%、5%和4%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高。导致Eu^(3+)和Dr^(3+)发生浓度猝灭的机制分别为四级-四级相互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Eu^(3+)、Dr^(3+)共掺杂实验中,证明了存在Dr^(3+)向Eu^(3+)的能量传递。此外,加入Na^(+)作为电荷补偿剂提高了Sr_(3)AlO_(4)F的发光性能,加入4%Na^(+)后发光强度提升近4倍。探究了Sr_(3)AlO_(4)F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在150℃时,共掺杂Eu^(3+)、Dr^(3+)样品的发光强度为30℃时的72.71%。Sr_(3)AlO_(4)F∶Eu^(3+),Dr^(3+),Na^(+)这种新型的红色发光材料有利于提高白光发光二极管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能量传递 光致发光 Sr_(3)AlO_(4)F∶eu^(3+) Dr^(3+) Na^(+) 红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昆布多糖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识别海水中铁离子的研究
4
作者 李嘉亿 郑萌 《山东化工》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稀土杂化材料在照明、发光、生物医药、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成为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工业废物排放、沿海建设等一系列人类活动的进行,增加了海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本实验设计了一种独特的Eu^(3+)杂化材料,... 稀土杂化材料在照明、发光、生物医药、光纤通信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成为许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工业废物排放、沿海建设等一系列人类活动的进行,增加了海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本实验设计了一种独特的Eu^(3+)杂化材料,这种材料中含有昆布多糖、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和邻菲罗啉(phen)三种配体,这三种配体对Eu^(3+)的发光有敏化作用。制备得到的Eu^(3+)-昆布多糖杂化材料融合了Eu^(3+)的发光特性和昆布多糖无毒、生物相容性等特征。这种新型杂化材料可附载到水下探测装置中,应用于海水中铁离子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 昆布多糖 杂化材料 海水中铁离子识别 水下探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量科技:Φ210 mm大尺寸Eu^(3+)∶CaF_(2)激光晶体生长
5
作者 周丽娜 刘建强 牛晓伟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8-359,共2页
采用一种基于布里奇曼晶体生长方法的晶体自动控制方法,生长了Eu^(3+)掺杂浓度分别为250×10^(-6)、1000×10^(-6)和2500×10^(-6)的Eu^(3+)∶CaF_(2)激光晶体,其毛坯尺寸均可达到Φ210 mm×80 mm,是目前该领域报道的... 采用一种基于布里奇曼晶体生长方法的晶体自动控制方法,生长了Eu^(3+)掺杂浓度分别为250×10^(-6)、1000×10^(-6)和2500×10^(-6)的Eu^(3+)∶CaF_(2)激光晶体,其毛坯尺寸均可达到Φ210 mm×80 mm,是目前该领域报道的尺寸最大的Eu^(3+)∶CaF_(2)激光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CaF_(2) 激光晶体 稀土掺杂 坩埚下降法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Eu^(3+)掺杂对KAlSi_(2)O_(6)基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之阳 王焕平 +5 位作者 华有杰 邓德刚 莫志伟 高照 蒋宗恒 徐时清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K_(1−x)AlSi_(2)O_(6)∶xEu^(3+)和K_(0.93−x)AlSi_(2)O_(6)∶(0.07Eu^(3+)+xLa^(3+))(x=0.01,0.03,0.05,0.07,0.09,0.11,物质的量分数)红色荧光粉,研究了La^(3+)/Eu^(3+)掺杂对发光强度、荧光寿命、色坐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Eu^(3+)单掺杂和Eu^(3+)+La^(3+)双掺杂后红色荧光粉的物相均为白榴石相,未出现新相;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白榴石相由四方结构向立方结构转变。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大,KAlSi_(2)O_(6)红色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掺杂Eu^(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7时强度最大;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K_(0.93)AlSi_(2)O_(6)∶0.07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后减,当La^(3+)掺杂物质的量分数为0.09时强度最大,比未掺杂La^(3+)时提升2倍以上。同时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和0.09 La^(3+)时红色荧光粉的荧光寿命比单掺杂物质的量分数0.07 Eu^(3+)时更长,色坐标由单掺杂Eu^(3+)时的橙色向红色移动,红色成分更明显,表现出优异的红光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明 eu^(3+)掺杂 La^(3+)掺杂 红色荧光粉 KAlSi_(2)O_(6) 荧光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MgTiO_(6)∶Dy^(3+),Eu^(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
