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2蛋白E627V突变可增强H7N9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 被引量:3
1
作者 尹馨 马树杰 +5 位作者 李梅 邓国华 侯玉杰 崔鹏飞 施建忠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379-3388,共10页
【背景】低致病性H7N9病毒自2013年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研究发现其对家禽均呈现低致病力,对哺乳动物模型小鼠也不表现任何的致病力。但是,2015年在湖南分离的1株低致病性H7N9病毒(简称HuN/S40726),却对哺乳动物小鼠表现为高致病力。分... 【背景】低致病性H7N9病毒自2013年在我国首次出现以来,研究发现其对家禽均呈现低致病力,对哺乳动物模型小鼠也不表现任何的致病力。但是,2015年在湖南分离的1株低致病性H7N9病毒(简称HuN/S40726),却对哺乳动物小鼠表现为高致病力。分析、推测导致该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该病毒PB2蛋白E627V的改变。【目的】为了揭示该病毒致病力的变化原因以及对哺乳动物致病性增强的机制,提供人类H7N9病毒感染、危害增强风险预警,展开该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低致病性H7N9病毒代表株(简称SH/S1053)和上述湖南HuN/S40726病毒,开展了哺乳动物致病力对比试验以及可能导致病毒发生致病力变化的相关基因位点对比分析。然后以HuN/S40726病毒为模式毒株,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建立了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利用基因点突变技术定点突变了HuN/S40726病毒PB2蛋白的627位氨基酸,救获了重组病毒r HuN/S40726、r HuN/S40726-PB2/627E和r HuN/S40726-PB2/627K。通过小鼠感染模型评估了以上3株重组突变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分析了PB2蛋白627位氨基酸的突变对小鼠致病力的差异。然后通过构建HuN/S40726病毒及其突变病毒的聚合酶复合表达质粒系统,以SH/S1053病毒为背景毒株构建聚合酶复合表达质粒系统作为对照,使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了PB2蛋白627位氨基酸的不同突变体在293T细胞中的聚合酶活性,进一步分析PB2蛋白627位氨基酸影响病毒毒力的内在机制。【结果】通过哺乳动物致病力对比试验以及可能导致病毒发生致病力变化的相关基因位点对比分析,推测导致HuN/S40726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改变的原因可能在于该病毒PB2蛋白E627V的改变。重组救获病毒和突变株对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PB2蛋白E627V的改变显著的增强了HuN/S40726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使得病毒MLD50由≥6.5 log10EID50变化为3.5 log10EID50,病毒毒力增强了至少1 000倍以上。聚合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在33℃还是37℃下,PB2蛋白E627V的改变,显著提高了HuN/S40726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聚合酶活性,与病毒对小鼠的致病性增强呈正相关性。【结论】PB2蛋白627位氨基酸(V)决定了HuN/S40726病毒对小鼠的高致病力。PB2蛋白E627V的改变能够显著增强HuN/S40726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聚合酶活性,是引起HuN/S40726病毒对哺乳动物致病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 PB2 E627V 致病力 聚合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蛋白哺乳动物适应性变异的筛选与功能鉴定
2
作者 郭雨欣 蒲娟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旨在鉴定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基因进化产生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并明确其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试验通过建立中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氨基酸序列库、利用多态性分析以及聚合酶活性检测,筛选出PB2基因演化出的... 研究旨在鉴定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基因进化产生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并明确其在哺乳动物宿主中的复制能力和致病性。试验通过建立中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氨基酸序列库、利用多态性分析以及聚合酶活性检测,筛选出PB2基因演化出的潜在适应性位点,并进一步利用哺乳动物细胞以及小鼠模型明确新突变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结果显示:PB2氨基酸序列中存在12个具有明显多态性的位点,其中PB2-340K、PB2-588V以及PB2-627V的变化趋势与自2015年起人感染病例增加呈正相关,并表现明显的人宿主偏好;这3个突变中,PB2-E627V显著增强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人源293T细胞中聚合酶活性,并且显著提高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能力以及在小鼠中的病毒载量和致病性。以上研究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PB2蛋白表现出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特点,并且能够增强对小鼠的致病性,带来跨宿主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 哺乳动物适应性 PB2基因 E627V 聚合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参考作物蒸散量综合法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曹金峰 李玉中 +2 位作者 刘晓英 钟秀丽 赵叶萌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估算是作物需水量计算的关键,诸多估算方法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本文利用中国农业主产区6个代表站点的气象数据,以FAO 56 Penman-Monteith(PM)为标准,对常用的1963 Penman(Pen63)、FAO 1979 Penman(FAO 79...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的估算是作物需水量计算的关键,诸多估算方法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本文利用中国农业主产区6个代表站点的气象数据,以FAO 56 Penman-Monteith(PM)为标准,对常用的1963 Penman(Pen63)、FAO 1979 Penman(FAO 79)、FAO 24 Penman(FAO 24)及1996Kimberly Penman(Kpen)共4种参考作物蒸散量综合方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1)Pen63、FAO 79及Kpen的日估算值均比PM估算值偏高,FAO 24偏低,其平均偏差分别为0.28、0.52、0和-0.17mm?d-1,相对偏差为16.0%、25.2%、2.4%、-5.3%,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2.1%、22.4%、14.2%和13.5%。(2)Pen63、FAO79的月估算值显著高于PM值,在高估最大的5月份平均偏高12.5mm(10.8%)和28.2mm(22.6%)。FAO24表现为低估,低估最大的月份平均偏低11.4mm(8.1%),但在南方站点多数月份的估算值与PM估算值无显著差异。Kpen月估算值与PM估算值相比,既有高估(5-10月),也有低估,高估最大的月份平均偏高19.7mm(14.5%),且在南方站点的秋冬季有近6个月与PM无显著差异。(3)Pen63和FAO79的年值均显著大于PM年值,平均偏高103.8mm(11.8%)和191.5mm(21.3%)。FAO24年平均低估PM值60.9mm(6.3%),Kpen则平均高估50.5mm(5.8%)。(4)时间尺度对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影响,4种综合法依据日、年值的评价效果排序分别为Pen63>FAO24>Kpen>FAO79和Kpen>FAO24>Pen63>FAO79。在日尺度下4种方法更适于湿润气候,但年尺度下仅FAO79和FAO24较适于湿润气候。可见,4种综合法以Pen63普适性最好,FAO79最低,因此使用FAO79前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E T0) F A O 7 9 P e N M a N P e N M a n-M O N t e i t h F A O 2 4 K i M b e r l y P e N M a N 农业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表达失衡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7
