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todissociation Study of Ca^+-Dipropylamine Complex
1
作者 陈西亚 金兵 +2 位作者 程元 王东升 杨世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39-544,I0001,共7页
Gas-phase Ca^+-dipropylamine complex has been subjected to photodissociation (400-690 nm). One reactive product, Ca^+-NHC3H7, is detected only in the region of 450-528 nm, besides the evaporation fragment of Ca^+... Gas-phase Ca^+-dipropylamine complex has been subjected to photodissociation (400-690 nm). One reactive product, Ca^+-NHC3H7, is detected only in the region of 450-528 nm, besides the evaporation fragment of Ca^+, which is dominant throughout the whole spectral region we have studied. The photoreaction channel may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metal insertion mechanism.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DISSOCIATION Ca^+ Dipropylamine B2-PLYP TD-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mprovement of Signal of a Single Laser-Cooled Trapped ^40Ca^+ Ion
2
作者 舒华林 离彬 +3 位作者 管桦 刘曲 黄学人 高克林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17-1219,共3页
A single ^40Ca^+ ion is loaded in a miniature Paul trap and the probability of directly loading a single ion is above 50%.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the storage time for a single ion have been improved by minimiz... A single ^40Ca^+ ion is loaded in a miniature Paul trap and the probability of directly loading a single ion is above 50%.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the storage time for a single ion have been improved by minimizing the ion micromotion and locking a 397nm cooling laser to a 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 and optogalvanic signal. From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the ion temperature is estimated to be about 5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a^+ Ion ^40Ca^+ 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龙公司的ILEXK^+Na^+C1ˉCa^++选择电极分析仪的应用
3
作者 徐勇 《江西医学检验》 1993年第2期24-25,共2页
我院去年4月份从武汉购进了一台由深圳三龙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ILEX K^+Na^+C1ˉCa^++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仪,经一年上机应用,我科临床生化室工作人员对此机反映满意。我们认为该机有以下优点。
关键词 NA^+ 分析仪 临床 离子选择电极 上机 生化 K^+ 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induced CpCBL8-CpCIPK9 module negatively regulates dormancy breaking and cold tolerance in winter-flowering wintersweet
4
作者 Mingkang Tian Qiang Li +4 位作者 Ning Liu Juncai Li Juntao Huo Shunzhao Sui Zhineng Li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2025年第2期877-890,共14页
The complex of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and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serves as key components in calcium-sensing,orchestrating various signals crucial for plant growth,development,and responses to bio... The complex of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and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serves as key components in calcium-sensing,orchestrating various signals crucial for plant growth,development,and responses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However,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response of this module to cold stress and its role in flower development in wintersweet(Chimonanthus praecox)remains unclear.Through expression pattern analysis,calcium ion(Ca^(2+))concentration assays,correlation analysis,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we found that the[Ca^(2+)],along with CpCBL8 and CpCIPK9 expression levels in wintersweet flower buds(FBs),significantly decreased during the initial flowering stage when the chilling requirement reached 570 chill units(CU).Notably,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Ca^(2+)]and CpCBL8 expression.Ca^(2+)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p CBL8 and CpCIPK9 in FBs,causing a significant delay in the flowering of wintersweet.Furthermore,the function of CpCBL8 was studied using heterologous