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ement of multiple type II endoleaks detected by duplex ultrasound after endovascular abdominal aneurysm repair
1
作者 GUO Da-qiao LI Wei-miao JIANG Jun-hao SHI Zhen-yu WANG Yu-qi FU Wei-gu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2781-2783,共3页
We reported a case of multiple type II endoleaks detected by duplex ultrasound after endovascular abdominal aneurysm repair. The patient was undergoing warfarin therapy. Duplex ultrasound was applied as the sole surve... We reported a case of multiple type II endoleaks detected by duplex ultrasound after endovascular abdominal aneurysm repair. The patient was undergoing warfarin therapy. Duplex ultrasound was applied as the sole surveillance method during follow-up and provided the concerned information for reintervention. The endoleaks were successfully repaired by coil embolization of the collaterals from the internal lilac artery feeding the fourth lumbar art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type H endoleaks duplex ultrasound endovascular abdominal aneurysm repair
原文传递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宾 郑永洁 马宏武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评价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收治的164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部位分为对照组(n=82,非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与研究组(n=82,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RA、DWI、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对比2组MRA、DWI、颈部血管彩超特征,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A、DWI联合颈部血管彩超对分水岭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大脑中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rFA)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扩散率指数(rM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及三者联合诊断分水岭脑梗死的AUC值分别为0.774、0.677、0.732、0.884,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MRA、DWI、颈部血管彩超在诊断分水岭脑梗死中具有重要价值,三者联合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颈部血管彩超 分水岭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萍 秦琴 +3 位作者 漆晓东 葛近峰 杨慧娟 张倩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7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和脑血管DSA检查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直接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在119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筛选31例单纯性颈动脉硬化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并在1周内进行脑血管DSA检查,观察脑... 目的:探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和脑血管DSA检查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直接有效的诊断依据。方法:在119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中筛选31例单纯性颈动脉硬化或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患者,并在1周内进行脑血管DSA检查,观察脑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有无溃疡形成。结果: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颈部血管彩超有硬化斑块、狭窄性病变,均提示有脑血管病变,故老年性患者如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需进一步检查脑血管DSA;并且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时,在行脑血管DSA时导管应预防损伤斑块,防止术中发生脑栓塞。结论:颈部血管彩超与脑血管DSA二者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效直接的诊断依据,对早期诊断其缺血性脑血管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彩超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对下肢深静脉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施慧华 陆民 +2 位作者 蒋米尔 陆信武 刘晓兵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对下肢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术后的反流程度进行测量,以静脉反流指数(RI)作为评...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对下肢原发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9月期间收治的112例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病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术后的反流程度进行测量,以静脉反流指数(RI)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使38例存在轻度深静脉反流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病例中的34例得到了改善。而24例重度深静脉反流中仅有7例深静脉反流得到了改善。结论手术治疗浅静脉曲张可改善临床症状较轻的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病例的反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静脉曲张 静脉功能不全 反流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双功超声在7例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钟晓绯 王翔 +3 位作者 聂玲 邓莉萍 张静漪 卢强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9-644,共6页
研究目的:探讨术中双功超声在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术中双功超声图像。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IOUS)由同一检查者按照统一图像质量标准存储、分析。B模式评估病灶... 研究目的:探讨术中双功超声在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术中双功超声图像。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IOUS)由同一检查者按照统一图像质量标准存储、分析。B模式评估病灶位置、大小、回声、边界、形态、其他征象,D模式评估病灶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7例少突胶质瘤的最大径线平均值为5.2 cm,病灶边缘距脑膜<1 cm者占71.4%。85.7%为稍强回声团块,85.7%边界清晰,57.1%形态不规则,71.4%伴有不同形状的高回声,71.4%Adler血流分级为3级。结论:IOUS的B模式可用于脑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实时定位及术中监测,D模式血流信息有助于定位脑部重要血管,进行术中预警。声像图中出现不同形状的高回声,后方不伴声影,提示钙化可能性大,对胶质瘤的影像学分级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双功超声 低级别胶质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霞 郭馨 张东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r)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收集原发病为高血压肾损... 目的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r)患者颈部血管彩超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收集原发病为高血压肾损害(A组)、2型糖尿病性肾病(B组)、慢性肾小球肾炎(c组)的患者各20例。各组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itration rate,eGFR)下降程度。结果A组和B组颈总动脉(CCA)的中膜厚度(IMT)均较c组明显增厚(P〈0.05),而A组和B组颈总动脉的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颈总动脉的斑块形成和内膜增厚硬化的例数总和明显多于c组(P〈0.05)。