4
作者 李莉 张声 +1 位作者 林华 林建银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5-310,共6页
背景和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相应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f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二者在胃癌中的共表达情况,探... 背景和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相应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forofmetalloproteinase-1TIMP-1)在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二者在胃癌中的共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失衡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6例胃癌细胞MMP-9、TIMP-1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并行回顾性随访。结果:胃癌侵及肌层以上者的MMP-9表达(70.13%)明显高于胃癌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者(42.50%,P<0.05),MMP-9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TNM分期高者MMP-9表达(75.00%)高于TNM分期低者(46.15%,P<0.05);TIMP-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0.1688,0.3556和0.3004,P<0.05)。胃癌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失衡有4种类型,其中MMP-9表达超过TIMP-1者胃癌发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TIMP-1表达超过MMP-9者或二者表达平衡者(P<0.05),而术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情况则相反,MMP-9表达超过TIMP-1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TIMP-1表达超过MMP-9者(P<0.05)。结论:MMP-9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而TIMP-1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MP-9 TIMP-1 预后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分子标记物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苏云涛 许妍洁 +2 位作者 仇金荣 周越 殷咏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分子标记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标本中E-钙...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分子标记物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标本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MMP-9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MMP-9和MD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2.9%、54.9%和49.6%,其中,E-钙黏蛋白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8,P=0.000),MDM2与MMP-9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171,P=0.012)。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雌激素受体(ER)状态有关,肿瘤较小及ER阳性者的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高;MDM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28),肿瘤较小者的MDM2阳性表达率高。生存分析显示,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及MDM2表达阳性者的术后无病生存期较短,其中淋巴结转移(HR=11.33,95%CI:3.46~37.13,P<0.001)和MDM2表达阳性(HR=5.17,95%CI:1.66~16.10,P=0.005)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MDM2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不良预后因子之一,MDM2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介导EMT发生,导致肿瘤浸润转移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上皮间质转化 E-钙黏蛋白 N-钙黏蛋白 MMP-9 MDM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潜能与癌细胞中钙粘素及金属蛋白酶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丽辉 刘大渔 +4 位作者 陈英杰 候力 王波 毛利民 吕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65-969,共5页
背景及目的:目前尚缺少有效评价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潜能的理想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E-Cad)、神经性钙粘素(N-cadherin,N-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表... 背景及目的:目前尚缺少有效评价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潜能的理想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E-Cad)、神经性钙粘素(N-cadherin,N-Ca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情况来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E-Cad、N-Cad和MMP-9在72例乳腺浸润癌(其中淋巴结转移39例,无淋巴结转移33例)中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E-Cad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平均秩次分别为29.19,45.14,两组差异显著(P<0.001),E-Cad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呈负相关;N-Cad和MMP-9在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细胞中的平均秩次分别为40.04和42.97;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肿瘤细胞中的平均秩次分别为32.32和28.85。二者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Cad高表达者生存时间长。结论: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与E-Cad、N-Cad和MMP-9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道转移潜能 癌细胞 钙粘素 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2e蛋白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民秀 谢芝勋 +6 位作者 黄莉 谢志勤 刘加波 谢丽基 邓显文 罗思思 黄娇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2,共6页