7
作者 蒋小康 高峰 周恒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3-359,共7页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Y_(2(0.97-x))Dy_(0.06)MgTiO_(6)∶2xEu^(3+)(YMT∶0.06Dy^(3+),2xEu^(3+))荧光粉,并研究了Dy^(3+)、Eu^(3+)掺杂对样品物相、显微结构及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MT∶0.06Dy^(3+),2xEu^(3+...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Y_(2(0.97-x))Dy_(0.06)MgTiO_(6)∶2xEu^(3+)(YMT∶0.06Dy^(3+),2xEu^(3+))荧光粉,并研究了Dy^(3+)、Eu^(3+)掺杂对样品物相、显微结构及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MT∶0.06Dy^(3+),2xEu^(3+)荧光粉均为双钙钛矿结构(P2_(1)/n),颗粒大小为1~2μm。当激发光波长为262 nm时,荧光粉的发射光谱表现出典型的Dy^(3+)、Eu^(3+)线状特征光谱,发射主峰分别为483(^(4)F_(9/2)→^(6)H_(15/2))、579(^(4)F_(9/2)→^(6)H_(13/2))和619 nm(^(5)D_(0)→^(7)F_(2))。Dy^(3+)和Eu^(3+)之间存在明显的能量传递,机制为电偶极子-电偶极子(d-d)相互作用。该荧光粉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在498 K下发光强度仍保持为室温的74.36%。通过改变Eu^(3+)浓度,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实现从黄色到橙红色,YMT∶0.06Dy^(3+),2xEu^(3+)荧光粉在固态LED照明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_(2)MgTiO_(6) Dy^(3+)、eu^(3+)共掺杂 溶胶-凝胶法 发光性能 热稳定性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ng Algorithmic Online Manipulation in the Digital Market-Responses of the EU and China
8
作者 Gu Chenhao Wu Qian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lgorithmic recommender system is to grapple with th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by information overload,but the system also can be used as"hypernudge",a new form of online manipul...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algorithmic recommender system is to grapple with the negative impacts caused by information overload,but the system also can be used as"hypernudge",a new form of online manipulation,to inten⁃tionally exploit people's cognitive and decision-making gaps to influence their decisions in practice,which is particu⁃larly detrimenta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market.Limiting harmful algorithmic online manipula⁃tion in digital markets has become a challenging task.Globally,both the EU and China have responded to this issue,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so evident that their governance measures can serve as the typical case.The EU focuses on improving citizens'digital literacy and their ability to integrate into digital social life to independently ad⁃dress this issue,and expects to address harmful manipulation behavior through binding and applicable hard law,which is part of the digital