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利用价值油料作物-亚麻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邓乾春 黄凤洪 +4 位作者 黄庆德 谢笔钧 钮琰星 万楚筠 刘昌盛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1-559,共9页
本文在对亚麻荠的栽培和育种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其种子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油脂和蛋白,具体包括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脂质活性成分及降血脂作用、油脂在生物能源上的应用,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蛋白饼粕加工利用等方面... 本文在对亚麻荠的栽培和育种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重点概括了其种子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油脂和蛋白,具体包括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脂质活性成分及降血脂作用、油脂在生物能源上的应用,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蛋白饼粕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约束亚麻荠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育种 蛋白 油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丁基对苯二酚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于立芹 张华南 +5 位作者 徐如冰 刘雨晴 朱杰 范毅 李飞飞 张海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7-261,共5页
采用Schaal烘箱法与Rancimat法,以过氧化值(POV)及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两种抗氧化剂对加速氧化前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预测亚麻... 采用Schaal烘箱法与Rancimat法,以过氧化值(POV)及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研究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对亚麻荠籽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两种抗氧化剂对加速氧化前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方面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亚麻荠籽油氧化稳定性较差,TBHQ与迷迭香提取物可有效延长亚麻荠籽油的贮藏时间,其中0.02%TBHQ与0.04%迷迭香提取物配合使用效果最佳,20℃下预期贮藏时间延长至608 d以上。加速氧化后亚麻荠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约59.8%,饱和脂肪酸(SFA)与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增多约101.9%与71.8%,添加不同抗氧化剂后亚麻荠籽油脂肪酸组成与烘箱法预测的货架期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Rancimat法与Schaal烘箱法预测货架期存在较大差异,Schaal烘箱法预测亚麻荠籽油货架期具有更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油 货架期 特丁基对苯二酚 迷迭香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油料作物亚麻荠油脂代谢工程 被引量:4
3
作者 苑丽霞 毛雪 +2 位作者 杨致荣 薛金爱 李润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6,共9页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 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低投入、环保型"工业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达43%,其中α-亚麻酸>35%。种子油不仅可做食用油和动物饲料,亦可用于加工保健功能食品,以及生物燃油和高值油脂产品。重点分析亚...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 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低投入、环保型"工业油料作物。种子含油量达43%,其中α-亚麻酸>35%。种子油不仅可做食用油和动物饲料,亦可用于加工保健功能食品,以及生物燃油和高值油脂产品。重点分析亚麻荠主要农艺性状和优异油脂性状,论述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亚麻荠油脂品质的遗传改良研究,包括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ω-7脂肪酸,中、短链脂肪酸和蜡酯生物合成,以及单一脂肪酸富集途径的代谢组装。分析和讨论了亚麻荠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动向以及亚麻荠产业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油脂 脂肪酸 生物燃油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籽压榨制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利涛 陈燕 +1 位作者 石珊珊 夏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18,共3页
对亚麻荠籽压榨制油及毛油精炼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压榨制油工艺条件为:蒸炒温度110℃,蒸炒时间20 min,加水量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压榨2次,出油率较高(31.7%),饼中残油低(6.8%)。通过对精炼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过程的考察... 对亚麻荠籽压榨制油及毛油精炼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其压榨制油工艺条件为:蒸炒温度110℃,蒸炒时间20 min,加水量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压榨2次,出油率较高(31.7%),饼中残油低(6.8%)。通过对精炼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过程的考察,得到各个工段的主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 压榨 亚麻荠籽油 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立芹 朱杰 +6 位作者 范毅 张华南 李晓 魏悦 李飞飞 张海希 杜树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72,共5页
