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DNA修复系统与神经疾病
1
作者 刘涛 章军建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6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关键词 dna修复系统 神经疾病 线粒体 mtdna dna修复功能 碱基切除修复 遗传物质 dna复制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原文传递
植物DNA错配修复系统响应Cd胁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鹤潼 贾春云 +4 位作者 张延召 赵强 李晓军 巩宗强 刘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0-711,共12页
Cd胁迫下植物细胞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DNA损伤(如碱基错配、DNA单/双链断裂和甲基化),DNA损伤会迅速诱导DNA损伤响应(DDR)信号,如ATM、ATR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复制、细胞凋亡以及不同形式的DNA修复途径(如同源重... Cd胁迫下植物细胞内会出现不同形式的DNA损伤(如碱基错配、DNA单/双链断裂和甲基化),DNA损伤会迅速诱导DNA损伤响应(DDR)信号,如ATM、ATR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包括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内复制、细胞凋亡以及不同形式的DNA修复途径(如同源重组修复HR、DNA错配修复MMR)。植物细胞DNA MMR系统中的异源二聚体MutSα(MSH2/MSH6)、MutSβ(MSH2/MSH3)、MutSg(MSH2/MSH7)、MutLα(MLH1/PMS1)与有关酶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DNA复制因子C(RFC)、DNA核酸外切酶1(EXO1)、单链结合蛋白(RPA)、核酸内切酶FEN1、DNA聚合酶delta(d)和DNA连接酶相互作用,启动DNA MMR反应,从而在感知Cd诱导的DNA损伤、修复DNA损伤、激活细胞周期检验点、确保基因组DNA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精确性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MutS缺失的植物细胞会绕过DNA MMR系统参与的细胞周期阻滞,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耐Cd性能。本文重点介绍了植物DNA MMR系统对Cd胁迫的响应以及表观遗传对DNA MMR系统的调控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dna错配修复系统 植物 dna损伤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DNA修复系统展露抗肿瘤治疗新机会
3
《健康之路》 2006年第12期27-27,共1页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研究员,最近应邀在国际著名的药理学杂志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Trends PharmacolSci2006;27:338-3441)IF10.372)上发表了题为Emerging cancer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targef DNA-...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研究员,最近应邀在国际著名的药理学杂志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Trends PharmacolSci2006;27:338-3441)IF10.372)上发表了题为Emerging cancer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 targef DNA-repair systems的综述性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当前DNA修复及DNA修复干扰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通过DNA修复干扰增强DNA损伤剂的抗肿瘤疗效、克服肿瘤耐药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系统 抗肿瘤治疗 上海药物研究所 靶向 dna损伤剂 中国科学院 肿瘤疗效 肿瘤耐药
原文传递
顺铂对A549细胞DNA修复酶MGMT和DNA-PKc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霞 吕斌 +1 位作者 郝巧玲 周宜开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在DNA损伤剂顺铂作用下 ,A549细胞内DNA修复基因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催化亚单位 (DNA_PKcs)的表达变化。[方法]MTT法分析顺铂对A549细胞生存力的影响 ;彗星实验研究顺铂对DNA损伤的程... [目的]探讨在DNA损伤剂顺铂作用下 ,A549细胞内DNA修复基因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DNA依赖的蛋白激酶复合物催化亚单位 (DNA_PKcs)的表达变化。[方法]MTT法分析顺铂对A549细胞生存力的影响 ;彗星实验研究顺铂对DNA损伤的程度 ;RT_PCR分析不同顺铂作用时间修复酶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顺铂对A54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为剂量依赖性。低浓度 (IC20 剂量 )顺铂作用下 ,DNA损伤程度的变化与作用时间成正比 ,且伴随MGMT和DNA_PKcs的表达上升。停止作用后 ,DNA损伤程度减轻 ,修复基因的表达也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A549细胞 dna修复 MGMT dna-PKCS dna损伤 RT-PCR法 dna修复系统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复酶XPA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大鹏 张英 郭云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47-2950,共4页
DNA修复系统是人体抵御内外环境因素造成DNA损伤的重要系统,当DNA损伤不能及时修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1-2]。因此,DNA 修复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参与DNA修... DNA修复系统是人体抵御内外环境因素造成DNA损伤的重要系统,当DNA损伤不能及时修复,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升高,引起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导致肿瘤发生[1-2]。因此,DNA 修复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参与DNA修复的基因主要分为核苷酸切除修复(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 )基因、碱基切除修复( base excision repair)基因、错配修复基因、双链断裂修复基因等。着色性干皮病基因A( XPA)的主要作用是识别损伤DNA,在NER通路中, XPA 与 RPA、XPC、转录因子ⅡH ( TFⅡH )、ERCC1-XPF复合体以及DNA聚合酶一起共同作用,完成损伤DNA的修复[3]。研究资料表明,DNA修复基因的多态性是决定肿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XPA多态性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虽然目前国内外有关XPA基因多态性和肿瘤发病风险展开了关联研究,但是未能得到一致性的研究结果,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其多态性与肿瘤的相关性也不同,考虑到XPA在DNA修复途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XP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dna损伤 肿瘤易感性 修复 dna修复系统 错配修复基因 基因组不稳定性 核苷酸切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HCC发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路远 浦涧 《微创医学》 2019年第2期198-201,共4页
