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OPLOIDY BETWEEN THE TWELVE YUAN (SOURCE) POI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ZANGFU-ORGANS 被引量:1
1
作者 成泽东 张立德 陈以国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6年第1期33-38,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mak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oploidy between the twelve Yuan (source) poi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Zangfu-organs from 1 ) historical development, 2) correlation, 3) cl...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make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autoploidy between the twelve Yuan (source) poi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Zangfu-organs from 1 ) historical development, 2) correlation, 3) clinical application, 4) experimental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uan points and the Zangfu-organs, and between meridians and Zangfu-organs, and 5) literature description. The twelve Yuan point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the Zangfu-org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elve Yuan (source) points zangfu-organs Somato-visceral corre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慢性胃炎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评竹 张雅俊 +4 位作者 廖小云 郦沛祺 黄彤江 方剑乔 邵晓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3期255-258,290,共5页
慢性胃炎(CG)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CG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缓解CG患者胃部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目前针刺治疗CG的作用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对胃腑与相关经穴... 慢性胃炎(CG)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CG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明显缓解CG患者胃部不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但目前针刺治疗CG的作用机制尚无统一定论。本研究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对胃腑与相关经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阐述,并从针刺调节穴位局部微环境、针刺对胃本身的干预、针刺作用的中枢与外周通路等方面探讨总结针刺治疗CG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临床针刺治疗CG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慢性胃炎 针刺 作用机制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孟含姝 宋雅 +1 位作者 杨青伟 吴兴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6-8,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症状,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相关文献,分析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症状包括肢体麻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症状,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热点。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相关文献,分析DPN的病因病机、中医外治法治疗DPN的理论基础、DPN的常用中医外治法,以期为临床诊治DP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C计划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神经学机制
4
作者 徐枝芳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前不少针灸领域学者已明确指出SPARC计划或许是中医传统针灸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现代针灸效应及机制研究参考并借鉴SPARC计划的成果及思路愈发重要。文章整理总结了SPARC计划中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相关的各项研究,结合... 目前不少针灸领域学者已明确指出SPARC计划或许是中医传统针灸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现代针灸效应及机制研究参考并借鉴SPARC计划的成果及思路愈发重要。文章整理总结了SPARC计划中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相关的各项研究,结合该计划所关注的自主神经传导通路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的神经学调控机制,提出内脏疾病反映于体表经穴或经脉的过程与交感节后神经元共同参与支配以及背根神经节交感芽生有关,而体表与内脏在感觉传入和自主神经传出之间的投射关系可能是经脉或经穴治疗脏腑疾病的神经解剖学途径,为中医学的现代机制研究和转化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SPARC计划 经络 经穴 自主神经 神经节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六经辨证临床研究
5
作者 宋汉琳 王榕 刘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对1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基于六经辨证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六经病与性别、年龄、病程及常见合并症之间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六经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对11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基于六经辨证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六经证型分布规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六经病与性别、年龄、病程及常见合并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以中年组人数最多;以病程1~5年最多;舌象以红舌苔薄白最为常见,脉象以脉弦细多见。六经证型分布中,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少阳病、太阴病、少阴寒化病、少阴热化病、厥阴病、太阳病、阳明病。两经合病最多见,其中少阳少阴合病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少阳太阴合病;三经并病仅有5例。通过分析六经病与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女性厥阴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年轻人更易出现太阳病的症状特点,少阳病、阳明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合并脑梗死的病人更易出现少阴寒化。