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a Yeast Hybrid Library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Regulating CaABI3/VP1-1 Expression in 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
1
作者 Huiru Deng Huan Tian +4 位作者 Liuyan Yang Siyang Ou Hui Wang Guangdong Geng Suqin Zhang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SCIE 2024年第12期3273-3291,共19页
Hot pepper(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is a significant vegetable that is widely cultivated around the world.Currently,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caused frequent severe weather events,and waterlogging stress harms the... Hot pepper(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is a significant vegetable that is widely cultivated around the world.Currently,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caused frequent severe weather events,and waterlogging stress harms the pepper industry by affecting the planting period,growth conditions,and disease susceptibility.The gene CaABI3/VP1-1 could improve pepper waterlogging tolerance.In order to explore the upstream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CaABI3/VP1-1,a high-quality standardized yeast hybrid library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for yeast one-,two-,and threehybrid screening using pepper‘ZHC2’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with a library recombinant efficiency of up to 100%.The length of inserted fragments varied from 650 to 5000 bp,the library titer was 5.18×10^(6)colony-forming units(CFU)·mL-1,and the library capacity was 1.04×10^(7)CFU of cDNA inserts.The recombinant bait plasmid was used to successfully identify 78 different proteins through the yeast one-hybrid system,including one transcription factor within the 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 family and the other within the growth-regulating factor family.The interaction happened between LOC124895848 and CaABI3/VP1-1 promoter by point-to-point yeast one-hybrid experiment.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12 selected protein-coding genes was then evalua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ults indicated the protein coding genes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to waterlogging stress an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CaABI3/VP1-1 promoter could be inhibited or activated by up-regulating or down-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respectively.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proteins interacting with the promoter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gene regulatory network of hot pepper operating under waterlogging stress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omplex regula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promo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 caabi3/vp1-1 PROMOTER yeast one-hybrid interacting protein waterlogging st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桂凯红 程中华 +1 位作者 黄林 阮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与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行PVP治疗的96例OVCF患者作为OVCF组,根据术后随访2年期间是否再次发生骨折,将OVCF患者分为再发骨折组和无再发骨折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62例为对照组。检测OVCF患者术前、健康志愿者体检当日血清IGF-1、IGFBP-3水平以及腰椎(L_(2~4))骨密度(BMD);分析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F-1、IGFBP-3、BMD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OVCF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再发骨折组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高于再发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VCF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424、0.3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BMD均是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F-1、IGFBP-3、BMD单项及3项联合预测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分别为0.837(95%CI:0.748~0.905)、0.713(95%CI:0.612~0.801)、0.711(95%CI:0.610~0.799)和0.921(95%CI:0.848~0.966),3项联合预测的AUC大于IGF-1、IGFBP-3、BMD单独预测(Z=2.603、4.097、4.078,P<0.05)。结论血清IGF-1、IGFBP-3和BMD联合对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对改善OVCF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3
