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acoronary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drug balloon angioplasty in a young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A case report
1
作者 Li-Qiong She De-Kui Gao +3 位作者 Le Hong Yin Tian Hui-Zhen Wang Sheng Huang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24年第9期531-541,共11页
BACKGROUND The combination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and gastric ulcers poses a challenge to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particularly for young patients.The role of... BACKGROUND The combination of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and gastric ulcers poses a challenge to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particularly for young patients.The role of drug-coated balloons(DCBs)in the treatment of de novo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large vessels remains unclear,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STEMI.Our strategy is to implement drug balloon angioplasty following the intracoronary administration of low-dose prourokinase and adequate pre-expansion.CASE SUMMARY A 54-year-old male patient presen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due to chest pain on June 24,2019.Within the first 3 minutes of the initial assessment in the emergency room,the electrocardiogram(ECG)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There was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Subsequently,atrial fibrillation terminated spontaneously and reverted to sinus rhythm.Soon after,the patient experienced syncope.The ECG revealed torsades de pointe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A few seconds later,it returned to sinus rhythm.High-sensitivity tropon in I was normal.The diagnosis was acute STEMI.Emergency coronary angiography revealed subtotal occlusion with thrombus formation in the proximal segment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Considering the patient's age and history of peptic ulcer disease,after the intracoronary injection of prourokinase,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and 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 were conducted for thorough preconditioning,and paclitaxel drug-eluting balloon angioplasty was performed without any stents,achieving favorable outcomes.CONCLUSION A PPCI without stents may be a viable treatment strategy for select patients with STEMI,and further research is warra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combinant human prourokinase De novo coronary lesion Large vessels Drug-eluting balloon angioplasty Case rep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柳 郑庆厚 +3 位作者 战吟戈 王乐 陈勤聪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4-800,共7页
目的评价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PCI)治疗中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PCI的A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 目的评价急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PCI)治疗中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的疗效。方法选择行急诊PPCI的ASTEM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PPCI术常规治疗,若PPCI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达到TIMI血流3级,则终止手术;若TIMI血流≤2级,则应用指引导管于冠脉内注射硝普钠、硝酸甘油、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直到IRA达到TIMI血流3级。治疗组是在PPCI术常规治疗基础上,术中开通IRA后应用指引导管于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8 mg及腺苷注射液200μg,若IRA达到TIMI血流3级,则终止手术;若TIMI血流≤2级,则再次注射腺苷注射液改善CMD,直到IRA达到TIMI血流3级。观察指标,①心肌损伤指标:术前及术后12、24、36、48 h的血浆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水平;②心肌灌注指标: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术后90 min IRA导联ST段回落值(STR);③心肌缺血的程度:术后3 d行静息D-SPECT+腺苷负荷D-SPECT检查,观察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④术后30 d的药物不良反应:皮下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脑出血;⑤术后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情况。结果①心肌损伤指标:术前的cTnI、CK-MB、NT-pro BNP水平两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肌损伤指标治疗组均在术后12 h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之后均趋势下降,术后48 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心肌灌注指标:治疗组术后CTF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应用秩和检验,治疗组术后90 min STR显著优于对照组(Z=2.437,P=0.014)。③心肌缺血的程度:两组患者在术后3 d行静息D-SPECT+腺苷负荷D-SPECT检查,在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治疗组在负荷缺血节段数、静息灌注总评分、负荷灌注总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④术后30 d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皮下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脑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术后30 d的MACE情况:两组患者在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情况以及总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PPCI中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腺苷注射液对ASTEMI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心肌损伤、心肌灌注和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腺苷注射液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C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的疗效
3