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临床上六经证型皆可出现,多见两经合病,所占比例略高于单经病,三经并病出现频率极低,未见三经以上合病。六经辨证是诊治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可行辨证方法,多以少阳病、少阳少阴合病、少阳太阴合病为切入点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六经辨证 证型分布规律 证候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现代化诠释和发展思路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树中 陈永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781-787,共7页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内容下,“司外揣内”反映脏腑病变可在体表出现特定症状或体征;而“辨经论治”则反映了经脉体表刺激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当下的多...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诊断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该理论内容下,“司外揣内”反映脏腑病变可在体表出现特定症状或体征;而“辨经论治”则反映了经脉体表刺激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在当下的多学科交叉和大数据时代下,验证及科学诠释经络学说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从“经脉-脏腑相关”的角度,探讨应用大数据技术发现诊治疾病的规律,利用多学科前沿技术研究该学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以梳理总结传统经络理论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及提升经络理论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中医现代化 大数据 发展思路 经脉-脏腑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侯林茹 赵文君 +6 位作者 杨元祯 李姗姗 赵素红 徐明杰 徐枝芳 郭义 公一囡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探讨脏腑功能于相应经脉系统的反映以及针刺十四经脉穴位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围绕肺、胃和肠探讨经脉-脏腑的治疗特异性,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思路。近年来探讨经脉-脏腑相关从经络诊察法到关注患者异常感觉变化再到基于表征的物理检测手法,研究手段逐步提高,结论更具客观性,但研究仍集中于肺、胃和大肠等脏腑,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注重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扩大研究范围,增加脏腑器官的普适性,为寻找更系统更全面的依据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经脉-脏腑相关 脏腑体表相关 经络诊察法 敏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机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静怡 杨晨曦 +4 位作者 包洁 杜丽君 陈彬睿 邵晓梅 周传龙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8期788-794,共7页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解释了体表经脉穴位与内在脏腑之间的双向联系,是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体表穴位。当体表感受一定刺激时,经络可将信息传导于脏腑。该理论为针刺调理经络以治疗肠...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解释了体表经脉穴位与内在脏腑之间的双向联系,是中医经络理论的核心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反映于体表穴位。当体表感受一定刺激时,经络可将信息传导于脏腑。该理论为针刺调理经络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提供了理论支持。IBS的基础病机为脾虚湿浊内蕴,大肠传导失司。针灸在缓解和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上具有显著疗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为原则,临床根据其不同分型选用合适腧穴。肝脾不调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止泻;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虚实夹杂治宜寒热平调,祛湿止泻;肺失宣降,大肠腑气不通之便秘型IBS(IBS-C),治宜宣发肺气,化浊通腑。针灸治疗时应调理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任脉,针刺其腧穴,并根据实际情况加用足厥阴经、足太阳经、手太阴经之腧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经脉 经脉-脏腑相关 经穴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常小荣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特色探骊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汝涵 曹思慧 +8 位作者 罗坚 肖逸 罗容 刘未艾 熊暑霖 刘琼 常小荣 钟欢 刘密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22-1426,共5页
常小荣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临床诊治脾胃病过程中注重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则以调畅中焦、调和五脏气... 常小荣教授认为“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学说的核心理论,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总结常小荣教授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辨治脾胃病的学术经验,在临床诊治脾胃病过程中注重经脉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则以调畅中焦、调和五脏气机为要,辨证严谨,选穴精准,以四白、梁门、足三里为治疗脾胃病的基础用穴,并注重灸法的运用。常小荣教授提倡学习经典与继承创新,坚持研究与临床相结合,为传承发展“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脏腑相关 脾胃病 三段取穴 灸法 名医经验 常小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诸阳脉皆上至头”探讨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腾 颜靖岚 +2 位作者 张震 商祚祥 陈永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318-1325,共8页
“诸阳脉皆上至头”强调了人体阳经上行至头,与脑腑相联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临床多从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本文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对“诸阳脉皆上至头”进行探讨,... “诸阳脉皆上至头”强调了人体阳经上行至头,与脑腑相联系。缺血性脑卒中是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致死性疾病。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临床多从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本文基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对“诸阳脉皆上至头”进行探讨,结合阳经穴位的现代研究,从神经网络、脑血管功能、大脑代谢、中枢免疫功能、细胞死亡五个方面综述阳经取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阳经联络脑腑的经络特点的科学性提供现代理论支持,促进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转化,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阳经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网络 脑血管功能 经脉-脏腑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探析针灸与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永君 颜靖岚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309-1317,共9页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长期医学实践形成的针灸刺激体表经络或穴位治疗脏腑疾病的诊治规律的总结,与神经节段分布规律和外周传入-中枢-效应器官的激活途径联系密切。