作者 徐明芝 安娜 +5 位作者 白亚飞 陈汝满 贺纪清 王春莉 祁永慧 潘明娇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4,319,共6页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 目的:分析miR-532-3p靶向抑制Notch1信号通路对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CKD组、ago-NC组、ago-miR-532-3p组、FLI-06组,除对照组外均构建CKD模型并注射相应质粒及抑制剂,对照组与CKD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ELISA测定大鼠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TNF-α、IL-1β、IL-10水平,HE染色与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及肾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CD11c^(+)和CD206^(+)情况,q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miR-53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miR-532-3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结果: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肾小管及上皮细胞结构完整,胞界清晰,排列整齐;CKD组大鼠肾小球上皮细胞坏死增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炎症细胞浸润,肾纤维化程度加深;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减小,炎症浸润细胞减少,肾纤维化程度减轻;与对照组相比,CKD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降低(P<0.05);与CKD组相比,ago-miR-532-3p组、FLI-06组大鼠血清Scr、BUN、TNF-α、IL-1β、肾组织巨噬细胞CD11c^(+)比例、CD11c^(+)/CD206^(+)、Notch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IL-10水平、肾组织CD206^(+)、miR-532-3p表达升高(P<0.05);miR-532-3p与Notch1靶向结合,miR-532-3p过表达抑制Notch1蛋白表达。结论:促进miR-532-3p表达通过抑制Notch1通路保护CKD大鼠肾组织,其机制可能为调控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巨噬细胞极化 miR-532-3p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3及人精氨酸酶1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情况及表达意义分析
4
作者 董学涛 刘艳迪 +1 位作者 李慕然 张乐丹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1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和人精氨酸酶1(Arg-1)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黏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的整理分析。方法:收集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治疗的43例克罗恩病(CD)患者、3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30例身体体检健康人员的详细资料以及上述人员内镜结肠黏膜标本和PBMC标本,选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结肠黏膜和PBMC中Tim-3表达;选择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Arg-1水平;分析Tim-3和Arg-1与IBD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ROC)工作曲线分析血清Tim-3、Arg-1诊断IBD的效能。结果:CD组和UC组患者黏膜组织和外周血标本Tim-3、Arg-1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im-3和Arg-1阳性率在UC组、CD组患者不同炎性活性度、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中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外周血Tim-3、Arg-1水平单独及联合诊断IBD的AUC分别为0.839、0.885、0.943,95%CI分别为0.766~0.912、0.823~0.948、0.899~0.987,截断值为65.40%、3.28μg/mL,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IBD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和PBMC标本中Tim-3和Arg-1可能参与IBD肠黏膜免疫应答,因此可作为反映IBD疾病活动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精氨酸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5
作者 刘博 黄志坚 米存东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骶髂关节炎症(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按标准入组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骶髂关节炎症(SPARCC)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疾病活动度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按标准入组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及住院的axSpA患者35例,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沙利度胺、柳氮磺吡啶治疗1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分析三者与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三者治疗前后差值对治疗产生应答的效能。结果 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SPARCC评分相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血清TIMP-1水平显著上升(P <0.05)。治疗前血清MMP-3水平与BASDAI、ESR、CRP呈正相关,血清TIMP-1水平与CRP呈负相关,SPARCC评分与BASDAI、CRP呈正相关(P <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之间未见相关性。MMP-3、TIMP-1、SPARCC差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667、0.770。结论 血清MMP-3、TIMP-1水平及SPARCC评分对axSpA病情活动、治疗应答情况的评估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SPARCC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NLRP3、IL-1β的影响
6
作者 陈冲 孙善斌 +2 位作者 陈四芳 郝盼富 孙晓丽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3期443-447,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病...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脑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都调神针法,两组连续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量(Qm)、平均血流速度(Vm)、脑血管阻力指数(RI)]、血清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92%与85.42%,P<0.05)。治疗后,观察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头晕呕吐、神疲乏力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Qm、Vm均高于对照组(P<0.05),RI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LRP3及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与8.3%,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病人,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通督调神针法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7
