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类虚拟同步发电机和柔性负荷的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控制方法
1
作者 王慧 赵书强 +3 位作者 陈旭博 孟建辉 田艳军 高本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5-716,共12页
直流微电网稳态工作点切换、负荷变化较大时经常会出现暂态失稳现象,属于比较典型的“大信号失稳”工况,传统基于小信号的解决方法难以应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控制参数和柔性负荷灵活调节的稳定控制方法。... 直流微电网稳态工作点切换、负荷变化较大时经常会出现暂态失稳现象,属于比较典型的“大信号失稳”工况,传统基于小信号的解决方法难以应对。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类虚拟同步发电机(AVSG)控制参数和柔性负荷灵活调节的稳定控制方法。首先建立直流微电网的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然后,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工具构建Lyapunov函数以估计目标稳态点的吸引域。若目标稳态点的最大估计吸引域(LEDA)包含初始稳态点,则系统是渐近稳定的;否则存在失稳的风险。此时,利用灵活可调的虚拟阻尼、虚拟惯量和柔性负荷等资源,让目标稳态点的LEDA直接或者间接包含初始稳态点,从而消除振荡失稳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吸引域理论改进虚拟阻尼和虚拟惯量等控制参数以及工作点运行轨迹,是一种实用且有效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方法。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HIL)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大信号稳定 吸引域估计 类虚拟同步发电机 柔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线路阻抗和储能容量的孤岛直流微电网自适应SOC均衡
2
作者 刘鑫蕊 曹翰林 +3 位作者 蓝良生 李新宇 王睿 孙秋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4,共11页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储能单元广泛应用于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为保护储能单元,防止过度充放,需要对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行均衡控制,然而各储能单元线路阻抗及容量存在的差异将对SOC均衡造成影响。针对这一...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特点,储能单元广泛应用于孤岛直流微电网中。为保护储能单元,防止过度充放,需要对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实行均衡控制,然而各储能单元线路阻抗及容量存在的差异将对SOC均衡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及自适应下垂控制的储能单元SOC均衡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定义电流比例系数,建立了各储能单元下垂系数与SOC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实现了储能单元自适应SOC均衡,并通过劳斯判据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将所提控制策略与其他文献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并且考虑了4种不同工况对SOC均衡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一致性算法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储能对不同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丁泽民 曾祥铎 +3 位作者 叶志成 李月明 夏舸 祝燕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4,共9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 船舶微电网中,发电燃气轮机性能与电力系统储能模式和负载的变化特性密切相关。为研究混合储能对不同脉冲负载下发电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规律,提高燃机运行稳定性与效率,基于100 kW实装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建立包括燃气轮机、同步发电机、飞轮储能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模型。通过加载峰值功率20 kW、占空比为60%脉冲负载时系统的仿真和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模型的仿真精度。进一步在不同储能模式(无储能、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混合储能)以及脉冲负载不同占空比(40%、60%、80%)条件下,对微型燃气轮机和电网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燃气轮机发电系统结合混合储能,相较于单储能模式能有效提高燃气轮机及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且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更适合在高占空比脉冲负载的情况下运行,燃机性能得以发挥且电网系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燃气轮机 直流微电网 混合储能 脉冲负载 功率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模态分解融合特征熵的直流微电网电弧检测
4
作者 李欣 李奎秀 +2 位作者 李新宇 陈德秋 郭攀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8,共12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不同单元发生的串联电弧故障和易被误判问题,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融合多特征熵值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参数,将各单元电压和电流信号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函数,并结合多尺度排列熵的... 针对直流微电网不同单元发生的串联电弧故障和易被误判问题,提出一种变分模态分解融合多特征熵值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首先,通过麻雀搜索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参数,将各单元电压和电流信号分解为若干本征模态函数,并结合多尺度排列熵的绝对差值确定故障特征模态分量;其次,融合能量熵、近似熵、样本熵、模糊熵将选定的模态函数量化为熵值,并据此设定检测阈值;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和抗干扰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电弧识别率达到98%以上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串联电弧故障 变分模态分解 对比试验 电弧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QN算法的直流微电网负载接口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
5
作者 周雪松 韩静 +3 位作者 马幼捷 陶珑 问虎龙 赵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 在直流微电网中,为了保证直流母线与负载之间能量流动的稳定性,解决在能量流动中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扰动问题。在建立DC-DC变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利用线性扩张观测器对总扰动的估计补偿和线性误差反馈控制特性对自抗扰控制器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并结合深度强化学习对其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优化。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负载侧电压波形,分析了DC-DC变换器在该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比例积分控制下的稳定性、抗扰性和鲁棒性,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参数摄动下进行了蒙特卡洛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深度强化学习 DQN算法 DC-DC变换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储能侧DC-DC变换器的强化学习自抗扰控制策略