transformation.Overexpression of CpCBL8 significantly delayed flowering tim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ld tolerance and altere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ndogenous genes related to low-temperature stress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thaliana.Additionally,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chilling-induced dormancy breaking and flower bud enlargement revealed that CpCBL8 and CpCIPK9 were negatively regulated by cold,and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endogenous genes related to flower development and cold stress in wintersweet were similar to that of in A.thaliana.Moreover,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analysis revealed that CpCBL8 and CpCIPK9 interacte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nucleus.On the basis of these findings,we speculated that the CpCBL8-CpCIPK9 modul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responses to cold stress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wintersweet.This study elucidate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the downregulation of the Ca^(2+)-induced CpCBL8-CpCIPK9 module results in dormancy breaking and enhances cold tolerance.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wintersweet with increased ornamental value and enhanced cold stress toler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onanthus praecox CA^(2+)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CBL) 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 Flower development Cold stress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Ca^(2+)和BALP联合检测对HCC骨转移患者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孟纯 周文娟 沈预程 《肝脏》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离子(Ca^(2+))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择35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组(n=304)和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钙离子(Ca^(2+))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HCC)患者发生骨转移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选择350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无骨转移组(n=304)和骨转移组(n=46)。将HCC合并骨转移患者根据PET-CT检查结果分为骨转移单发组(n=21)和多发组(n=25);根据是否出现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分为无并发症组(n=40)和并发症组(n=6)。比较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以及各组的血清TGF-β1、Ca^(2+)和BALP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TGF-β1、Ca^(2+)、BALP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骨转移特异子量表(QLQ-BM22)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分析联合检测TGF-β1、Ca^(2+)和BALP水平对HCC合并骨转移的评估效能。结果350例HCC患者发生骨转移46例,发生率为13.14%。骨转移组的ALP、AFP-L3、CEA、TGF-β1、Ca^(2+)、BALP水平为(157.35±13.67)U/L、(138.47±12.18)μg/L、(11.69±2.53)μg/L、(58.95±7.26)μg/L、(2.74±0.39)μmol/L、(126.49±14.35)U/L,高于无骨转移组的(97.35±8.73)U/L、(82.39±7.75)μg/L、(2.47±0.56)μg/L、(26.75±4.38)μg/L、(1.96±0.28)μmol/L、(51.74±6.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81,9.263,13.582,9.265,6.527,12.672,均P<0.05)。骨转移患者中,多发性骨转移患者的TGF-β1、Ca^(2+)、BALP水平为(73.16±8.41)μg/L、(2.95±0.48)μmol/L、(137.26±15.71)U/L,高于单发骨转移患者的(37.28±4.59)μg/L、(2.14±0.31)μmol/L、(69.45±8.0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72,8.427,12.036,均P<0.05);发生并发症骨转移患者的TGF-β1、Ca^(2+)、BALP水平为(79.56±9.25)μg/L、(3.02±0.51)μmol/L、(143.19±16.58)U/L,高于无并发症患者的(35.47±4.38)μg/L、(2.17±0.32)μmol/L、(72.38±8.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47,9.138,13.257,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HCC骨转移患者血清TGF-β1、Ca^(2+)、BALP水平与VAS、QLQ-BM22评分呈正相关,与BI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显示,TGF-β1、Ca^(2+)、BALP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任一单项的检测效能(P<0.01)。结论TGF-β1、Ca^(2+)、BALP检测评估HCC骨转移患者早期预警和病情评估价值较高,联合检测的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骨转移 转化生长因子-β1 钙离子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Wnt/Ca^(2+)信号通路参与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的研究
6
