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包覆改性后的热稳定性能研究
1
作者 熊敏 花开慧 税安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32-1737,共6页
以Al(NO3)3作为包覆材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在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勃姆石(γ-AlOOH)。采用XRD、SEM、TEM、TG-DSC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对未包覆的荧光粉和包覆后的荧光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γ-AlOOH包覆膜均... 以Al(NO3)3作为包覆材料,通过直接沉淀法在Sr2MgSi2O7:Eu2+,Dy3+荧光粉表面包覆了一层勃姆石(γ-AlOOH)。采用XRD、SEM、TEM、TG-DSC和瞬态/稳态荧光光谱仪对未包覆的荧光粉和包覆后的荧光粉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γ-AlOOH包覆膜均匀地沉积在荧光粉的表面,且其厚度约为40nm。γ-AlOOH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会转变成Al2O3。当热处理温度≥1000℃时,Al2O3与Sr2MgSi2O7基质发生固相置换反应并生成了SrAl2Si2O8,MgO和SrO,包覆后的荧光粉新出现了一个峰值为384nm的紫外发射带。当热处理温度为900℃、1000℃、1150℃和1200℃时,包覆后的荧光粉的蓝光发光强度比包覆前的荧光粉更强,而在1050℃和1100℃时反而更弱,这与Al2O3晶体的F色心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eu2+ Dy3+荧光粉 直接沉淀法 热衰减 热稳定性能 F色心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M1-3xAl2O4:Eu2+x/Dy3+ 2x(M^2+= Sr^2+, Ca^2+ and Ba^2+) phosphors with long-lasting phosphorescence properties vi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Jinkai Li Bin Liu +2 位作者 Qi Chen Yizhong Lu Zongming Liu 《Chemical Reports》 201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The long afterglow fluorescent material of M1-3xAl2O4:Eu2+ x/Dy3+2x(M2+= Sr2+, Ca2+ and Ba2+) phosphors a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precursor obtained vi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t 1300oC for 4 h with r... The long afterglow fluorescent material of M1-3xAl2O4:Eu2+ x/Dy3+2x(M2+= Sr2+, Ca2+ and Ba2+) phosphors a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calcining precursor obtained vi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t 1300oC for 4 h with reducing atmosphere (20% H2 and 80% N2). The phase evolution, morphology and afterglow fluorescent propertie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by the various instruments of XRD, FE-SEM, PLE/PL spect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decay analysis. The PL spectra shows that the Sr1-3xAl2O4:Eu2+x/Dy3+ 2x phosphors display vivid green emission at s519 nm (4f65d1!4f7 transition of Eu2+) with monitoring of the maximum excitation wavelength at s334 nm (8S7=2!6IJ transition of Eu2+), among which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Eu2+ and Dy3+ is 15 at.% and 30 at.%, respectively. The color coordinates and temperature of Sr1-3xAl2O4:Eu2+ x/Dy3+ 2x phosphors are approximately at (s0.27, s0.57) and s6700 K, respectively. On the above basis, the M0:55Al2O4:Eu2+ 0:15/Dy3+ 0:3 (M2+= Ca2+ and Ba2+) phosphors is obtained by the same method. The PL spectra of these phosphors shows the strongest blue emission at s440 nm and cyan emission at s499 nm under s334 nm wavelength excitation, respectively, which are blue shifted comparing to Sr1??3xAl2O4:Eu2+ x/Dy3+ 2x phosphors. The color coordinates and temperatures of M0:55Al2O4:Eu2+ 0:15/Dy3+ 0:3 (M2+= Ca2+ and Ba2+) phosphors are approximately at (s0.18, s0.09), s2000 K and (s0.18, s0.42), s11600 K, respectively. In this work, long afterglow materials of green, blue and cyan aluminates phosphors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have been prepared, in order to obtain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night automatic lighting and disp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AFTERGLOW materi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M1-3xAl2O4:eu2+ x/Dy3+ 2x(M2+= Sr2+ Ca2+ and Ba2+) PHOSPHORS luminescent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MgSi_2O_7:Eu^(2+)绿色发光粉的低温合成及光致发光 被引量:7
