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RDB技术快速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的研究
1
作者 田海清 曾跃红 +1 位作者 王新华 周勇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目的建立多重PCR反向斑点杂交方法(PCR-RDB)技术快速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以便及时监测并快速诊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方法参照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和探针,将特异的寡核苷... 目的建立多重PCR反向斑点杂交方法(PCR-RDB)技术快速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以便及时监测并快速诊断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方法参照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病毒核酸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和探针,将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固定于尼龙膜上。利用多重PCR对人博卡病毒(hBOV)、KI多瘤病毒(KI)、腺病毒(AdV)、WU多瘤病毒(WUPyV)、人细小病毒B19(HPVB19)等5种DNA病毒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变性后与各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显色并分析结果,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反向斑点杂交检测108例临床标本的多重PCR产物,并与培养法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建立的多重PCR—RDB方法各特异探针只相应扩增产物杂交,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达1 CFU。108例临床咽拭子标本PCR—RDB方法共筛选出阳性37例(34.26%),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的30例(27.78%)。结论应用多重PCR-RDB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DNA病毒,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病毒/分离和提纯 dna病毒/遗传学 dna病毒/致病力 呼吸道感染/病毒 呼吸道感染/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扩增 核酸探针 儿童
原文传递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基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暖 张俏忻 程碧珍 《中国校医》 2015年第7期543-544,共2页
目的评估PCR-反向点杂交法在HBV耐药突变基因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检测技术对48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HBV多个耐药位点的检测,并同时进行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 48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HBV,检出C型286例(... 目的评估PCR-反向点杂交法在HBV耐药突变基因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的检测技术对488例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HBV多个耐药位点的检测,并同时进行病毒的基因分型。结果 488例慢性乙肝患者的HBV,检出C型286例(58.61%),B型164例(33.61%),B+C混合型23例(4.71%),D型15例(3.07%);89例发生不同位点变异,变异率为18.24%。结论 PCR-反向点杂交法是一种实用、直接、操作简单快捷,适合临床推广使用的HBV耐药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基因型 基因分型技术/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dna 病毒/遗传学
原文传递
磁珠法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贺立飞 符小玉 +2 位作者 黄宏君 刘波 吴白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 评价基于磁珠法处理样本的新型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简称&quot;磁珠法试剂&quot;)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 用新开发的磁珠法试剂与已获证上市的基于煮沸法的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简称&quot;煮沸法试... 目的 评价基于磁珠法处理样本的新型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简称&quot;磁珠法试剂&quot;)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 用新开发的磁珠法试剂与已获证上市的基于煮沸法的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简称&quot;煮沸法试剂&quot;)平行检测324例临床HBV阳性血清样本,比较两种试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磁珠法试剂与煮沸法试剂检测YMDD突变阳性一致性为100% (95% CI:98.0%~100%),阴性一致性为97.12% (95% CI:92.8% ~99.2%),总一致性为98.76% (95% CI:96.9% ~99.7%).对4例不符样本进行测序复核,复核后磁珠法试剂检测结果与测序复核结果一致(Kappa值=0.975).结论 磁珠法乙型肝炎病毒YMDD突变核酸检测试剂与已上市的煮沸法试剂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具有内标监控假阴性,有更高的灵敏度,符合临床检测要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 dna 病毒/遗传学 磁珠疗法 指示剂和试剂
原文传递
Pre—S1、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检测HBV相关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治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7期4575-4576,共2页
目的探讨Pre-S1、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检测HBV关系,并分析其优化组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乙肝五项,酶联免疫法检测Pre-S1,共检测961例乙肝患者和125例HB... 目的探讨Pre-S1、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检测HBV关系,并分析其优化组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乙肝五项,酶联免疫法检测Pre-S1,共检测961例乙肝患者和125例HBsAg阴性人血清标本,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五项指标大三阳组HBV-DNA、Pre-S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7%、90.7%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五项指标小三阳组HBV-DNA、Pre-S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3%、58.7%也高于除大三阳组外的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总义(P〈0.01),其他HBsAg阳性组中HBV-DNA和Pre-S1仍有一定的阳性率,HBsAg阴性组没有检测出HBV—DNA和Pre-S1阳性。结论HBV-DNA、Pre-S1的阳性结果与乙肝五项指标中的大三阳呈高度相关性,PreSl、HBV—DNA、HBeAg可同时作为HBV存在复制和传染性的重要检测指标,HBV—DNA是判断HBV是否存在复制和传染性的金标准,但PreSl检测具有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便、降低患者费用的优点,同时与乙肝五项组合应用,对于基层医院更能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为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诊断 肝炎e抗原 乙型/分析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肝炎病毒 乙型/遗传学dna 病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