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ssing Chamber技术的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顾星 姚少姿 +3 位作者 皮佳鑫 刘博缨 韩煦 刘志东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689-693,共5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离体肠黏膜中的透过情况。[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考察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于大鼠肠黏膜透过情况,并考察维拉帕米(Ve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在大...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在大鼠离体肠黏膜中的透过情况。[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考察不同浓度红景天苷于大鼠肠黏膜透过情况,并考察维拉帕米(Ve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红景天苷大鼠肠黏膜透过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单位时间转运速率(Flux)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不同肠段表观渗透系数(P_(app))无统计学差异(P>0.05)。Ver加入一定量的SDS后,红景天苷在回肠和结肠的P_(app)显著增加(P<0.01或P<0.05),当SDS浓度为2 g/L时,回肠P_(app)增加为对照组的2.76倍。[结论]红景天苷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且吸收具有浓度依赖性,以被动吸收为主,Ver对红景天苷大鼠各肠吸收无影响,SDS促进了红景天苷回肠和结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Ussing chamber技术 P-糖蛋白 紧密连接 维拉帕米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大鼠肠道内MRP2转运模型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谭瑞湘 黄娟 +1 位作者 黄志海 丘小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之间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方法: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存在于大鼠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中主要亚型MRP2的抑制剂环孢素A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之间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方法: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存在于大鼠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中主要亚型MRP2的抑制剂环孢素A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外排转运率及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采取LC-MS/MS法测定样品中普伐他汀含量,通过计算,比较对照组与抑制剂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建模实验表明,对照组中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1.06±0.31、1.73±0.41、2.10±0.67,加入50μg·mL-1环孢素A之后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9±0.30)与回肠(0.81±0.13)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加入100μg·mL-1环孢素A后也同样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2±0.24)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了研究肠道内MRP2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为此后研究肠道内转运蛋白与药物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sing chamber技术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甘草与海藻的配伍对大鼠肠黏膜P-gp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亚彬 李国锋 +3 位作者 刘思佳 陈英 唐中昆 赵博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85-589,共5页
目的评价甘草海藻配伍对大鼠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口服甘草煎液、海藻煎液、甘草海藻合煎液及其合并液、生理盐水1周后,使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大鼠空肠黏膜的经时吸收方向... 目的评价甘草海藻配伍对大鼠肠黏膜P-糖蛋白(P-gp)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口服甘草煎液、海藻煎液、甘草海藻合煎液及其合并液、生理盐水1周后,使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大鼠空肠黏膜的经时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表观渗透系数。R123和CF在接受室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4种药液均具有增加R123经吸收方向透过性的趋势,但仅海藻使R123吸收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增加(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同时,海藻也使R123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增加(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但海藻与甘草合用后,合煎组与合并组使R123分泌方向的透过性显著减少(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另外,海藻与甘草的单煎液、合煎液、合并液对CF经空肠黏膜转运的吸收方向及分泌方向的透过性与生理盐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海藻可能不对P-gp起抑制作用。海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改变了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增加了跨膜转运药物R123吸收分泌双方向的渗透,但对细胞间的药物转运影响不大。海藻和甘草合用后对肠黏膜P-gp起到了一定抑制作用,引起海藻和甘草中P-gp底物的一些毒性成分吸收增加,这可能是两者配伍产生毒性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甘草 Ussing chamber技术 P-糖蛋白
原文传递
