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1
作者 唐玉华 姚海静 李琳琳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行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目的:探讨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行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密歇根手功能评分(Michigan hand outcomes questionnaire,MHQ)]、创面修复外观、瘢痕评分[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量表(Newcastl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NSN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MH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创面修复外观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瘢痕评分、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恢复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后的手功能,改善创面外观和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血管蒂岛状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分析及治疗体会
2
作者 郑江钒 谷爱奇 +1 位作者 闵祥辉 王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 目的分析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近期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1指)指端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随访评估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患指活动功能。结果术后19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并顺利拆线,1例因术后私自吸烟致皮瓣严重发绀延迟愈合,1例因术后私自开空调温度过低致皮瓣部分坏死。21例患者中共1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9±4.6)个月。获得随访患者中,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很满意16例(84.2%)、比较满意3例(15.8%),无不满意病例。皮瓣感觉恢复情况:S415例(78.9%),S3+3例(15.8%),S31例(5.3%)。患指活动功能:优16例(84.2%),良3例(15.8%)。结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血管链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外形功能满意,优势明显,术后积极处理和密切护理对于术后良好疗效亦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 指端缺损 手外伤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3
作者 易进 邹秀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 目的对比顺行和逆行岛状皮瓣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市江宁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红蓝球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伤指活动度、伤指血液循环、伤指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点辨别觉低于对照组,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指甲长度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液循环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指感觉恢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动脉逆行与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的一般情况均较优,但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面的效果更佳,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伤指活动及血液循环的恢复,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更短,综合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离断伤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皮肤软组织修复
原文传递
指蹼逆行指背静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刚 杨涛 程洪超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0-150,共1页
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科采用指蹼逆行指背静脉岛状皮瓣修复20例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20指),男15例,女5例,年龄18~64岁。拇指8例,示指6例,中指3例,环指1例,小指2例。创面面积2.... 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科采用指蹼逆行指背静脉岛状皮瓣修复20例手指中远节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0例(20指),男15例,女5例,年龄18~64岁。拇指8例,示指6例,中指3例,环指1例,小指2例。创面面积2.0 cm×1.5 cm~2.5 cm×2.0 cm。受伤原因:机器撕脱伤14例,切割伤3例,压砸伤3例。19例急诊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指蹼逆行指背静脉岛状皮瓣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周鹏 胡浩 +2 位作者 黄旭 孟胜东 戴琰琨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对比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病人128例,患指128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支组和背支组,每组各64例,侧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 目的对比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和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20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病人128例,患指128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侧支组和背支组,每组各64例,侧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背支组予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2个月,评价移植皮瓣存活率、采用手指总主活动度(TAM)评分评价关节功能、远节移植皮瓣感觉功能、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瘢痕程度、术后并发症。结果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0.03±12.41)分钟、(54.78±15.65)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65±10.03)ml、(26.52±12.61)ml,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所有病人远端缺损部分均正常愈合,两组皮瓣移植成功率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VSS分别为(3.15±0.69)分、(3.17±0.6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的TAM评分分别为(9.71±0.65)分、(10.93±0.71)分。侧支组TAM评分低于背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背支组病人皮瓣两点辨别觉分别为(8.93±2.05)mm、(7.51±1.64)mm,侧支组皮瓣两点辨别觉高于背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组术后静脉回流障碍2例,不耐寒1例;背支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比较,指固有动脉背侧穿支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远节末端皮肤缺损,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效果更为良好,且静脉回流障碍风险相对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节手指 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侧支动脉 指背侧支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肖权 徐素丽 冯齐强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12-14,1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5月我院诊治的92例手指指腹皮肤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研究组给予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与记录2组的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皮瓣修复,术后3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S3级、S4级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缺损具有很高的皮瓣成活率,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指腹感觉的恢复,改善患者的手部症状自觉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总体预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节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手指指腹皮肤缺损 皮瓣成活率 指腹感觉 手部症状自觉功能