作者 吴闽付 陶金艳 +4 位作者 宋国林 葛正行 李波 罗克佩 严眉 《贵州医药》 202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值过程HSG基因及Wnt/Ca^(2+)途径作用。方法运用模拟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及机制构建PH模型,随后对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定向培养,并...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讨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值过程HSG基因及Wnt/Ca^(2+)途径作用。方法运用模拟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及机制构建PH模型,随后对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定向培养,并运用RT-PCR、WB技术检测平滑肌细胞中HSG、Wnt5a基因及蛋白表达量,分析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存在典型肺动脉高压病理表现,且其平滑肌细胞中HSG基因表达为(0.59±0.23),低于正常组平滑肌细胞的(1.00±0.00)(P<0.05);而Wnt5a基因表达量为(4.19±2.06),较正常组的(1.00±0.00)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平滑肌细胞中HSG蛋白表达为(0.38±0.14),明显低于正常组的(0.93±0.10)(P<0.05);Wnt5a蛋白表达量为(0.67±0.09),明显高于正常组的(0.24±0.04)(P<0.05)。结论(1)本实验采取的造模方案有效,且可靠;(2)HSG及Wnt/Ca^(2+)途径均有可能参与了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 HSG基因 Wnt/Ca 2+信号通路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鑫 何廷树 +2 位作者 鱼博 贺寒冰 王宇斌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2+)对黄铁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当矿浆温度从20℃降至5℃时,矿浆中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减慢,Zeta电位增大,生成氢氧化钙镁沉淀的临界pH值增大,纯水矿浆中黄铁矿表面的FeO/OH的比例减小,Ca^(2+)、Mg^(2+)矿浆中黄铁矿表面FeO/OH含量的降低幅度减小,减少了黄铁矿表面的氧化程度和活性吸附位点,减少了Ca^(2+)、Ca(OH)+,Mg^(2+)和Mg(OH)+等离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低温并不改变Ca^(2+)、Mg^(2+)在黄铁矿表面的存在形式和吸附状态,pH值为9时,钙镁均以Ca^(2+)、Ca(OH)+、Mg^(2+)、Mg(OH)+的形式存在并吸附在黄铁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钙离子 镁离子 黄铁矿 低温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介导生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
8
作者 黄海涛 王崇 +2 位作者 耿康慧 魏彩春 靳振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180,共6页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 为揭示富里酸和Ca^(2+)共存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的Fe^(2+)和形成次生高铁矿物的影响,分析了pH、Fe^(2+)氧化率、铁沉淀率以及次生高铁矿物矿相、基团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a^(2+)确实具有提高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的能力。低质量浓度(0.2 g/L)的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0.4 g/L)的富里酸具有抑制作用,而增加Ca^(2+)反过来能够减弱高浓度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抑制作用。对形成的次生高铁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富里酸促进了另一次生高铁矿物草黄铁矾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山废水 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 富里酸 CA^(2+) 次生高铁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抑制ROCK的表达降低模拟失重大鼠血管Ca^(2+)敏感性
9
作者 王慧平 白晓镯 +4 位作者 赵晶 赵省心 刘朕印 党凯 高云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 研究失重条件下血管平滑肌收缩性、Ca^(2+)敏感性及其调控通路RhoA-ROCK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川芎嗪干预对其的影响。大鼠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在机体前、后部分别选取颈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在模拟失重大鼠颈总动脉中,由苯肾上腺素(PHE)或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性和Ca^(2+)敏感性增强,RhoA激酶2(ROCK II)的表达、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均上升,血管孵育Y-27632(ROCK特异性抑制剂)后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可降低以上变化。模拟失重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收缩性和Ca^(2+)敏感性、ROCK II的表达、MYPT1和MLC的磷酸化水平降低,血管孵育Y-27632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模拟失重大鼠灌饲川芎嗪亦对以上变化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由RhoA-ROCK调控的血管平滑肌Ca^(2+)敏感性的变化可能是失重条件下机体前后部血管收缩性发生区域性重塑的关键因素。川芎嗪可抑制ROCK蛋白的表达,降低血管平滑肌升高的Ca^(2+)敏感性,从而纠正失重条件下机体前部血管收缩性的增强,但对失重条件下机体后部血管收缩性的减弱无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敏感性 RhoA-ROCK 血管收缩性 模拟失重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Ca^(2+)及细胞焦亡的影响
10