以含有全长H9N2亚型AIV M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M2e基因;利用BglⅡ和BamHⅠ之间互为同尾酶关系,构建顺次连接的多拷贝体M2e,并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成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 以含有全长H9N2亚型AIV M2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M2e基因;利用BglⅡ和BamHⅠ之间互为同尾酶关系,构建顺次连接的多拷贝体M2e,并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成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质粒,并转化至表达宿主菌中;将测序正确的菌液经不同浓度IPTG进行诱导,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大小,对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利用Western blot分析5种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显示,在37℃下,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分别经终浓度为0.25、0.25、0.5、0.25、0.75mmol/L的IPTG诱导4h时,表达量最高;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大小分别为31.7、37.2、42.7、48.2、53.9ku;对重组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显示,5种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分析显示,2M2e-pGEX、4M2e-pGEX、6M2e-pGEX、8M2e-pGEX和10M2epGEX重组蛋白与鼠抗GST标签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为后期进一步获得高免疫原性蛋白和筛选具有通用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M2蛋白胞外区(M2e)蛋白 重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参与低浓度DNA加成性损伤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更 余应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物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种引起不同DNA损伤类型的DNA损伤剂/致癌物,烷化性DNA损伤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大块加成性DNA损伤剂苯并[a]芘-7,8-9-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BPDE,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在体内代谢形成的终致癌物)以及交联性DNA损伤剂丝裂霉素C(MMC)对人羊膜细胞FL系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BiP,GADD153/CHOP的表达改变和定位于内质网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的激活。结果:低浓度MNNG(0.25μmol/L和1μmol/L)和BPDE(5nmol/L和50nmol/L)均能引起FL细胞中GRP78/BiP和GADD153/CHOP的上调和caspase-12的激活;3种浓度的MMC(5μmol/L、50μmol/L和500μmol/L)均引起GRP78/BiP的下调,不伴有GADD153/CHOP水平的改变和caspase-12的激活,更低浓度的MMC(5nmol/L和50nmol/L)对此并无影响。结论:低浓度MNNG和BPDE可诱发暴露细胞的内质网应激,而MMC则导致在内质网应激反应诱发过程中起介导作用的GRP78/BiP蛋白的下调,从而可能改变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原的反应性。内质网应激在DNA损伤剂/致癌剂诱发的细胞应答反应中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7 8-二氢二醇-9 10-环氧化物 内质网 应激 丝裂霉素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DUXAP9促进头颈鳞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文凯 王佳璇 +6 位作者 王媛凤 陈萌 陶星如 刘喆麒 张煦 季彤 曹巍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6期381-389,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双同源盒假基因9(double homeoboxApseudogene 9,DUXAP9)在头颈鳞癌中的作用,研究DUXAP9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子功能和机制。方法lnc RNA芯片筛选头颈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TCGA数据库中...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双同源盒假基因9(double homeoboxApseudogene 9,DUXAP9)在头颈鳞癌中的作用,研究DUXAP9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子功能和机制。方法lnc RNA芯片筛选头颈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lncRNA,TCGA数据库中分析DUXAP9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qRT⁃PCR检测DUXAP9在头颈鳞癌组织样本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沉默DUXAP9后,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评估其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功能。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DUXAP9后,头颈鳞癌细胞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转录及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lncRNA芯片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DUXAP9在头颈鳞癌中异常高表达。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与DUXAP9低表达患者相比,DUXAP9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差;qRT⁃PCR实验表明DUXAP9在头颈鳞癌组织标本和细胞系中异常高表达。沉默DUXAP9可以显著抑制头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沉默DUXAP9能显著抑制头颈鳞癌细胞系CAL27的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结论DUXAP9促进头颈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裸鼠皮下成瘤能力。DUXAP9可能通过调控EMT介导头颈鳞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DUXAP9 基因沉默 头颈鳞癌 上皮间质转化 E⁃钙黏附蛋白 N⁃钙黏附蛋白 波形蛋白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裸鼠皮下成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神经介素B及受体对NF-κB信号通路泛素酶的调控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世茂 万乾晖 +5 位作者 许晓东 孔迎迎 田珂 唐钰冰 陈吉龙 杨桂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18-3126,共9页
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受体(NMB receptor,NMBR)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H1N1亚型(IAV/H1N1)的感染。但关于NMB和NMBR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泛素蛋白酶的调控如何,尚未见报道。为探究NMB... 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受体(NMB receptor,NMBR)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H1N1亚型(IAV/H1N1)的感染。但关于NMB和NMBR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泛素蛋白酶的调控如何,尚未见报道。为探究NMB和NMBR调控IAV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泛素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AV/H9N2感染sh-NMBR细胞与NMB刺激的A549细胞,采用RT-PCR、qRT-PCR及Western blot(WB)分析NMB和NMBR对H9N2感染引起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E3泛素连接酶Mind bomb-2(MIB2)和Ring Finger Protein 8(RNF8)及去泛素蛋白酶Cylindromatosis(CYLD)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H9N2感染sh-NMBR细胞中,RNF8和CYLD表达增加,MIB2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降低;NMB激活A549细胞中NMBR的表达后,诱导细胞中RNF8和CYLD的表达水平下降,MIB2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增加。结果表明:NMB和NMBR通过调控IAV/H9N2感染诱导的泛素蛋白酶的表达和P65活性,从而影响IAV/H9N2感染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该结果为深入研究NMB和NMBR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神经介素B受体 IAV/H9N2亚型 E3泛素连接酶 P65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tho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in gastric cancer:Diagnostic relev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被引量:10