6
作者 马幼捷 刘熠铭 +3 位作者 周雪松 王博 陶珑 问虎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72,共10页
直流微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是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微电网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和抗干扰能力弱等缺陷,该文提出一种由Q-learning算法赋能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模型内部摄动... 直流微电网电压稳定性研究是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针对微电网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和抗干扰能力弱等缺陷,该文提出一种由Q-learning算法赋能的DC-DC变换器自抗扰控制策略。通过引入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实现对模型内部摄动与外部扰动量的精确估计与补偿,利用Q-learning算法实现控制策略参数自适应优化,从而更高效地维持输出电压稳定。基于理论分析,推导范数意义下的Q-learning算法收敛性,并运用Lyapunov理论判据证明线性自抗扰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比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线性自抗扰控制与双闭环PI控制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果,充分验证该策略在提升DC-DC变换器抗扰能力和鲁棒水平的高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DC-DC变换器 自抗扰控制 Q-learning算法 Lyapunov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OC均衡的分布式储能电流分配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嘉梅 罗沁 +1 位作者 黄璇 刘志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4,共10页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线路阻抗不匹配会影响各线路的电流分配精度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效果。同时,由于采用下垂控制,虚拟阻抗的存在也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SOC均衡... 在孤岛直流微电网系统中,线路阻抗不匹配会影响各线路的电流分配精度和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均衡效果。同时,由于采用下垂控制,虚拟阻抗的存在也会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下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SOC均衡控制策略。该策略考虑了不同容量的分布式储能单元(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units,DESUs),并设计了交互DESUs邻居单元SOC均衡差异信息的收敛因子,以加快SOC均衡速度。利用结合多种系统状态信息的状态因子,通过单补偿环节即可实现输出电流的精准分配以及母线电压的恢复。使用改进后的动态平均一致性算法获取系统全局平均状态信息估计值。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搭建了4种工况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荷电状态 虚拟阻抗 电流分配 电压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
8
作者 朱晓荣 杜雯菲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实现微电网间的协调控制及功率互济,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其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下层为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中层为分布式一致性电压控制,上层为集中式控制协调各个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多... 为实现微电网间的协调控制及功率互济,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了基于能量管理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协同控制策略。其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下层为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中层为分布式一致性电压控制,上层为集中式控制协调各个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多层协同的控制策略使得集群中各微电网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相互间提供功率支撑,还可以与主电网进行互联,参与电力市场,利用不同地点的资源,最大化能量利用效率,保证整个集群电压质量。在微电网间通信故障或线路断开情况下所提控制策略基本不受影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在MATLAB/Simulink中模拟多种工况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在保证集群电压水平的同时,可以实现整个微电网集群的能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集群 独立性 功率互济 协同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及有源阻尼控制
9
作者 刘欣 李佳燏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332,I0101-I0102,共12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 直流微电网包含众多变流器,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分析,该文首先将系统分为各变流器和线路网络两个部分,结合变流器的端口阻抗和线路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建立了直流微电网的开环传递函数矩阵,然后基于此开环传递函数矩阵,使用特征值法分析了系统稳定性关于不同变流器的灵敏度,最后根据灵敏度对不稳定贡献最大的变流器进行附加有源阻尼以增强系统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验证了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稳定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 有源阻尼方法 恒功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单元异常下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
10