肝细胞肝癌(HCC)是对人类健康、生命威胁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多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等因素有关。但是,仅有小部分HCC患者具有上述危险因素暴露史,HCC多与人群或个体的肿瘤易感性有关。而基因的多态性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肝细胞肝癌(HCC)是对人类健康、生命威胁较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多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等因素有关。但是,仅有小部分HCC患者具有上述危险因素暴露史,HCC多与人群或个体的肿瘤易感性有关。而基因的多态性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且其产物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活性。DNA修复系统是机体内重要的防御屏障,能直接参与修复内、外环境引起的DNA损伤。但是,对于修复能力缺陷或低下者,基因突变、细胞癌变的风险将会增加,而对于DNA修复能力低于一般人群的个体HCC发生率更高。DNA修复基因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 (XPD)是其常见的修复基因,能直接参与DNA碱基切除修复及核苷酸切除修复,并且两种基因多个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肽显效,与HCC易感性有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DNA修复基因XPD多态性与HCC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为HCC的治疗、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单核苷酸多态性 dna修复系统 XPD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与肿瘤及化疗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俚蓉 胡春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DNA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复制产生的误差(碱基错配)是一种重要的损伤。若DNA损伤得不到修复,将会导致基因的突变,其中一部分突变有利于物种的进化,而另一部分将导致细胞恶化和死亡。DNA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 DNA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复制产生的误差(碱基错配)是一种重要的损伤。若DNA损伤得不到修复,将会导致基因的突变,其中一部分突变有利于物种的进化,而另一部分将导致细胞恶化和死亡。DNA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MMR)是人体细胞中存在的一种能识别并修复DNA碱基错配的安全保障系统。到目前为止,已从人体细胞中共分离克隆到9种MMR基因。hMLH1基因是一系列DNA错配修复基因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MMR系统的重要成分,其甲基化可导致MMR缺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MLH1的失活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因此导致肿瘤对某些抗肿瘤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错配修复系统 HMLH1 肿瘤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与癌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丽冰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38-240,共3页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是人类重要的 DNA 修复系统,可识别并修复多种结构不相关的 DNA 损伤,主要修复嘧啶二聚体和结构大的致癌物-DNA 加合物和各种引起DNA螺旋扭曲变形的损伤[1]。在该修复系统中包括两条... 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是人类重要的 DNA 修复系统,可识别并修复多种结构不相关的 DNA 损伤,主要修复嘧啶二聚体和结构大的致癌物-DNA 加合物和各种引起DNA螺旋扭曲变形的损伤[1]。在该修复系统中包括两条途径,一条为全基因组修复(GG-NER)途径,可修复全基因组的 DNA 损伤,特点是速度较慢;第二条是转录藕联修复(TCR)途径,它主要修复各种阻碍RNA 聚合酶延伸的 DNA 损伤,特点是修复速度相对较快。这两条途径在识别损伤以后的修复过程基本相同。环境致癌物进入人体可引起DNA损伤,若机体不能及时正确地修复受损的DNA,就可能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机体有近30个基因产物参与其切除修复的全过程,本文就常见的核苷酸切除修复基因与癌症发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 dna损伤 dna修复系统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与线粒体DNA的变异 被引量:2
9
作者 庞玲娟 邵建永 梁小曼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电离辐射 caspases dna修复系统 Bcl-2家族 细胞色素C释放 细胞凋亡通路 线粒体膜 dna损伤 通透性改变 dna变异 分子结构 双链环状 凋亡调节 调控作用 辐射诱导 死亡信号 组蛋白 点突变 突变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穗偃麦草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系醇溶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倪建福 周文麟 +2 位作者 牛登科 王鸣刚 王亚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1-25,共5页
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逆性强的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普通小麦甘麦8号,后代中出现了广泛的变异,并筛选出两个高产、分蘖力强、抗条锈病的新品系。以这两个品系为材料,以供体和受体作为对照,研究了外源DNA导入后籽粒醇溶蛋... 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抗逆性强的长穗偃麦草总DNA导入普通小麦甘麦8号,后代中出现了广泛的变异,并筛选出两个高产、分蘖力强、抗条锈病的新品系。以这两个品系为材料,以供体和受体作为对照,研究了外源DNA导入后籽粒醇溶蛋白的变化,发现醇溶蛋白的增加、缺失和电泳迁移率的变化,新增加的组分与供体长穗偃麦草某些组分相对应。由此推测外源DNA导入受体后有可能某些DNA片段插入受体基因组从而导致受体基因表达改变或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长穗偃麦草 外源dna 醇溶蛋白 dna修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多功能的错配修复蛋白 被引量:3
11
作者 禄婷婷 徐克前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6-700,共5页
错配修复蛋白是DNA错配修复系统中主要功能蛋白质,主要参与DNA复制过程中对错配碱基的识别和修复。近年来研究表明错配修复蛋白还参与DNA损伤信号的传递、细胞周期的调控、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等。错配修复蛋白缺陷会增加患肿瘤的危险性... 错配修复蛋白是DNA错配修复系统中主要功能蛋白质,主要参与DNA复制过程中对错配碱基的识别和修复。近年来研究表明错配修复蛋白还参与DNA损伤信号的传递、细胞周期的调控、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等。错配修复蛋白缺陷会增加患肿瘤的危险性或者直接导致肿瘤;由于错配修复蛋白参与了DNA损伤信号传递、周期调控,错配修复蛋白缺陷还会导致细胞对相关抗癌药物产生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蛋白 dna错配修复系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嵌入基因组DNA中RNA移除机制