作者 崔新会 陈新锋 +4 位作者 邹鹏 文启 李鹏 汪贺轩 张鑫鑫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13-917,共5页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及脊髓组织Ca^(2+)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和SCI+Ca^(2+)抑制剂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组)各12只。脊髓撞击法...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Nimodipine)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及脊髓组织Ca^(2+)及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和SCI+Ca^(2+)抑制剂尼莫地平组(Nimodipine组)各12只。脊髓撞击法制备大鼠SCI模型,BBB评分评估大鼠运动功能,荧光探针检测脊髓组织Ca^(2+)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8(IL-18)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BBB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SCI组大鼠Ca^(2+)(18.92±3.60)、IL-1β[(383.66±45.42)pg/mL]、IL-18[(364.21±38.23)pg/mL]含量和NLRP3(0.93±0.19)、Caspase-1(0.98±0.08)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Nimodipine组大鼠1 d、3 d、7 d的BBB评分稍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4 d、21 d及28 d大鼠BBB评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I组比较,Nimodipine组大鼠Ca^(2+)(11.73±4.31)、IL-1β[(292.93±28.48)pg/mL]、IL-18[(279.81±22.52)pg/mL]含量和NLRP3(0.79±0.18)及Caspase-1(0.63±0.10)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能通过抑制Ca^(2+)来改善SCI大鼠的细胞焦亡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损伤 尼莫地平 钙离子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对玉米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11
作者 邸桂俐 高艳玲 +7 位作者 张抒 韩树鑫 王鹏 林长水 高超 王建丽 邢星 范国权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 本试验以玉米为研究材料,对玉米幼苗进行一定浓度的镉(20mg/L)胁迫,通过对玉米幼苗施加不同浓度的Ca^(2+)(0、2、5、8mmol/L),研究Ca^(2+)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外源Ca^(2+)显著增加了镉胁迫下南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P<0.05),而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对可溶性蛋白的缓解作用不显著(P>0.05)。其中以5mmol/LCa^(2+)的缓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镉胁迫 CA^(2+)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肠理论”探讨Ca^(+)吸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12
作者 胡建锋 杨博 +3 位作者 王永强 马国栋 宁亚鹏 王文豪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39-142,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发病机制复杂,而传统医学则认为POP以肾虚为本,然而脾作为“后天之本”在POP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Ca^(+)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在肠道黏膜上皮进行吸收,人体骨骼中Ca^...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发病机制复杂,而传统医学则认为POP以肾虚为本,然而脾作为“后天之本”在POP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Ca^(+)作为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在肠道黏膜上皮进行吸收,人体骨骼中Ca^(+)含量的多少与POP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脾肠”理论,探讨Ca^(+)吸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脾肠理论 Ca^(+)吸收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通过抑制TRPV4的表达缓解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兰兰 陈向涛 +3 位作者 储涛 蔡静雯 刘浩宇 尹兰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 谷氨酸处理会导致Ca^(2+)超载,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TRPV4)在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β-细辛醚能快速透过血脑屏障,对兴奋性毒性具有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文章以高分化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究β-细辛醚(15、30、60μmol/L)预处理4 h,40 mmol/L谷氨酸处理实时记录对PC12细胞Ca^(2+)浓度的影响,采用钙成像技术检测Ca^(2+)浓度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Lipofectiamine 2000脂质体实验转染TRPV4-siRNA和pEX-3-TRPV4,观察沉默和过表达TRPV4对谷氨酸引起Ca^(2+)超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谷氨酸处理5 min可诱导Ca^(2+)超载,显著提高TRPV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和TRPV4的表达;沉默TRPV4抑制细胞Ca^(2+)超载;过表达TRPV4则部分逆转β-细辛醚抑制谷氨酸诱导的Ca^(2+)超载。该研究证明,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5 min通过上调TRPV4的表达诱导Ca^(2+)超载,β-细辛醚作为TRPV4的拮抗剂,是一种潜在的抑制兴奋性毒性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性毒性 Β-细辛醚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TRPV4) Ca^(2+)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混凝剂中Ca^(2+)对高溶解态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紫微 王涛 +5 位作者 郭忠 马龙 张俊 王玉飞 黄晨慧 徐慧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87-95,147,共10页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 文章以Ca^(2+)改性后的AlCl_(3)和PACl作为混凝剂进行混凝实验,通过出水浊度、余铝、总磷、絮体粒径及有机物组成等分析改性后混凝剂的作用机理,探讨混凝剂中存在的Ca^(2+)对高磷坑塘水混凝效果的影响机制。浊度去除方面,低投加量下Ca^(2+)可明显降低出水浊度。当投加量为0.10 mmol/L时,PACl出水浊度下降了33.52 NTU,AlCl_(3)出水浊度下降了28.72 NTU。余铝去除方面,当AlCl_(3)作混凝剂时,Ca^(2+)可以通过增加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来降低出水余铝浓度。