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Appreciating the Poetry of du fu du fu and his poem spring Outloo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fucianism in Du Fu's Poetry and Sun Dayu's Translation
2
作者 YAN Xiao-jia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7年第8期966-972,共7页
The great Chinese poet Du Fu's poetry in the Dang Dynas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e.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 theme of his poetry, which penetrates connotation of benevolence,... The great Chinese poet Du Fu's poetry in the Dang Dynas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ulture. Confucianism is the main theme of his poetry, which penetrates connotation of benevolence, love of all life and self-cultivation. The famous poet Sun Dayu strived to highlight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ism in Du Fu's poetry through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 and careful choice of words, Sun Dayu mainly used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explan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target readers know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His translation activities showed solicitude for national destiny and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uCIANIsM du fu's poetry sun Dayu's trans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古代文人拟次杜甫军事战乱诗论析
3
作者 王成 《社会科学论坛》 2025年第2期74-82,共9页
杜甫创作了大量以战争战乱为题材或者以战争战乱为背景的诗歌,这类诗歌是杜诗中的精华,同时也对朝鲜古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朝鲜古代文人积极拟次杜甫军事战乱诗歌。朝鲜拟次唱和之作大致可以分为同好拟次唱和、同境遇拟次唱和、同体... 杜甫创作了大量以战争战乱为题材或者以战争战乱为背景的诗歌,这类诗歌是杜诗中的精华,同时也对朝鲜古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朝鲜古代文人积极拟次杜甫军事战乱诗歌。朝鲜拟次唱和之作大致可以分为同好拟次唱和、同境遇拟次唱和、同体验与同感慨拟次唱和等类型,呈现出一定的风格特点,对朝鲜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朝鲜 杜甫 军事战乱诗 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合成题”与“经旨笺诗”——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新辨
4
作者 王猛 马依兰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在诗歌史上地位卓然,作为七言律体组诗典范,宋元以降,从组诗主旨、诗句到诗题皆被广泛追慕、化用与仿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诗歌的典范题目。然而,“咏怀古迹”本身既不合于唐诗通例语法,又不符于诗题传统。宋代杜集...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在诗歌史上地位卓然,作为七言律体组诗典范,宋元以降,从组诗主旨、诗句到诗题皆被广泛追慕、化用与仿拟,成为中国乃至东亚诗歌的典范题目。然而,“咏怀古迹”本身既不合于唐诗通例语法,又不符于诗题传统。宋代杜集编注之风兴起后,注家对《咏怀古迹五首》自题目文法到篇章结构等诸问题频有疑义,多疑为编注者伪合而成,并非杜诗原貌,然而注家在以经旨注杜诗的束缚下往往曲意弥合,导致诗题阐释牵于成说,难以合理。文章从朱鹤龄所记“吴若本”异文入眼,辨析赵次公、黄鹤等诸家旧注,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辨咏怀与怀古制题传统的嬗变线索,廓清环绕《咏怀古迹五首》诗题主旨的纷纭众说,重构理解《咏怀古迹五首》诗题的传统脉络,揭示诗作流转过程中因编纂与注解之割剥误会而被蒙覆和曲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古迹五首》 制题传统 怀古 咏怀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美学视域下杜甫诗歌英译探究
5