12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23-23,共1页
据Shen Y 2011年12月4日(Nat Struct Mol Biol,2011 Dec 4.doi:10.1038/nsmb.2176)报道,核糖核酸酶H(RNase H)和DNA错配修复系统,似乎相互作用将DNA中RNA组分清除掉。RNA组分单元嵌入到含有一个有机体全部遗传数据的基因组DNA时,... 据Shen Y 2011年12月4日(Nat Struct Mol Biol,2011 Dec 4.doi:10.1038/nsmb.2176)报道,核糖核酸酶H(RNase H)和DNA错配修复系统,似乎相互作用将DNA中RNA组分清除掉。RNA组分单元嵌入到含有一个有机体全部遗传数据的基因组DNA时,它们能够导致细胞产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RNA组分 嵌入 dna错配修复系统 核糖核酸酶 SHEN 相互作用 D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召芬 程洪英 江森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6-308,共3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dna错配修复系统
原文传递
四川汉族人群着色性干皮病C基因多态性
14
作者 戴穹 杨志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2期10425-10427,10432,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汉族人群XPC-A2920C和XPC-PAT基因多态性,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6-05/10在泸州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四川泸州地区208例健康无血缘关系个体XPC... 目的:了解四川汉族人群XPC-A2920C和XPC-PAT基因多态性,并与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6-05/10在泸州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四川泸州地区208例健康无血缘关系个体XPC-A2920C和XPC-PAT位点基因型和单倍型频率分布。应用χ2检验分析两位点基因型在四川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与其他人群的分布是否有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以D'>0.5具有连锁不平衡。结果:①A2920C位点检出3种基因型,AA,AC和CC的频率分别为45.7%,43.7%,10.6%。XPC-PAT位点3种基因型PAT-/-,PAT+/-,PAT+/+的频率分别为45.2%,43.7%,11.1%。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②单倍型APAT-,APAT+,CPAT-,CPAT+频率分别为65.6%,1.9%,1.4%,31.1%。两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958)。③A2920C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日本、韩国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A:45.7%,12.2%,34.8%;AC:43.7%,45.0%,51.5%;CC:10.6%,42.8%,13.7%;P均<0.01)。XPC-PAT基因型频率分布与美国、西班牙人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AT-/-:45.2%,34.4%,30.6%;PAT+/-:43.7%,49.4%,48.7%;PAT+/+:11.1%,16.2%,20.6%;P<0.05)。结论:A2920C和PAT多态性均检出3种基因型,其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修复系统 XPC 多态性 四川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模型在药物致癌性评价中的应用及研发人源化模型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勤 高翔 徐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8-83,共6页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致癌实验对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实验和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小鼠模型的短中期致癌实验作为附加实验,代替了传统的两年期实验。本文主要参考这些模型在致癌实验和药品致癌性评价中的已...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致癌实验对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实验和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小鼠模型的短中期致癌实验作为附加实验,代替了传统的两年期实验。本文主要参考这些模型在致癌实验和药品致癌性评价中的已有数据及资料,对其特点和近年来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现有模型的缺陷,我国新药研发的需求和药物流通日益国际化的现状,得出研发DNA修复系统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缺陷的人源化的转基因模型,是非常有前景的新替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模型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短中期致癌实验 人源化模型 dna修复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与结直肠癌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光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期245-247,共3页
关键词 微卫星不稳定性 结直肠癌 dna错配修复系统 多基因改变 端粒酶活化 分子学研究 dna修复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D基因多态性和肿瘤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栋 晏冬 王喜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18,共3页
DNA修复系统参与修复内外环境因素所致的DNA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是重要的DNA修复系统,主要修复嘧啶二聚体和结构大的致癌物-DNA加合物和各种引起DNA螺旋扭曲变形的损伤。人类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是NE... DNA修复系统参与修复内外环境因素所致的DNA损伤,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核苷酸切除修复(NER)是重要的DNA修复系统,主要修复嘧啶二聚体和结构大的致癌物-DNA加合物和各种引起DNA螺旋扭曲变形的损伤。人类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是NER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XP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可能通过改变DNA修复能力,影响肺、食管、肝脏等多个部位肿瘤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遗传易感性 基因多态性 XPD基因 dna修复系统 dna损伤 核苷酸切除修复 dna修复能力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