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净水、景观、生态融合的人工湿地园构建——以漳州市平和工业园污水厂尾水处理为例
1
作者 蔡家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37-542,共6页
针对乡村污水厂尾水存在水质不达标需深度净化处理的问题,以漳州市平和工业园污水厂人工湿地园构建为例,分析了构建中的3个重难点:水质管控、景观营造和生态系统建立。采用了曝气池-下行垂潜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的复合型净水工... 针对乡村污水厂尾水存在水质不达标需深度净化处理的问题,以漳州市平和工业园污水厂人工湿地园构建为例,分析了构建中的3个重难点:水质管控、景观营造和生态系统建立。采用了曝气池-下行垂潜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的复合型净水工艺,通过乡土植物群落展现乡村特色;“堆坡+密林带”的缓冲区实现土方平衡;“近自然、可渗透”的生态驳岸营造湿地生境;“行于植物中”的游步道增强游览体验4大景观塑造策略,使人工湿地园的净水、景观、生态、科教等功能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 人工湿地 生态修复 景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十八联圩湿地浮游动物群落动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天一 李典鹏 +3 位作者 李启明 曹竞丹 安树青 冷欣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了解巢湖重要入湖湿地十八联圩湿地生态修复后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现状,于2023年冬季枯水期和夏季丰水期,在修复后湿地中选取11个样点开展浮游动物调查。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检测出浮游动物82种和128种,平均密度分别为(676... 为了解巢湖重要入湖湿地十八联圩湿地生态修复后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现状,于2023年冬季枯水期和夏季丰水期,在修复后湿地中选取11个样点开展浮游动物调查。结果表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检测出浮游动物82种和128种,平均密度分别为(6769.17±3814.42)个/L、(5417.35±5401.94)个/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28±0.65)mg/L、(3.44±2.57)mg/L。枯水期和丰水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值分别为2.47和2.55,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值分别为3.04和4.20,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0.52和0.72。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后水质有了较大的提升,水质呈无污或寡污状态。湿地单元能有效地提升浮游动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在丰水期具有良好地水质净化效果。枯水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电导率(EC)、水温、溶解氧(DO)等因素的影响,丰水期营养污染物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是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影响因子,未来应当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流人工湿地 浮游动物 生态修复 影响因子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河道水质提升设计
3
作者 黄军政 《工程建设》 2024年第4期56-60,共5页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很多河道水质变差,因此提升河道水质十分有必要。文章针对某城市河道分析了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以及河道底泥污染等,并提出一系列水质提升的技术措施,如水环境改善措施、水生态修复措...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很多河道水质变差,因此提升河道水质十分有必要。文章针对某城市河道分析了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以及河道底泥污染等,并提出一系列水质提升的技术措施,如水环境改善措施、水生态修复措施、基底修复措施、人工湿地构建等。研究表明:通过以上多种措施,可达到削减来水污染物、增强水生植物的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观赏功能。在此基础上,水体环境可得到长期稳定改善,实现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改善 水生态修复 内源基底修复 人工湿地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复模式下湿地水质变化的短期效应分析
4
作者 吴迪 岳峰 +1 位作者 罗祖奎 王天厚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68-174,共7页
为探讨不同修复模式对水质的影响,从2009-03-2010-03跟踪监测了精养鱼塘、人工修复水域以及自然修复区3种不同水环境的NO3--N、NH4--N,Chl a、DO、EC、TP、TN和COD等指标,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了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对水质的影响情况... 为探讨不同修复模式对水质的影响,从2009-03-2010-03跟踪监测了精养鱼塘、人工修复水域以及自然修复区3种不同水环境的NO3--N、NH4--N,Chl a、DO、EC、TP、TN和COD等指标,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了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对水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修复研究期间,与精养鱼塘相比,人工修复区水体中TN、NO3--N、TP、Chl a、COD等指标经过修复中期的短暂上升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水质有显著改善;自然修复区水质中TP、Chl a、COD等指标均有下降,而TN呈现显著上升(P〈0.05),水质总体有小幅改善趋势。在适当的人为干扰下,人工修复区能够在短期内对水质产生显著的改善效果。因此,积极且适当的人为干扰的湿地修复比自然恢复对水质的改良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莲湖 人工湿地 水质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河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的水动力水质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晓辉 周倩 +2 位作者 邢宝龙 赵通阳 宋文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2,共5页
灌河沿线分布多个城市和乡镇,为保证河道水质,针对不同河段污染特征及场地条件,沿线分别布置支流汇入口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滩地溪流湿地、入河排污口生态湿地等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人工湿地。为验证人工湿地... 灌河沿线分布多个城市和乡镇,为保证河道水质,针对不同河段污染特征及场地条件,沿线分别布置支流汇入口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潜流人工湿地、河道滩地溪流湿地、入河排污口生态湿地等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人工湿地。为验证人工湿地对水质改善的效果,采用MIKE21模型对灌河进行二维水动力水质模拟,对比分析了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前后灌河控制断面水质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对沿线生活污水排放口、支流汇入口、面源污染排放区等设置人工湿地,能够有效降低入河污染物量,人工湿地在改善河流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MIKE21 水质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提高动物园水质技术研究
6
作者 刘晖 王海英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11期149-153,156,共6页
人工湿地由于去污效果好,易维修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从人工湿地植物的类型及选择原则、去污机理及效果等方面,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对植物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中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人工湿地由于去污效果好,易维修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到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从人工湿地植物的类型及选择原则、去污机理及效果等方面,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进行综述,对植物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中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动物园人工湿地的构建,不仅对提高动物福利、保护生物多样性、展现动物和环境的综合美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净化人工湖水,去除水中的BOD5、N、P等污染物质,起到绿化作用,可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水质 水处理 生物-生态修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保、景观理念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以角山坑塘云影湖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悦 和娴娴 +1 位作者 栗勇田 王静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2期80-86,共7页
以拟建山海关长城湿地项目角山坑塘云影湖为例,基于生态、环保、景观理念,在保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重塑景观格局,堆山理水,优化植物群落,针对现状地势特征打造多类型景观水质净化功能区,形成活水瀑布景观区、生态净水河道景... 以拟建山海关长城湿地项目角山坑塘云影湖为例,基于生态、环保、景观理念,在保证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重塑景观格局,堆山理水,优化植物群落,针对现状地势特征打造多类型景观水质净化功能区,形成活水瀑布景观区、生态净水河道景观区、阶梯湿地区、生态浮岛景观区等分区,该项目由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景观设计等多专业领域人员共同完成,对水质净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及景观建设的融合进行了探索,为水质净化、生态湿地建设及生态景观设计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净化 生态修复 人工湿地 风景园林 生态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