随访1年后,A组和B组eGFR的下降程度较c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eGFR的下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帮助评价肾功能进展的速度,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 内膜增厚 斑块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动静脉内瘘术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谢辉 薛冠华 +2 位作者 施娅雪 张皓 张纪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7期597-599,I0005,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动静脉内瘘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前臂多次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条件差无法行桡动脉-头静脉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8例,经术前多普勒超声评估后,于肘关节以下通过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静脉... 目的:探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动静脉内瘘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选取前臂多次动静脉内瘘失败或前臂血管条件差无法行桡动脉-头静脉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8例,经术前多普勒超声评估后,于肘关节以下通过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静脉)端(动脉)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并对术前、术后6周、术后3月桡动脉及上臂头静脉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血管内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及瘘管成熟情况。结果:8例患者术前评估血管条件均符合自体静脉动静脉内瘘手术标准,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术后6周和3个月,桡动脉内径(diameter of radial artery,RAD)、头静脉内径(di-ameter of forearm cephalic vein,CVD)、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头静脉平均流速(mean velocity ofcephalic vein,CVMV)、头静脉血流(blood flow,BF)均高于术前,且术后3个月高于术后6周。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术后4~6周开始血透,瘘管均满足血透流量要求,目前均仍在继续使用。结论:(1)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静脉)端(动脉)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式是安全可行的,术后瘘管成熟良好。(2)术前常规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条件可以提高桡动脉-肘正中静脉交通支动静脉内瘘术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肘正中静脉 桡动脉 动静脉内瘘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晶 韩明子 +2 位作者 王曾铎 周显礼 刘爱武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 42例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指标 ,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肝功能及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阶段的肝硬化患者肾内血管收缩程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肝硬化...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 42例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指标 ,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肝功能及平均动脉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不同阶段的肝硬化患者肾内血管收缩程度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肝硬化早期即有肾血管的收缩 ,肝功越差肾血管收缩越明显 ,肾血管的收缩是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多普勒超声 血液动力学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道祯 晏辉 +2 位作者 吴晓艳 刘兰芬 李新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S)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可行性。方法 :糖尿病组 33例6 6条眼动脉 ,正常对照 30例 6 0条眼动脉。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彩色血流束宽度以代表其内径 (D)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 ,并计算每条... 目的 :探讨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S)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可行性。方法 :糖尿病组 33例6 6条眼动脉 ,正常对照 30例 6 0条眼动脉。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彩色血流束宽度以代表其内径 (D)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 ,并计算每条眼动脉的血流量。结果 :糖尿病组眼动脉平均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组 ,进而导致其眼动脉血流量低于正常组。结论 :双功CDUS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可行且实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糖尿病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静脉畸形腔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施慧华 陆民 +7 位作者 陆信武 刘晓兵 叶开创 黄新天 李维敏 黄英 殷敏毅 蒋米尔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3-684,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腔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2例VM患者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辅助定位,观察腔内激光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经过激光作用的病灶内表现为等回声及高回声区域,多普勒模...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静脉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s,VM)腔内激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2例VM患者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辅助定位,观察腔内激光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结果经过激光作用的病灶内表现为等回声及高回声区域,多普勒模式下见血流信号的充盈范围明显缩小。术后随访发现原病灶内表现为均一的等回声区域,边界不清,无明显血流信号充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皮肤灼伤、神经功能障碍等。影像学及症状的改善均令人满意。结论VM腔内激光治疗中应用超声,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定位准确,保障了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并能客观的评价治疗效果,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多普勒超声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辉 梁卫 +2 位作者 陈佳佺 王鹏 张纪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5-698,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动脉造影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评价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6例患者(共112条下肢)进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动脉造影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评价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浅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治疗的96例患者(共112条下肢)进行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支架近端3 cm无病变区收缩期峰值流速(Vp)和支架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计算PSV与Vp的比值(PSVR)。对下肢缺血症状复发和怀疑存在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完成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检查资料的配对。