作者 周敦蓉 张乐金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杜甫诗歌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杜诗英译也极具时代价值。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理论视域,以许渊冲、巴顿·华兹生、宇文所安对杜诗的英译本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对杜诗翻译的审美主体的译介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杜甫诗歌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杜诗英译也极具时代价值。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理论视域,以许渊冲、巴顿·华兹生、宇文所安对杜诗的英译本为研究语料,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对杜诗翻译的审美主体的译介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审美主体通过翻译元策略、创造性翻译再现审美客体形式系统中的语言形式美和词语内容美;其次,审美主体通过运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和深度翻译策略再现审美客体非形式系统的情志和意象。通过案例分析,本文提出互文性理论和深度翻译的建构策略,旨在为杜诗英译的进一步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英译 翻译美学 翻译行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画释杜:陆俨少《杜甫诗意图册》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艺术转化
6
作者 夏荣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陆俨少一生在杜诗上倾注了大量心力与精思,不仅学诗以杜甫为宗,还积极地创作杜甫诗意图。这些诗意图融入了陆俨少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匠心:画幅中的人物是陆俨少心中的杜甫形象;画面上的构图、色彩、空间关系的处理等都体现着陆俨少对杜诗... 陆俨少一生在杜诗上倾注了大量心力与精思,不仅学诗以杜甫为宗,还积极地创作杜甫诗意图。这些诗意图融入了陆俨少的人生经历与艺术匠心:画幅中的人物是陆俨少心中的杜甫形象;画面上的构图、色彩、空间关系的处理等都体现着陆俨少对杜诗的独特理解。绘画史上的《杜甫诗意图册》推动了杜诗的经典化以及在近现代的传播,并且这一举措在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极具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俨少 《杜甫诗意图册》 以画释杜 艺术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宸《辟疆园杜诗注解》笺注特点考论——以《秋兴八首》为中心
7
作者 李牧 《邢台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清初顾宸所著《辟疆园杜诗注解》借鉴钱谦益诗史互证的诠释方法,在钩沉史事进行诠释的同时,亦注重立足诗歌文本进行诠释,善于剖析诗作章法结构,于诗情、诗意能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杜甫的经历、心境作设身处地的分析与阐发。以《秋兴八首... 清初顾宸所著《辟疆园杜诗注解》借鉴钱谦益诗史互证的诠释方法,在钩沉史事进行诠释的同时,亦注重立足诗歌文本进行诠释,善于剖析诗作章法结构,于诗情、诗意能在时代大背景下结合杜甫的经历、心境作设身处地的分析与阐发。以《秋兴八首》为中心考察《辟疆园杜诗注解》的笺注特点,从以史证诗、注重章法和以情作注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其对钱谦益诗史互证方法的继承与运用,能够发掘顾宸笺注杜诗之优长,认识其不足,从而对这一杜诗注本的笺注方法与特点有更为具体深入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辟疆园杜诗注解》 《秋兴八首》 顾宸 杜诗注本 笺注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歌《登高》的译者群体行为探赜
8
作者 李正栓 刘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0-72,112,共14页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 杜甫备受国内外译者喜爱,其诗作不断被翻译。他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的莎士比亚。论文以杜甫七言律诗《登高》在国内外较早的三个国家的代表性译者:路易·艾黎、洪业、吴钧陶的三个译本为例,以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为指导,探讨三者所形成的群体译者行为,集中研究翻译外表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观念、意见领袖与出版、翻译观念与策略三个方面,细察翻译内在意象、诗行句法、风格翻译三个方面的差异。三位译者在翻译内和翻译外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他们都在杜甫诗歌翻译与国际传播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登高》 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天灾诗的创作表现、情感意蕴及救灾思考
9
作者 任梦园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1-67,共7页
杜甫的天灾诗在唐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特别体现在天灾诗的数量、题材、情感内涵等方面。他从亲身经历取材,创作了旱热诗、水灾诗、疫灾诗、风灾诗等一系列天灾诗歌。杜甫在天灾诗中以真实的情感传递出对自身命运的慨叹、对政治时局的... 杜甫的天灾诗在唐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特别体现在天灾诗的数量、题材、情感内涵等方面。他从亲身经历取材,创作了旱热诗、水灾诗、疫灾诗、风灾诗等一系列天灾诗歌。杜甫在天灾诗中以真实的情感传递出对自身命运的慨叹、对政治时局的关注和对苍生万民的仁爱,更进一步对官府和民间的救灾措施进行思考。杜甫肯定政治性弭灾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否定民间迷信旧俗的实际功用,进而批评官府在赈灾活动中的缺位。以前述二者为基础,杜甫提出了官府“勤于吏治”的救灾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天灾诗 天人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濬《杜诗集评》三考
