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背景、创新、趋势及对策:党的十七大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嗣明 王敏 郭晶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 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收入分配秩序紊乱、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分配调节能力弱化等问题,十七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创新是:"四个提高"和"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在这一新政策的调节下,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将是:收入差距得到控制但还会持续扩大;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将持续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的比重将有所提高,但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一定时期内很难提高;收入分配秩序将有所改善,但规制难度较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将逐步形成。为此当下我国收入分配的对策应是:持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让市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大力完善第三次分配的调节制度;让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维护公正,兼顾公平,高端调低,低端托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大 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 背景 创新 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创立历程及其科学性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嗣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674-678,共5页
1978年 ,邓小平通过提出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 ,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 ,先富带后富 ,使全国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初步形成其收入分配理论 ;1 985年 ,通过补充用征收所得税、自愿拿钱出来办教育等办法来限制两极分化 ,且当时... 1978年 ,邓小平通过提出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 ,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 ,先富带后富 ,使全国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而初步形成其收入分配理论 ;1 985年 ,通过补充用征收所得税、自愿拿钱出来办教育等办法来限制两极分化 ,且当时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 ,但应鼓励等而使该理论得到完善 ;1 992年 ,通过系统论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及其性质、实现途径、实现时期等而使之走向成熟。这一理论既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 ,又批判了唯心论与形而上学 ,因而是真正伟大而科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
3
作者 叶海 丁乐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1-36,共6页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涉及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目标及实现路径等问题。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是我们收入分配实践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通过对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的简单介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在微观企业的实现机制,以期对企业的收入分配机制设计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 微观收入分配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瑶族同胞的圣地——灌阳千家峒
4
作者 熊光嵩 《广西地方志》 1999年第1期30-35,共6页
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散居在国内外的众多瑶族同胞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千家峒迁徙出来的,千家峒是他们的祖居地。瑶族人向往千家峒,崇拜千家峒,将千家峒视为圣地。... 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越南等10多个国家。散居在国内外的众多瑶族同胞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千家峒迁徙出来的,千家峒是他们的祖居地。瑶族人向往千家峒,崇拜千家峒,将千家峒视为圣地。但是,由于岁月的流逝和民族的迁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g xiao-pings theory TRUTH PERsONALITY impelling power: acccpt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的历史性突破
5
作者 邓海潮 刘晶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4-7,共4页
我国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不断革故鼎新,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把按劳分配从“资产阶级法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确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通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我国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制度,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不断革故鼎新,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把按劳分配从“资产阶级法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确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通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和政策;以“主体补充论”取代“唯一论”,承认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提出多种分配方式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论”;提出社会主义分配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结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 公平与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