该理论对近些年兴起的现代外周神经调控技术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给... “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是长期医学实践形成的针灸刺激体表经络或穴位治疗脏腑疾病的诊治规律的总结,与神经节段分布规律和外周传入-中枢-效应器官的激活途径联系密切。该理论对近些年兴起的现代外周神经调控技术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也给传统针灸疗法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因此,本文试从该经络理论指导下的针灸治疗对照新近兴起的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综述两者异同及近期概况,阐明两者之间的融合和发展的关系,以期为经典经络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刺激 针灸 外周神经调控技术 经脉-脏腑相关 经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源三岐”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解剖基础
12
作者 薛松 颜靖岚 +3 位作者 布雨 池福娜 陈永君 张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326-1333,共8页
根据任督冲脉循行特点,通过针灸三脉腧穴治疗胞宫疾病,这种取穴方法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吻合。“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揭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梳理针灸起效的神经... 根据任督冲脉循行特点,通过针灸三脉腧穴治疗胞宫疾病,这种取穴方法与“经脉-脏腑相关”理论吻合。“经脉-脏腑相关”理论揭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此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梳理针灸起效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自主神经通过卵巢上神经及卵巢丛神经两条神经通路参与调节卵巢功能,而腹腔神经节-卵巢上神经-卵巢和肠系膜上神经节-卵巢丛神经-卵巢两条神经传导通路与任督冲脉起源及部分循行线路有一定的重合,这可能是任督冲脉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的神经生物学证据。进一步从任督冲三脉的循行与胞宫的联系出发,通过神经解剖和腧穴传导两个方面,分别对任脉、督脉、冲脉与卵巢上神经、卵巢丛神经两条神经通路之间存在的重合位点进行论述,以期为针灸治疗卵巢功能性疾病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源三岐 经脉-脏腑相关 卵巢功能性疾病 针灸 关元穴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NLRP3 Inflammasome and Morphology of Uterine in Ra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Based on Meridian Acupoint Viscera Correlation Theory
13
作者 Shao-Hua Wang Han-Yu Yuan +4 位作者 Juan Li Si-An Pan Xiao Xue Zeng-Hui Yue Yu Liu 《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oints and the uterus in primary dysmenorrhea(PDM)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EA)on NLRP3 inflammasome and morphology of uterine tissues in rats.Mater...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oints and the uterus in primary dysmenorrhea(PDM)and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EA)on NLRP3 inflammasome and morphology of uterine tissues in rats.Materials and Methods:Ra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Control,PDM,EA,and nonacupoint EA(sham)groups.Writhing reactions in the rats were carefully monitored.Prostaglandin E2(PGE2)and prostaglandin F2α(PGF2α)levels in the rat serum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To assess the damage,the histomorphology of the rat uterus was examined using the opt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West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carboxy-terminal leucine-rich repeat domain and amino-terminal pyr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NLRP3),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ASC),and 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interleukin-1β(IL-1β),and IL-18.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PDM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oth writhing times and scores,with a high pathological score of the uterine tissue.Serum PGF2α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whereas PGE2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In addition,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NLRP3,ASC,caspase-1,IL-1β,and IL-18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01).The EA group showed opposite effects from the PDM group(all P<0.05).The sham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writhing time,serum PGF2αlevels,and expression levels of NLRP3,ASC,caspase-1,IL-1β,and IL-18 than the EA group.In contrast,serum PGE2 levels in the sham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EA group(all P<0.05).Conclusions:NLRP3 infiammasome activation in PDM triggers pathological inflammation.Sanyinjiao(SP6)and Guanyuan(CV4)had specific effects on PDM.EA of SP6 and CV4 may treat PDM by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and protecting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ute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ACUPUNCTURE primary dysmenorrhea meridian acupoint-viscera correlation MORPHOLOGY NLRP3 inflammasome