3
作者 章少华 胡江峰 +2 位作者 周明斌 王建军 谢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CaCl2作助熔剂同时又作反应物,利用固相法在碳还原气氛下合成了Ca2MgSi2O7:Eu2+发光粉,确定其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按CaCO3、Mg(OH)2、SiO2、CaCl2的量的比1.5:1:2:2.4称取原料,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3h。合成的样品可被360~480n... 采用CaCl2作助熔剂同时又作反应物,利用固相法在碳还原气氛下合成了Ca2MgSi2O7:Eu2+发光粉,确定其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按CaCO3、Mg(OH)2、SiO2、CaCl2的量的比1.5:1:2:2.4称取原料,烧结温度为900℃,烧结时间为3h。合成的样品可被360~480nm的光有效激发,得到发射峰值位于529nm的绿光。该发光粉Eu2+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0.02。与高温法相比,低温法制备的Ca2MgSi2O7:Eu2+发光粉激发光谱形状表现出一些差别,并且发射光强度显著增强,低温制备的Ca2MgSi2O7:0.02Eu2+的发射强度是高温制备样品的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粉 ca2mgsi2o7:eu2+ 助熔剂 低温合成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10)(Si_2O_7)_3Cl_2:Eu_^(2+),Mn^(2+)单一基质白光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志平 赵方亮 +2 位作者 李盼来 路亚娟 李小宁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颜色可调的Ca10(Si2O7)3Cl2:xEu2+,yMn2+荧光粉。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和Eu2+与Mn2+之间的能量传递。Eu2+离子在Ca10(Si2O7)3Cl2晶体中形成了峰值为426nm和523nm的5d→4f跃迁发光,Eu2+中心向Mn2+中心传递能量,敏化Mn2+...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颜色可调的Ca10(Si2O7)3Cl2:xEu2+,yMn2+荧光粉。研究了它的发光性质和Eu2+与Mn2+之间的能量传递。Eu2+离子在Ca10(Si2O7)3Cl2晶体中形成了峰值为426nm和523nm的5d→4f跃迁发光,Eu2+中心向Mn2+中心传递能量,敏化Mn2+离子4T1(4G)→6A1(6S)跃迁而产生585nm的黄光发射。黄绿蓝3个发射带叠加在单一基质中实现了白光发射。3个发射带的激发谱范围位于250~480nm处,Ca10(Si2O7)3Cl2:xEu2+,yMn2+在紫外-近紫外波段(350~410nm)范围内有很强的激发,是一种适合InGaN管芯激发的单一基质白光LED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荧光粉 白光LED 发光 Ca10(Si2O7)3Cl2:eu2+ Mn2+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长余辉材料CaxMgSi2O5+x:Dy^3+系列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永虎 程学瑞 +2 位作者 戚泽明 刘淼 施朝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制备并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白色长余辉的钙镁硅酸盐材料,CaxMgSi2O5+x∶Dy3+(x=1,2,3)。在紫外激发的发射谱中观察到来自Dy3+的4f组态内发射:对应4F9/2→6H15/2跃迁的蓝色发射(480nm)以及对应4F9/2→6H13/2跃迁的黄色发射(575nm)。低压汞灯... 制备并研究了一系列具有白色长余辉的钙镁硅酸盐材料,CaxMgSi2O5+x∶Dy3+(x=1,2,3)。在紫外激发的发射谱中观察到来自Dy3+的4f组态内发射:对应4F9/2→6H15/2跃迁的蓝色发射(480nm)以及对应4F9/2→6H13/2跃迁的黄色发射(575nm)。低压汞灯(254nm)辐照后产生的长余辉光谱成分与发射谱相同,蓝光与黄光的混合组成白色光。对所研究的大部分样品,白色长余辉发射持续时间超过1h。研究了发射光强度对Dy3+浓度的依赖以及黄光与蓝光强度比与Dy3+掺杂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基质有不同Dy3+浓度的依赖关系。室温以上的热释光谱表明所研究材料在室温以上具有丰富的热释光峰,因此有潜力进一步改善其长余辉性能。结合实验结果和以往研究,简要讨论了这一类材料的陷阱来源和长余辉发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 长余辉材料 发光 CaMgSi2O6:Dy^3+ ca2mgsi2o7:Dy^3+ Ca3MgSi2O8:Dy^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凝胶燃烧法合成红色荧光粉Ca_2MgSi_2O_7:Eu^(3+)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翟永清 王莉莉 +3 位作者 马健 胡志春 王腾 姜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微波辅助凝胶燃烧法制备了Ca2MgSi2O7∶Eu3+红色荧光粉,运用XRD、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并探讨了焙烧温度、助熔剂用量、Eu3+浓度等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四方晶系的Ca2MgSi2O7晶体结构。