溶解态磷去除方面,Ca^(2+)与磷酸根反应或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来增加溶解态磷的去除率。当投加量为0.20 mmol/L时,Ca^(2+)浓度为0.9 mmol/L,PACl溶解态磷去除率较未改性前提高16.1%。絮体粒径方面,Ca^(2+)可以促进颗粒之间脱稳凝聚,增加絮体粒径和分形维数,AlCl_(3)在0.20 mmol/L投加量下絮体粒径增加79μm。并且Ca^(2+)的加入使AlCl_(3)生成的絮体抗剪切能力更强,但是絮体受到破坏后更不容易恢复,使PACl形成絮体强度因子和恢复因子变大。有机物去除方面,Ca^(2+)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率。对于0.20 mmol/L投加量,Ca^(2+)为0.06 mmol/L投加量条件下AlCl_(3)改性后混凝剂荧光响应值由1100降至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高磷 CA^(2+) 复合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离子浓度对煤泥浮选调浆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
15
作者 陈坤 杨明 +2 位作者 张勇 朱宏政 朱金波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为明确矿浆中Ca^(2+)离子浓度对煤泥浮选调浆效果的影响机理,以临涣选煤厂不同变质程度的三种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煤与捕收剂的水溶液间相互作用力测量系统以及煤与捕收剂接触角测试装置,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 为明确矿浆中Ca^(2+)离子浓度对煤泥浮选调浆效果的影响机理,以临涣选煤厂不同变质程度的三种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建煤与捕收剂的水溶液间相互作用力测量系统以及煤与捕收剂接触角测试装置,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煤与捕收剂的水溶液间润湿力和脱附力,煤与捕收剂间接触角,煤对捕收剂吸附率,以及煤-正十二烷、煤-水、正十二烷-水体系中分子的分布等角度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离子浓度的增大,煤与油-水溶液间润湿力和脱附力均减小,而且相同时间内,对同体积煤样的润湿程度增大;同时,离子浓度增大,油-水界面张力减小,油滴与煤片间接触角减小,油滴在煤片表面铺展程度增大。此外,高离子浓度还会减弱煤和正十二烷的分子间作用力,降低正十二烷在煤表面的径向分布峰值;而煤和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会随离子浓度的增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进而综合影响调浆过程中煤与正十二烷间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调浆 Ca^(2+)离子 界面张力 接触角 吸附率 分子动力学模拟 搅拌强度 碰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可改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基于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
16
作者 李云飞 庞利君 +2 位作者 束龙武 李明 黄传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7-2334,共8页
目的基于Ca^(2+)/CaMM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QJZG)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将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QJZG组、醋酸泼尼松(Pred)组、CaMKK2激活剂组,6只/组;另将6只C57B... 目的基于Ca^(2+)/CaMMK2/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探讨芪黄健脾滋肾颗粒(QJZG)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将24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QJZG组、醋酸泼尼松(Pred)组、CaMKK2激活剂组,6只/组;另将6只C57BL/6小鼠设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Control组、模型组: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QJZG组:芪黄健脾滋肾颗粒+生理盐水配成0.39 g/mL溶液灌胃,剂量3.9 g/(kg·d);Pred组:予小鼠醋酸泼尼松片加生理盐水配成0.273 mg/mL的溶液灌胃,剂量2.73 mg/(kg·d);激活剂组:予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另将小鼠腹腔注射CaMKK2激活剂,5 mg/kg,2次/周。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ELISA法检测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钙离子荧光强度;Real-time PCR法检测血小板CaMKK2、AMPK2α、mTOR、Beclin1、p6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小板CaMKK2、p-CaMKK2、AMPK、p-AMPK、mTOR、p-mTOR、LC3、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PLT、PC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降低(P<0.01),PDW、MPV、TPO、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QJZG组及Pred组PL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升高(P<0.01),MPV、TPO、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降低(P<0.05);CaMKK2激活剂组PLT、PCT、IL-10、mTOR、p62 mRNA、p-mTOR、P62水平降低(P<0.01),PDW、MPV、IL-6、TNF-α、IFN-γ、CaMKK2、AMPK、Bcl-1 mRNA、p-CaMKK2、p-AMPK及血小板自噬蛋白(LC3Ⅱ蛋白、Beclin1蛋白)在血小板内表达量升高(P<0.01)。结论QJZG可通过减轻炎症及影响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自噬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健脾滋肾颗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自噬 Ca^(2+)/CaMKK2/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ATPase参与植物耐盐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秀英 李金克 +1 位作者 周晓阳 陈少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4,共14页
