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udy on Chicana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1
作者 XING Xiao-jie JIA Xiao-y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8年第5期253-256,共4页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is written by Sandra Cisneros who is a Mexican American.It gains more popularity among all social classes in America.Most researchers analyze t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post...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is written by Sandra Cisneros who is a Mexican American.It gains more popularity among all social classes in America.Most researchers analyze this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minism,post-colonialism,and post-modernism,but this paper puts emphasis on Chicana im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social status,and masculine hegemony.This paper helps readers understan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Chicana images and appeals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group of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ICAN AMERICAN MANGO STREET chic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卡娜诗学与《黄色女人》的文学阐释 被引量:2
2
作者 麦永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96-107,137,共12页
当代异质族群混杂而居的境况日益凸显,促使跨界研究日益成为文艺美学的重要领域。在当代欧美文学"批判性种族研究"领域,基于美国西南部"墨美"混杂族裔经验的"奇卡娜/奇卡诺"诗学,倡导边缘文化语境中后殖... 当代异质族群混杂而居的境况日益凸显,促使跨界研究日益成为文艺美学的重要领域。在当代欧美文学"批判性种族研究"领域,基于美国西南部"墨美"混杂族裔经验的"奇卡娜/奇卡诺"诗学,倡导边缘文化语境中后殖民批评和女性主义的混血意识,提供了迥异于西方本质主义主流理论的视野,丰富了文学阐释的空间。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安莎杜娃立足于"边界/荒界"的"新美斯媞莎"理论话语,有助于我们了解奇卡娜的问题框架。美国新墨西哥族裔的"黄色女人"故事群蕴含着印第安文化的"地方性知识"。奇卡娜文学批评家艾伦以"部落—女性主义"对其典型故事作了别开生面的释读。奇卡娜诗学凸显了文化混杂语境中文学批评的跨界价值与亚文化意义,富于理论启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娜诗学 安莎杜娃 新美斯媞莎 艾伦 文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卡诺文学简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晓梅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与黑人文学、犹太文学、亚裔文学并列成为美国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员,奇卡诺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繁荣。奇卡诺文学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墨西哥裔文学的代名词,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特殊的背景造就了奇卡诺文学与... 与黑人文学、犹太文学、亚裔文学并列成为美国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员,奇卡诺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繁荣。奇卡诺文学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墨西哥裔文学的代名词,有着其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特殊的背景造就了奇卡诺文学与众不同,兼有墨西哥裔文学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奇卡诺文学走向全面的繁荣,奇卡诺和奇卡娜作家们(奇卡诺女作家)为世界人民带来了一部部反映美国多元文化的瑰丽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诺 混血文化 身份认同 后殖民主义 奇卡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使的面孔》中的奇卡纳精神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毅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92-101,159,共11页
奇卡纳精神性是一种混血精神性,其中既包含天主教元素,也包含印第安土著宗教,即"通俗宗教"元素。此外,作为有色人种女性的精神性,奇卡纳精神性中还包含"通俗崇高"。美国奇卡纳作家丹尼斯·查维兹将自己对奇卡... 奇卡纳精神性是一种混血精神性,其中既包含天主教元素,也包含印第安土著宗教,即"通俗宗教"元素。此外,作为有色人种女性的精神性,奇卡纳精神性中还包含"通俗崇高"。美国奇卡纳作家丹尼斯·查维兹将自己对奇卡纳精神性的理解诉诸小说《天使的面孔》中。书中不仅有对天主教及"通俗宗教"符号及实践的展示,更有对"通俗崇高"的深刻阐释。女性人物通过自己精湛的服务性工作而获得精神和道德上的优越和崇高,这正是"通俗崇高"的表现,也是奇卡纳精神性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宗教 通俗崇高 奇卡纳精神性 《天使的面孔》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身份: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疾病身体空间叙事 被引量:1
5
作者 戴桂玉 崔山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 奇卡纳作家安扎尔朵在其散文、随笔、诗歌和自传中构建了疾病身体空间叙事。她从“新美斯媞莎”混血意识出发,用疾病身体空间叙事来凸显文化混杂语境下的审美表达和女性文学经验,以疾病这一流动的物质为载体来呈现奇卡纳群体文化身份、族裔身份和阶级身份的流动,反映了奇卡纳群体由疾病身体体验衍生出的后现代新身份政治诉求,即主张边缘文化、混血意识和流动身份,扩展了奇卡纳女性主义身份政治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纳 身份流动 疾病身体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德拉·西斯内罗斯的奇卡纳女性主义叙事
6
