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5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tes on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1
作者 BY SONG SIO-CHO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1.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eem to be a real conundrum with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troversies. Some Western politicians and scholars who did not probably delve int... 1.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eem to be a real conundrum with misunderstanding and controversies. Some Western politicians and scholars who did not probably delve into and equip with related knowledge were apt to take an adverse stand. For example, Chris P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es on the rule of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u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roach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2
作者 YU Zhong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3年第3期407-433,共27页
The essen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o promote a modern legal system in China.The approach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refers to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promoting a modern legal ... The essen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o promote a modern legal system in China.The approach to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refers to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promoting a modern legal system.By comprehensively reviewing the history and reality,theory and practice,and actual and desirabl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we can summarize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promoting a modern legal system.This approach containssvariouselements,including a leadership system for the rule of law with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leadership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a rule of law virtue principle of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a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ward national governance,and a historical-legal consciousness that inherits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These key elements play a prominent role and can effectively showcase the Chinese approach to promoting a modern legal system.Describing such a Chinese approach not only helps to summarize the fundamental experien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but also showcases the Chinese logic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moderniz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legal system Party leadership putting the people first national governance traditional culture
原文传递
“坚定法治自信”的多维度内涵
3
作者 付子堂 魏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1,共13页
“坚定法治自信”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定法治自信”这一重大命题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是对新时代法治路径、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和法治精神的信心与认同的集中展示。法治自信涵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是“... “坚定法治自信”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定法治自信”这一重大命题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是对新时代法治路径、法治理念、法治体系和法治精神的信心与认同的集中展示。法治自信涵盖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四个维度,是“四个自信”的具体落实与深化。道路维度的法治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主性;理论维度的法治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与人民性;制度维度的法治自信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的制度优势;文化维度的法治自信扎根于五千年文明大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实践。法学界尤其是法理学界,应当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坚定法治自信”这一具有主体性、范式性、时代性的法学理论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自信 法治道路自信 法治文化自信 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自信的概念释义与理论证成
4
作者 雷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3,共12页
在中国语境中,法治自信是指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全体国民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法治模式、法律制度、法治理论和法治文化的集体精神认同和理性推崇。法治自信的理论证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法治自信的历史基础,法治自... 在中国语境中,法治自信是指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全体国民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法治模式、法律制度、法治理论和法治文化的集体精神认同和理性推崇。法治自信的理论证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法治自信的历史基础,法治自信源于数千年中华法治文明的继承发展、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法治探索实践的巨大成就;二是坚定法治自信的未来要求,包括筑牢法治自信的制度根基、建构法治自信的理论大厦和增强法治自信的话语传播。法治自信的概念释义、历史基础和未来要求分别回答了“如何理解法治自信”“何以坚持法治自信”和“如何坚定法治自信”三个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自信 概念释义 历史基础 未来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文化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及走向
5
作者 蔡武进 张津期 《党内法规研究》 2025年第2期41-55,共15页
文化法律体系是由文化法所构成的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文化法律体系,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文化法律体系建设,与法治中国和文... 文化法律体系是由文化法所构成的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文化法律体系,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文化法律体系建设,与法治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同步推进,大致经历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即文化法律体系建设的奠基起步阶段(1978—1991年)、探索推进阶段(1992—2011年)、形成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初步建立涵括“文化价值法、文化遗产法、公共文化服务法、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法、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法”五大内容板块的基本框架。面向未来,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立足法治中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动文化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法 文化法律体系 文化法治 法治中国 文化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6
作者 王立民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6,共17页
当前,对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在逐渐走向深入。通过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其中包括,复兴中华法系应以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支撑;支撑中华法系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具... 当前,对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正在逐渐走向深入。通过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它们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其中包括,复兴中华法系应以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支撑;支撑中华法系的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具有当代价值。同时,要协调好复兴中华法系与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互动关系,协调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复兴中华法系、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协调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法学传播的关系等,最终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尽其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兴中华法系 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研究
7
作者 郭学文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给国家海洋安全、海洋法治及其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更迫切的需求以及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大的挑战。海洋“国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依法治海是国家主权应有之义,国家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给国家海洋安全、海洋法治及其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更迫切的需求以及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大的挑战。海洋“国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依法治海是国家主权应有之义,国家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六度”框架(思想高度、认识角度、价值尺度、经验厚度、问题精度、创新维度)为核心,系统论述了新时代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导向、经验借鉴与AI赋能、实施路径与机制创新、长效机制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海洋法治 文化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8
作者 王敏 吴雄生 《纺织报告》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创”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加强服饰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服饰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营造服饰文化校园环...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创”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加强服饰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服饰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营造服饰文化校园环境和氛围;其次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服装院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讲好服饰文化故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服饰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融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意义、内在契合与实现路径
9
作者 崔欣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能为课程本身带来“新增量”、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学生对主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能为课程本身带来“新增量”、加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而且有益于凝聚学生精神力量,助力学生展现新风貌。事实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理论供给、精神引领、现实回应、行为引导等维度的内在契合,也为实现二者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因此,为达至更具实效性与针对性的融合效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要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高质量融合、与网络空间深层次互动,更要与社会实践多角度连接,全方位、立体化地展开对时代新人的培育与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传统法律文化观及原创性贡献
10
