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杜诗中的“景”字不同于“影”
1
作者 蔡锦芳 任婕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杜诗中有三十三首诗使用了“景”字,杨伦《杜诗镜铨》在其中九处“景”字旁注为“影同”或“当读影”。根据对唐以前文献的考察,“景”的本义指日光、天光,“景”字只有在取引申义阴影时,才与“影”同。自东晋出现“影”字后,表示阴影... 杜诗中有三十三首诗使用了“景”字,杨伦《杜诗镜铨》在其中九处“景”字旁注为“影同”或“当读影”。根据对唐以前文献的考察,“景”的本义指日光、天光,“景”字只有在取引申义阴影时,才与“影”同。自东晋出现“影”字后,表示阴影的含义时,《文选》所选诗文中“景”“影”皆用,初盛唐诗中已专门使用“影”字。其实,“景”“影”使用的区分,体现了诗人在观察事物时有不同的关注点,比如“翠柏深留景”,关注的是光斑而不是阴影。唐诗中描绘日光的词汇非常丰富,清晰地呈现了唐朝诗人对光的敏感,对太阳照耀下自然景物的仔细观察,及对景物描写的精致推敲。将“景”字理解为本义日光,更符合诗人的诗心,也让诗歌更具有韵味和美感。杜甫诗中的“景”自然也是理解为日光更好,注为“同影”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杨伦 《杜诗镜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流、派别、正变:《杜诗镜铨》对“杜甫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重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4,I0005,共9页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 “杜甫诗学”是郭绍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包括文学史和批评史两方面的含义。在古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清代学者杨伦所著《杜诗镜铨》一书最能体现“杜甫诗学”思想。《杜诗镜铨》从文学史出发,通过对历代诗歌文本句法、章法、用典以及诗体风格的具体分析,细致地梳理出杜诗的“源流所出”和“派别所开”,全面彰显了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地位。从批评史出发,以传统诗论中的“正变”思想作为批评视角,以“变化而不失其正”的杜诗作为评判尺度,通过诠释“别裁伪体”和“清词丽句”,探索出以杜诗为核心的古代诗学史“正”与“变”的发展规律。研究“杜甫诗学”不仅可以进一步认清杜诗“集大成”的文学史意义,对于当前构建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伦 《杜诗镜铨》 杜甫诗学 源流 派别 正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