11
作者 Felix Berlth Elfriede Bollschweiler +2 位作者 Uta Drebber Arnulf H Hoelscher Stefan Moeni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19期5679-5684,共6页
Several patho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exist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any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tho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gastric cancer and patient ch... Several patho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exist for the dia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Many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tho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gastric cancer and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disease specific criteria and overall outcome.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s to which classification system imparts the most reliable information, and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system may vary in clinical routine. In addition to the most common classification systems, such as the Laur&#x000e9;n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lassifications, other authors have tried to characterize and classify gastric cancer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morphology and in reference to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In more than 50 years of systema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patho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there is no sole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at is consistently used worldwide in diagnostics and research. However, several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refer to the Laur&#x000e9;n or the WHO classifications regarding therapeutic decision-making, which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a reliabl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gastric cancer. The latest results from gastric cancer studies indicate that it might be useful to integrate DNA- and RNA-based features of gastric cancer in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to establish prognostic relevanc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iagnostic relevance and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different pathohistolog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s in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CLASSIFICATION Lauré 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Pathohist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iterpenoid from Euphorbia helioscopia 被引量:3
12
作者 Geng, Di Shi, Yao +1 位作者 Min, Zhi Da Liang, Jing Y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A new jatrophane-type diterpenoid,7β,14β,15β-triacetoxy-3β-benzoyloxy-9-oxojatropha-5E,11E-diene,named euphornin N was isolated from Euphorbia helioscopia L.The structure and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new co... A new jatrophane-type diterpenoid,7β,14β,15β-triacetoxy-3β-benzoyloxy-9-oxojatropha-5E,11E-diene,named euphornin N was isolated from Euphorbia helioscopia L.The structure and relativ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new compound was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β 15β-Triacetoxy-3β-benzoyloxy-9-oxojatropha-5E 11E-diene Euphornin N Euphorbia helioscop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N/E9F级燃机余热炉(HRSG)设计简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德贞 《余热锅炉》 2003年第3期1-4,17,共5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美国N/E公司9F级HRSG的结构特点、设计程序及标准化。
关键词 美国 N/E9F级 燃气轮机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HRSG 燃机余热锅炉 N/E公司 设计程序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 HOXD⁃As2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叶鹏程 杨钧淞 +3 位作者 唐锦 谭淼 吴东津 魏寿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HOXD⁃As2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在直肠癌HCT116与HT29细胞中,转染阴性设为对照组,转染LncRNA HOXD⁃As2过表达质粒设为HOXD⁃As2组;转染空载体Vector设为Vector组,转染HOXD8过表达质... 目的探讨长非编码RNA(LncRNA)HOXD⁃As2通路抑制直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在直肠癌HCT116与HT29细胞中,转染阴性设为对照组,转染LncRNA HOXD⁃As2过表达质粒设为HOXD⁃As2组;转染空载体Vector设为Vector组,转染HOXD8过表达质粒设为HOXD8组。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HOXD⁃As2与靶基因HOXD8的相互作用。