应用SPSS 17.0、MEDCALC 11.6.1.0统计学软件,将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与PSV、PSVR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分析,判断PSV、PSVR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PSV(R2=0.83)和PSVR(R^2=0.76)均与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存在线性相关(P值均<0.001)。ROC曲线显示,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50%时,其PSV>165 cm/s,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97.8%,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93.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4;PSVR>1.90,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1 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8.5%,AUC为0.979。当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80%时,其PSV>285 cm/s,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80;PSVR>2.7,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0.5%,阳性预测值为64.0%,阴性预测值为98.9%,AUC为0.973。支架内再狭窄率>50%和>80%时,PSV与PSVR的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合PSV>285 cm/s和PSVR>2.7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其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97.9%,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8.9%。结论 PSV和PSVR可有效地预测支架内再狭窄。联合PSV>285 cm/s和PSVR>2.70,对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率>80%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颈动脉双功能彩色多普勒检测值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艾乙 夏青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检测正常儿童颈动脉血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旨在确立其正常值范围 ,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和儿童期干预提供正常参考数据。 【方法】 检测 10 0例健康儿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 【目的】 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检测正常儿童颈动脉血管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旨在确立其正常值范围 ,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诊断和儿童期干预提供正常参考数据。 【方法】 检测 10 0例健康儿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及内膜 -中层厚度 (IMT) ,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 中层厚度 (BIMT) ,颈总及颈内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末期流速。 【结果】 正常儿童IMT及BIMT分别为 :3~ 6岁组 ( 0 .3 9± 0 .0 4)mm和 ( 0 .42± 0 .0 3 )mm ,7~ 9岁 ( 0 .41± 0 .0 3 )mm和 ( 0 .44± 0 .0 6)mm ,10~ 12岁组 ( 0 .44± 0 .0 6)mm和 ( 0 .5 0± 0 .12 )mm ,13~ 15岁组 ( 0 .45± 0 .0 7)mm和 ( 0 .5 6± 0 .11)mm ,16~ 18岁组 ( 0 .48± 0 .0 4)mm和 ( 0 .5 9± 0 .0 9)mm。 16~ 18岁组与 9岁前组比较 ,各组间IMT及BIMT测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 10~ 12岁组比较BIMT测值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建议颈总动脉 (CCA)IMT及BIMT正常值 :10岁前分别为 <0 .45mm及 <0 .5 5mm。 18岁前分别为 <0 .5 5mm及 <0 .70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伟 诸锡奇 周宏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915-916,共2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9月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9月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均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滤器移位和肺梗死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腔静脉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前期及老人退行性钙化瓣膜病的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承 吴振国 周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1993年第4期333-335,F003,共3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58例50岁以上人群的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探讨该年龄段退行性钙化瓣膜病的发病情况,超声特征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本组共检出56例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及瓣环钙化,总发生率3.84%,男性为4.04%,女性为2.86%,男、女...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58例50岁以上人群的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探讨该年龄段退行性钙化瓣膜病的发病情况,超声特征及对血液动力学影响。本组共检出56例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及瓣环钙化,总发生率3.84%,男性为4.04%,女性为2.86%,男、女两组无明显差异。病史中均除外原有心瓣膜病,14人在心前区闻及Ⅱ级以上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56例有退行性钙化瓣膜病,提示超声心动图检查敏感性远胜于听诊(P=0.01)。退行性钙化瓣膜病可引起心脏形态结构变化,本组56例因返流造成左室增大伴心功能不全者8例占26.67%,因钙化性狭窄造成心室肥厚7例占53.84%,左心室顺应性差占4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超声心动图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流状况下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物的超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巍巍 王亚宏 陈兴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血液流速中,肝素包被对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物在移植术后的影响。方法:犬颈动脉经脱细胞处理后,分为A组(未结合肝素)(n=9)和B组(结合肝素)(n=9),分别双侧移植到18只兔体内。移植后结扎左侧两吻合口间的颈动脉(结扎侧),而... 目的:探讨在不同血液流速中,肝素包被对异种脱细胞血管移植物在移植术后的影响。方法:犬颈动脉经脱细胞处理后,分为A组(未结合肝素)(n=9)和B组(结合肝素)(n=9),分别双侧移植到18只兔体内。移植后结扎左侧两吻合口间的颈动脉(结扎侧),而右侧不结扎(未结扎侧);术后1周、3周和12周对所有兔做超声检测,测量血管内径,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1)A组的移植物血管内径无论在结扎侧或未结扎侧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且未结扎侧的管腔内径较结扎侧明显缩小(P<0.01);B组中仅有未结扎侧第3、12周的内径较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中的PSV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而B组中的PSV变化并不明显;术后第3周时,两组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流速对移植物血管的内膜增生具有促进作用;肝素包被可以有效地抑制内膜增生的发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实验研究脱细胞血管移植物异体移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了一种直观、无创、重复性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脱细胞血管 小口径血管 内膜增生 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钰钧 袁涛 张宝洲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 目的:观察矩阵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以矩阵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Vs、Vm、RI及PI。结果:矩阵针刺治疗可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Vs、Vm值,降低RI值,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矩阵针刺可以提高椎动脉血流,改善血流动力学,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矩阵针刺 颈部血管彩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海绵体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羽 湛永健 +1 位作者 湛炜璋 关永祥 《微创医学》 2015年第3期293-295,312,共4页