strategy.By comparison,although there exist certain legal norms that have made relevant stipula⁃tions on manipulation issues,China continues to issue specific departmental regulations to regulate algorithmic recom⁃mender services,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addressing collective harm caused by algorithmic online manipulation through a multiple co-governance approach led by the government or industry associations to implement super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orithm MANIPULATION digital market the eu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掺杂ZnO多孔片状材料的制备及其降解印刷染料RhB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娟 王晶 +3 位作者 王刚 李丹婷 李英豪 王健俐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764-768,共5页
采用常温络合-水解法构筑Eu掺杂Zn O多孔片状材料。通过SEM、TEM、XRD、EDS等表征手段证明稀土元素Eu成功掺杂到Zn O之中,Eu-Zn O的形貌为多孔片状结构。研究了Eu-Zn O多孔片状材料对染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对Rh B具有较好... 采用常温络合-水解法构筑Eu掺杂Zn O多孔片状材料。通过SEM、TEM、XRD、EDS等表征手段证明稀土元素Eu成功掺杂到Zn O之中,Eu-Zn O的形貌为多孔片状结构。研究了Eu-Zn O多孔片状材料对染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对Rh B具有较好的降解效率,降解效率高达99.2%,循环稳定性能高达98.3%,远大于商用Zn O的76.2%的降解效率和82.3%的循环稳定性能,由以上数据说明Eu-Zn O具有很好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能。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归因于稀土元素Eu掺杂和多孔片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Zn O Rh B 常温络合-水解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Ibu)_(3)phen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
10
作者 王莹 沈景辉 +3 位作者 胡丽娜 马冬云 史成阳 李炳寅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以药物布洛芬为第一配体,稀土离子Eu(Ⅲ)为中心离子,采用溶剂法合成了Eu^(3+)、布洛芬(Ibu)和邻菲罗啉(phen)的稀土-布洛芬药物配合物Eu(Ibu)3phen,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结构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 以药物布洛芬为第一配体,稀土离子Eu(Ⅲ)为中心离子,采用溶剂法合成了Eu^(3+)、布洛芬(Ibu)和邻菲罗啉(phen)的稀土-布洛芬药物配合物Eu(Ibu)3phen,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结构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Eu(Ibu)_(3)phen产率较高,配合物Eu(Ibu)_(3)phen的荧光发射光谱在612 nm出现Eu离子强特征荧光发射峰.该配合物有较好的发光性能,可作为安全环保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eu 布洛芬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蒸气对β-Li_(2)TiO_(3:)Eu^(3+)荧光粉的全谱发光性能影响
11
作者 于成龙 刘冠华 +6 位作者 刘子航 金党波 程航 齐勇 王志齐 李海 王秀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 采用水热法制备荧光粉前驱体后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合成了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高色纯度的β-Li_(2)TiO_(3):Eu^(3+)红色荧光粉.设计了适用于DHT11的拓扑电路,对荧光粉体湿度和温度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高压腔体中加水量为5 mL,β-Li_(2)TiO_(3):0.5 mol%Eu^(3+)的相对湿度可达81%RH.在波长为396 nm的近紫外光激发下,β-Li_(2)TiO_(3):0.5 mol%Eu^(3+)发射由电偶极跃迁主导的613 nm的红光,荧光寿命为773.36μs,高压水蒸气处理对β-Li_(2)TiO_(3):0.5 mol%Eu^(3+)的电偶极跃迁发射峰和磁偶极跃迁发射峰位置没有变化,但发射峰强度增强并且荧光寿命降至386.81μs.高压水蒸气高压处理后的荧光粉色坐标x=0.47,y=0.51,色温为3300 K,红光色纯度为96.6%,比高压处理前显示出更优异的显色性能.高压水蒸气处理后的β-Li_(2)TiO_(3):0.5 mol%Eu^(3+)电偶极跃迁谱线强度参数Ω_(2)增加至4.21×10^(-19)cm^(2),^(5)D_(0)→^(7)F_(2)跃迁的荧光分支比β2也增加至96.9%,而量子效率η减小至57%,证实了湿度对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蒸气 β-Li_(2)TiO_(3:)eu^(3+)荧光粉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设计法规(EU)2023/826应用分析