检测并比较4组细胞活力、增殖、侵袭、细胞迁移水平、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p⁃mTOR/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OXD⁃As2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mRNA、蛋白相对表达情况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HOXD⁃As2组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中HOXD8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ector组相比,HOXD8组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细胞活力、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水平及神经性钙粘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上皮性钙粘蛋白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D⁃As2组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中p⁃AKT/AKT、p⁃PI3K/PI3K、p⁃mTOR/mT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D8组直肠癌细胞HCT116、HT29中p⁃AKT/AKT、p⁃PI3K/PI3K、p⁃mTOR/mTOR水平均低于Vecto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HOXD⁃As2通过与靶基因HOXD8相互作用,上调HOXD8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I3K/Akt通路,降低直肠癌细胞增殖与转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HOXD⁃As2 上皮性钙粘蛋白 神经性钙粘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Caspase-8,MMP-9,E-cadherin,N-cadherin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崔轶凡 孙瑞英 +1 位作者 王志平 曹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51,共10页
目的:探讨温经汤加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肾虚血瘀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SPF级雌性未孕大鼠随机选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冰水浸泡+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法"进行肾虚血瘀证造模,造模结束后,仅开腹不进行内膜... 目的:探讨温经汤加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肾虚血瘀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SPF级雌性未孕大鼠随机选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冰水浸泡+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法"进行肾虚血瘀证造模,造模结束后,仅开腹不进行内膜移植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以自体内膜移植法进行EM造模,EM肾虚血瘀证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阳性药组及温经汤加味(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5,10,20 g·kg^(-1)灌胃,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阳性药选取达那唑63 mg·kg^(-1)灌胃,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4周后,取各组大鼠内膜组织(异位、在位)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法、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及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8,MMP-9,E-cadherin,N-cadherin mRNA表达。结果:经IHC法和Western blot法,与假手术组比较,EM肾虚血瘀证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N-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Caspase-8,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达那唑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N-cadherin蛋白明显降低(P<0.05,P<0.01),Caspase-8,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经Real-time PCR法检测,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N-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Caspase-8,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大鼠在位内膜比较,达那唑组、中药高、中剂量组在位、异位内膜组织MMP-9,N-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8,E-cadherin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温经汤加味能够通过调节Caspase-8,MMP-9,E-cadherin,N-cadherin等因子水平异常表达,改善EM肾虚血瘀证大鼠免疫抑制、阻断微血管新生,从而起到治疗EM的作用;以上微观指标的变化有望成为体现疾病(EM),证候(肾虚血瘀证)及病理机制(免疫抑制、微血管新生)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肾虚血瘀证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 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 温经汤加味
原文传递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2e和HA2串联蛋白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
16
作者 张民秀 谢芝勋 +6 位作者 黄莉 谢志勤 刘加波 谢丽基 邓显文 罗思思 黄娇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03-1209,共7页
构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M2e)和HA蛋白颈部区(HA2)串联体,并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该重组蛋白的表达,以便研究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以含有全长H9N2亚型AIVHA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得到HA2基因;利用BglⅡ和BamHⅠ... 构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M2e)和HA蛋白颈部区(HA2)串联体,并在原核系统中进行该重组蛋白的表达,以便研究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以含有全长H9N2亚型AIVHA基因的质粒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得到HA2基因;利用BglⅡ和BamHⅠ互为同尾酶的链接方法,构建3个拷贝M2e和HA2基因的串联体,并将串联体连接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成3M2e+HA2-pGEX重组质粒;同时构建单独表达HA2蛋白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HA2-pGEX;DNA测序鉴定这两种重组质粒正确后,转化至表达宿主菌中;重组蛋白经不同IPTG浓度进行诱导;SDS—PAGE电泳鉴定重组蛋白大小,并进行可溶性分析和纯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对两种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M2e+HA2-pGEX和HA2-pGEX重组蛋白分别经终浓度为0.5mmol/L和0.25mmol/L的IPTG诱导,37℃培养4h时,表达量最高;3M2e+HA2-pGEX和HA2-pGEX重组蛋白大小分别为59.4ku和49.8ku;对重组蛋白进行可溶性分析显示,两种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3M2e+HA2-pGEX和HA2-pGEX重组蛋白与免疫H9N2禽流感病毒后获得的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反应,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A2、3M2e+HA2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开发广谱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颈部区蛋白(HA2) 3M2e+HA2串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