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芹菜素与柚皮素经大鼠肠黏膜透过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博欣 孙亚彬 +2 位作者 段炼 何浩月 李国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581-1586,共6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与柚皮素经大鼠空肠、回肠与结肠黏膜的区段透过特征。方法采用体外Ussing Chamber方法,分别评价50μmol.L-1芹菜素及柚皮素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经时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累计透过率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 目的研究芹菜素与柚皮素经大鼠空肠、回肠与结肠黏膜的区段透过特征。方法采用体外Ussing Chamber方法,分别评价50μmol.L-1芹菜素及柚皮素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经时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累计透过率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芹菜素与柚皮素在接收池的样品浓度用HPLC测定。结果芹菜素与柚皮素在结肠的透过性显著高于空肠(P<0.01)和回肠(P<0.05)。比较M-S方向和S-M方向的透过性发现,芹菜素空肠与回肠经两个方向的透过性无显著差异,但经结肠透过时,吸收方向的透过性显著高于分泌方向的透过性(P<0.01);柚皮素在空肠、回肠及结肠黏膜经两个方向的透过性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芹菜素与柚皮素在大鼠肠黏膜中的透过性存在区段性差异,结肠部位吸收最好。芹菜素与柚皮素除被动扩散外,可能受到肠黏膜转运体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柚皮素 Ussing chamber技术 肠黏膜
原文传递
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大鼠肠黏膜P-糖蛋白与药物相互作用实验模型的相关因素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兰 黄娟 +5 位作者 欧阳玲玲 白俊其 徐文 张靖 黄志海 丘小惠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P-糖蛋白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方法: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底物地高辛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累积透过量、表观渗...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P-糖蛋白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方法:应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底物地高辛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累积透过量、表观渗透系数及外排转运率的影响。采用LC-MS液-质联用法测定样品中地高辛含量,比较抑制剂组与对照组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结合文献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地高辛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3.23±0.73、4.78±0.52、5.18±0.81及2.77±0.20。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0μg/ml的维拉帕米减少了地高辛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73±0.10)与回肠(1.38±0.38)有统计学差异,结肠段无统计学差异。浓度为200μg/ml的维拉帕米能降低结肠段(1.28±0.30)外排转运率,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建立了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研究药物与肠道内P-糖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总结了相关影响因素,为优化实验方案,推进该技术在国内药物肠道转运机制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sing chamber技术 P-糖蛋白 地高辛 维拉帕米 液质联用
原文传递
体外试验评价甘草对肠黏膜P-糖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李秀琼 孙亚彬 +1 位作者 刘思佳 张继平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6期276-279,共4页
目的 :观察甘草对P-糖蛋白(P-gp)底物经大鼠不同区段肠黏膜透过性的差异,以评价其对肠黏膜P-gp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口服甘草煎液、生理盐水一周后,使用体外扩散池(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大鼠... 目的 :观察甘草对P-糖蛋白(P-gp)底物经大鼠不同区段肠黏膜透过性的差异,以评价其对肠黏膜P-gp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口服甘草煎液、生理盐水一周后,使用体外扩散池(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罗丹明123(R123)和荧光素钠(CF)经大鼠空肠回肠结肠黏膜的经时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表观渗透系数。R123和CF在接受室的浓度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R123的透过性比较中,甘草组与生理盐水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02,P=0.000)。CF的透过性比较中,甘草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40,P=0.000)。结论:甘草对底物药物R123的影响可能与存在于肠黏膜的P-gp有关,这可能是甘草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Ussing chamber技术 P-糖蛋白(P-gp)
原文传递
茵陈黄连汤大鼠离体肠道渗透机制研究
7
作者 林丹 郑萍 李国锋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9期3656-3659,共4页
目的:研究茵陈黄连汤离体肠道渗透机制。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茵陈黄连汤大鼠经离体肠道渗透后有效成分阿魏酸的质量浓度,研究不同肠段阿魏酸的吸收参数。结果:阿魏酸在空肠转运的累积透过量(Q... 目的:研究茵陈黄连汤离体肠道渗透机制。方法:采用Ussing chamber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茵陈黄连汤大鼠经离体肠道渗透后有效成分阿魏酸的质量浓度,研究不同肠段阿魏酸的吸收参数。结果:阿魏酸在空肠转运的累积透过量(Qtn)、透过百分率与表观渗透系数(Papp)均显著大于在回肠与结肠中的数据(P<0.05),在回肠与结肠之间的Qtn、透过百分率、Pa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魏酸在各段小肠的吸收高峰均出现在80 min左右。结论:茵陈黄连汤经肠道透析后的阿魏酸成分在大鼠体外空肠、回肠、结肠中均有吸收,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黄连汤 阿魏酸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Ussing chamber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