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飞 曹建华 胡永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分析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状态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22年12月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8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儿及其家属人口学特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儿... 目的分析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精神状态和情绪改变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22年12月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80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儿及其家属人口学特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家属不良心理状况影响因素。结果剔除量表及问卷填写内容缺失的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6名,其余74名家属中精神、情绪良好者31名,精神、情绪不良者43名;患儿家属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患儿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属学历、婚姻状况、心理坚韧性、心理乐观性、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儿家属精神、情绪有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独生子女及家属中专及以下学历、再婚/离婚单亲均是患儿家属精神、情绪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心理坚韧性>39分及心理乐观性>12分是患儿家属精神、情绪变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精神不佳及负面情绪水平较高是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患儿家属常见问题,临床需给予足够重视,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离断伤再植手术 患儿 家属 精神 情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小儿指/趾端缺损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2
作者 刘刚 左娜 +5 位作者 钱学义 刘海红 吴伟平 潘皎妮 王杨 姜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膜片治疗小儿指/趾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例家属不同意皮瓣手术修复指/趾端缺损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清创后应用PRF膜片覆盖创面治疗,3~7 d...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膜片治疗小儿指/趾端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例家属不同意皮瓣手术修复指/趾端缺损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清创后应用PRF膜片覆盖创面治疗,3~7 d后依据情况再次行PRF治疗,促使创面愈合。记录患儿年龄、性别、清创后创面面积,统计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本组10例患儿,4例经PRF治疗2次愈合,4例经PRF治疗3次愈合,2例因创面相对较大较深(达骨质),经PRF治疗3次后观察创基肉芽组织自行愈合困难,给予植皮修复。8例经PRF治疗创面愈合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19.54±5.16)d,换药次数(3.18±1.63)次,疼痛评分(3.58±2.07)分,满意度评分(8.16±2.11)分,所有家属对患儿愈合创面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PRF膜片对小儿指/趾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不易引起再损伤,患儿痛苦少,家属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端 缺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小儿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伴皮肤缺损断指再植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仁款 孙学强 +1 位作者 赵振程 赵树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采用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4例伴SD断指再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给予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 探讨伴皮肤缺损(SD)断指再植患者采用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4例伴SD断指再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给予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损指功能、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100.00%(22/22),与对照组的72.73%(16/22)相比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关节自主活动度、日常活动、外观、血液循环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与对照组的(15.02±2.34)、(15.34±2.41)、(16.43±2.52)、(7.26±1.36)分相比,研究组关节自主活动度评分(16.94±2.25)分、日常活动评分(17.15±2.07)分、外观评分(18.05±1.77)分、血液循环评分(8.33±1.48)分更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与对照组的(171.86±14.31)ng/ml、(4.03±0.98)mg/L、(109.88±8.92)pg/ml、(500.87±17.32)ng/ml相比,研究组IL-6(162.37±12.43)ng/ml、CRP(3.21±0.94)mg/L、TNF-α(98.45±7.34)pg/ml、INF-γ(441.26±15.44)ng/ml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1/22),与对照组的36.36%(8/22)相比更低(P<0.05)。结论 伴SD断指再植患者采用指侧方皮瓣修复术治疗,能够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损指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 皮肤缺损 断指再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道明 张沈屹婷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观察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在保留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抗凝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断指再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在保留断指再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4000或5000 AXaIU(按体重)腹壁皮下注射,qd,连续治疗7 d;试验组在联合使用竭七胶囊(餐后口服,0.9 g,tid),连续使用7 d的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2000 AXaIU腹壁皮下注射,q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 d时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APTT、INR、PT、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凝治疗1、3 d时,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INR、PT及APTT均增高,PLT均下降(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PTT、INR、PT、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抗凝治疗1、3、7 d,两组患者APTT、INR、PT、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竭七胶囊联合低剂量低分子肝素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断指再植术后的抗凝效果与高剂量低分子肝素效果相当;竭七胶囊的应用可减少临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剂量,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竭七胶囊 低分子肝素 断指再植 抗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齐文勇 党友 +1 位作者 王普育 吴召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59例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参照组(79例)、研究组(80例)。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参照组,接受瑞马唑仑联合罗...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医院接受断指再植术的159例患者,按麻醉方案分为参照组(79例)、研究组(80例)。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参照组,接受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研究组。以术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1 h(T_(2))、术毕时(T_(3))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镇静效果[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脑电双频指数(BIS)]。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_(1)~T_(3)时MAP、HR、MOAA/S、BIS值的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 SOD水平高于参照组,MDA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4/80)]与参照组[7.59%(6/7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断指再植术中应用瑞马唑仑联合罗哌卡因麻醉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安全性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罗哌卡因 断指再植术 镇静效果 氧化应激反应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范相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76例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使用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 目的 探讨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 76例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功能锻炼+中药熏洗治疗,观察组使用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密歇根手功能问卷(MH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及相关指标[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手指握力]。