Ca2... 采用微波辅助凝胶燃烧法制备了Ca2MgSi2O7∶Eu3+红色荧光粉,运用XRD、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样品进行分析表征,并探讨了焙烧温度、助熔剂用量、Eu3+浓度等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四方晶系的Ca2MgSi2O7晶体结构。Ca2MgSi2O7∶Eu3+的激发光谱由一宽带和一组锐线峰组成,分别归属于Eu3+-O2-之间的电荷迁移态和Eu3+的f→f跃迁。样品的发射光谱主要由两个强发射峰组成,分别位于591 nm和619 nm处,属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的电偶极跃迁。研究发现:当焙烧温度为1000℃、助熔剂H3BO3用量为15%时,样品发光性能较好;Eu3+浓度(x)对样品Ca2-xMgSi2O7∶Eu3x+的发光强度影响较大,当Eu3+浓度x在0.02~0.16范围内变化时,随着Eu3+浓度的增加,样品的发光强度不断增加,未出现明显的浓度猝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mgsi2o7 Eu3+ 红色发光粉 凝胶燃烧法 发光强度 白光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二极管用Ba_3MgSi_2O_8基质发光材料的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与光谱性质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雪征 王达健 +2 位作者 顾铁成 毛智勇 刘艳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5,共7页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 分别采用溶胶雾化-微波烧成工艺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Ba3MgSi2O8∶Eu,Mn,Al荧光粉。溶胶雾化-微波烧成两步法制备的样品物相纯度和结晶度都比较高,具有中心位置437,500,608nm的三色发射带。在375nm紫外光激发下,发光的色坐标为x=0.3253,y=0.2134,相关色温7391K,可得到预期的白光发射。其中蓝、绿两个发射带分别来自于Ba3MgSi2O8和Ba2SiO4晶格中Ba2+格位的替位原子Eu2+的5d-4f跃迁,红光发射带源于Ba3MgSi2O8中Mn2+的4T-6A跃迁发射。红光的激发谱与蓝光的激发谱几乎重合,可以确定在Ba3MgSi2O8∶Eu,Mn,Al发光过程中存在着从蓝光发射中心到红光发射中心的能量传递。但是,与通常的共振能量传递模型不同,蓝光发射谱与红光激发谱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光谱重叠。相比之下,高温固相法样品没有观察到红光发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成的Ba2SiO4中杂相较多,激发光很大一部分被Ba2SiO4晶格中的Eu2+绿光发光中心吸收,传递到Mn2+红光发光中心的能量减少;另一方面与固相法中Mn2+在Ba3MgSi2O8晶格中掺杂困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3MgSi2O8:Eu Mn Al发光粉 微波烧成 喷雾干燥 能量传递 白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_2MgSi_2O_7:Eu^(2+),Ln^(3+)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7
8
作者 翟永清 孟媛 +1 位作者 曹丽莉 周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5-128,共4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系列稀土掺杂的Sr2MgSi2O7:Eu20.+02,Ln30.+04(Ln=La,Ce,Nd,Sm,Gd,Tb,Dy,Ho,Er,Tm)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了不同...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系列稀土掺杂的Sr2MgSi2O7:Eu20.+02,Ln30.+04(Ln=La,Ce,Nd,Sm,Gd,Tb,Dy,Ho,Er,Tm)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了不同稀土离子的Sr2MgSi2O7:Eu2+,Ln3+的晶体结构均为四方晶系结构;其激发、发射光谱的峰形、峰位基本无变化,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402nm处,次激发峰位于415nm处,与高温固相法制得的样品相比,激发峰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68nm附近,是由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强度与余辉性质有所差别,其中Dy3+是最理想的共掺杂稀土离子,Sr2MgSi2O7:Eu2+,Dy3+的亮度最高、余辉时间最长,可达5h以上;而Sr2MgSi2O7:Eu2+,Sm3+的发光强度最低,余辉时间最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eu2+ Ln3+ 凝胶-燃烧法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Eu掺杂Sr_2MgSi_2O_7光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光青 刘家琴 +1 位作者 郑治祥 吴玉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稀土离子Eu掺杂的Sr2MgSi2O7硅酸盐基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测试。XRD测试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处理温度下可获得Sr2...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稀土离子Eu掺杂的Sr2MgSi2O7硅酸盐基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测试。XRD测试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处理温度下可获得Sr2MgSi2O7,但样品中也存在其它的杂质相。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经空气中处理的Eu3+在395 nm光激发下产生590 nm、610 nm的发射峰,通过氢气还原处理后得到的Eu2+离子的发光从250到400 nm的紫外区可以激发峰值为460 nm左右的宽谱带,且随氢气还原温度的升高和Eu离子掺杂浓度的提高发光强度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R2MGSI2O7 光致发光 EU掺杂