作者 李亚楠 张红雨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6期518-523,共6页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对急性重度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时,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对急性重度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发病时间<12 h、直接PCI时梗死相关动脉为重度血栓负荷(血栓积分≥4分)的急性STEMI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原+替罗非班组(研究组,61例)和单纯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①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脂血症病史、心功能分级、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术前化验(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肌钙蛋白T、CRP、D-二聚体、B型脑钠肽、肌酐、血红蛋白)、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症状至再灌注时间和血栓负荷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I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研究组2 h心电图ST段回降率≤50%占比、超敏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术后24 h B型脑钠肽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球囊尾部于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尿激酶原能够减少重度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损害,改善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冠脉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pro-UK冠状动脉内注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王久凯 齐杰 张树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冠状动脉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冠状动脉内注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8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hpro-UK冠状动脉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心肌酶谱、血清炎症因子、胱抑素C(Cys-C)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毕即刻,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为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谱、炎症因子、Cys-C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pro-UK冠状动脉内注射可改善经PCI治疗AMI患者心脏血流和心功能,降低心肌酶、炎症因子和Cys-C水平,且可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谱 炎症因子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庄文辉 徐志鹏 +2 位作者 王华 吕厚宽 程炎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933-1938,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STEMI...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记录ST段回落率(STR)。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1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并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事件、两组住院期间及PCI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cT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STR>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TMPG明显高于对照组,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NT-proBNP、LVEDD与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NT-proBNP、LVEDD及LVESD均明显降低,LVEF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P=0.75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总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P=0.188)。观察组术后1周IL-1β、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IL-1β、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进行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应用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及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老年人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影响
6
作者 王芳 马龙 +3 位作者 何洋洋 冯浩 朱晓彤 雍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0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新沂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下壁STEMI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经导管推注100μg硝酸甘油或硝普钠后实施PCI;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导管推注20mg重组人尿激酶原至梗死相关动脉后实施PCI。采用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即刻TIMI血流分级比较,0~1级:观察组1例(2.5%),对照组7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观察组3例(7.5%),对照组8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观察组36例(90.0%),对照组25例(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可有效改善急性下壁STEMI患者急诊PCI中梗死相关动脉的冠脉血流情况,改善心肌供血不足,且不增加出血等不良反应,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梗死相关动脉 经皮冠脉介入术 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黄毅 郑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PC...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常规药物+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CK、CK-MB及LD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效果明显,可改善心功能,降低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经皮冠脉介入术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的观察
8
作者 孙运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对重组人尿激酶原(rhuPA)和经皮冠脉介入术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定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对重组人尿激酶原(rhuPA)和经皮冠脉介入术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定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术,观察组实施rhuPA+经皮冠脉介入术,将两组治疗结果(心功能、血流分级和不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刚入院时,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LVEDD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和NT-proBNP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rhuPA+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后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不良情况概率低,有助于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经皮冠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改善效果
9
作者 莫小燕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用血栓抽吸术,观察组使用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血流灌注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指标、MACE及出血率。结果两组术前TIMI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TIMI分级中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d的MBG 3级比例、ST段回落≥50%率高于对照组,术后N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BNP、Mb、CK-MB、cTnⅠ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再发STEMI、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心脏性猝死等MAC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IMI大出血、TIMI小出血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联合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STEMI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心肌血流灌注,降低NRP率,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MACE低,出血风险较低,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术 冠脉内注入重组人尿激酶原 效果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PCI与延迟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王晓宇 范西真 +1 位作者 王喆 岳萃涛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后联合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与延迟PCI对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安徽省多医学...