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1
作者 张瑞 郑凯 +1 位作者 朱振伟 赵华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1,共4页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 针对金刚石滚轮是一种回转体零件以及其加工制造过程中信息化集成程度低等特点,对金刚石滚轮的特征信息提取、特征加工方案决策、数控程序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 AP 242,实现对金刚石滚轮的制造特征信息提取,使用STEP AP 242和PDM相结合的集成方式,将金刚石滚轮三维模型作为制造加工信息的载体,并选择SolidWorks作为CAD和CAM软件,以及选择Aras Innovator作为PDM平台,使用C#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开发了金刚石滚轮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并进行了实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滚轮 CAD/CAPP/cam/PDM集成系统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AP 2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的数控技术专业机械CAD/CAM课程改革研究——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2
作者 杨钊 杨春花 +1 位作者 乞英焕 肖宁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1期204-206,共3页
为适应“1+X”证书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行,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中的“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深度融入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重构。并以云... 为适应“1+X”证书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行,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中的“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深度融入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和重构。并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机械CAD/CAM课程为例,积极探索课证融通、赛证融通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数控技术专业 机械CAD/cam课程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软件开发与应用
3
作者 沈浪 刘凯 秦家正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25年第1期74-81,共8页
本文聚焦基于Open CASCADE Technology(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软件开发与应用。首先分析传统折弯编程方法的不足,并介绍OCCT在CAD/CAM/CAE领域的应用。随后,详细阐述基于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关... 本文聚焦基于Open CASCADE Technology(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软件开发与应用。首先分析传统折弯编程方法的不足,并介绍OCCT在CAD/CAM/CAE领域的应用。随后,详细阐述基于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软件的开发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关键技术实现及测试优化。该软件采用先进的折弯路径规划算法和数据互操作性技术,旨在提高编程效率和精度。通过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软件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显著效果。最后,展望了基于OCCT的机器人折弯CAM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折弯 cam软件开发 OCCT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模具CAD/CAM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周玉 赵峻 江克 《模具制造》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模具CAD/CAM是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编程、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的能力。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系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模具CAD/CAM是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编程、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的能力。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无法系统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基于“以学生为本”的OBE教育理念,以模具CAD/CAM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效果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专业知识与OBE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构建满足现代教育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CAD/cam OBE教育理念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复合树脂高嵌体与超瓷树脂嵌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疗效对比分析
5
作者 赵瑛洁 常剑 刘欣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复合树脂高嵌体与超瓷树脂嵌体用于磨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7例磨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复合树脂高嵌体与超瓷树脂嵌体用于磨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7例磨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化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观察组采用超瓷树脂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CAD/CAM复合树脂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后6个月、12个月的修复效果、龈沟液炎症介质水平、患者对修复体外观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后复诊,观察组患者脱落、边缘密合性、牙体完整性三方面I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外观满意度方面I级占比均略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略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龈沟液体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龋、食物镶嵌两方面I级占比均略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复诊,观察组患者脱落、边缘密合性、牙体完整性三方面I级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外观满意度方面I级占比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继发龋、食物镶嵌两方面I级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Ⅱ级、Ⅲ级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瓷树脂嵌体的修复方式相比采用CAD/CAM复合树脂高嵌体修复对于根管治疗后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而言,修复效果更好、龈沟液炎症介质水平更低、患者对修复体外观满意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复合树脂高嵌体 超瓷树脂嵌体 磨牙大面积缺损 根管治疗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M-DenseNet模型的邮轮薄板焊缝缺陷识别算法