原文传递
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马忠超 王玮玮 +1 位作者 寻志昂 姚林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41例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皮瓣修复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臂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和对照组(股前外侧皮... 目的探讨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与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6月收治的41例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按照皮瓣修复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臂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和对照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22例)。比较两组皮瓣移植成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皮瓣外观优良率及供区损伤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皮瓣均成活。观察组1例皮瓣远端出现水疱,换药后伤口获得愈合,其余供区愈合良好;1例皮瓣毛发旺盛,给予激光脱毛处理,其余皮瓣外形、质地满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外观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瓣移植一次成活率、创面愈合情况、供区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游离皮瓣作为皮瓣供区,皮瓣成活率高,均能有效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手腕部损伤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8
8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3 位作者 田德虎 张继春 韩久卉 赵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0cm×2.5cm~1.5cm×3.5cm。结果术后35例42指获3个月~1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两点辨别觉6~10mm,指外形及功能佳。结论此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和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筋膜蒂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手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指部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傅中国 姜保国 +1 位作者 张殿英 徐海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395,398,共3页
目的 :报道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 :应用手背的静脉解剖规律并根据受皮区的位置设计顺行静脉岛状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 2 1例 ,并通过临床观察找到规律性的治疗和愈合特点。结果 :2 1例获得 6个月~ 1年半的随访 ,疗效优... 目的 :报道手背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方法 :应用手背的静脉解剖规律并根据受皮区的位置设计顺行静脉岛状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 2 1例 ,并通过临床观察找到规律性的治疗和愈合特点。结果 :2 1例获得 6个月~ 1年半的随访 ,疗效优良率为 81%。结论 :①解剖明确、直观易于应用 ,②手术简捷 ,疗效结果优良率高。③皮瓣血运经历静脉营养期、动脉血管改造期。完成非生理皮瓣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手背 静脉皮瓣 岛状皮瓣 手指 皮肤缺损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5
10
作者 熊建义 王大平 肖建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报道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 ,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 ,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结果 :掌背动脉... 目的 :报道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12只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 ,对掌背动脉及指背动脉进行显微解剖 ,根据其血管分布设计成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结果 :掌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在近节指骨底有交通支相连 ,掌背动脉的终末支—指背动脉 ,位于指背腱膜的两侧 ,一般不超过近节指骨中部 ,有小分支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背侧分支在指背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网。结论 :指背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吻合支丰富 ,可以其为蒂 ,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 ,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 ,是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修复较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动脉 岛状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指指腹创面的解剖及临床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小山 徐永清 +2 位作者 郭远发 邬江 李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报道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方法。方法:根据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术后平均随访5~2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3例,良3例... 目的:报道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解剖基础及方法。方法:根据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结果:患者7例,术后平均随访5~20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优3例,良3例,可1例,疗效优良率86%。结论: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丰富,修复小指皮肤缺损,覆盖完全,容易成活,优良率高,手术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尺神经手背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手指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7
12
作者 路来金 姜永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皮瓣设计的解剖学依据,并就皮瓣的血供特点、切取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本皮瓣质地好,血管恒定、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也可带伸肌腱和掌骨片复合移植,对手掌或手指的修复,具有其它皮瓣不可比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手背 掌背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伟军 李文翠 +1 位作者 王大平 张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70-1473,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岛状皮瓣。方法应用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从2002年6月~2006年10月,临床应用掌背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30例,皮瓣面积1.2cm×1.4cm~2.4cm×3.2c...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岛状皮瓣。方法应用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从2002年6月~2006年10月,临床应用掌背指背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缺损30例,皮瓣面积1.2cm×1.4cm~2.4cm×3.2cm。