作者 贾宏杰 张育炜 +3 位作者 肖迁 穆云飞 金昱 陆文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6,共16页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 当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与故障等工况下,传统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易造成交流子微网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进而导致系统失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构网型单元限功率运行与故障工况的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当子微网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或故障工况时,首先,在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变换器控制层,构网型单元将输出功率钳位于最大值或退出运行,跟网型单元通过与互联变换器进行二次协同控制,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其次,在网间互联变换器控制层,与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相连的互联变换器转为构网型控制模式,为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提供母线电压与频率支撑,其余互联变换器按照正常子微网自身剩余容量分担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所需的支撑功率.多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当负荷连续增加,构网型单元处于限功率运行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通过网间互联变换器的变模式运行,实现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的快速恢复、跟网型单元输出功率的精准分配;当构网型单元处于故障工况时,所提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构网型单元异常子微网因交流母线电压与频率失去支撑导致的失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 分布式协同控制 构网型单元 异常运行工况 电压与频率支撑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晋宇 周荔丹 +3 位作者 于天佑 王子强 赵轩辉 姚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 储能系统具备平抑新能源波动、储存多余电能等作用,但单一类型的储能单元因响应速度、容量等限制难以满足需求。为提升孤岛直流微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电-氢混合储能系统控制方案,可充分发挥锂电池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可再生燃料电池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首先,针对电、氢储能子系统分别设计DMPC控制器,可实现正常工况下电、氢储能分别支撑高、低频负荷,降低电储能充放电次数,延长寿命;而在氢储能停机工况下,可实现电储能单独支撑负荷,维持系统稳定。其次,考虑电、氢储能响应速度差异,基于DMPC代价函数的荷电状态恢复项,引入了权重自适应算子,避免了负责快速响应的电储能平均电压恢复能力突降,提高了直流电压暂态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电-氢混合储能 燃料电池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微电网母线电压二次纹波抑制方法
12
作者 齐永韬 余墨多 +4 位作者 黄文焘 邰能灵 祝彦兵 王良秀 杨永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747,I0101,共11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经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的三相不平衡负载会产生二次纹波功率,使逆变器输入电流中含有二次纹波,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二次纹波分量,影响微电网供电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母线... 在直流微电网中,经逆变器接入直流母线的三相不平衡负载会产生二次纹波功率,使逆变器输入电流中含有二次纹波,导致直流母线电压出现二次纹波分量,影响微电网供电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多逆变器相位协同控制的直流母线纹波电压抑制方法,解决了传统纹波抑制方案对系统原始工作状态产生影响的问题,并增强了二次纹波的抑制效果。分析了二次纹波的产生机理与叠加特性,归纳了总纹波电流幅值与各支路纹波电流相位差的关系,提出通过控制相位差实现降低总纹波电流幅值的方案。为实现该方案并降低相位调节暂态过程中负载电压的波动,该文建立了参考相位优化模型,计算各支路纹波电流的最优参考相位。提出逆变器输入侧纹波电流相位控制策略,使纹波电流相位能跟踪参考相位,并采用分段式相位调节以防止相位变动过快。该文所提方案无需增设滤波设备,对系统原有工作状态影响小,可应对含多个分布式不平衡负载的场景,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母线二次纹波电压降低95%。仿真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电能质量 二次纹波 协同控制 相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状态稳定条件的直流微电网集群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
13
作者 刘宿城 褚勇智 +2 位作者 刁吉祥 张前进 刘晓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4-558,573,共16页
直流微电网集群由地理上毗邻的多个直流微电网灵活互联而成,代表了未来配用电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高阶、强耦合、非线性以及动态变化等复杂系统特性使得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大信号稳定性分析面临巨大挑战。传统集中式建模方法需要获... 直流微电网集群由地理上毗邻的多个直流微电网灵活互联而成,代表了未来配用电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高阶、强耦合、非线性以及动态变化等复杂系统特性使得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大信号稳定性分析面临巨大挑战。传统集中式建模方法需要获取系统整体动态模型,随着微电网单元个数的增加,会导致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分析无法求解且不具备可扩展性等问题。为此,将直流微电网集群统一描述为包含多个子系统互联的大系统,提出基于输入-状态稳定条件的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系统拓扑和控制结构建立分布式大信号降阶模型;然后,借助输入-状态稳定条件导出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判据,并根据具体算例得到稳定区间,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趋势;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结果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集群 分布式建模 大信号稳定性 输入-状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混合微电网电源故障后电压/频率无差控制
14
作者 李军 包那琴 +2 位作者 陈建华 吕干云 陈遗志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 大多数孤岛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变换器为跟网型变换器,在运行模式切换时需要远程通信改变其控制方式。当系统运行模式突然切换且遭遇通信故障或延迟,跟网型变换器无法快速改变控制方式,从而导致电压和频率崩溃。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一种新型互联变换器(构网器),该变换器由一对背靠背的DC/DC和DC/AC变换器构成。构网器只需本地通信,通过测量和控制DC-DC侧直流电压、互联电容器电压以及DC-AC侧交流频率即可实现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提高混合微电网韧性。基于光伏电源支撑的构网器控制在模式切换后会导致系统电压/频率的小幅跌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构网器与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调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构网器和虚拟直流电机储能协同作用下,孤岛混合微电网中交直流任何一侧稳压电源突发故障后,交流侧频率以及直流侧电压均能够快速稳定在额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微电网 构网器 模式无缝切换 虚拟直流电机储能 无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储直流微电网的VSG协同控制策略
15