6
作者 黎林发 王岳 《造船技术》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邮轮薄板焊缝的熔深和熔宽相对较小,母材与焊缝区域差异性小,焊缝表面缺陷较难判别。为准确地定位焊缝位置,提出一种将注意力机制的坐标注意力模块(Coordinate Attention Module,CAM)融入密集链接卷积网络(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 邮轮薄板焊缝的熔深和熔宽相对较小,母材与焊缝区域差异性小,焊缝表面缺陷较难判别。为准确地定位焊缝位置,提出一种将注意力机制的坐标注意力模块(Coordinate Attention Module,CAM)融入密集链接卷积网络(Densely Connected Convolutional Networks,DenseNet)的邮轮薄板焊缝缺陷识别算法,建立CAM-DenseNet模型。将网络中的激活函数ReLU替换为更具有稳定性的ReLU6,并利用贝叶斯优化算法对CAM-DenseNet模型的超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和选取。在焊接车间利用相机采集邮轮薄板焊缝三原色(Red Green Blue,RGB)图片,自建立邮轮薄板焊缝缺陷数据集,并按焊缝缺陷类型将数据集分为凹陷、气孔、毛刺、表面裂纹和无缺陷等5类。试验结果表明,CAM-DonseNet模型对邮轮薄板焊缝缺陷识别具有优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邮轮 薄板 焊缝缺陷 识别算法 深度学习 密集链接卷积网络 坐标注意力模块 cam-DenseNet模型 激活函数 贝叶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Studio的风电法兰均布螺栓孔CAM系统开发与应用
7
作者 夏静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目的】针对风电法兰分类细、规格多、直径大、孔数多,导致多孔加工坐标计算量大、输入效率低,且极坐标、旋转坐标及宏程序、二次开发等加工方案难以满足法兰生产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解决方案。【方法】基于Visual Stu... 【目的】针对风电法兰分类细、规格多、直径大、孔数多,导致多孔加工坐标计算量大、输入效率低,且极坐标、旋转坐标及宏程序、二次开发等加工方案难以满足法兰生产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解决方案。【方法】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开发了一款高效实用、能灵活快速生成螺栓孔加工程序的专用CAM系统。该系统应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把零件信息、加工参数等按相应模块独立处理,有利于系统根据法兰设计标准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动生成不同规格的风电法兰螺栓孔加工程序。【结果】所开发的风电法兰螺栓孔加工CAM系统,实现了多孔加工程序的快速自动生成,显著降低了数控编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法兰孔加工生产效率。【结论】未来可进一步对AutoCAD、NX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借助平台强大的二维三维图形设计基础,开发基于法兰零件的集设计制造为一体的中小型CAD/CAM系统,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生产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法兰 螺栓孔 数控加工 cam Visual 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CAD/CAM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与实践
8
作者 唐晓红 刘乐平 +2 位作者 张龙 王朝兵 任继文 《大学教育》 2025年第6期65-69,共5页
“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特别强调的要求,是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任务。CAD/CAM综合实践为华东交通大学机制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实践课程,课程团队教师按照“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解决复杂... “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特别强调的要求,是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任务。CAD/CAM综合实践为华东交通大学机制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实践课程,课程团队教师按照“突出专业特色、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原则,对该课程进行了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以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综合实践 复杂工程问题 机制专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变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运维(CAM+)构架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廖瑞金 罗豪 +3 位作者 成立 杨丽君 赵学童 郝建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4-940,共17页
发展数字孪生变压器对支撑电力装备智能运维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变压器已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仿真的一般功能,但面向运行维护的场景、性能数字孪生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仿真、制造进一步拓展... 发展数字孪生变压器对支撑电力装备智能运维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变压器已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仿真的一般功能,但面向运行维护的场景、性能数字孪生还处于初级阶段。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仿真、制造进一步拓展为电力装备的计算机辅助运维(computer aided maintenance+,CAM+)新模式,包含了场景更新、虚实融合、故障定位、智能运维等功能。该文首先介绍了CAM+的内涵,结合电力装备的数字孪生架构提出了面向数字孪生变压器的CAM+模式的技术架构。然后,综述了3维场景可视化建模、高精度传感、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与快速计算、虚实融合的动态推演、多源数据融合、状态智能评估、知识图谱等CAM+模式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CAM+在变压器场景更新、参量孪生和智能运维的应用,并总结了未来CAM+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 数字孪生变压器 虚实融合 动态推演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全瓷高嵌体与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莉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系统,因其具有高效率、高精确性等优点,逐渐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CAD/CAM全瓷高嵌体、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两种方法的材料、后牙牙体治疗相关临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系统,因其具有高效率、高精确性等优点,逐渐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研究CAD/CAM全瓷高嵌体、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在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两种方法的材料、后牙牙体治疗相关临床应用、应用期间注意要点及应用效果差异进行比较,以期为后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提供临床选择依据。本文通过对研究国内外CAD/CAM全瓷高嵌体与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修复对后牙牙体缺损的治疗新进展进行归纳与分析。CAD/CAM技术临床应用普及有利于提升医院在口腔医学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且高质量的牙体修复有益于提升民众的口腔健康,亦可节约社会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全瓷高嵌体 树脂复合陶瓷高嵌体 根管治疗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挖掘机卷筒虚拟装配规划设计与研究--基于CAM技术