结果 观察组再植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整体功能、日常活动、外观、疼痛、工作情况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3.31±10.69)、(85.23±9.80)、(77.02±8.25)、(56.91±6.23)、(75.36±9.53)、(76.31±8.6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82±9.87)、(75.38±8.64)、(59.13±6.46)、(45.86±7.01)、(60.27±10.06)、(64.44±8.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手指TAM、手指握力分别为(76.84±13.25)分、(164.87±26.57)°、(8.73±1.92)kg,均高于对照组的(67.06±12.43)分、(132.45±25.62)°、(6.45±1.57)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治疗断指再植术后近指间关节僵硬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指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近指间关节僵硬 关节松解联合肌腱松解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离断患者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高危因素分析
7
作者 施明宏 程建和 +1 位作者 张炬云 赵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4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手指离断的临床效果及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鹰潭医疗区骨科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100例手指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断指再植手...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手指离断的临床效果及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鹰潭医疗区骨科行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100例手指离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效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植指功能恢复差的危险因素。结果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优57例,良32例,差11例,优良率为8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断指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职业、离断平面、暴露时间、关节面损伤、损伤手指、植皮、肌腱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断指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患者损伤性质、离断程度、术后焦虑、术后抑郁、手术次数、断指保存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指离断患者损伤性质为切割伤、完全离断、术后焦虑、术后抑郁、手术次数≥3次、断指常温保存是手指离断患者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差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指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以提高再植指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手术 手指离断 再植指功能 恢复效果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荣香 任丹 +2 位作者 吴培 陈竹 焦书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475-47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予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58),两组均给予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温消观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观音消失时间、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危重病例评分的提高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1.03%(47/5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消观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肺部观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的改善情况及危重病例评分的提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上,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足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乐高钟 吴小秧 +1 位作者 程均 罗勤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014年住院部重型手足口病患儿123例,随机分为4组。治疗1组(甲强)25例,治疗2组(静丙)30例,治疗3组(甲强+静丙)38例,对照组30例。4组年龄、性别及发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1组加用甲泼尼龙(甲强2mg/(kg·d),疗程3-5d);治疗2组加用丙种球蛋白(静丙1g/(kg·d),疗程2d);治疗3组联合甲强及静丙辅助治疗。4组同时配合控制颅内压、对症支持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治疗3组(甲强+静丙)治愈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在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临床治愈时间、无效或转危重型控制方面均优于其他各组(P<0.05),并未增加相关并发症。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丙种球蛋白 重型手足口病 儿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中青年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淑群 肖玉兰 +1 位作者 叶咏璋 郭衬好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5期3294-3295,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中青年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满意度、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观...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中青年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满意度、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血压、心率、紧张情绪、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恐惧的心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手指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断指再植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旭莉 柴忆欢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5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ALG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本治愈24例(44.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5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ALG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本治愈24例(44.4%),缓解12例(22.2%)。明显进步4例(7.4%),无效14例(25.9%),总有效率(74.1%)。典型的血清病多在治疗后7~14d内出现。随访的54例患儿中1例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样病态造血。结论ALG作为重要免疫抑制剂治疗SAA疗效肯定,治疗前患者外周血ANC计数、骨髓涂片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及检测CsA有效浓度可能对疗效判断有提示意义。IST后出现重度感染多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ALG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针刺促醒配合综合康复干预重度颅脑外伤患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何金华 袁丽平 +2 位作者 覃蓉 刘华 周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促醒治疗配合综合康复介入干预重度颅脑外伤患儿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儿48例,按早期是否针刺促醒治疗进行分组,早期介入针灸及综合康复治疗为观察组(n=28),早期介入...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促醒治疗配合综合康复介入干预重度颅脑外伤患儿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儿48例,按早期是否针刺促醒治疗进行分组,早期介入针灸及综合康复治疗为观察组(n=28),早期介入综合康复治疗,未予针灸治疗为对照组(n=20)。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意识障碍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2、3个月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与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儿的GCS评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观察时点的选择可能与两组GCS评分差异显著与否存在关联。