原文传递
氧化铝赋存形式对低钙烧结熟料矿相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迪 于海燕 +1 位作者 潘晓林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97-3504,共8页
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研究在n(CaO)/n(Al_2O_3)为1、烧结温度为1350℃条件下,氧化铝以a-氧化铝、莫来石和钙铝黄长石赋存形式的物料与石灰烧结后熟料矿相、晶体稳定性和在碳酸钠溶液中氧化铝浸出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石灰烧结法处理低品位含铝资源提取氧化铝,研究在n(CaO)/n(Al_2O_3)为1、烧结温度为1350℃条件下,氧化铝以a-氧化铝、莫来石和钙铝黄长石赋存形式的物料与石灰烧结后熟料矿相、晶体稳定性和在碳酸钠溶液中氧化铝浸出性能。结果表明:以α-氧化铝为原料时,Ca_(12)Al_(14)O_(33)优先生成,并进一步结合Al_2O_3转化成CaAl_2O_4。熟料矿相为CaAl_2O_4、Ca_(12)Al_(14)O_(33)、γ-Ca_2SiO_4和β-Ca_2SiO_4,CaAl_2O_4和Ca_(12)Al_(14)O_(33)晶胞体积较大,在碳酸钠溶液中,晶体稳定性较差,氧化铝的浸出率为91.60%;以莫来石或钙铝黄长石为原料时,Ca^(2+)逐步取代晶格中Si^(4+)位置并与Al^(3+)结合生成铝酸钙,分离出的Si^(4+)与CaO生成Ca_2SiO_4,而Ca_(12)Al_(14)O_(33)或Ca_3Al_2O_6的生成造成CaO不足,导致部分Ca_2Al_2SiO_7不能被转化,熟料矿相为CaAl_2O_4、Ca_(12)Al_(14)O_(33)、γ-Ca_2SiO_4、β-Ca_2SiO_4和Ca_2Al_2SiO_7,CaAl_2O_4和Ca_(12)Al_(14)O_(33)晶胞体积较小,与碳酸钠反应时活性稍差,氧化铝的浸出率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Al2O4 Ca(12)Al(14)O(33) Ca2Al2SiO7 氧化铝 熟料 晶体稳定性 浸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细蓝色荧光粉Sr_2MgSi_3O_9∶Eu^(2+)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翟永清 冯仕华 +2 位作者 孔令帅 殷天亮 郝洁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8-1082,共5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3O9∶Eu2+。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xMgSi3O9∶Eu2x+... 采用凝胶-燃烧法在活性炭弱还原气氛下成功合成了新型蓝色发光材料Sr2MgSi3O9∶Eu2+。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xMgSi3O9∶Eu2x+系列样品的衍射峰数据与Sr2MgSi2O7的JCPDS卡片(卡号:75-1736)衍射峰数据基本一致,属四方晶系。其一次颗粒近似球形,粒径在100nm左右。激发光谱分布在250~450nm的波长范围,主激发峰位于424nm处,次激发峰位于400nm处,可以被InGaN管芯产生的紫外辐射有效激发。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70nm附近,是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Sr2MgSi3O9∶Eu2+是一种很有前途用于白光LED的蓝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白光LED Sr2MgSi3O9∶eu2+ 凝胶-燃烧法 激发和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荧光粉α-Sr_2P_2O_7∶Eu^(3+)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鄢蜜昉 薛丽红 +1 位作者 严有为 姚山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98-2000,2004,共4页
以尿素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出α-Sr2P2O7∶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FSEM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激活剂Eu3+浓度、煅烧温度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光谱测量表明α-Sr2P2O7∶Eu3+的5 D0→7F1、5 D0→7F2跃迁发射最强,为... 以尿素为原料,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出α-Sr2P2O7∶Eu3+红色荧光粉。利用XRD、FSEM和荧光光谱,研究了激活剂Eu3+浓度、煅烧温度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光谱测量表明α-Sr2P2O7∶Eu3+的5 D0→7F1、5 D0→7F2跃迁发射最强,为红光发射;该荧光粉可被394nm近紫外光和464nm蓝光有效激发,有望成为一种近紫外LED和蓝光LED用的红色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燃烧法 α-Sr2P2O7 Eu3+ 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可控制备Eu^(3+)-Eu^(2+)共存Ca_(12)Al_(14)O_(32)F_2荧光粉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彩花 彭海龙 +2 位作者 梁利芳 蒙丽丽 张丽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2-939,共8页
