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与自然的互动--陈献章哲学思想及其道德实践 |
李晨恺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2025 |
0 |
|
2
|
陈献章散佚弟子拾遗 |
刘金荣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陈献章以“自得”为核心的育德思想 |
张芳芳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陈献章“诗教”思想研究 |
范国增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静、思、得——陈献章实施“诗教”的逻辑路径 |
范国增
|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陈献章“似禅非禅”说考辨 |
金瑛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朝鲜王朝陈献章“从祀文庙”之争考论 |
史策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8
|
陈献章诗文中的“隐逸”审美观及其美育价值探析 |
杨舟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陈献章与晚明文学思潮 |
孙学堂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试探陈献章的自得之学——兼论陈献章与王阳明的关系 |
何静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1
|
陈献章阅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
熊静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2
|
浅析胡居仁对陈献章之批评 |
陈代湘
黄丽娅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13
|
陈献章学脉对王阳明思想的影响 |
汪学群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4
|
陈献章诗学思想研究 |
俞燕
王珍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5
|
从陈献章对名利的批判看道家思想的影响 |
张运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谈《全粤诗》明三家诗集的校理 |
李福标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论陈献章及其门人的隐士传统 |
董铁柱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18
|
陈献章儒道兼综的道德文化 |
张运华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9
|
陈献章对悦生恶死观念的批判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
张运华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2
|
|
20
|
论吴与弼对陈献章之影响 |
张运华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