10
作者 王辰 《合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迄今为止,有关刘濬与其《杜诗集评》的探讨学界虽不无创获,但总体看来仍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发掘。通过地方志及《杜诗集评》所附诸序记载,并结合纂者交游的经历可得:刘濬字质文,号寓槎,浙江海宁(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监生,生年不详,约卒... 迄今为止,有关刘濬与其《杜诗集评》的探讨学界虽不无创获,但总体看来仍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发掘。通过地方志及《杜诗集评》所附诸序记载,并结合纂者交游的经历可得:刘濬字质文,号寓槎,浙江海宁(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监生,生年不详,约卒于嘉庆九年(1804)后。作为生活在乾嘉时代的一位文士,刘濬功名事业不显,仅凭编选《杜诗集评》而被后世所知。此书内容丰赡,文献价值很高。虽然《杜诗集评》汇纂时间目前无从得知,但是立足全书不难发现,它于嘉庆七年脱稿,嘉庆九年夏刊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濬 《杜诗集评》 生平交游 成书时间 刊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之任侠尚义品格探究——以其与李白、房琯交往为中心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利波 刘子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8-25,共8页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 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义品格对于深入了解杜甫其人,理解其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诗 任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人注杜的三种整理本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可先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11,20,共12页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 宋代杜诗学极盛,有“千家注杜”之誉。宋人对于杜诗的注释,是杜诗学史上的开创和奠基之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种宋人杜诗注释的整理本,分别代表了古籍整理的三种类型:《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是在原本散佚较多的情况下辑佚而成的整理著作;《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是在原本基础上进行了正本清源、斠证发微、订讹掘隐工作,而与原本相较,成为了一种融合较多整理者见解的新著;《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则是恪守古籍整理规范,重在校点勘误、旨在恢复原貌的精审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注杜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新定杜工部草堂诗笺斠证》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注杜诗》整理刍议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祥波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 《钱注杜诗》一向被认为是清代“集大成”杜诗注的源头与最具原创性的注本。比对宋注与钱注,发现钱注承袭宋注的内容占全书百分之七十以上,在观点原创性上超出宋注的内容不多;受文献搜集的限制,钱注未能全面掌握宋注,且对宋注颇多误解。在钱注并无整体原创性的前提下,其他直接或间接遵从钱注的清人代表注本(如仇、浦、杨等)对宋注的承袭问题也将逐次呈现。所以,杜诗研究应以宋代注本为起点,不应以清代注本为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注杜诗》 杜诗宋注 稿本 原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歌善用“细”字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燕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 杜甫在炼字遣词方面对“细”字甚为钟情。诗中的“细”景建构起杜诗自然之维中独特的意象语言;同时,杜甫也擅长以“细”为标志语词缀织寻常事象,把羁旅生涯中的琐细情事与场景通过凸显细节的方式化入诗中,汇成了笔法细微而情意浓厚的艺术特征。杜诗因“细”而生的描写语言在诗性语言成熟的背景下呈现出个性魅力,深悉物情、体物活泼的笔法独具姿彩,而其宏微互映、大小兼涵的层叠意象结构也显示出更富表现张力及情感底蕴的诗体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细景 细事 语词渊源 艺术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细读、文献考辨与“文心”前置:朝鲜杜诗学研究的基本维度——以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成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69-77,86,共10页