盐胁迫下细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会激活Ca^(2+)调节的靶酶或者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其中,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中,植物钙泵(Ca^(2+)-ATPase)是P型ATP酶,包含内质网Ca^(2+)-ATPases与质膜Ca^(2+)-ATPas‐es,通过主动... 盐胁迫下细胞质Ca^(2+)浓度升高,细胞会激活Ca^(2+)调节的靶酶或者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其中,与Ca^(2+)高度亲和的受体蛋白中,植物钙泵(Ca^(2+)-ATPase)是P型ATP酶,包含内质网Ca^(2+)-ATPases与质膜Ca^(2+)-ATPas‐es,通过主动运输将Ca^(2+)从细胞质转移到质外体或细胞器。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的耐盐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维持钙泵即Ca^(2+)-ATPase活性的能力有关。多种植物Ca^(2+)-ATPase对盐胁迫表现出敏感性,并受到外源Ca^(2+)的保护,表明外源钙处理与Ca^(2+)-ATPase活性可能在盐胁迫下的细胞内钙稳态和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概述了植物Ca^(2+)-ATPase类型、结构与性质,亚细胞定位Ca^(2+)-ATPase及外源钙与亚细胞定位Ca^(2+)-ATPase参与植物耐盐调控研究进展,重点对质膜、液泡膜、核膜、内质网及高尔基体Ca^(2+)-ATPases参与植物耐盐调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展望。该研究为了解植物耐盐性生理及分子机制提供帮助,同时为作物耐盐栽培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ATPase 质膜 液泡膜 内质网 核膜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黄媛 刘寒 +3 位作者 梁莹 莫覆鲜 秦双双 韦坤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1,共6页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0、1.5、3、6、9 mmol/L)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的气孔细胞、农艺性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宽大、植株也相对健壮,总体长势较好,生理生化... 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0、1.5、3、6、9 mmol/L)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的气孔细胞、农艺性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宽大、植株也相对健壮,总体长势较好,生理生化指标体现该浓度下的金线莲各类代谢活动较为旺盛,各种关键酶的活性也比较高,抗逆性能较优,6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较小且幼嫩,但植株丛芽多而健壮。因此,1.5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钙环境,而6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长芽扩繁的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钙离子浓度 生理特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2+)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镇痛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唐业妮 唐宏亮 +1 位作者 梁英业 庞军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2期1713-1717,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是一种难治性疼痛综合征,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为特征。星形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当其被激活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是一种难治性疼痛综合征,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为特征。星形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当其被激活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后,对神经病理性疼痛进展起到重大影响,而Ca^(2+)信号是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可能是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策略。目前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方式主要是应用镇痛药物,但往往因现有镇痛药物的疗效有限和不良反应而复杂化。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因其不良反应少、疗效明显,在疼痛患者中被广泛使用。且推拿对Ca^(2+)信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调控作用也有相关文献记载,但推拿的镇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笔者通过搜索有关文献,分析总结推拿干预Ca^(2+)信号、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钙离子 星形胶质细胞 推拿 研究进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CaN/NFAT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雅娇 林桂娇 +4 位作者 吴欣蕾 林如佳 杜建 曹治云 杨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15-117,178,共4页
肿瘤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Ca^(2+)/CaN/NFAT信号通路是目前已知的免疫炎症通路,可促进多种免疫细胞活化,介导免疫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Ca^(2+)/CaN/NFAT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 肿瘤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其发生发展与免疫炎症密切相关.Ca^(2+)/CaN/NFAT信号通路是目前已知的免疫炎症通路,可促进多种免疫细胞活化,介导免疫炎症因子释放,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目前,Ca^(2+)/CaN/NFAT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存在和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多项研究表明与该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故本文从Ca^(2+)/CaN/NFAT信号通路概述、信号通路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信号通路对肿瘤免疫炎症的作用及与信号通路相关药物在防治肿瘤中的作用四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肿瘤提供新视角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CaN/NFAT信号通路 肿瘤 免疫 炎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