11
作者 黄力刚 顾满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5,共5页
首先,采用CAD软件对农用挖掘机卷筒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对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CAM和VR技术实现了对农用挖掘机卷筒装配规划的设计与应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此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对装配过程实现优化,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词 农用挖掘机 CAD 卷筒 cam VR技术 虚拟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技术在嵌体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向盈盈 黄浩 +3 位作者 李雪林 夏志刚 段开文 宋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在嵌体制作教学中,CAD/CAM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口腔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让学生进行下颌磨牙邻面嵌体牙体预备,指导教师通过不... 目的研究在嵌体制作教学中,CAD/CAM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口腔科实习的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选择合适的临床病例让学生进行下颌磨牙邻面嵌体牙体预备,指导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对第1次预备结果进行指导,由学生进行2次修改预备,考核小组对最终预备体的预备量、预备体外形、面洞形、鸠尾固位型、邻面洞形5个方面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实验组各项检测指标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D/CAM技术应用于嵌体制作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达到较传统教学方式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嵌体制作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Grad-CAM的调制识别网络可解释分析
13
作者 梁先明 倪帆 +1 位作者 陈文洁 张家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5-1224,共10页
针对时频深度学习调制识别方法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的调制识别网络可解释框架.该框架通过时频Grad-CAM可视化深度模型中隐含层的关键特征,从视觉上解释网络隐含层提取的时频深度特征对于... 针对时频深度学习调制识别方法存在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的调制识别网络可解释框架.该框架通过时频Grad-CAM可视化深度模型中隐含层的关键特征,从视觉上解释网络隐含层提取的时频深度特征对于正确与错误识别中的作用,揭示低信噪比环境下网络性能下降的内在机理,并通过量化和排序网络中每层不同卷积核的贡献值来判断网络的冗余程度.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时频Grad-CAM的调制识别网络可解释性框架的有效性;可解释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网络特征提取区域有大量噪声存在,且本文所测试的调制识别网络冗余程度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深度学习 梯度类加权激活映射 调制识别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T-CBR的汽轮机叶片智能CAM系统研发
14
作者 陈寒松 赵庆龙 王霄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针对目前小批量、多种类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效率低、耗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T-CBR的汽轮机叶片CAM系统。该系统依据实际工艺案例与叶片典型特征,利用成组技术生成工艺路线并简化多参数实例推理问题;提出了AHP属性权重法... 针对目前小批量、多种类汽轮机叶片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效率低、耗时较长的问题,设计了基于GT-CBR的汽轮机叶片CAM系统。该系统依据实际工艺案例与叶片典型特征,利用成组技术生成工艺路线并简化多参数实例推理问题;提出了AHP属性权重法、距离加权的KNN算法与动态阈值算法相结合的策略,实现叶片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实例推理与数控程序自动生成;利用UG/NX API与MySQL数据库开发了汽轮机叶片智能CAM系统原型,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叶片 实例推理 成组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课赛证”融合的模具CAD/CAM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5
作者 权国辉 白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以模具CAD/CAM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出发,进行“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资源联合开发、教学评价优化完善,初步实现了专业知识技能、岗位能力和价值引领... 以模具CAD/CAM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出发,进行“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案制定、教学资源联合开发、教学评价优化完善,初步实现了专业知识技能、岗位能力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育人目标,有效提高了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职业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CAD/cam课程 岗课赛证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CAD/CAM应用技术”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6
作者 罗珊 高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S01期173-176,共4页