作者 杨启梅 李维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It-1)水平与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32~76(47.92±4.65)岁;体重指数20.37~27.94(24.57±3.24)kg/m^(2)。另外,选取同期38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4~63(48.23±4.81)岁;体重指数19.86~22.51(20.87±2.39)kg/m^(2)。采用纯音测听检查评估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重度组16例[纯音平均听阈(PTA)>60 dBHL]、中度组39例(PTA>40~60 dBHL)、轻度组23例(PTA 20~40 dBHL)。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营养神经等治疗,10 d为1个疗程,10 d后评估患者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治疗后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7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临床症状、耳聋部位、听力损失程度、基础疾病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参照组[(17.27±3.14)ng/L比(6.63±1.67)ng/L、(157.82±13.47)ng/L比(81.67±10.63)ng/L](均P<0.05)。重度、中度组Caspase-3、sFIt-1水平均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81、0.841,均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听力损伤程度、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听力损失程度(OR:0.009,95%CI:0.000~0.209)、年龄(OR:1.165,95%CI:1.049~1.293)、血清Caspase-3(OR:1.546,95%CI:1.183~2.022)、sFIt-1(OR:1.058,95%CI:1.015~1.104)水平均是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血清Caspase-3、sFIt-1水平单独预测。其中联合预测灵敏度66.67%,特异度87.72%,AUC为0.819(0.712~0.925);Caspase-3灵敏度52.38%,特异度82.46%,AUC为0.721(0.593~0.849);sFIt-1灵敏度52.38%,特异度84.21%,AUC为0.703(0.573~0.832)。结论血清Caspase-3、sFlt-1水平升高可反映突发性耳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二者联合检测可更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预后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8
作者 张列祥 王协峰 +6 位作者 何裕超 蔡畅 付宪华 李猛 徐进 姜宁 陈宏璘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微小RNA-542-3p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介导色氨酸代谢增强促进食管鳞癌放射抵抗
9
作者 计超 胡玮彬 +5 位作者 王莹 璩凤仪 谢雨辰 刘思岐 张晓智 孙宇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 目的 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发生放射抵抗的生物学机制,寻找有效增敏靶点。方法 从MSigDB数据库获取186条信号通路及通路相关基因信息。利用癌症基因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 GEO)获得ESCC患者的RNA转录组数据。收集2013—2020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7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样本。使用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 GSVA)计算KEGG信号通路评分,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放疗抵抗相关信号通路,利用DESeq2筛选通路中关键基因,基于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构建放疗疗效预测模型;并通过蛋白印迹、克隆形成等实验进行验证。结果 基于KEGG信号通路的GSVA富集评分,随机森林分析显示,在TCGA队列及GSE45670队列中,色氨酸代谢通路富集值对ESCC放射抵抗的贡献程度显著优于其他通路。DESeq2分析发现,色氨酸代谢通路中关键分子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ALDH1B1、AOC1、INMT、AFMID和ALDH7A1在ESCC抵抗组及敏感组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利用上述差异基因基于SVM-RFE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7,可较准确预测ESCC放疗疗效。蛋白印迹实验表明,IDO1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且IDO1抑制剂处理显著抑制KYSE-410细胞的存活及放射敏感性。入组患者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在ESCC放疗抵抗组中高表达,且与ESCC患者的放疗不良预后相关;此外,进一步检测发现,IDO1在患者样本中的表达与其PD-L1表达正相关,且与CD3/CD8免疫细胞浸润比例负相关。结论 色氨酸分解代谢与ESCC放射抵抗相关,色氨酸代谢关键酶IDO1可作为ESCC放射增敏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 色氨酸代谢 放射抵抗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10
作者 靳美娜 周雪利 +8 位作者 李海波 白炜 贾楚璇 高立 任丽珏 陈青宇 王瑞 李华 魏翠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 目的对照观察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丝氨酸307(p-IRS1ser 307)、磷酸化蛋白激酶B丝氨酸473(p-AKTser 47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糖原合酶(GS)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在慢性间歇低氧所致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和实验组(CIH组),每组20只。NC组置于常氧环境12周,CIH组先予间歇低氧8周,随后恢复常氧饲养至第12周。两组均于基线、第8周、第12周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和iNOS、p-IRS1ser 307、p-AKTser 473、GSK3β、GS水平测定,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基线时,两组肝脏病理及各项观察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肝脏病理出现肝血窦和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细胞核变小、淋巴细胞浸润增多并可见少量脂肪空泡,FB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升高,p-AKTser 473蛋白、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周时,与NC组比较,CIH组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脂肪空泡增多,其它已发生的病理损伤无改善,p-AKTser 473蛋白水平升高,p-IRS1ser 307蛋白与GS蛋白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周时CIH组HOMA-IR与iNOS mRNA、p-IRS1ser 307蛋白、GSK-3β蛋白水平正相关(r=0.874,0.817,0.872;均P<0.05),与p-AKTser473蛋白、GS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886,-0.879;均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可以导致肝脏病理损害,即使复氧干预也不能逆转,并可能通过上调iNOS mRNA的表达,调控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低氧-复氧 胰岛素抵抗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RS1/AKT/GSK-3β信号通路 SD大鼠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象结构对于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二级加氧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沈宇豪 田泽民 +2 位作者 李伟 纪亦轩 颜应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0,共14页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压极限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支链结构有利于过氧化氢过氧自由基(OOQOOH)的氢转移反应,其中,1,5-氢转移反应最占优势,与其直接裂解生成酮基化合物(KHP)+OH路径形成竞争关系.双过氧化氢自由基P(OOH)_(2)由OOQOOH经氢转移反应生成,主要裂解路径为环醚反应,其能垒因支链有增加趋势.基于RRKM/主方程方法获得的依压力变化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压力对上述反应的速率常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1 3-双甲基环己烷 构象分析 二级加氧 氢转移反应 环醚反应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5-FU耐药性的影响
12