原文传递
风池穴的解剖结构与安全针刺法的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卫东 杜正 +1 位作者 方正清 王龙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505-506,共2页
风池穴是临床治疗脑部疾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穴位。但由于它所处的位置,在针刺时如操作不慎,易造成医疗事故。据此,我们通过对该穴进行尸体层次解剖和断面解剖,为临床针刺该穴的适宜深度、方向提供形态学的依据。
关键词 风池穴 解剖学 组织学 针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经论治治疗中风7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杨光福 卢智 +1 位作者 魏凤菊 赵永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37-438,共2页
辨经论治治疗中风70例疗效观察杨光福,卢智,魏凤菊,赵永辰(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定071000;保定市卫生学校)主题词中风/针刺疗法,经络辨证中风病颇为常见.死亡率居首位。中西医联合攻关,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 辨经论治治疗中风70例疗效观察杨光福,卢智,魏凤菊,赵永辰(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定071000;保定市卫生学校)主题词中风/针刺疗法,经络辨证中风病颇为常见.死亡率居首位。中西医联合攻关,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而降低病残率即为重要研究课题。近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刺疗法 经络辨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与微循环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胡雯雯 李桂兰 郭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循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二者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本文总结了近10年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文献,从结构形态、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入手,对经络与微循环相关性研究...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微循环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二者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本文总结了近10年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文献,从结构形态、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入手,对经络与微循环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微循环 相关性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络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麓 金蕾 陈槐卿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0-1473,1478,共5页
本文对近年来经络研究的新进展作了概述:(1)从穴位和经脉所在的深层组织发现有筋膜、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及组织液积聚,它们在经络感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资料涉及循经感传的特征、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经络功能的整体性,即... 本文对近年来经络研究的新进展作了概述:(1)从穴位和经脉所在的深层组织发现有筋膜、结缔组织、肥大细胞、胶原纤维及组织液积聚,它们在经络感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资料涉及循经感传的特征、神经生物学基础。涉及经络功能的整体性,即同一经脉上的不同穴位具有同一的临床效应;介绍了络脉的作用和跨节段长距离传递的机制;(3)经脉—脏腑双相联系的客观证明;(4)关于基因芯片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在研究动向方面,经络研究的目标转向功能性探讨,着重于体表—内脏相关的研究;合理分配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研究的比重和协调;面对近年来的国际竞争,中国的医务和科技工作者感到有不可推诿的责任,从而加速推动经络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理论 穴位 体表循经线 经脉-脏腑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夏毅 张天生 +1 位作者 王海军 冀来喜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55-358,共4页
本文从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规律性、现代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的相对特异性,并提出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经络相关研究中现存不足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穴位病理反应 脏腑经络 相互关系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针治疗中枢性延髓麻痹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胜 史子玉 +3 位作者 朱长元 高立群 庞淑芬 任晓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67-468,共2页
颈针治疗中枢性延髓麻痹34例临床观察王胜,史子玉,朱长元,高立群,庞淑芬,任晓荣(中国人民解放军255医院,唐山063000)主题词麻痹,延髓性/针刺疗法,颈血液流变学中枢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Pseu-dob... 颈针治疗中枢性延髓麻痹34例临床观察王胜,史子玉,朱长元,高立群,庞淑芬,任晓荣(中国人民解放军255医院,唐山063000)主题词麻痹,延髓性/针刺疗法,颈血液流变学中枢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palsy),常继发于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痹 延髓性麻痹 针刺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五”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俊岭 陈振荣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 ;②经脉 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 ;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 ;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 本文从①循经感传现象的外周和中枢机理 ;②经脉 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生理学与形态学基础 ;③经脉循行线上理化特性的观察和机制分析 ;④古代经络文献研究与现代经络研究史等四个方面概述了“九五”期间经络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研究结果揭示 :循经感传与外周神经、骨骼肌链、脊髓运动神经元柱和大脑皮层等结构和有规律性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针刺经脉穴位对相应脏腑功能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有其相关的神经生物学物质基础 ;经脉循行线上出现的各种生物物理现象包括红外辐射轨迹、液晶等与机体生物信息的特殊传递活动密不可分 ;经络是指人体体表与体表、体表与内脏远隔部位特定联系的规律 ;目前我国对于经络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经络 循经感传 经脉-脏腑相关 经脉线理化特征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