目的评价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并进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color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CDDU)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均在检查前于阴... 目的评价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并进行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color duplex doppler ultrasound,CDDU)检查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患者均在检查前于阴茎海绵体内注射前列腺素E诱导勃起,阴茎充分勃起后,使用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记录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率(penis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率(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PSV-EDV)/PSV),评估其在血管性E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50例,诊断为非血管性24例,动脉性14例,静脉性12例。非血管性ED组,阴茎海绵体动脉PSV均超过25 cm/s,EDV=0或接近0,RI>0.9;动脉性ED组,海绵体动脉PSV均低于25 cm/s;静脉性ED组,PSA升高,EDV>5 cm/s,RI均低于0.85,2例行阴茎海绵体造影提示存在阴茎静脉漏。三组患者疲软状态PSV(flaccid penis systolic velocity,FPS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勃起时,动脉性ED组及静脉性ED组PSV、EDV均显著低于非血管性ED组(P<0.05)。结论通过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前列腺素E诱导阴茎勃起联合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排除阴茎疲软状态下固有可变因素,定量反馈阴茎血流动力学状态,为血管性ED的筛查提供了可靠依据,尤其针对动脉性ED,优于动脉造影,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双功能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活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f imaging and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of iliocaval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 被引量:4
18
作者 Ming Ren Toh Tjun Yip Tang +2 位作者 Han Hui Mervin Nathan Lim Nanda Venkatanarasimha Karthikeyan Damodharan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2020年第3期18-28,共11页
Iliocaval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ICS)is the extrinsic compression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 by the overlying iliac artery against the vertebra.Chronic compression can lead to venous stenosis and stasis,which manif... Iliocaval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ICS)is the extrinsic compression of the common iliac vein by the overlying iliac artery against the vertebra.Chronic compression can lead to venous stenosis and stasis,which manifests as chronic venous disease and treatment resistance.Therefore,early recognition of ICS and prompt treatment are essential.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ICS can be ambiguous and diagnosis requires a high index of suspicion with the relevant imaging studies.The initial imaging test is typically a Duplex ultrasound for vessel assessment and pelvic ultrasound to exclude a compressive mass,which is follow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CT)or magnetic resonance(MR)venography.CT and MRI can identify the anatomical causes for venous compression.In patients with high clinical suspicion for ICS,negative findings on CT and MR venography would still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s.Definitive diagnosis can be established using catheter-based venography complement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but the nature of their invasiveness limits its utility as a routine imaging modality.In this review paper,we will discuss the evidence,utility and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imaging modalities and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used in the management of 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ocaval venous compression syndrome duplex ultrasound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Endovascular st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肾重复畸形的B超、IVP、SPECT三种检查方法的评价
19
作者 王常林 赵国贵 +3 位作者 王宪刚 侯英 张彩霞 裴著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6期442-444,共3页
本文对50例肾重复畸形做了B超、IVP、SPECT检查。结果:B超检查35例,26例做出诊断;iVP检查50例,20例做出诊断;而SPECT检查22例,16例做出诊断。重肾显影率的高低,与其分型有关),发育型各法所获阳性率高,而发育不良型则低。比较三种检查方... 本文对50例肾重复畸形做了B超、IVP、SPECT检查。结果:B超检查35例,26例做出诊断;iVP检查50例,20例做出诊断;而SPECT检查22例,16例做出诊断。重肾显影率的高低,与其分型有关),发育型各法所获阳性率高,而发育不良型则低。比较三种检查方法B超为优,它安全、迅速,患儿易于接受,影像具有直观感强,与术中所见相一致等特点,其显像条件不依赖于重肾的功能.IVP是常规使用方法,但显影率低,系重肾功能低下所致,值得今后探讨。SPECT灵敏度高于IVP,对积水型显影者多,目前不能普及,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先天畸形 儿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MRV联合多普勒超声在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20
作者 刘坚军 林裕辉 +2 位作者 李旭 陶悦 范隆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检查在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资料,根据术前进行MRV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35例)和单纯多普勒超声检查(25例)...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检查在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资料,根据术前进行MRV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35例)和单纯多普勒超声检查(25例),分别设定为A组和B组。患者行腔内激光治疗技术(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EVLT)联合隐股静脉结扎术,应用Kaplan-M eier生存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溃疡愈合率及术后36个月的溃疡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36个月,随访率93.33%。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溃疡直径和溃疡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累积溃疡愈合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88.6%vs 92%,P=0.642)。36个月的随访期中,A组累积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5.7%vs 24%,P=0.037)。结论术前M RV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 磁共振静脉造影 多普勒超声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