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进行溶栓治疗,比较溶栓后联合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与延迟PCI对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安徽省多医学中心的146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注射用rhPro-uk进行溶栓治疗,将溶栓后24 h内行PCI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超过24 h行PCI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T段回落>50%、胸痛完全缓解、PCI术支架植入的占比以及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的心脏彩超指标〔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并分析在院期间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胸痛完全缓解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0.7%比51.7%,P<0.05),PCI术支架植入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64.8%比98.3%,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ST段回落>50%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5%比86.2%,P>0.05)。研究组出院前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4.50%(44.00%,55.50%)比52.50%(42.00%,55.00%),P<0.05〕;两组出院前LAD、LVE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LAD、LVE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AD(mm):37.45(35.00,39.45)比38.80(36.75,41.00);LVEDD(mm):46.55(43.25,52.85)比51.00(46.15,55.50);LVEF:56.00%(53.00%,59.75%)比50.50%(46.00%,55.50%);均P<0.05〕。两组院内均未出现心源性猝死和再发心肌梗死事件,所有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MACCE、NACE、充血性心力衰竭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ACCE:9.1%比24.1%;NACE:9.1%比27.6%;充血性心力衰竭:3.4%比13.8%;严重心律失常:3.4%比13.8%;均P<0.05)。结论STEMI患者给予注射用rhPro-uk溶栓后24 h内行PCI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肌重构,减少支架植入数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且出血风险无显著增加。注射用rhPro-uk溶栓联合早期PCI治疗STEMI患者比延迟PCI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重组人尿激酶原 溶栓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后PCI与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1
作者 陈湾湾 姚朱华 +4 位作者 马梅 程立松 周馨 杜建平 庞志华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28-1432,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215例,根据先前是否接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直接PCI(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215例,根据先前是否接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溶栓后早期PCI组(68例)和pPCI组(147例)。比较2组PCI治疗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即刻TIMI血流分级、术后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观察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左心室功能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2组基线数据无明显差异。溶栓后早期PCI组的术前TIMI血流2~3级比例明显高于pPCI组(77.9%vs 20.4%,P〈0.05);PCI术后,2组TIMI血流2~3级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PCI组TMPG3级的比例高于pPCI组(82.4%vs 68.7%, P〈0.05),术后CTFC低于pPCI组[(27.7±5.0)帧vs (32.6±7.1)帧,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低于pPCI组[(225.8±108.3) U/L vs (283.4±110.6) U/L,P〈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及MACE发生率、随访6个月时左心功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2组术后3、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术前,溶栓后早期PCI组术后1、3、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术前(P〈0.05),pPCI组术后3、6个月的LVEDd低于术前(P〈0.05)。结论不能及时施行pPCI的STEMI患者,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PCI不增加出血及MACE发生风险,且在改善近期心功能方面的获益与pPCI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再灌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德良 索蒲霞 +4 位作者 王新华 裴建行 贾涵铄 张苗苗 马光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拟行PCI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A组... 目的探讨冠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拟行PCI术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尿激酶原组(A组n=42)和重组人尿激酶原+硝普钠组(B组n=46),将rh-proUK 10 mg、rh-proUK 10 mg+硝普钠100~400μg分别通过刺破球囊注入2组患者中,然后植入支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流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PCI术后,B组的TIMI分级、TMBG分级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0591、2.3455,P<0.05)。PCI术后,B组的STR>50%比例高于A组,CK-MB、cTnI的峰值时间均较A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B组LVEF高于A组,LVEDD、LVDs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月内,2组中,A组出现复发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总发生率为11.9%;B组出现复发心绞痛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总发生率为8.7%;2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仅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皮肤淤斑等,均无内出血和脑出血等严重出血事件。结论与单纯重组人尿激酶原给药相比较,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给药可进一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的溶栓效果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硝普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小辉 卢双动 +2 位作者 陈杰 徐阳 王会哲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制定入组标准,选取STEMI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原组(50例)和阿替普酶组(50例)。分析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患者接受静脉溶栓... 目的探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制定入组标准,选取STEMI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尿激酶原组(50例)和阿替普酶组(50例)。分析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病变血管再通情况,观察并记录各项临床事件。结果与阿替普酶组比较,尿激酶原组患者在接受静脉溶栓后24 h内冠状动脉通畅率更高;尿激酶原组和阿替普酶组患者溶栓后24 h内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溶栓后存在补救性PCI指征(TIMI 0~1级)患者数量的差异有显著性(10.0%比38.0%,加权前P=0.021,加权后P=0.025);TIMI 0级、TIMI 1级、TIMI 4级的患者数量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IMI 3级的患者数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在临床终点事件、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随访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阿替普酶相比,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阿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益气复脉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安丽丽 张新梅 +2 位作者 黄文正 王莉 李红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 BNP)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CHF)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rh BNP)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CHF)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1次/d,连用7 d。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1次/d,同时联合静脉滴注rh BNP,负荷量1.5μg/kg,之后以0.01μg/(kg·min)速度连续输注7 d。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2.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及LVEF水平对比治疗前均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 BNP、Cys C、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其血浆NT-pro BNP、Cys C、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 益气复脉注射液 重组人脑钠肽 心功能 老年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立平 田洋 +4 位作者 曾盼 崔金医 冯春晖 李天予 孙艳辉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11-2014,共4页
