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下ESD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出血护理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莉 虞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85-0188,共4页
分析内镜下ESD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出血护理产生的效果以及出血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的消化道癌症患者中,选取200例2022年1月-2023年3月的消化道早癌EDS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出血护理分组研究,其中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 分析内镜下ESD手术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出血护理产生的效果以及出血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的消化道癌症患者中,选取200例2022年1月-2023年3月的消化道早癌EDS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出血护理分组研究,其中实验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结合疾病术后情况实施相应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样进行常规护理,但是增加出血护理内容。根据术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评分对比。结果 实验组出血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差异成立P<0.05。结论 为消化道早癌实施内镜下ESD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术后出血护理,对于减少术后出血有积极意义,还能患者对护理产生较高的满意度,有良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esd手术 消化道早癌 术后出血 护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D手术临床护理问题研究
2
作者 谢如飞 蔡秀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3期154-154,156,共2页
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治疗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110 例上消化道相关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 例。两组患者均行ESD 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 总结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治疗上消化道相关病变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110 例上消化道相关病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 例。两组患者均行ESD 治疗,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4%(2/55),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8/5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5%(52/55), 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ESD 治疗的上消化道相关疾病患者中施以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并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手术 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应用于ESD手术治疗的研究
3
作者 李欣芮 陈锦梅 +2 位作者 宋新珍 齐媛媛 余艳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98-101,共4页
探究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收治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我院的6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 探究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收治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我院的60例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依据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中未使用任何辅助牵引技术,实验组:术中运用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发生率、病理组织完整切除率等。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短/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黏膜剥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完整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升(p0.05)。结论: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应用于ESD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术中穿孔发生,保证病理组织得到完整切除,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保证手术安全性,为患者在术后得到快速恢复提供必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 esd手术治疗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采用ESD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敏 李会玲 赵民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1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ESD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治疗情况(...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胃癌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1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ESD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治疗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性切除率、完整切除率)、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患者采用ESD治疗可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预后良好,该方法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esd手术 传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和前瞻性护理在消化道ESD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兰花 黄江英 《西藏医药》 2023年第5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和前瞻性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择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ESD患者80例作,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则应用ERAS和前... 目的探究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和前瞻性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择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ESD患者80例作,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则应用ERAS和前瞻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术后首次排气、住院等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术后3d、术后7d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下降;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和前瞻性护理在消化道ESD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S前瞻性护理 综合护理模式 esd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患者采用ESD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6
作者 朱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9期64-66,共3页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采用ESD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筛选2018年3月——2021年3月间,由我院接收并实施诊疗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纳入本次研究。以手术疗法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两组,即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 探究早期胃癌患者采用ESD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筛选2018年3月——2021年3月间,由我院接收并实施诊疗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纳入本次研究。以手术疗法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分成两组,即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前者以传统手术疗法展开治疗,后者以ESD术式展开治疗,统计两种术式的最终疗效,并对各相关数据展开比较与分析。结果 应用不同手术疗法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差距,但研究组手术操作,禁食禁水,胃肠减压以及住院治疗的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同时,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比率更低,躯体,社会及角色功能评分更高,但两组的认知与情绪功能评分未见较大差别。结论 针对早期胃癌患者而言,ESD与传统手术疗法的效果相当,但ESD具有手术用时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明显优势,可为患者减轻经济压力,有助于术后尽快康复,是一种实用性较强且风险性较低的可靠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esd手术 传统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D手术治疗中应用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的研究
7
作者 陈锦梅 宋新珍 +1 位作者 杜丽娜 李欣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0-53,共4页
对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应用于(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剥离术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术中未使用任何辅助牵... 对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应用于(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剥离术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术中未使用任何辅助牵引技术)和实验组(内镜护士配合医生,在术中运用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视野情况对观察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穿孔发生率、病理组织完整切除率)及对ESD技术操作难度降低和对新手医生的信心提高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视野情况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黏膜剥离术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夹辅助圈套器牵引技术 esd手术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胃早癌ESD术后复发的影响