采用燃烧法合成Ca_(12-x)Al_(14)O_(32)F_2∶x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等表征,探讨了燃烧温度、氟化铵、尿素、硼酸以及铕浓度等合成条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 采用燃烧法合成Ca_(12-x)Al_(14)O_(32)F_2∶xEu荧光粉,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以及光致发光光谱等表征,探讨了燃烧温度、氟化铵、尿素、硼酸以及铕浓度等合成条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燃烧法可以合成Eu^(3+)-Eu^(2+)共存、发光可调的荧光粉。通过改变合成条件,改变Eu^(2+)和Eu^(3+)的比例,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表现为白光-橙红色-蓝白光-淡紫色-深蓝色-淡蓝色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Al14O32F2 Eu3+-eu2+ 燃烧法可控合成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材料Sr_2MgSi_2O_7∶Eu^(2+),Dy^(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晓霞 赵军武 冯异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9-73,共5页
在碳粉还原条件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性能以及影响其发光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光粉体还原后的发射光谱表明,其主发射峰位于463 nm左右;余辉衰减曲线证明其余... 在碳粉还原条件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亮度高、余辉时间长的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性能以及影响其发光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光粉体还原后的发射光谱表明,其主发射峰位于463 nm左右;余辉衰减曲线证明其余辉衰减过程存在快速衰减和慢衰减两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Sr2MgSi2O7:eu2+ Dy3+ 高温固相法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Zr_2O_7:Eu^(3+)纳米微粒的合成与变温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殿元 王庆凯 +2 位作者 常章用 郭艳艳 吴杏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9-242,共4页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了Y2Zr2O7∶Eu3+纳米微粒,用XRD和HRTEM对纳米微粒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作为对比,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Y2Zr2O7∶Eu3+体相材料,对其变温发光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Y2Zr2O7∶Eu3+纳米晶的606和628nm发射(5D0→7F2)最强,与5D0→7F1磁偶跃迁相对发光强度较体相材料增强60%,且随着温度的降低,Eu3+离子5D0→7FJ(J=1,2,3,4)跃迁发光强度均有变化.另外,采用盐酸"浸蚀"技术对Y2Zr2O7∶Eu3+纳米微粒进行了表面处理,室温发射光谱测试表明:5D0→7F2,3,4电偶跃迁与5D0→7F1磁偶跃迁的相对强度较表面处理前减小约15%.对观测到的结果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效应和激活离子所处局域环境的变化进行了定性解释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Zr2O7∶Eu3+纳米晶 燃烧合成 变温发光特性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材料Sr_2MgSi_2O_7∶Eu^(2+),Dy^(3+)中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永虎 施朝淑 +3 位作者 KIRM M TRUE M VIELHAUER S ZIMMERER G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6,共6页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德国HASYLAB实验室的SUPERLUMI实验站)和真空紫外激光(157.6nm)对新型蓝光发射长余辉材料Sr2MgSi2O7∶Eu2+(0·2%),Dy3+(8%)进行了光谱研究。在170nm同步辐射光源激发下,观察到对应Eu2+:5d-4f跃迁的477nm发射带和...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德国HASYLAB实验室的SUPERLUMI实验站)和真空紫外激光(157.6nm)对新型蓝光发射长余辉材料Sr2MgSi2O7∶Eu2+(0·2%),Dy3+(8%)进行了光谱研究。在170nm同步辐射光源激发下,观察到对应Eu2+:5d-4f跃迁的477nm发射带和对应Dy3+:4f-4f跃迁的两组线谱发射,其中只有来自Eu2+的5d-4f发射对长余辉光谱有贡献。在157.6nm激光激发下,除了上述发射外,还明显观察到对应Eu3+的红色线谱(590,614,626nm)。