目的对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观察疗效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2例,根据住院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 目的对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给予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溶栓治疗,观察疗效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2例,根据住院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给予rhPro-UK溶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治疗后右心室左右径、主肺动脉径、肺动脉收缩压(PASP)、D二聚体(D-D)、呼吸频率(RR)、心率(H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D-D、RR、HR、NT-proBNP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右心室左右径、主肺动脉径、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4 h SBP显著高于治疗前,SaO_(2)、PaCO_(2)、PO_(2)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给予rhPro-UK溶栓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促进右心功能的改善,同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 尿激酶 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MI介入术中冠脉内不同部位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德良 王新华 +4 位作者 裴建行 贾涵铄 董京京 张苗苗 马光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内不同部位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STEMI并拟行PCI术的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指引导管给药组(A组,n=... 目的探讨冠脉内不同部位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介入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诊断为STEMI并拟行PCI术的患者82例。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指引导管给药组(A组,n=40)和靶向给药组(B组,n=42),将rh-proUK 20mg分别通过指引导管和靶向导管注入2组患者中,然后植入支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流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PCI术后,B组在术后血流恢复情况,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心功能改善情况等均优于A组(P<0.05),2组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指引导管给药相比较,经靶向导管给药可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PCI术的溶栓效果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及作用部位重组人尿激酶原在STEMI介入中的应用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德良 王新华 +4 位作者 裴建行 贾涵铄 张苗苗 马光 王海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510-1513,151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及作用部位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STEMI介入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断为STEMI并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46例。第一阶段,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及作用部位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在STEMI介入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断为STEMI并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46例。第一阶段,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同浓度组[对照组、10 mg rh-proUK组(A组)、20 mg rhproUK组(B组),各23例],将生理盐水,rh-proUK 10 mg、20 mg通过靶向灌注导管分别注入3组患者然后植入支架。第二阶段,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不同部位组[指引导管给药组(C组)35例和靶向导管给药组(D组)42例)],将rh-proUK 10 mg分别通过指引导管和靶向灌注导管注入两组患者中,然后植入支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血流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PCI后,B组CK-MB、cTnI的峰值时间均较A组提前(P<0.05),但两组术后血流恢复情况,心电图,心功能改善情况,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D组在术后血流恢复情况,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心功能改善情况等均优于C组(P<0.05),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rh-proUK在PCI术中具有相似的效果,给予10 mg rh-proUK可减轻STEMI患者的经济负担。与指引导管给药相比较,经靶向灌注导管给药可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PCI术的溶栓效果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晶 李小妮 李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常规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和研究组(...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常规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和研究组(n=48,常规治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肌钙蛋白T(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辅助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方案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且不易引发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脑心通胶囊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原(普佑克)时间窗内溶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丽娟 黄慧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1期17-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尿激酶原(rhPro-UK,普佑克)时间窗内溶栓疗效。方法:收治STEMI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UK溶栓,观察组给予rhPro-UK溶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后2 h冠脉再通...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尿激酶原(rhPro-UK,普佑克)时间窗内溶栓疗效。方法:收治STEMI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UK溶栓,观察组给予rhPro-UK溶栓,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后2 h冠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 h,观察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治疗STEMI溶栓效果良好,可有效促进冠脉再通,改善心肌血液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时间窗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心肌灌注及预后影响
20
作者 石凡 吴春华 张文强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0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单纯PCI术,观察组在PCI术中联合注射rhPro-UK,比较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灌注分级、TIMI血流分级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流分级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出血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CI术中给予AMI患者冠状动脉内注射rhPro-UK可有效提高其心肌灌注水平,改善生理健康,保障预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