8
作者 贾儒渊 赵娜 马晨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634-3636,共3页
目的探析胃早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患者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40例胃早癌ESD手术患者参与研究,术后对所有患者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0 d、90 d胃功能、癌... 目的探析胃早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患者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至12月40例胃早癌ESD手术患者参与研究,术后对所有患者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0 d、90 d胃功能、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环氧化酶-2(COX-2)和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定期复查胃镜。随访2年,观察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术后1年、2年生存情况。结果术后30 d患者胃泌素[(99.62±4.21)pg/ml]、胃动素[(298.54±10.65)ng/L]和术后90 d患者胃泌素[(72.12±3.02)pg/ml]、胃动素[(122.15±10.02)ng/L]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0 d患者CEA[(4.26±1.32)ng/L]、CA125[(40.15±6.32)U/L]水平和术后90 d患者CEA[(2.75±1.02)ng/L]、CA125[(20.25±4.12)U/L]水平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0 d患者COX-2(0.58±0.01)、PGE_(2)[(97.12±13.21)ng/L]水平和术后90 d患者COX-2(0.54±0.03)、PGE_(2)[(94.25±13.15)ng/L]水平更低(P<0.05);术后1年复发率为2.50%(1/40),术后2年复发率为7.50%(3/40);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00%(40/40),术后2年生存率为97.50%(39/40)。结论胃早癌ESD手术患者术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复发,患者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各指标趋于正常水平,患者生存率较高,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esd手术 低剂量 阿司匹林 胃功能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的疗效比较
9
作者 宋鹏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比较胃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胃早癌患者,盲选法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行外科手术,试验组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比2组手术指标、完整切除率、并... 目的比较胃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胃早癌患者,盲选法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组53例。对照组行外科手术,试验组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比2组手术指标、完整切除率、并发症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完整切除率分别为94.00%、96.0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外科手术相比胃早癌患者选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保证完整切除率,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外科手术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璞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1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组,ESD手术治...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28例作为对照组,ESD手术治疗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用时和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 6%,低于对照组的21. 4%,差异显著(P <0. 05)。术后两组患者的CEA、CA199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大(P> 0. 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确切,能改善手术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早癌 癌前病变 esd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良性肿瘤患者ESD术后护理分析
11
作者 吴情静 郑红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78-181,共4页
研究对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实施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护理配合形式。方法 对时间2022.6-2023.5月之间接受ESD手术干预的患者88例视作观察对象,均属于结肠良性肿瘤疾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两组,有常规护理组、全面护理组,统计护理... 研究对结肠良性肿瘤患者实施ESD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有效护理配合形式。方法 对时间2022.6-2023.5月之间接受ESD手术干预的患者88例视作观察对象,均属于结肠良性肿瘤疾病,按照入院顺序划分两组,有常规护理组、全面护理组,统计护理配合的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后一日、术后三日、术后七日,全面护理组患者的VAS量表评估分别为(7.42±0.36)分、(5.24±0.16)分、(2.05±0.81)分,均小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首次下床活动均值(17.63±5.29)h、首次排气均值(48.61±10.36)h、首次排便均值(45.77±9.63)h、首次进食均值(96.81±20.45)h、住院干预均值(5.78±1.38)d,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并发症出现率是9.1%,低于常规护理组22.7%,p<0.05;全面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评估较常规护理组高,p<0.05。结论 在利用ESD手术治疗结肠良性肿瘤患者过程中,应及时纳入全面护理方式,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良性肿瘤 esd手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的护理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娅 钱雅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就诊的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上海市同济医院就诊的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系统护理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相关指标。结果系统护理组患者术后肛门直肠恢复时间和胃肠道恢复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结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系统护理组护理后GQOL-74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常规护理组(80.00%),依从性(90.00%)高于常规护理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常规护理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行肠ESD术后留置肛管患者护理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直肠、胃肠道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esd手术 GQOL-74评分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在ESD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米金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在内镜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ESD)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其在改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了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接受ESD手术的患者,并采用电脑随...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在内镜下消化道肿瘤切除术(ESD)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探讨其在改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了我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62例接受ESD手术的患者,并采用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如体重、体质指数、血液生化指标等)和生活质量评分来评估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相比参照组在营养状态方面表现更好(P<0.05),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的应用使ESD手术后的患者在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 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在ESD手术后的患者中展现了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这一研究结果为术后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了患者康复和健康管理的发展。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互联网个性化饮食护理在其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并优化其实施策略,以更好地服务患者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个性化饮食 esd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毛蕴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148-149,共2页
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11日~2020年5月24日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进行ESD围手术期护理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围手术期护理)... 分析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11日~2020年5月24日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进行ESD围手术期护理研究,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实验组(围手术期护理)与对比组(常规护理),各35例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观察肿瘤患者接受护理后ESD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肿瘤患者满意程度进行评估。结果:(1)对比组肿瘤患者并发症共计22.85%,高于实验组肿瘤并发症共计2.85%,P<0.05;(2)对比组肿瘤患者态度(1.22±0.34),专业性(1.41±0.41),环境(1.65±0.32)分,均低于对比组肿瘤患者态度(2.68±0.01),专业性(2.71±0.03),环境(2.55±0.21)分,P<0.05。结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型)接受ESD围手术期护理,肿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普遍对护理模式表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手术期护理 早期型 上消化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