作者 杨柳 冯丹 +2 位作者 杨莉 唐玲 罗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 目的 探讨高良姜素调节FOXO3-FOXM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凋亡和5-氟尿嘧啶(5-FU)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RC细胞HCT8及其耐药细胞株HCT8/5-FU,然后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高良姜素处理,筛选实验浓度。将HCT8细胞分为ctrl组(不进行特殊处理)、NC组(转染空载质粒)、L-高良姜素组(1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H-高良姜素+sh-FOXO3组(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转染FOXO3 shRNA质粒)。将HCT8/5-FU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5-FU+NC组(5μg/mL 5-FU处理后转染空载质粒)、5-FU组(5μg/mL 5-FU处理)、5-FU+L-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1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组(5μg/mL 5-FU处理后加入20μmol/L高良姜素)、5-FU+H-高良姜素+sh-FOXO3组(经5μg/mL 5-FU和2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后,再转染FOXO3 shRNA质粒)。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在HCT8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10、20、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会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5-FU细胞中,与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比较,40μmol/L高良姜素处理可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在HCT8和HCT8/5-FU细胞中,10、20μmol/L高良姜素干预后细胞凋亡率、FOXO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FOXM1和PCNA蛋白表达降低/减少(P<0.05),HCT8/5-FU细胞中MRP-1蛋白表达降低(P<0.05)。敲低FOXO3可减弱高剂量高良姜素对HCT8和HCT8/5-FU细胞的作用(P<0.05)。结论 高良姜素可能通过调节FOXO3-FOXM1轴抑制CRC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FOXO3-FOXM1 结直肠癌 增殖 凋亡 5-氟尿嘧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壳多糖酶-3-样蛋白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相关性
13
作者 杨令芝 王焱 +5 位作者 王烤 黄茂 师权 黄文彬 刘琳丰 李杨梅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193例老年T2DM患者,按照肌少症标准分为肌少症组67例和非肌少症126例。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HI3L1水平。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根据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患者血清25(OH)D、CHI3L1水平预测发生肌少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患者年龄、血清25(OH)D水平、血清CHI3L1水平为患者发生肌少症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ASMI值呈正相关(P<0.05),年龄、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呈负相关(P<0.05)。患者血清CHI3L1水平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Z=4.136,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年龄、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Z=4.989、5.899、2.609,P<0.05)。结论 对于老年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CHI3L1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肌少症,可以作为早期肌少症诊断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血清25-羟维生素D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为主体的双溶剂吸收剂用于CO_(2)捕集
14
作者 刘岳能 吴亚杰 +2 位作者 曹蒙欢 单楠烁 苟湘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9,共9页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 为开发具备吸收负载量高、解吸率高和解吸能耗低的CO_(2)吸收剂,以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胺(2-EEMPA)、2-氨基-2-甲基-1-丙醇(AMP)和哌嗪(PZ)为活性组分,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H_(2)O为溶剂,构建了3种吸收剂体系(2-EEMPA/DMF/H_(2)O、2-EEMPA/AMP/DMF/H_(2)O和2-EEMPA/PZ/DMF/H_(2)O)。考察了3种吸收剂体系在不同活性组分、溶剂配比下对CO_(2)的吸收和解吸性能,并与质量分数30%单乙醇胺(30%MEA)水溶液(简称为30%MEA)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2-EEMPA、PZ、DMF、H_(2)O的质量比为20∶10∶40∶30的2-EEMPA/PZ/DMF/H_(2)O吸收剂(20E10P40D30H)具有最佳性能,CO_(2)解吸负载量达到0.573 mol CO_(2)/mol胺,是30%MEA(0.274 mol CO_(2)/mol胺)的2.09倍;在80℃下CO_(2)解吸率为82.7%,较30%MEA(54.6%)提高28.1%,且解吸能耗(18.9 kJ/g CO_(2))仅为30%MEA(54.6 kJ/g CO_(2))的34.6%;经过5次吸收-解吸循环后,20E10P40D30H的CO_(2)吸收负载量仍保持在0.609 mol CO_(2)/mol胺,比30%MEA(0.369 mol CO_(2)/mol胺)提高了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N-(2-乙氧基乙基)-3-吗啉丙-1- 双溶剂 复配 解吸能耗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血清sTREM-1、RBP4、HBD-3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15
作者 许可欣 时宇绯 +2 位作者 沙伟 荀神美 张梅香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44-247,252,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尿路感染(UT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人β-防御素-3(HBD-3)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行FURL患者18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UTI分为UTI组(9...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尿路感染(UTI)患者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人β-防御素-3(HBD-3)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行FURL患者183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UTI分为UTI组(98例)和非UTI组(8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sTREM-1、RBP4、HBD-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FURL术后发生UTI的影响因素。分析血清sTREM-1、RBP4、HBD-3对患者FURL术后发生UTI的预测价值。结果:UTI组有泌尿道手术史、导尿管留置时间≥7 d、抗菌药物种类>3种患者比例高于非UTI组(均P<0.05)。UTI组血清sTREM-1、RBP4、HBD-3水平高于非UTI组(均P<0.05)。泌尿道手术史、导尿管留置时间、抗菌药物种类及血清sTREM-1、RBP4、HBD-3是患者FURL术后发生UTI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sTREM-1、RBP4、HBD-3水平与患者泌尿道手术史、导尿管留置时间及抗菌药物种类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TREM-1、RBP4、HBD-3联合预测患者FURL术后发生U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高于三者独立预测的AUC(均P<0.05)。结论:FURL术后UTI患者血清sTREM-1、RBP4、HBD-3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对FURL术后发生UT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人β-防御素-3 影响因素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的关系