结合这些光谱特性,对Sr2MgSi2O7∶Eu2+,Dy3+中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以及长余辉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Eu2+充当空穴陷阱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材料 稀土 Sr2MgSi2O7:Eu^2+ Dy^3+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和Am(Ⅲ)在Th_4(PO_4)_4P_2O_7上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冬林 钱丽娟 +2 位作者 张茂林 许君政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6-161,共6页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 通过静态法研究了Am(Ⅲ)和Eu(Ⅲ)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行为,主要包括吸附平衡时间、固液比、pH值、离子强度以及富里酸(FA)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m(Ⅲ)和Eu(Ⅲ)在T114(PO4)4P2O7的吸附具有相似的pH吸附曲线,pH值的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吸附率在pH=2~5时出现剧增;在其他条件相同时,KNO3离子强度从0.01mol/L增大到0.1mol/L,吸附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比实验发现,FA对Am(UI)和Eu(UI)在Th4(PO4)4P2O7上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Am(Ⅲ)和Eu(Ⅲ)在Th4(PO6)4P2O7表面可能形成了表面络合物。吸附剂的表面特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4(PO4)4P2O7 吸附 Eu(Ⅲ) Am(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4Y_6Si_6O_(25)∶Eu^(2+)绿色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志平 闻建伟 +5 位作者 刘玉峰 李立虎 杨艳民 周东站 马淑媛 于红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4Y6Si6O25:Eu2+绿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Ca4Y6Si6O25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测定了Eu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Ca4Y6Si6O25:Eu2+的激发光谱为350~450nm的宽带谱,这与近紫外光LE...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4Y6Si6O25:Eu2+绿色荧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得知,Ca4Y6Si6O25属于六方晶系,具有P63/m(176)空间点群结构。测定了Eu2+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Ca4Y6Si6O25:Eu2+的激发光谱为350~450nm的宽带谱,这与近紫外光LED芯片相匹配。发射光谱是峰值为527nm的不对称宽带发射,这是因为Eu2+占据了晶格中Ca2+的位置,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光中心。研究了Eu2+的含量对Ca4(1-x)Y6Si6O25:4xEu2+发光性能的影响,随着Eu2+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Eu2+的最佳掺杂摩尔分数为20%(x=0.05)。根据Dexter理论得出,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荧光粉 Ca4Y6Si6O25∶eu2+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2Li_2BiV_3O_(12)∶Eu^(3+)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邱克辉 徐磊 +2 位作者 李峻峰 权浩 邓科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Ca2Li2BiV3O12∶Eu3+新型红色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温度和Eu3+含量对合成样品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法在650~...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Ca2Li2BiV3O12∶Eu3+新型红色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合成温度和Eu3+含量对合成样品相组成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固相法在650~700℃能合成纯度较高、结晶度好的Ca2Li2BiV3O12∶Eu3+荧光粉,合成样品激发带覆盖200~400 nm,发射光谱的线状发射峰可归属于Eu3+的5D0→7FJ(J=1,2,3,4)特征锐线发射,Eu3+摩尔分数为14%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BiVO∶Eu3+ 红色发光材料 固相法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燃烧法合成Sr_2MgSi_2O_7:Eu^(2+),Dy^(3+)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被引量:2
20
作者 翟永清 孟媛 +1 位作者 刘元红 张少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2MgSi2O7:Eu02.+02,Dy03.+04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MgSi2O7:Eu02.+02,Dy03.0+4的晶体结构为四方晶系.激发光谱为... 采用凝胶-燃烧法合成了Sr2MgSi2O7:Eu02.+02,Dy03.+04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r2MgSi2O7:Eu02.+02,Dy03.0+4的晶体结构为四方晶系.激发光谱为一宽带,最大激发峰位于402 nm处,次激发峰位于415 nm处,与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发射光谱也为一宽带,最大发射峰位于468 nm附近,是典型的Eu2+的4f5d→4f跃迁导致的.与传统高温固相法相比,凝胶-燃烧法具有离子分散均匀、合成温度低、操作简单等优点,所得样品余辉时间长,可达5 h以上.同时探讨了多种工艺条件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MGSI2O7 EU^2+ DY^3+ 凝胶-燃烧法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