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冯美仪 黄秋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2023年1月—2024年10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36.0%。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脓毒症患者...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2023年1月—2024年10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发生谵妄,发生率为36.0%。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谵妄组年龄≥60岁、女性、休克、机械通气、电解质紊乱占比以及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降钙素原水平、肌酐水平高于非谵妄组(P<0.05)。两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病史,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物理约束、留置导管≥2条、使用镇静与镇痛药物、外科手术占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休克、机械通气、电解质紊乱、SOFA评分高是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休克、机械通气、电解质紊乱、SOFA评分高是脓毒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心怡 常硕 王小啟 《医学综述》 2025年第5期559-563,共5页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危及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术后谵妄是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谵妄是一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临床认知功能障碍...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危及重症之一,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术后谵妄是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谵妄是一类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临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不仅可影响患者的康复和住院时间,还可能增加医疗费用和术后病死率。因此,全面了解术后谵妄的定义、临床分型以及术后谵妄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肾功能不全),可以为Standford A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科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范琴 耿丽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514,共5页
总结心脏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相关内容,对国内外手术病人术后谵妄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及模型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病病人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脏病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预测模型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谵妄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王浩宇 钱钧 +1 位作者 何飞熊 徐江保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61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了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骨科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的161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了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前准备时间、围手术期白蛋白变化、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变化、术中输血、围手术期失眠、术前疼痛评分、麻醉方式、住院时间及术中氨甲环酸使用等临床相关因素。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采用Logistic预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61例患者中,男性59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81.58±8.18岁(65~97岁)。术后发生谵妄39例,发生率为24.22%。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P=0.013)、失眠(P=0.018)、术前白蛋白(P=0.004)、术前准备时间>2 d(P=0.030)以及输血浆(P=0.032)在谵妄和非谵妄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术前失眠、术前白蛋白低、术前准备时间>2 d是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输血浆能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谵妄 危险因素 闭合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霄竹 韩晴 +2 位作者 屈丽楠 董然 李雪梅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1067例行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谵妄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谵妄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067例患者中谵妄组133例,谵妄发生率为12.5%,年龄(62±10)岁,男性97例;非谵妄组934例,年龄(62±9)岁,男性704例。使用SPSS 22.0软件随机抽取7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剩余320例患者作为内部验证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以下学历、术前睡眠障碍、糖尿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体外循环以及呼吸机使用≥48 h是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经ROC验证显示试验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置信区间:0.682~0.73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拟合度,P=0.748。经内部验证该评分预警系统AUC为0.754(95%置信区间:0.690~0.819),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同样显示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好,P=0.808。结论谵妄是CABG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学历、术前睡眠障碍、体外循环及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等都是CABG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stoperative delirium after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 被引量:10
6
作者 Michael K Urban Mayu Sasaki +1 位作者 Abigail M Schmucker Steven K Magid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0年第2期90-106,共17页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older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within the same institution,the type of surgery,risk factors ...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 older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Few studies have compared,within the same institution,the type of surgery,risk factors and type of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D.AIM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1)What is the incidence of POD after non-ambulatory orthopedic surgery at a high-volume orthopedic specialty hospital?(2)Does surgical procedure influence incidence of POD after nonambulatory orthopedic surgery?And(3)For POD after non-ambulatory orthopedic surgery,what are modifiable risk factors?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of all non-ambulatory orthopedic surgeries at a single orthopedic specialty hospital between 2009 and 2014.Patients under 18 year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cohort.