采用压榨-浸出法考察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并对其毛油进行品质分析。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压榨各因素对饼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工艺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各因素对饼粕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 采用压榨-浸出法考察亚麻荠籽毛油制取工艺并对其毛油进行品质分析。用单因素试验探讨压榨各因素对饼粕残油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工艺参数;其次,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浸出各因素对饼粕残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浸出工艺参数;最后参照国标对亚麻荠籽压榨与浸出毛油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榨制取亚麻荠籽毛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55MPa、含水量6.3%~7.3%、压榨时间40~50min;以正己烷为溶剂的亚麻荠籽饼粕残油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2(m∶V)、浸出时间2.5h、浸出温度40~50℃。此工艺生产的亚麻荠籽毛油品质良好,仅需要简单的精制工艺即可符合国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毛油 压榨 浸出 正交试验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能源作物亚麻荠及种子油脂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苑丽霞 郝敬云 +2 位作者 周广航 孙毅 李润植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34-638,642,共6页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作物,其商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介绍亚麻荠主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种子脂肪酸组成等基础上,重点论述亚麻荠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亚麻荠在生物能源领域中... 亚麻荠(Camelina sativa(L.)Crantz)是一种新型的能源作物,其商业化开发前景广阔。在介绍亚麻荠主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和种子脂肪酸组成等基础上,重点论述亚麻荠种子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亚麻荠在生物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讨论和分析亚麻荠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脂肪酸 种子油 合成调控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籽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杰 张华南 +8 位作者 范毅 于立芹 李晓 魏悦 张海希 李建 全彦涛 崔炜 李自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131,共5页
以亚麻荠籽饼为原料,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恒温搅拌提取亚麻荠籽多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亚麻荠籽粗多糖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恒温搅拌提取亚麻荠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 以亚麻荠籽饼为原料,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恒温搅拌提取亚麻荠籽多糖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亚麻荠籽粗多糖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恒温搅拌提取亚麻荠籽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1∶18、提取时间85 min、搅拌速度200 r/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亚麻荠籽多糖得率为1.71%。亚麻荠籽粗多糖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基均呈现出一定的清除能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优于DPPH自由基。研究结果为亚麻荠籽多糖的提取以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籽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种子萌发抗旱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8
作者 崔江 姜伟 +1 位作者 孙群 孙宝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0期203-205,共3页
比较模拟干旱条件下亚麻荠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亚麻荠发芽指数和苗长下降趋势均以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趋势均低于小麦,小麦对干旱更加敏感。亚麻荠种子的外层胶质占种子总重... 比较模拟干旱条件下亚麻荠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苗长和脯氨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亚麻荠发芽指数和苗长下降趋势均以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趋势均低于小麦,小麦对干旱更加敏感。亚麻荠种子的外层胶质占种子总重的5.67%,可吸收181.31倍的水分,使种子在最初10min内即可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8倍的水分,浸泡24h后吸水量达到10倍左右;而小麦种子浸泡24h后吸水量只有54.7%,据此认为这可能是亚麻荠种子抗旱性较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种子 抗旱性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荠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树旺 李新朋 +4 位作者 于立芹 徐民 张海山 张海希 张合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亚麻荠作为一种环保、抗逆、高效、营养丰富而独特的油料作物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亚麻荠的栽培历史、生物学性状、栽培特性、品种特性、亚麻荠籽(油)的主要成分和功能、亚麻荠籽制油工艺和在食品、动物饲料、日化品和工业领域... 亚麻荠作为一种环保、抗逆、高效、营养丰富而独特的油料作物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亚麻荠的栽培历史、生物学性状、栽培特性、品种特性、亚麻荠籽(油)的主要成分和功能、亚麻荠籽制油工艺和在食品、动物饲料、日化品和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对亚麻荠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路,为亚麻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亚麻荠籽 亚麻荠籽油 特性 应用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荠蓝1号在中国东西部地区种植适应性研究
10
作者 陆伟伟 孙伟 姜鸿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推广种植亚麻荠新品种荠蓝1号,对比了荠蓝1号3月-6月在中国西部(新疆伊犁自治州)和东部(江苏连云港)两个地区在3种不同的种植行距(15,30和45 cm)下的农艺学表现。结果表明,荠蓝1号在新疆地区更具有高产潜力。两个地区的亚麻荠收获产... 为推广种植亚麻荠新品种荠蓝1号,对比了荠蓝1号3月-6月在中国西部(新疆伊犁自治州)和东部(江苏连云港)两个地区在3种不同的种植行距(15,30和45 cm)下的农艺学表现。结果表明,荠蓝1号在新疆地区更具有高产潜力。两个地区的亚麻荠收获产量和含油量都较高,种子产量达204.56和187.58 g·m^(-2),含油量达43.04%和42.07%,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2.20%~26.07%和22.28%~26.4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0.19%~57.90%和51.44%~57.58%。两个地区30 cm的种植行距显著提高了荠蓝1号的产量和亚麻酸含量,新疆地区的30 cm种植行距的种子产量最高。综上所述,荠蓝1号适合在我国新疆地区种植,适宜种植行距为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荠 种植行距 种子产量 脂肪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