杜诗学作为朝鲜古代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单一的文本分析很难挖掘出杜诗在朝鲜文坛接受、传播与变化的丰富状貌,只有多维度阐释才能达成整体性的学术关照。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以文本细读作为研究基础,重视文献考辨。该书秉... 杜诗学作为朝鲜古代诗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单一的文本分析很难挖掘出杜诗在朝鲜文坛接受、传播与变化的丰富状貌,只有多维度阐释才能达成整体性的学术关照。左江《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以文本细读作为研究基础,重视文献考辨。该书秉承旧文献新用、新文献智用的研究原则,将义理阐释与文献考辨相结合,体现出“文心”前置的鲜明特点,进一步丰富了东亚汉文化圈的杜诗学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与朝鲜时代汉文学》 朝鲜杜诗学 文本 文献 “文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苏古代杜集刊刻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生杰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从宋代至清代,江苏刻书家紧密结合杜诗学的发展特征,刊刻了多种杜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皆领全国之先,创造了多个杜集版本史上的“第一”。江苏古代杜集刊刻体现出博大的人文情怀,奠定了江苏古代杜诗学研究重镇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 江苏 杜集版刻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之出位”与诗、画会通——论杜甫题画诗对“文人画”生成之影响
17
作者 吴怀东 王雅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以“诗人之眼”赏画、论画,其题画诗体现诗、画会通的美学思想:以“神”“气”论画,追求“传神”,强调“立意”;以画“遣兴”,在题画诗中表达山水隐逸的趣味与立意。杜甫的绘画艺术理念,体现出诗歌思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实践变革的动向。杜甫题画诗及其绘画观念入宋以后深得推崇,不仅影响了唐代画史的建构,也对“文人画”理念的生成与绘画创作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题画诗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杜交谊及其意义
18
作者 吴怀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46-160,共15页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 李白杜甫交谊是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二人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伟大的情谊,是儒家倡导的以义相交的典范。具体而言,李白对杜甫很关心,但与杜甫对李白的盛情相比,李白对杜甫的情谊不够“对等”:在李白交游圈中,杜甫只是他的普通朋友;在杜甫的交友圈中,李白是他一见倾心的人物。杜甫推崇李白的才华和气质,理解李白为诗为人,同情李白的遭遇,甚至为李白申冤,这充分证明李白飘逸人格与绝世才华的巨大魅力。杜甫对李白的推崇、关怀、同情、理解,也反映出杜甫独特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需求,在杜甫成长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思想史和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杜甫 交谊 赠答诗 君子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羊、白麦、芦酒:杜诗西北名物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
19
作者 郝润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杜甫边塞诗中对河西名物的书写具体而微,形象而确,有的名物仅杜甫一人使用过;有的在其后虽偶有出现,但在之前却找不到例证,语典也并非来自当时通行文献。汉代文献中出现的“黄羊”,其实是家养黄狗;芦酒,一作“虏酒”,或是西北草原民族... 杜甫边塞诗中对河西名物的书写具体而微,形象而确,有的名物仅杜甫一人使用过;有的在其后虽偶有出现,但在之前却找不到例证,语典也并非来自当时通行文献。汉代文献中出现的“黄羊”,其实是家养黄狗;芦酒,一作“虏酒”,或是西北草原民族常喝的马奶酒。杜甫边塞诗中西北名物的特别书写,与唐代类书编纂之风及博物学、医学发达等文化环境不无关联。杜诗中三种名物的书写,不仅丰富了诗歌内涵,反映了时代地域特征,成就了杜诗“体物写志”的艺术贡献,影响及于后来,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唐诗史中盛唐气象的最后展示,随着安史之乱后帝国版图的南扩,杜甫及其以后文人的文学书写视野亦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西北 名物 文学史意义 盛唐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菅家后集》所见杜甫逸诗真伪考——兼谈九世纪杜诗东瀛初渐时之传播形态
20
作者 陈翀 《杜甫研究学刊》 2024年第3期45-55,68,共12页
被日本古人尊为“天神”的平安时期大儒菅原道真《菅家后集》卷头收有一首《自咏》诗,此诗在江户时期就已被林罗山等人相继指出为杜甫逸诗。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者仍将其视作菅原道真最重要作品之一,未对此诗之真伪予... 被日本古人尊为“天神”的平安时期大儒菅原道真《菅家后集》卷头收有一首《自咏》诗,此诗在江户时期就已被林罗山等人相继指出为杜甫逸诗。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古典文学、史学研究者仍将其视作菅原道真最重要作品之一,未对此诗之真伪予以必要的存疑与考辨。本文拟从贞享四年刊本《菅家后草》之《自咏》题下注入手,勾稽古文献,指出林罗山等人所说不谬。同时从菅原道真曾手书杜诗这一新史实出发,厘清杜诗初传东瀛之时间点,对唐抄杜诗在九世纪日本的传播形态作出一些新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逸诗 菅原道真 林罗山 杜诗东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