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dical history were obtained from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Patients with POD were identified using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9^th Revision(ICD-9)codes that were not present on admission.For incidence analyses,the cohort was grouped into 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bilateral THA,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bilateral TKA,spine fusion,other spine procedures,femur/pelvic fracture,and other procedures using ICD-9 codes.For descriptive and regression analyses,the cohort was grouped,using ICD-9 codes,into THA,TKA,spinal fusions,and all procedures.RESULTS Of 78492 surgical inpatient surgeries,the incidence from 2009 to 2014 was 1.2%with 959 diagnosed with POD.The incidence of POD was high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pinal fusions(3.3%)tha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HA(0.8%);THA patients had the lowest incidence.Also,urgent and/or emergent procedures,defined by femoral and pelvic fractures,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POD(7.2%)than all other procedures.General anesthesia was not seen 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OD for any procedure type;however,IV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as a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HA[Odds ratio(OR)=1.98,95%confidence interval(CI):1.19 to 3.28,P=0.008].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POD included advanced age(for THA,OR=4.9,95%CI:3.0-7.9,P<0.001;for TKA,OR=2.16,95%CI:1.58-2.94,P<0.001),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 of 3 or higher(for THA,OR=2.01,95%CI:1.33-3.05,P<0.001),multiple medical comorbidities,hyponatremia(for THA,OR=2.36,95%CI:1.54 to 3.64,P<0.001),parenteral diazepam(for THA,OR=5.05,95%CI:1.5-16.97,P=0.009;for TKA,OR=4.40,95%CI:1.52-12.75,P=0.007;for spine fusion,OR=2.17,95%CI:1.19-3.97,P=0.01),chronic opioid dependence(for THA,OR=7.11,95%CI:3.26-15.51,P<0.001;for TKA,OR=2.98,95%CI:1.38-6.41,P=0.005)and alcohol dependence(for THA,OR=5.05,95%CI:2.72-9.37,P<0.001;for TKA,OR=6.40,95%CI:4.00-10.26,P<0.001;for spine fusion,OR=6.64,95%CI:3.72-11.85,P<0.001).CONCLUSION POD is lower(1.2%)than previously reported;likely due to the use of multimodal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early ambulation.Both fixed and modifiable factors are ide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irium ARTHROPLASTY Replacement KNEE Hip risk factors Pain management Spinal fusion ORTHOPEDICS Incidence ANESTHESIA General Opioid-related disorders NARCO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易进 崔飞环 +2 位作者 梁玉兰 张娜 王雪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某病房,收治的172例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其中男105例,女67例;年龄20~82岁,平均(58.5±11.6)岁。经过精神科医生会诊,并采...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某病房,收治的172例心脏外科开胸手术患者,其中男105例,女67例;年龄20~82岁,平均(58.5±11.6)岁。经过精神科医生会诊,并采用谵妄量表(the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量表进行谵妄评估,将患者分为谵妄组(83例)和对照组(89例),分析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48.3%(83/172),临床表现依次为定向力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和注意障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既往脑血管病史、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低血压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外科术后谵妄率高,阴性症状更多。高龄、既往脑血管病史、ICU停留时间长、术后低血压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8
作者 鱼红进 杨文斌 +1 位作者 闫玉 刘兴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0期1632-1637,共6页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08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6例、女32例,年龄(54.17±14.... 目的分析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108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76例、女32例,年龄(54.17±14.62)岁。依据80/20定律随机分为训练集(86例)和验证集(22例)。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内谵妄的发病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筛查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风险预测模型。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8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中18例患者术后发生谵妄,发生率为20.93%(18/86)。谵妄组患者的年龄、脑卒中史占比、术中低氧血症占比、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1(sTNFR1)水平均高于非谵妄组(均P<0.05)。年龄(OR=3.187,95%CI 1.176~8.633)、脑卒中史(OR=3.684,95%CI 1.359~9.979)、术中低氧血症(OR=4.958,95%CI 1.830~13.431)、血清sTNFR1(OR=4.591,95%CI 1.695~12.435)均是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均P<0.0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86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灵敏度为0.825(95%CI 0.741~0.922),特异度为0.829(95%CI 0.753~0.906),曲线下面积为0.892(95%CI 0.808~0.91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22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灵敏度为0.799(95%CI 0.706~0.881),特异度为0.732(95%CI 0.658~0.827),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I 0.791~0.915)。结论年龄、脑卒中史、术中低氧血症、血清sTNFR1均与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有关,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预测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开放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 谵妄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谵妄预测评分对重症监护室病人谵妄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陈晓燕 周树生 +2 位作者 汪正光 汪国斌 邢芳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目的:评价ICU谵妄预测评分(PSID)对ICU病人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首康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住ICU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2例和非谵妄组91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 目的:评价ICU谵妄预测评分(PSID)对ICU病人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黄山首康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3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住ICU期间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2例和非谵妄组91例。比较2组病人相关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PSID评分对ICU病人谵妄的预测价值,并与谵妄风险评分(DRAS)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ICU病人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谵妄组病人低氧血症、深镇静、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使用和机械通气均明显高于非谵妄组(P<0.01)。PSID评分0~4分谵妄发生率为10.0%(6/60),5~9分谵妄发生率为46.3%(31/67),≥10分谵妄发生率为83.3%(5/6),PSID评分与谵妄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891,P<0.01)。PSID评分预测ICU病人谵妄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DRA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镇静、APACHEⅡ评分、PSID评分和DRAS评分均为ICU病人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PSID评分对ICU病人谵妄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分值越高出现谵妄的风险越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ICU谵妄预测评分 谵妄风险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室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任静 葛万里 +1 位作者 张宇星 王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35-637,共3页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室(ICU)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73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腹部术后首次入ICU。