“双高计划”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建设任务,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以机械类专业“CAD/CAM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对高职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基于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 “双高计划”提出了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国际化水平的建设任务,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以机械类专业“CAD/CAM应用技术”课程为例,对高职双语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基于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工作岗位进行了教学设计,建设了双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库,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水平开展了分层教学,验证了教学实践效果。教学实践表明,采用SPOC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双语课程 CAD/cam应用技术 SPOC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4例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类型及颜色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夏悦 余润平 +1 位作者 花葳蕾 黄慧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分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类型及使用的全瓷材料的颜色区间,为指导临床椅旁全瓷修复的应用及材料的颜色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使用椅旁CAD/CAM切削IPS... 目的:分析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的类型及使用的全瓷材料的颜色区间,为指导临床椅旁全瓷修复的应用及材料的颜色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使用椅旁CAD/CAM切削IPS e.max CAD材料的修复体相关数据。对修复体的数量、类型和全瓷材料的颜色分布进行调查,分析修复体的类型和材料的颜色分布频率。结果:共纳入1374枚修复体,其中,冠修复体最多,624例,占总修复体的45.41%;贴面516例,占37.55%;嵌体219例,占15.94%;固定桥均为粘接桥,数量最少,仅15例,占1.09%。修复材料的选择方面,低透(LT)瓷块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其他透明度的瓷块;A色系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贴面最常选用的瓷块为LTA2和LTA1;嵌体使用最多的为LTA3;冠使用最多的为LTA2和LTA3;固定桥使用的瓷块均为LT色系,A3色占多数。结论:使用IPS e.max CAD材料制作的椅旁CAD/CAM全瓷修复体已广泛用于临床,修复体类型包括贴面、嵌体、冠和粘接固定桥。临床最常用的IPS e.max CAD瓷块为LTA2、LTA3、LTA1,这对基层医院的临床修复决策及瓷块储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椅旁CAD/cam IPS e.max CAD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CAM的NLoS/LoS识别方法研究
18
作者 苏佳 张晶晶 +2 位作者 易卿武 黄璐 杨子寒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8期1871-1880,共10页
针对目前基于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的非视距(None Line of Sight,NLoS)/视距(Line of Sight,LoS)识别方法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通道注意力... 针对目前基于信道脉冲响应(Channel Impulse Response,CIR)的非视距(None Line of Sight,NLoS)/视距(Line of Sight,LoS)识别方法精度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与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CAM)相结合的NLoS/LoS识别方法。在多层CNN中嵌入CAM提取原始CIR的时域数据特征,利用全局平均池化层代替全连接层进行特征整合并分类输出。使用欧洲地平线2020计划项目eWINE公开的数据集进行不同结构模型和不同识别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CAM模型LoS和NLoS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2.29%与87.71%,准确率达到了90.00%,F1分数达到了90.22%。与现有多种传统识别方法相比,均具有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非视距/视距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注意力模块 信道脉冲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CAM和ASPP的车道线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娟 朱国吕 岳晓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 UFLD(ultra fast structure aware deep lane detection)是一种轻量化车道线检测模型,为提升模型的检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引入CAM(channel attention mechanism)使模型能更关注携带重要车道线信息的特征通道和像素;为了感知车道线的细节信息,引入ASPP(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扩大卷积过程的感受野,提高模型分割精度;搭建引入CAM和ASPP后的改进模型,并在改进的模型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TuSimple数据集上以ResNet18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1%提升至95.98%,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的模型检测精度由95.84%提升至96.12%;在CULane数据集上,无论是以ResNet18还是以ResNet34为主干网络模型,其平均精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cam ASPP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本科机械类专业的CAD/CAE/CAM课程实践培养模式研究
20
作者 郭宇超 王萌 +1 位作者 桑振远 孟凡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2期0193-0196,共4页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本科阶段的机械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学生的CAD/CAE/CAM技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为对象,构... 随着现代机械工业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本科阶段的机械类专业学生,如何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学生的CAD/CAE/CAM技能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为对象,构建了有针对性的CAD/CAE/CAM课程实践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层次化任务、技能演变、个体与团队项目的融合以及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双重指导机制。经过有效的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学生在CAD/CAE/CAM能力上的显著性提升得到证实。研究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机械工程学生的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的激情,并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此研究对于推进机械专业教育的改革,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实用技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E/cam技能 机械类专业 教学模式改革 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 实用技能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