作者 姚钢 石片超 +2 位作者 周荔丹 王子强 罗承东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提高孤岛直流微电网的系统惯性及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含氢储直流微电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协同控制策略。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引入氢储VSG控制策略,提供系统电压支撑,增强系统稳定性,利用电... 为提高孤岛直流微电网的系统惯性及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出一种含氢储直流微电网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协同控制策略。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引入氢储VSG控制策略,提供系统电压支撑,增强系统稳定性,利用电池储能响应速度快的特性应对系统功率波动,弥补氢储能响应速度慢的缺陷。同时针对电池储能的能量密度低、难以提供稳定能量供应的问题,提出蓄电池动态关断策略,由能量密度更高的氢储承担稳态功率差额,降低蓄电池充放电次数以延长其寿命。通过构建状态方程对混合储能系统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并进行仿真研究。相较于下垂控制策略,所提策略显著降低了系统超调、燃料电池与电解槽切换频率,有效提升了系统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系统惯性 协同控制 动态关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在事件触发非周期间歇控制下的镇定
16
作者 刘永忠 刘斌 谢周腾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本文研究系统的负荷功率超过系统本身稳定区域,从而导致系统状态发散下的直流微电网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问题.由于直流微电网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大负荷功率的负阻抗特性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通过引入储能系统,控制储能系统的注... 本文研究系统的负荷功率超过系统本身稳定区域,从而导致系统状态发散下的直流微电网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问题.由于直流微电网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大负荷功率的负阻抗特性可能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本文通过引入储能系统,控制储能系统的注入电流来稳定直流微电网.考虑到储能受实际物理条件的限制,本文对控制器的输出能量和控制电流的大小进行了约束.其次,为了使控制器在控制中更合理的利用通信带宽,节省通信资源,设计了一个基于状态控制宽度的事件触发间歇控制器.并借助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提控制的稳定性,Zeno行为也在稳定性分析中进行了排除.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载 直流微电网 间歇控制 事件触发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麻雀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分级均流稳压控制
17
作者 陈致远 曾国辉 赵晋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7-327,共11页
针对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中,线缆阻抗、工况变化带来的功率分配不均及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整定下垂系数和分级下垂控制的结合控制策略。首先,改进算法将动态发现者与自适应螺旋因子相结合,提高了原算法的寻... 针对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中,线缆阻抗、工况变化带来的功率分配不均及母线电压跌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麻雀搜索算法整定下垂系数和分级下垂控制的结合控制策略。首先,改进算法将动态发现者与自适应螺旋因子相结合,提高了原算法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在整定下垂系数过程中,以下垂系数和电压补偿截距作为搜索维度,采样直流母线电压和各微源输出电压、电流,分别计算其与目标值的偏差量,并将偏差量的和作为目标函数,通过迭代更新收索最优下垂参数。然后,实时检测直流微电网输出电压、电流,以此诊断直流微电网工况变化,同时调整最优下垂参数进行分级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微源故障断开、母线负荷投切及本地负载投切的工况下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改进麻雀算法 均流控制 母线电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BiLSTM-Attention的直流微电网故障诊断研究
18
作者 孟宏宇 张建良 +1 位作者 蔡兆龙 李超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9-1380,I0012,共13页
针对现有直流微电网故障诊断面临的快速性与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CNN挖... 针对现有直流微电网故障诊断面临的快速性与准确性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CNN挖掘故障数据在某一时刻的纵向细节特征,并压缩数据长度,降低后续网络训练参数量,以提升故障诊断的快速性;进而,构建以BiLSTM为核心的级联网络,实现对故障数据在故障演化过程中横向历史特征的提取,并融合注意力机制促使模型关注故障时刻数据的特征变化规律,以提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主流故障诊断方法,该文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与更快的识别速度,并且对于故障记录数据在噪声干扰、不平衡样本以及小样本等情况下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直流微电网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与电压越限风险的孤岛微电网群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19
作者 张育炜 肖迁 +3 位作者 穆云飞 贾宏杰 金昱 陆文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8,共10页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 孤岛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多采用子微网功率按比例分配方法,其在重负荷接入下面临频率与直流母线电压的越限风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协调控制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分层控制架构;其次,在微电网群控制层,提出一种基于子微网极限功率点钳位的微电网群互联变换器功率分配方法,当重负荷接入时,有越限风险的子微网功率钳位于其阈值,保证频率与电压稳态不越限;再次,在子微网控制层,设计一种基于频率与电压微分前馈补偿的子微网瞬时功率控制方法,进一步保证频率与电压动态不越限。基于此,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关键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参数的设计过程。最后,多工况下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频率越限风险 电压越限风险 分层协调控制 功率分配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变换器的模糊VSG参数自适应控制
20
作者 刘晨 王生铁 刘瑞明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对于弱电网条件下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存在交流子网缺少惯性和母线频率易突变等问题,研究改善微电网动态性能的互联变换器控制策略。为提高系统惯性,在功率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给出了互联变换器VSG控制结构。为... 对于弱电网条件下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存在交流子网缺少惯性和母线频率易突变等问题,研究改善微电网动态性能的互联变换器控制策略。为提高系统惯性,在功率控制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给出了互联变换器VSG控制结构。为增强参数的适应性,在分析同步发电机惯性特性和阻尼特性对系统动态性能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控制技术,给出了互联变换器基于模糊控制的VSG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使混合微电网在调度模式下响应功率指令时,功率和频率响应更快,超调更小,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模糊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互联变换器 参数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