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患者的谵妄情况...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室(ICU)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73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腹部术后首次入ICU。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患者的谵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将273例ICU腹部术后患者分为谵妄组(n=52)和非谵妄组(n=221)。分析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情况、手术时机、感染情况、睡眠障碍及BUN水平均与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可能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急诊手术及睡眠障碍均是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独立无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易患因素进行危险分层,可能有助于合理配置预防相关的医疗资源,减少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谵妄 腹部手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慧杰 丁鲜 李宁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术后谵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临床表现、术后谵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发生术后谵妄38例,发生率为29.23%。术后谵妄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性激越(92.11%)、睡眠-觉醒周期紊乱(81.58%)、情感易变性(76.32%)、定向力障碍(63.16%),多合并数种临床表现;谵妄多发生在术后24 h,术后6~24 h为谵妄的高发期。术后谵妄持续时间为2~7 d,其中持续4 d(28.95%)和3 d(26.32%)占比较高,持续7 d(2.63%)占比最低。年龄≥60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时间≥240 min、主动脉闭阻时间≥60 min、低氧血症、拔管时间20:00~次日7:00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术后谵妄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常见并发症,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应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措施,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认知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周彩虹 佘灿芳 +3 位作者 常子梦 陈灿 朱伟 陈花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1期8-15,共8页
目的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post-stroke delirium,PSD)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训练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 目的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post-stroke delirium,PSD)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训练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Calibration图检测模型的一致性,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评估预测模型准确性。另选取2023年4月至7月1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患者PSD发生率为27.50%,验证集为26.74%。基于年龄、脑血管介入手术、超敏C反应蛋白、吸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等5个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重合,AUC为0.797,最大Youden指数所对应的风险预测值为0.554,预测临界值为134.63分。验证集Calibration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AUC为0.844。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帮助医护人员有效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谵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卒中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娇 左蕾 +2 位作者 热依拉·艾力 张文玲 程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脑出血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OD发生情况将其分为POD组(n=34)和无POD...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脑出血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行脑出血手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OD发生情况将其分为POD组(n=34)和无POD组(n=46)。对比POD组和无POD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患者术后低氧血症比例、机械通气比例、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CU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脑出血患者发生POD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ICU老年脑出血患者POD发生率为42.50%(34/80);与无POD组相比,POD组平均年龄更高,平均住院时间、糖尿病例数占比、手术时间、脑出血量、麻醉持续时间、术后低氧血症例数占比、机械通气例数占比和术后带管时间均更高,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和术后GCS评分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过大、术后发生低氧血症、GCS评分过低和脑出血量过多是老年ICU脑出血患者发生POD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AUC=0.779)、术后低氧血症(AUC=0.734)、GCS评分(AUC=0.781)和脑出血量(AUC=0.711)均能较好的预测脑出血患者POD的发生情况(P<0.05)。结论年龄过大、术后发生低氧血症、GCS评分过低和脑出血量过多均可能促使ICU老年脑出血患者发生P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出血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桃 岳建明 周荣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随着心脏外科及心肺转流(CPB)技术的发展,患者术后结局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如此,术后谵妄(POD)仍被视为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术后总体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住院时长及开支。本文就心脏手术POD的定义、发病机制、... 随着心脏外科及心肺转流(CPB)技术的发展,患者术后结局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如此,术后谵妄(POD)仍被视为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显著增加术后总体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住院时长及开支。本文就心脏手术POD的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目前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心肺转流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亚谵妄综合征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逸蘋 刘璇璇 +4 位作者 李洁琼 高雅 刘婷 游宁 张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1,110,共5页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亚谵妄综合征(subsyndromal delirium, SSD)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SSD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1日,采用Citesp...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亚谵妄综合征(subsyndromal delirium, SSD)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SSD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3月1日,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英文文献213篇和中文文献68篇,国内外SSD发文量总体成平稳上升状态。SSD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筛查与评估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SSD研究中护士占据主导地位,其中SSD的评估工具及危险因素预测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结论 SSD仍是当前研究热点,但针对各高危人群SSD防治措施的权威研究较少,今后可继续探索SSD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防止SSD进一步发展为谵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谵妄综合征 危险因素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伟丽 宋咪 +1 位作者 邱晨 高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分别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软件对谵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 目的: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分别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软件对谵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病率为23.0%[95%CI=(20%~26%)],其中高龄[OR=1.24,95%CI=(1.10~1.40),P<0.001]、疼痛[OR=2.01,95%CI=(1.48~2.75),P<0.001]、脑卒中史[OR=5.22,95%CI=(2.75~9.92),P<0.001]、合并症≥3[OR=2.25,95%CI=(1.33~3.81),P=0.002]、术前认知功能障碍[OR=3.45,95%CI=(2.51~4.75),P<0.001]、低氧血症[OR=3.91,95%CI=(2.70~5.67),P<0.001]、术前等待时间长[OR=3.98,95%CI=(1.16~13.98),P=0.030]、全麻[OR=2.55,95%CI=(1.81~3.59),P<0.001]、手术时间长[OR=1.61,95%CI=(1.22~2.11),P<0.001]、术前低白蛋白[OR=6.42,95%CI=(2.59~15.88),P<0.001]、低BMI[OR=3.06,95%CI=(1.71~5.46),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谵妄危险进行早期筛查、干预,以减少不良结局对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术期 谵妄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谵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雨 刘素云 +5 位作者 莫景书 李海娟 许光远 周小舟 张莹莹 沈印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512-516,共5页