12
作者 胡乐宏 刘婷 《电子质量》 2024年第3期105-108,共4页
2023年4月1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于生态设计指令2009/125/EC框架下电气产品关机、待机等模式下生态设计要求新法规(EU)2023/826,该法规自2023年5月9日起生效,强制执行日期为2025年5月9日。同时,同步废除原家用和办公电子电气设备... 2023年4月1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于生态设计指令2009/125/EC框架下电气产品关机、待机等模式下生态设计要求新法规(EU)2023/826,该法规自2023年5月9日起生效,强制执行日期为2025年5月9日。同时,同步废除原家用和办公电子电气设备待机和关机模式、网络待机模式生态设计法规(EU)1275/2008,以及简易机顶盒生态设计法规(EU)107/2009。主要变化点有取消对低压外部电源供电产品的豁免和信息技术设备的关机、待机状态下的功耗变化。结合(EC)1275/2008和(EU)2023/826相关要求,主要分析了法规的差异,为信息技术设备功耗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1275/2008 (eu)2023/826 生态设计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痕量监测Zr^(4+)、Cr_(2)O_(7)^(2-)、Fe^(3+)、HPO_(4)^(2-)和指纹识别的功能化Eu^(3+)/Tb^(3+)配位聚合物荧光探针的构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思璐 张凤凤 +5 位作者 张成 王潇 唐龙 岳二林 王记江 侯向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1-450,共10页
采用芳香族π共轭及含氮原子有机连接剂,合成同构铽、铕发光配位聚合物(CPs){[Eu(PLIA)_(1.5)(H_(2)O)_(2)]·H_(2)O}_(n)(1)和{[Tb(PLIA)_(1.5)(H_(2)O)_(2)]·H_(2)O}_(n)(2),其中H_(2)PLIA=5-((吡啶-4-基甲基)氧基)苯-1,3-... 采用芳香族π共轭及含氮原子有机连接剂,合成同构铽、铕发光配位聚合物(CPs){[Eu(PLIA)_(1.5)(H_(2)O)_(2)]·H_(2)O}_(n)(1)和{[Tb(PLIA)_(1.5)(H_(2)O)_(2)]·H_(2)O}_(n)(2),其中H_(2)PLIA=5-((吡啶-4-基甲基)氧基)苯-1,3-二甲酸。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表征和荧光痕量识别实验研究。2个同构配合物具有理想的三维框架结构,π…π堆积及氢键等弱相互作用增强了其化学稳定性;表征显示配位聚合物1和2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结晶性、热力学稳定性及结构完整性,可作为荧光传感的材料。1和2对水溶液中的Zr^(4+)、Cr_(2)O_(7)^(2-)和Fe^(3+)、HPO_(4)^(2-)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识别能力,其检出限分别为0.139μmol·L^(-1)(1,Zr^(4+))、0.626μmol·L^(-1)(1,Cr_(2)O_(7)^(2-))、0.430μmol·L^(-1)(2,Fe^(3+))、1.36μmol·L^(-1)(2,HPO_(4)^(2-))。探究了1和2作为探针的荧光猝灭机理。更有趣的是,1和2具有指纹识别性能,其荧光指纹纹路清晰连贯,细节明显,可被清晰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3+)/Tb^(3+)配位聚合物 合成 表征 荧光探针 指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产额SrI_(2)Eu^(2+)晶体制备及其闪烁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鹏 张春生 +9 位作者 欧阳晓平 刘金良 陈亮 何世熠 阮金陆 孙涛峰 王方宝 刘林月 张显鹏 张建福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SrI_(2)Eu^(2+)晶体因其极高的光产额和优良的能量分辨率,在伽马射线高分辨测量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制备出掺杂浓度为5.0%的SrI_(2)Eu^(2+)晶体,加工制成了直径为25 mm,厚度分别为3,6,9,12 mm的单透光防潮封装... SrI_(2)Eu^(2+)晶体因其极高的光产额和优良的能量分辨率,在伽马射线高分辨测量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制备出掺杂浓度为5.0%的SrI_(2)Eu^(2+)晶体,加工制成了直径为25 mm,厚度分别为3,6,9,12 mm的单透光防潮封装SrI_(2)Eu^(2+)闪烁体。研究了4种不同尺寸闪烁体对^(241)Am,^(137)Cs,^(60)Co放射源伽马射线的响应,测试了SrI_(2):Eu^(2+)晶体的荧光光谱、能量分辨率、发光产额及衰减时间等闪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rI_(2)Eu^(2+)晶体的发光光谱峰值位于436 nm,SrI_(2)Eu^(2+)晶体闪烁性能随晶体厚度减薄或伽马射线能量的提高而提升。