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玉米秸秆对Cu^(2+)废水的吸附 被引量:32
1
作者 刘江国 陈玉成 +2 位作者 李杰霞 刘波 蒋小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改性玉米秸秆对含Cu2+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50mg/L的Cu2+废水,在秸秆投加质量为0.3g(质量浓度6g/L)、pH为6.5~7.0、吸附温度298K、吸附... 采用改性玉米秸秆对含Cu2+废水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对废水中Cu2+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50mg/L的Cu2+废水,在秸秆投加质量为0.3g(质量浓度6g/L)、pH为6.5~7.0、吸附温度298K、吸附平衡时间35min条件下,对Cu2+的吸附率约97.2%,吸附量约10mg/g。改性玉米秸秆对Cu2+的吸附量随溶液中Cu2+平衡浓度、温度及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方程很好地拟合,其中Langmuir方程拟合得最好,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2.195mg/g。吸附是一个自发吸热的快速反应过程,在35min内能达到稳定平衡,Elovich方程能更好地拟合该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玉米秸秆 cu2+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对废水中Cu(Ⅱ)的沉淀浮选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生鹏 霍文凯 +2 位作者 王茹 廖学品 石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72-3878,共7页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 以低浓度Cu^(2+)水溶液模拟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了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型CBS和阳离子型C-CBS)对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气速、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气浮时间、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废水中Cu^(2+)沉淀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BS和C-CBS均适用于在碱性条件下对金属离子废水进行沉淀浮选,Cu^(2+)的去除率达到90%左右;且随着气速的升高,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后趋于不变;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加,对CBS,Cu^(2+)的去除率增加,而对C-CBS,Cu^(2+)的去除率反而下降;随气浮时间延长,Cu^(2+)去除率逐渐增加而后趋于不变。研究表明,胶原多肽基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沉淀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多肽 表面活性剂 cu2+废水 沉淀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联合在重金属污染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景成 刘思伟 +1 位作者 李静 葛丽燕 《化学工程师》 CAS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下的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治理是当前生态修复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为判断协同修复下水体中Cu2+的去除效果,通过在不同Cu2+初始浓度及p H值下单一植物对Cu2+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Cu2+浓度及p H值后添加耐铜... 植物与微生物协同作用下的重金属污染的水体治理是当前生态修复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为判断协同修复下水体中Cu2+的去除效果,通过在不同Cu2+初始浓度及p H值下单一植物对Cu2+处理效果的实验研究,筛选出最适宜的Cu2+浓度及p H值后添加耐铜菌株以期判断植物-微生物协同修复下废水中Cu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物对废水中Cu2+的去除过程可分为快速吸收期、稳定期、衰减期3个阶段;植物对废水中Cu2+去除率在一定范围内随废水初始p H值增大而逐渐增大,当p H值超过一定范围时,去除率减小;酸模、鼠草、鸭跖草、香薷4种植物中,酸模对废水中Cu2+去除效果较好,添加耐铜菌后能促进植物对水体中Cu2+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废水 耐铜菌株 植物-微生物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