结果临床应用30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以指背动脉为蒂设计成逆行岛状皮瓣,该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背动脉 掌背动脉 岛状皮瓣 指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希贵 田青业 +2 位作者 胡红军 潘朝辉 王成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通过活体及标本解剖观测,为第4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活体(80侧手)用Doppler血流探测仪检查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8例新鲜的成人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2例在第3指掌侧总... 目的:通过活体及标本解剖观测,为第4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活体(80侧手)用Doppler血流探测仪检查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8例新鲜的成人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2例在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点处加压灌美蓝。结果: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为96%。以其血供来源将其分为3型。其血供的基础是第4掌背动脉远近侧轴点处2条较粗大的皮支,皮支之间在筋膜层构成了丰富的网状血管结构,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设计以此吻合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15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适宜于修复小指、环指远指节间关节以近的不同平面的皮肤缺损,特别适宜于小指脱套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逆行岛状皮瓣 掌背动脉 解剖学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指掌侧静脉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涛 顾玉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42-344,共3页
介绍一种新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993年10月~1996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3例17指皮肤缺损,并对皮瓣带或不带指掌侧静脉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组17块皮瓣均成活。在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不带... 介绍一种新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993年10月~1996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3例17指皮肤缺损,并对皮瓣带或不带指掌侧静脉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本组17块皮瓣均成活。在术后早期并发症中,不带指掌侧静脉皮瓣的静脉危象发生率为87.5%(7/8),带指掌侧静脉的皮瓣仅为11.1%(1/9)。认为,带指掌侧静脉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可明显减少该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指动脉 指静脉 皮肤缺损 手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祖健 余安定 陈云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74-75,共2页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 手指外伤须恢复感觉功能及形态。采用包含指掌侧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皮瓣可即时修复手指外伤或再造拇、食指。具有血运丰富,感觉灵敏,外形满意,且供区指端感觉正常等优点。自1989~1991年共治疗1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有关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皮瓣 手指外伤 神经背侧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指蹼动脉吻合类型及其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温广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姚建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 目的:研究第2指蹼动脉的吻合类型,为临床以第1指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转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使用22只经血管灌注乳胶的手标本和34只手动脉铸型标本,对第2指蹼动脉分支分布及与手掌侧和背侧动脉的连接形式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第2指蹼动脉恒定存在,外径0.8±0.2mm,有1~2条伴行静脉。依其与指掌侧总动脉和掌背动脉的连接部位可分为:Ⅰ.中央型(66.1%);Ⅱ.掌侧偏型(25%);Ⅲ.背侧偏型(7.1%);Ⅳ.双侧偏型(1.8%)。结论:①第2指蹼动脉吻合恒定存在,这是形成以手掌侧血管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基础;②Ⅰ、Ⅱ型指蹼动脉可为皮瓣提供良好的血供,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指蹼动脉 岛状皮瓣 血管吻合 手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焦成 冯志杰 +3 位作者 张吉龙 李宝明 马靖华 杨佐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者30例(指蹼组),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者30例(指背组)。比较两组皮瓣外观、感觉功能、质地及臃肿等情况,统计皮瓣成活率,计算皮瓣臃肿率,两点辨别觉,总主活动度、触觉、温度觉、压觉、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指蹼组皮肤缺损面积和皮瓣切取面积为(11.21±1.97)、(14.76±2.42) cm^(2),均明显大于指背组[(4.95±0.85)、(6.08±0.96)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和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手部有温度觉者占比为90.00%,高于指背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手部压觉、手部功能均明显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GQOL-74评分显著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血供更可靠,适用缺损面积更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指蹼动脉穿支 逆行岛状皮瓣 皮瓣外观 感觉功能 皮瓣成活率 总主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松林 佟树文 任宁波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研究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走行与分布为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并临床应用。方法:观察30只新鲜手标本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及伴行动脉与动脉网的分布,并在35例指端缺损患者手术中应用。结果:拇指、示指、中指、环指... 目的:研究指神经背侧分支及其伴行血管的走行与分布为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并临床应用。方法:观察30只新鲜手标本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及伴行动脉与动脉网的分布,并在35例指端缺损患者手术中应用。结果:拇指、示指、中指、环指与小指的近节和中节指背的指神经背侧分支均起自桡神经或尺神经的手背支;而拇指的远节和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中、远节指背的指神经背侧分支部起自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神经背侧分支,且有动脉伴行,位置较恒定,易于游离,且示指、中指和环指的中节指背有双重背侧分支分布,作为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供区最为理想。临床应用35例,皮瓣面积1.8cm×1.2cm~3.0cm×2.1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皮瓣易成活,手术简单,不影响供区血供,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神经背侧分支 指背动脉 岛状皮瓣 指端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与指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闫伟强 张敏 +1 位作者 陈元庄 马滚韶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 目的探讨以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节、中节指动脉背侧支为蒂逆行切取指背皮瓣17例,修复指远节指甲、指背皮肤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手指功能、外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端、指背皮肤缺损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