作者 蒋传光 张雷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3,共1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阐释中有大量古典法律文献的引用。这些典故的运用,形成了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传统法律文化观,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中的新贡献。传统法律文化观形成的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阐释中有大量古典法律文献的引用。这些典故的运用,形成了古今交融、内涵丰富、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法治思想传统法律文化观,是“第二个结合”在法治领域中的新贡献。传统法律文化观形成的古今结合法治理论,由法治强国、以民为本、法治反腐和德法合治四个方面构成。面向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传统法律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机地融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各领域。科学传统法律文化观的形成进一步凸显传统法律文化的地位,从理论与实践上确立古今交融的法治思想体系,在文明互鉴中彰显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传统法律文化 两个结合 法治强国 德法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然”构国际法治:论国际法律秩序之兴革
11
作者 王贵国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构建国际法治的建议,以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构建法治社会。经过20余年的努力,该建议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就构建国际法治的方式方法、国际法治应反映的价值等,国际社会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社会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构建国际法治的建议,以在国际和国家两个层面构建法治社会。经过20余年的努力,该建议被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然就构建国际法治的方式方法、国际法治应反映的价值等,国际社会甚少论及。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易》的天道自然观,如革卦的哲学思想为基础,探讨国际法治提出之时代背景与价值,分析构建国际法治之必要性、必要条件及其所应反映的价值。本文建议国际法治之构建应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以国际秩序的与时偕行为方向,以履卦和随卦的思想为行动准则,提出国际法治应以万物和谐为终极目标,包括人与人的平等、国家与国家的平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然 国际法治 中华传统文化 国际法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法治环境下档案监督检查机制创新
12
作者 李林蔚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5,共4页
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增设了“监督检查”专章,202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则进一步细化了档案监督检查机制的相关规定,为新时代档案监督检查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法治遵循。在明确档案监督检查机... 2020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增设了“监督检查”专章,202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则进一步细化了档案监督检查机制的相关规定,为新时代档案监督检查机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法治遵循。在明确档案监督检查机制法理内涵的前提下,以上述两部法律为切入点,深入聚焦新法治环境下档案监督检查机制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新任务。通过对当前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探索完善立法配套措施、创新监管手段、加强协同共治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新时代档案监督检查机制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法治环境档案法治 档案监督检查 法治文化 协同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产保护立法论纲
13
作者 解志勇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共17页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历史遗产是物质化、精神化的历史具象,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历史性”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款,其实是国际共识,历史价值理论、文化主权理论、言论自由与公共利益理论,构成了其理论基础。历史遗产保护应该在科学界定其范围的基础上,以保护其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传承共同记忆和文明,增进国家、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为目标,以国家利益、社会秩序、代际公平、真实公正为价值取向,坚持全面原真保护、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建立以历史遗产委员会、分级保护、历史遗产名录和公益诉讼等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历史遗产 文化遗产 历史遗产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审计法治思维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用
14
作者 郑国洪 赵磊磊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 现代审计制度建设和审计理论研究亟须重视法治思维的引入和运用,尤其是在国家审计领域。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法治思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可以从国家审计的政治逻辑、文化意义和改革范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作为审计法治思维的重要方面,“法治改革观”要求妥善处理审计改革与审计法治之关系,将重要的审计改革事项纳入法治轨道。根据这一要求,数字化时代“算法审计”“数据安全审计”的兴起和数字化审计新模式的形成,应当得到审计法治的充分回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地方试点应当通过全国人大的授权机制获得更多的合法性支撑,以规避改革的失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法治 审计文化 数字化审计 算法审计 数据安全审计 审计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选择——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15
作者 张兆延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使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其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地和实施途径,对培育大学生文...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使命,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其重要任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地和实施途径,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大学生 思政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法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16
作者 李倩 吴希颖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193-196,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对国家法治建设事业、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文化自信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对国家法治建设事业、培养“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含的文化自信理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等对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法学院应通过优化法学课程思政教材、创新法学课程思政的课堂与实践教学,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有机融合,通过课程思政落实“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 法学专业 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德法结合现代治理的启示
17
作者 汪云 胡彩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德治与法治思想。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德法结合治理模式的启示,通过分析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理念,结合当代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提出德法结合治理的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华优...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德治与法治思想。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德法结合治理模式的启示,通过分析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理念,结合当代社会治理的实际需求,提出德法结合治理的新路径。研究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调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并重,为现代德法结合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 德治 法治 结合治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18
作者 王林香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琼崖红色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琼崖红色文化内涵、作用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高度耦合,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在推动琼崖红色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思想道... 琼崖红色文化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琼崖红色文化内涵、作用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高度耦合,将其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在推动琼崖红色文化传承、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应以问题为导向,从融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着手,探求融入的“创新点”“联结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增强融入教育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崖 红色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朱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9
作者 黄菲菲 《武夷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还受到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朱子从天理的高度,阐释传统民本思想,使传统民本...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性,还受到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朱子从天理的高度,阐释传统民本思想,使传统民本思想有了本体论依据。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朱子维护人民利益、追求公平正义、教化民众等民本思想精髓,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了朱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实践方略由依赖明君到法律制度保障、根本目的由维护君权到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历史地位由“中介”到“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民本思想 朱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ing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Through Inheri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
20
作者 WANG Limin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3年第2期201-224,共24页
Currently,research o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flourishing,and more and more issues are worthy of exploration.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unique among the five major legal systems in the world.It is the only ancien... Currently,research o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flourishing,and more and more issues are worthy of exploration.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unique among the five major legal systems in the world.It is the only ancient secular legal system,and the only ancient secular legal system to have been disseminated by non-coercive means.The openness of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a powerful proof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plays a role in importing and exporting leg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from and to other states.Indeed,these issues are important in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and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m can help to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It is essential to deepen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to contribute to its revival and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egal culture.In addition to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s,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ill gaps and advance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leg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legal system legal history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legal cul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