16
作者 张霞 邢爱君 +1 位作者 张晖 曲安然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纤维蛋白-3(Fibulin-3)、抗人肿瘤内皮标志物1(TEM1)、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纤维蛋白-3(Fibulin-3)、抗人肿瘤内皮标志物1(TEM1)、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132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老年CHF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老年CHF患者分为Ⅱ级组(42例)、Ⅲ级组(51例)、Ⅳ级组(39例)。根据患者出院后是否发生MACE将老年CHF患者分为MACE组和未MACE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对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CHF组血清TEM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TEM1水平比较,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比较,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分级与血清TEM1水平呈正相关(r_(s)=0.488,P<0.05),与Fibulin-3、PACAP-38水平呈负相关(r_(s)=-0.463、-0.432,P<0.05)。MACE组有38例患者,未MACE组有94例患者。MACE组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均低于未MACE组,血清TEM1水平及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患者比例高于未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升高是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TEM1水平升高及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是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单独和3项指标联合预测CHF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6、0.636、0.641、0.798,3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高于血清Fibulin-3、TEM1、PACAP-38单独预测的AUC(Z_(3项联合-Fibulin-3)=2.448、P=0.014,Z_(3项联合-TEM1)=2.033、P=0.042,Z_(3项联合-PACAP-38)=2.200、P=0.028)。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Fibulin-3、PACAP-38水平显著降低,TEM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有关,3项指标联合对老年CHF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纤维蛋白-3 抗人肿瘤内皮标志物1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38 心功能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K-3β、CX3CR1水平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时伟 戴胜燕 +3 位作者 张立娜 马艳 纪利利 郭书琴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水平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水平与神经功能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情况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Spearman等级法分析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清GSK-3β,CX3CR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SK-3β,CX3CR1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GSK-3β,CX3CR1水平显著升高(t=7.962、8.735,P<0.05);重症组血清GSK-3β、CX3CR1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t=2.478、2.633,P=0.015、0.010);NIHSS评分与血清GSK-3β,CX3CR1水平均呈正相关(r=0.533、0.49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血清GSK-3β和CX3CR1水平均可作为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血清GSK-3β、CX3CR1诊断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29,联合诊断的AUC为0.933,优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SK-3β、CX3CR1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密切相关,GSK-3β和CX3CR1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脑梗死 糖原合成激酶3β CX3C趋化因子受体-1 神经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张景迪 穆清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 目的 探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galectin-3)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L12)水平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90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经1年随访,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复发25例)和未复发组(未复发65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心房纤维化指标,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三者在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红细胞(RBC)、白细胞(WB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复发组galectin-3、MCP-1、CXCL12水平均低于复发组(P<0.05);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心房纤维化重度较多,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Ⅲ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ⅢCP)、MMP-1指标水平较低(P<0.05);galectin-3、MCP-1、CXCL12三者水平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出正相关;galectin-3、MCP-1、CXCL12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血清galectin-3和MCP-1、CXCL12水平与心房纤维化程度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alectin-3、MCP-1、CXCL12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呈现正相关,能有效地为临床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可通过其水平变化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L12) 心房纤维化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效能及与病理参数的关系
19