目的 探讨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mTBI)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的107例根据《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标准诊断为mTBI的患者,患者入院后72 h内每24h采用意识... 目的 探讨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mTBI)谵妄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的107例根据《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标准诊断为mTBI的患者,患者入院后72 h内每24h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正版(CAM-CR)进行谵妄评估,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血清钾、血清钠、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入院24 h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临床指标。根据患者有无谵妄发生分为谵妄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107例mTBI患者中有4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谵妄,发生率为38.32%(95%CI:22%~47.7%),谵妄组患者年龄、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的比例和入院24 h PSQI指数、WBC、CRP数值高于正常组,血清钠、血清钾、血清白蛋白数值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208,95%CI:1.089~1.341)、血清钠(OR=0.758,95%CI:0.624~0.920)、血清白蛋白(OR=0.755,95%CI:0.586~0.971)、入院24 h PSQI指数(OR=2.725,95%CI:1.237~6.002)是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年龄增加及PSQI指数增加与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血清钠浓度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与mTB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谵妄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跃东 黄福泉 +2 位作者 王玲 汪东学 魏敏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77-1380,1385,共5页
目的 探讨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胰岛素(INS)、磷酸化tau蛋白(p-tu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髂筋膜阻滞老... 目的 探讨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胰岛素(INS)、磷酸化tau蛋白(p-tua)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42例)和术后非谵妄组(66例)。分析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单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全血NLR、INS、p-tua联合检测对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谵妄组与术后非谵妄组年龄、术前有无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1、13.487,t=6.030、6.952、6.398、5.9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有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2.5 h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偏高是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89、4.125、2.040、3.438、2.942、2.962,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全血NLR、INS、p-tua联合诊断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5,高于全血NLR、INS、p-tua单独检测(0.762、0.718、0.777,P<0.05)。结论 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与年龄≥60岁、术前有颈动脉狭窄、手术时间≥2.5 h及全血NLR、INS、p-tua水平偏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髂筋膜阻滞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DynNom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运良 司林杰 +2 位作者 陆真 程珺瑶 管玉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 目的基于DynNom动态评分构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26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谵妄组(n=61)和非谵妄组(n=20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DynNom预测模型。结果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23.02%(61/26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ynNom预测模型评估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747(95%CI 0.711~0.783),校准曲线贴近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3(95%CI 0.721~0.785),当DynNom模型预测值在10%~79%范围时,患者的净获益率>0。结论基于HbA1c≥7%、MMSE评分<27分、NRS2002评分≥3分、LVEF<50%、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紊乱构建的DynNom预测模型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Nom动态评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后谵妄 危险因素 糖化血红蛋白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营养风险筛查2002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其可干预危险因素:一项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宇 张诚 吴庆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0-1116,共7页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率及可干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率及可干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法,连续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意识模糊评分法(CAM-ICU)于患者入住ICU的第2天起进行2次/d的POD评估,转出ICU后停止随访观察。按照是否发生POD分为两组,计算POD的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比较两组患者PSM前后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PSM后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D的可干预危险因素。结果 880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中,有278例入住ICU期间发生了POD,发生率为31.6%,发生时间在入住ICU后的第2~12天,其中,254例(91.4%)发生于入住ICU的第2~6天。单因素分析显示,与POD相关的术前因素有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与POD相关的术中因素有ASA麻醉分级、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POD相关的术后因素有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P<0.05)。经PSM后,性别、年龄、血型3个人口学因素,在组间分布趋于一致(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是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可干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3、3.117、1.385、1.590,P<0.05)。结论 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S评分是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POD发生的可干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根据病情特点结合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以进一步减少PO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术后谵妄 可干预危险因素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