3 mm厚度SrI_(2)Eu^(2+)闪烁体对1.173 MeV^(60)Co伽马射线的能量分辨率达到了2.74%,在^(137)Cs源伽马射线激发下,光产额达到1.23×10^(5)MeV^(-1),是传统NaI:Tl闪烁体光产额的3倍以上,与当前国际上报道的最好的实验结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I_(2)eu^(2+)晶体 坩埚下降法 脉冲幅度谱 发光产额 能量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磷酸盐的燃烧法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庆平 周虹鹏 +1 位作者 金叶 张丁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6-529,共4页
本文以磷酸盐荧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基质的红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可以改善光色、提高显色指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室温下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F-46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u12P2O23∶E... 本文以磷酸盐荧光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基质的红色荧光粉,红色荧光粉可以改善光色、提高显色指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室温下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用F-4600测定了其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合成的Lu12P2O23∶Eu3+,YP5O14∶Eu3+与La3PO7∶Eu3+均属单斜相结构,Eu3+在单斜结构基质中占据非对称性格位。在完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不同基质下掺杂Eu3+离子的发光强度进行比较,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Eu3+浓度对La3PO7发光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法 Lu12P2O23∶eu3+ YP5O14∶eu3+ La3PO7∶eu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3+)-生物质碳量子点探针的比率型荧光传感体系检测盐酸四环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雨 赵卓君 +1 位作者 白万乔 高楼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06,共7页
该文以橙皮为原料制备的碳量子点(CDs)与铕离子(Eu^(3+))构建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Eu^(3+)-CDs)并用于抗生素盐酸四环素的检测。在370 nm激发波长下,Eu^(3+)-CDs荧光探针在425 nm处出现较强的蓝色荧光峰,在617 nm处出现较弱的红色荧光... 该文以橙皮为原料制备的碳量子点(CDs)与铕离子(Eu^(3+))构建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Eu^(3+)-CDs)并用于抗生素盐酸四环素的检测。在370 nm激发波长下,Eu^(3+)-CDs荧光探针在425 nm处出现较强的蓝色荧光峰,在617 nm处出现较弱的红色荧光峰。随着盐酸四环素浓度的逐渐增大,Eu3+与盐酸四环素螯合形成的配合物增多,在425 nm处的CDs荧光(I_(F425))逐渐减弱,而617 nm处铕配合物的荧光(I_(F617))逐渐增强,可基于荧光强度比I_(F617)/I_(F425)的变化对盐酸四环素进行测定。考察了Eu^(3+)的浓度、pH值和反应时间对探针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该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对盐酸四环素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荧光强度比(I_(F617)/I_(F425))与盐酸四环素浓度在10~100µmol/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6,检出限为5.09µmol/L。该方法成功用于猪肉中盐酸四环素含量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20%~2.4%,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发射比率型荧光探针 碳量子点(CDs) 铕离子(eu^(3+))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BaAl_(4)Sb_(2)O_(12)∶Eu^(2+)荧光粉合成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凯旋 周雪莲 +5 位作者 张钰 王泽 苏日力格 哈拉木吉 田启旭 朝克夫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61,共9页