作者 李毅峰 索惠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是当代美国最成功的墨西哥裔作家之一,但是学界也不乏对她的批评和质疑。有些学者认为她的作品缺乏批判性。但事实并非如此,西斯内罗斯对父权制、种族及阶级歧视的批判并不弱于其他奇卡纳女性主义作家,她旗帜鲜... 桑德拉·西斯内罗斯是当代美国最成功的墨西哥裔作家之一,但是学界也不乏对她的批评和质疑。有些学者认为她的作品缺乏批判性。但事实并非如此,西斯内罗斯对父权制、种族及阶级歧视的批判并不弱于其他奇卡纳女性主义作家,她旗帜鲜明地宣称自己是"奇卡纳女性主义者"。本文以《芒果街上的小屋》《不要跟墨西哥人结婚》及《喊女溪》三篇小说为例,论证西斯内罗斯对"三位母亲"原型形象的颠覆性阐释即是她批判性的有力证明。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她描绘了生活在圣母瓜达卢佩阴影之下芒果街上女人们的生存状态,并且提出通过写作帮她们发声的策略。而在小说《不要跟墨西哥人结婚》中,西斯内罗斯不仅颠覆了圣母驯顺隐忍的原型形象,将其阐释为"性女神",还颠覆了马林奇"被侵犯者"的他者形象,女性不再是"被侵犯者",而成为"侵犯者"。在小说《喊女溪》中,西斯内罗斯对传统的"哭泣的女人"原型进行了重新阐释,女性不再像"哭泣的女人"一样柔弱地哭泣,而是发出笑声。本文认为,通过重新阐释这些女性原型形象,西斯内罗斯批判了奇卡诺文化及美国主流文化对墨西哥裔女性的性别、种族、阶级歧视,同时也探索了对抗这些歧视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德拉·西斯内罗斯 “三位母亲”原型形象 重新阐释 批判性 奇卡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Postcolonial Meaning of Home in Nash Candelaria's Novel Memories of the Alhambra
7
作者 Diana Stiuliuc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9期1538-1546,共9页
Published in 1977, in the peak of Chicanismo--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at brought raza consciousness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reation of a modern Chicano/Chicana identity--Nash Candelaria... Published in 1977, in the peak of Chicanismo--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s that brought raza consciousness and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reation of a modern Chicano/Chicana identity--Nash Candelaria's novel, Memories of the Alhambra, reflects a complex vision of the concept of home. For the two generations of Chicanos (U.S. citizens) depicted in the novel,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s the site of postcolonial tensions and (b)order-ed negotiations of a postmodern Chicano/Chicana identity through ethnic reinvention.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postcolonial significance of the home, as a geographical, ontological, and national space, and Candelaria's association of the concept with a postmodern and mestizo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colonial HOME protean identity BORDERLAND Chicano/chic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门的成长,玛林琦的嬗变——《如剥洋葱般剥开我的爱》土著神话原型的解读
8
作者 张赟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5期27-29,43,共4页
奇卡纳文学作为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其杰出代表墨西哥裔女作家安娜·卡斯蒂罗的《如剥洋葱般剥开我的爱》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墨西哥裔女性的充满热情而又无奈、痛苦的情感及个人奋斗经历,折射出墨... 奇卡纳文学作为美国多元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其杰出代表墨西哥裔女作家安娜·卡斯蒂罗的《如剥洋葱般剥开我的爱》向读者展现了一位墨西哥裔女性的充满热情而又无奈、痛苦的情感及个人奋斗经历,折射出墨西哥裔女性努力尝试并成功地塑造着能代表自身文化的形象和对"身份认同"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本文尝试用神话原型理论,从人物和主题方面分析这一作品中土著神话原型形象——"玛林琦"的嬗变,解读作者通过这个原型的运用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卡纳 神话原型 身份认同 玛林琦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族裔女性的成长历程——浅析《芒果街上的小屋》
9
作者 汪元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对奇卡纳女性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简要概述,将奇卡纳女性的生存之道与一般成长小说的成长模式进行对比,梳理出《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性自我成长的艰辛与伟大,以及少数族裔移民追寻精神家园之旅的崎岖漫长。
关键词 奇卡纳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成长 第三条道路 存在的理由 寻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n Conceição Evaristo and Gloria Anzaldúa
10
作者 Evelyn Amartllas Amaya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22年第2期74-87,共14页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Mestizo consciousness in Borderlands:The New Mestiza,by Chicana writer Gloria Anzaldua,together with the short story“Olhos d'Agua”by the Afro-Brazilian writer Conceição Evaristo...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Mestizo consciousness in Borderlands:The New Mestiza,by Chicana writer Gloria Anzaldua,together with the short story“Olhos d'Agua”by the Afro-Brazilian writer Conceição Evaristo.In both works,there is an attempt to return to the indigenous tradition as a way of opposing Western male domination.Both writers,belonging to historically marginalized social groups and finding themselves in the middle of two cultures,take elements from precolonial cultures in their texts to propose a decolonized new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ria Anzaldúa Conceição Evaristo Afro-Brazilian literature chicana literature postcolonial feminism coloniality of power GENDER RA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