作者 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 塔来提·吐尔干 赵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3-167,17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氧化应激反应丝氨酸丰富1反义RNA 1(OSER1-AS1)、微小RNA-433-3p(miR-433-3p)表达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及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HCC患者105例(HCC组)和同...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氧化应激反应丝氨酸丰富1反义RNA 1(OSER1-AS1)、微小RNA-433-3p(miR-433-3p)表达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及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HCC患者105例(HCC组)和同期3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法分析HCC患者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HC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C组血清LncRNA OSER1-AS1表达升高,miR-433-3p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Base数据库预测发现,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存在结合位点,进一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表达呈负相关(r=-0.772,P<0.001)。不同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单独及联合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37、0.931,二者联合诊断HCC的AUC最大(P<0.05)。结论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呈高表达、miR-433-3p呈低表达,并且与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LncRNA OSER1-AS1联合miR-433-3p表达对HCC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氧化应激反应丝氨酸丰富1反义RNA 1 微小RNA-433-3p 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of microRNA-142-3p promote ASH1L expression to induce immune evasi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20
作者 Xing-Hui Yu Yan Xie +8 位作者 Jian Yu Kun-Ning Zhang Zhou-Bo Guo Di Wang Zhao-Xian Li Wei-Qi Zhang Yu-Ying Tan Li Zhang Wen-Tao Ji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5年第1期126-145,共20页
BACKGR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been a pervasive malignancy throughout the world with elevated mortality.Efficient therapeutic targets are beneficial to treat and predict the disease.Currently,the exact mo... BACKGR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been a pervasive malignancy throughout the world with elevated mortality.Efficient therapeutic targets are beneficial to treat and predict the disease.Currently,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s lead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HCC are still unclear.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microRNA-142-3p level decreases in HCC,whereas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database shows the ASH1L expression increased among liver tumor tissues.In this paper,we will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and HCC cell bioactivity,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m.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on the HCC cell bioactivity and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METHODS In this study,we grouped HCC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of ASH1L with pathological tissues,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Furthermore,explored the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by cellular and animal experiments,which involved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method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western blot,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low cytometric analysis,tumor xenografts in nude mice,etc.The statistical method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ontained t-test,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theχ^(2)test,the Kaplan-Meier approach and the log-rank test.RESULTS In this study,we found that HCC 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ASH1L possess a more recurrence rate as well as a decreased overall survival rate.ASH1L promotes the tumorigenicity of HCC and microRNA-142-3p exhibits reduced expression in HCC tissues and interacts with ASH1L through targeting the ASH1L 3′untranslated region.Furthermore,microRNA-142-3p promot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invasion,and migration of HCC cell lines in vitro via ASH1L.For the exploration mechanism,we found ASH1L may promote an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HCC and ASH1L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ell junction protein zonula occludens-1,which is potentially relevant to the immune system.CONCLUSION Loss function of microRNA-142-3p induce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immune evasion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ASH1L in HCC.Both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can feature as new biomarker for HCC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croRNA-142-3p ASH1L Immune evasion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popt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