治疗3个月观察组意识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岁以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2%(25/28),显著高于对照组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针灸促醒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缩短重度颅脑外伤意识障碍时间,促进重度颅脑外伤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提高认知及运动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外伤 针灸 早期康复 临床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3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青玉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2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断指再植术常规治疗及临床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断指再植术常规治疗及临床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7,14 d时的疼痛评分、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指与健指温度差及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等血管危象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Sp O2)水平、断指再植成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罂粟碱配合护理干预能维持断指再植患者良好的患指皮肤温度,缩短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增加Sp O2,改善患指血供,降低术后血管痉挛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碱 护理干预 断指再植 血管痉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衍圣 韩道野 卞磊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450-2452,共3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高热和惊厥、呼吸和循环功能监护与支持、抗病毒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和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儿的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脑电图和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患儿发热、昏迷、惊厥消失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热毒宁联合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够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丙种球蛋白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频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付素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高频组69例和对照组53例。2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高频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高频喷射呼吸机,经鼻导管喷射供氧,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普通鼻前...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方法 122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分为高频组69例和对照组53例。2组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高频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高频喷射呼吸机,经鼻导管喷射供氧,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普通鼻前庭供氧,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高频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9.58±5.80)d,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17.13±10.93)d,高频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高频组患儿中治愈67例,死亡2例,对照组患儿中治愈45例,死亡8例,高频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频通气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疗程,是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中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 高频通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肺炎联合用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世雄 张平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究两种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与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探究两种联合用药治疗方式(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与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40例,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试验组患儿40例,给予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采用氨溴索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儿的临床表现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氨溴索 人免疫球蛋白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脱套离断伤再植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仝朋飞 袁正江 陈煜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手指脱套离断伤再植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1例32指脱套性离断手指进行再植,在显微镜下进行彻底清创,解剖指固有动脉到正常处,标记血管、神经,克氏针固定骨折,吻合指背(掌)侧静脉、指固有动脉、指固有神经,术后常规进... 目的:探讨手指脱套离断伤再植的治疗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对31例32指脱套性离断手指进行再植,在显微镜下进行彻底清创,解剖指固有动脉到正常处,标记血管、神经,克氏针固定骨折,吻合指背(掌)侧静脉、指固有动脉、指固有神经,术后常规进行抗炎、抗凝、抗痉挛等治疗。结果:术后32指成活30指,2指坏死,成活率93.8%。随访28例29指(1例失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再植手指外形和指甲生长良好,指端两点分辨觉为4~10 mm。结论:手指脱套离断伤再植不确定因素较多,只要脱套组织中能找到可供吻合的血管,遵照注意事项,都能通过再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恢复手指的功能及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离断 脱套伤 断指再植术 显微外科技术 血管危象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欣玥 陈宗翰 赵维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 目的分析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共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皮肤干燥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湿疹样皮疹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儿童皮损症状积分EASI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可以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皮损情况和血液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奈德乳膏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 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献凤 班荣曼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8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儿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 目的:探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例断指再植术后患儿为本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微量泵持续给药,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肌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对比两组患儿疼痛程度、血管危象发生率和断指存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3、7 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减少血管危象发生率,提高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存活率,加速康复,还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 微量泵持续给药 断指再植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彦 鞠小敏 《系统医学》 2021年第6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1月该院收治的72例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成活率、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两组患者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观察组患者再植成活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69.44%,两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功能(91.21±1.71)分、躯体功能(91.41±1.12)分、物质生活(87.01±1.21)分、社会功能评分(89.76±1.61)分,对照组患者的心理功能(53.11±1.31)分、躯体功能(45.71±1.51)分、物质生活(48.31±1.17)分、社会功能评分(48.51±1.91)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要较对照组的评分数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23、145.849、137.955、99.078,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断指再植术后 血管危象 预防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