白光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荧光粉是获得高性能白光LED的关键材料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荧光粉是目前研究人员的一个挑战性工作。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加入助熔剂H_(3)BO_(3)、NH_(4... 白光LED作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已经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荧光粉是获得高性能白光LED的关键材料之一。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性能的荧光粉是目前研究人员的一个挑战性工作。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加入助熔剂H_(3)BO_(3)、NH_(4)Cl、SrF_(2)、LiF和BaF_(2),成功制备了BaAl_(4)Sb_(2)O_(12)∶Eu^(2+)(BASO∶Eu^(2+))荧光粉。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射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荧光寿命分析,表明过量的Sb_(2)O_(3)能够有效地将Eu^(3+)还原成Eu^(2+),提高Eu^(2+)在563 nm处的荧光强度约12.5倍,内量子效率(IQE)可以达到96.14%。另外,还研究了不同助熔剂对荧光粉晶体结构、荧光强度以及内量子效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单,避免使用具有一定危险的还原性气体烧结,易于工业化应用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Al_(4)Sb_(2)O_(12)∶eu^(2+) 还原作用 助熔剂 白光LE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轫致辐射源实现同核异能素^(152m)Eu的高效激发
19
作者 罗凯军 樊文茹 +5 位作者 袁赟 齐伟 张景丽 张晓辉 邓志刚 罗文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同核异能素在宇宙元素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控制核能释放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其中,铕(Eu)在现实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例如152Eu被用来做放射性实验的标准源,并且其同核异能态^(152m1)Eu有73%的概率发生β-衰变产生天体p核素钆(^(15... 同核异能素在宇宙元素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控制核能释放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其中,铕(Eu)在现实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例如152Eu被用来做放射性实验的标准源,并且其同核异能态^(152m1)Eu有73%的概率发生β-衰变产生天体p核素钆(^(152)Gd),因此^(152m1)Eu是产生天体p核素^(152)Gd过程中的重要核素。在本工作中,基于激光等离子体产生的轫致辐射源,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152m1)Eu(45.6 keV,T_(1/2)=9.31 h)的高效激发,其产额能达到8×10^(4)个粒子/发。此外,进一步通过Geant4-GENBOD程序数值模拟了^(152m1,m2)Eu的产额、产生时间以及峰值激发效率随电子温度的演化情况。研究发现,在入射电子电荷量固定为17.6 nC,且当电子温度达到15 MeV时,^(152m1)Eu和^(152m2)Eu的产额趋于饱和,分别为8×10^(6)和2×10^(5)个粒子/发;^(152m1)Eu和^(152m2)Eu的峰值激发效率分别有望达到约10^(17)和10^(16)个粒子/s,其中^(152m1)Eu和^(152m2)Eu的脉宽几乎不变,均为32 ps。超短超强激光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同核异能素的激发效率,这将为研究宇宙元素合成问题以及控制核能释放应用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核异能素^(152m)eu 激光等离子体 轫致辐射源 n)反应 峰值激发效率
原文传递
Bi^(3+)、Eu^(3+)共掺杂La_(4)GeO_(8)荧光粉的制备及可调发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娜 黎仲寅 +3 位作者 马纪涛 陈娅鹏 杨菲 郭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在该结构中占据两种不同的格位(Bi^(3+)(Ⅰ)和Bi^(3+)(Ⅱ)),且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两个峰值分别在475 nm和620 nm的宽带发射。对于Bi^(3+)、Eu^(3+)共掺样品,由于Bi^(3+)(Ⅰ)与Eu^(3+)之间的竞争吸收、Bi^(3+)(Ⅰ)至Bi^(3+)(Ⅱ)以及Bi^(3+)(Ⅱ)至Eu^(3+)的能量传递作用,可实现蓝色至红色、橙红色至红色的可调发光。特别地,样品La_(4)GeO_(8)∶0.07Bi^(3+),0.06Eu^(3+)在313 nm光激发下可获得CIE值为(0.335,0.319)的优异白色发光。此外,该白光发射材料具有较佳的发光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380 K时,发光积分强度仍然为室温的59%,表明其在白光二极管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4)GeO_(8)∶Bi^(3+) eu^(3+) 可调发光 发光热稳定性 白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