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OGRAFS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象要素预报影响初探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晓晶
李淑娟
+3 位作者
辛渝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5期16-22,共7页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v1.0)不同边界层方案(YSU,ACM2)对2013年1月和7月的预报结果和实况资料,利用客观检验方法,初步探究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地面气象...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v1.0)不同边界层方案(YSU,ACM2)对2013年1月和7月的预报结果和实况资料,利用客观检验方法,初步探究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ACM2方案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效果总体优于YSU方案,尤其对1月份ACM2方案预报结果优势显著;对于2 m温度,ACM2方案对低温预报偏高的问题有一定改善,但对高温预报偏低的问题有所加重;对于10 m风速,ACM2方案的预报误差明显低于YSU方案;对于降水,ACM2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1月漏报和空报的问题,但对7月改进不明显,这主要由于ACM2方案在稳定或中性层结下采用的局地闭合算法削弱了边界层顶卷挟和边界层内混合作用,进而抑制了边界层物理过程与对流过程的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rafs系统
边界层方案
地面气象要素
客观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降水预报检验
被引量:
12
2
作者
于晓晶
于志翔
+4 位作者
辛渝
李淑娟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暴雨灾害》
2014年第3期281-289,共9页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逐日四次预报的6h累积降水量和实况资料,利用TS、ETS和BS评分统计量,对该...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逐日四次预报的6h累积降水量和实况资料,利用TS、ETS和BS评分统计量,对该系统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客观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模式预报效果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夏秋两季预报评分高于冬春两季;对于同一降水阈值,系统不同起报时间对降水的预报结果差别不大,但总体上12 UTC略优于其它三个时次;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阈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对0.1 mm·(6 h)-1阈值的降水预报性能最稳定,对3.1 mm·(6 h)-1和6.1 mm·(6 h)-1两阈值次之但预报范围与实况比较吻合,对12.1 mm·(6 h)-1以上的大阈值降水过程,整体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针对2013年5月26—29日南疆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个例进行分析,不同起报时间对强降水时段的落区和量级的预报能力参差不齐,其中26日12UTC的预报结果最优;对其增量场分析表明,同化的资料对预报初始场中、低层的风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对预报结果有较好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rafs系统
客观检验
6h降水量
增量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DOGRAFS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象要素预报影响初探
被引量:
10
1
作者
于晓晶
李淑娟
辛渝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出处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年第5期16-22,共7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DM201302)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3014)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项目(CAMGJ2012Z20)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v1.0)不同边界层方案(YSU,ACM2)对2013年1月和7月的预报结果和实况资料,利用客观检验方法,初步探究不同边界层方案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ACM2方案对地面气象要素预报效果总体优于YSU方案,尤其对1月份ACM2方案预报结果优势显著;对于2 m温度,ACM2方案对低温预报偏高的问题有一定改善,但对高温预报偏低的问题有所加重;对于10 m风速,ACM2方案的预报误差明显低于YSU方案;对于降水,ACM2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1月漏报和空报的问题,但对7月改进不明显,这主要由于ACM2方案在稳定或中性层结下采用的局地闭合算法削弱了边界层顶卷挟和边界层内混合作用,进而抑制了边界层物理过程与对流过程的耦合作用。
关键词
dografs系统
边界层方案
地面气象要素
客观检验
Keywords
dografs
system
boundary layer scheme
surfac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bjective verification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降水预报检验
被引量:
12
2
作者
于晓晶
于志翔
辛渝
李淑娟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
出处
《暴雨灾害》
2014年第3期281-289,共9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DM201302)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3014)
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重点项目(CAMGJ2012Z20)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Desert Oasis Gobi 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Forecast System,简称"DOGRAFS"),对2012年1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逐日四次预报的6h累积降水量和实况资料,利用TS、ETS和BS评分统计量,对该系统的降水预报能力进行客观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模式预报效果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夏秋两季预报评分高于冬春两季;对于同一降水阈值,系统不同起报时间对降水的预报结果差别不大,但总体上12 UTC略优于其它三个时次;模式对降水的预报能力随着降水阈值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对0.1 mm·(6 h)-1阈值的降水预报性能最稳定,对3.1 mm·(6 h)-1和6.1 mm·(6 h)-1两阈值次之但预报范围与实况比较吻合,对12.1 mm·(6 h)-1以上的大阈值降水过程,整体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针对2013年5月26—29日南疆一次极端强降水天气个例进行分析,不同起报时间对强降水时段的落区和量级的预报能力参差不齐,其中26日12UTC的预报结果最优;对其增量场分析表明,同化的资料对预报初始场中、低层的风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都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对预报结果有较好的正效应。
关键词
dografs系统
客观检验
6h降水量
增量场分析
Keywords
dografs
system
objective verification
6 h precipitation
assimilation increments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OGRAFS边界层方案对新疆气象要素预报影响初探
于晓晶
李淑娟
辛渝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沙漠绿洲戈壁区域同化预报系统降水预报检验
于晓晶
于志翔
辛渝
李淑娟
琚陈相
李曼
马玉芬
《暴雨灾害》
201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