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矿尾废胶结充填体破裂演化过程原位CT扫描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易雪枫 刘春康 王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365-3373,共9页
为了揭示金属矿尾废胶结充填体(CWRB)破裂过程中的细观力学特性及尾废胶结协同作用机制,采用单轴压缩实时CT扫描力学试验对废石含量(WBP)为0%(全尾砂胶结充填体)、30%、50%和70%的充填体损伤破裂演化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和数字化表征,揭示... 为了揭示金属矿尾废胶结充填体(CWRB)破裂过程中的细观力学特性及尾废胶结协同作用机制,采用单轴压缩实时CT扫描力学试验对废石含量(WBP)为0%(全尾砂胶结充填体)、30%、50%和70%的充填体损伤破裂演化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和数字化表征,揭示了充填体细观损伤和破裂演化的内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尾废胶结充填体中的废石含量会影响应力-应变响应,随着废石含量的增加,充填体的强度也会增加。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试样中挠曲破裂面扩展的地质力学效应。充填体开裂后裂纹的形状受废石块形状、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基质-块体交接界面为充填体中最薄弱的部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最终导致了尾废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剪胀行为。界面损伤开裂控制了试样中裂纹扩展路径及强度特性。尾废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效应取决于块石的含量,废石-废砂胶结充填体的相互作用控制着试样强度的增加,块石间的互锁作用对于提高试样的整体刚度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金属矿固废绿色处置及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废胶结充填体(CWRB) 实时ct扫描 单轴压缩试验 细观力学性质 破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护理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董茂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3期232-233,共2页
目的:分析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所配合的影像学护理。方法:选择应用随机掷骰子的方法将2019年3月到2020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实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时所配合的影像学护理。方法:选择应用随机掷骰子的方法将2019年3月到2020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实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配合全程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不同护理以后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以后满意24例,基本满意20例,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经过干预以后满意18例基本满意17例,满意度为77.78%,P<0.05;观察组干预以后存在存在造影剂外漏2例,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出现造影剂外漏13例,发生率为28.89%,P<0.05。结论:对实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患者通过全程护理进行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造影剂外漏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实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花岗岩卸围压作用下损伤破坏机理CT检测 被引量:8
3
作者 任建喜 杨更社 葛修润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49,共4页
利用 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 ,完成了单一裂隙花岗岩在卸围压应力作用下的损伤扩展规律 CT实时试验。得到非常清晰的裂隙花岗岩在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 CT图象。结果表明 ,已有裂隙与最大主应力... 利用 CT专用岩石三轴试验加载设备 ,完成了单一裂隙花岗岩在卸围压应力作用下的损伤扩展规律 CT实时试验。得到非常清晰的裂隙花岗岩在卸围压破坏全过程中从裂纹发展、贯通到破坏等各个阶段的 CT图象。结果表明 ,已有裂隙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角度对裂隙花岗岩的卸围压破坏裂纹的起裂和宏观破坏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裂隙花岗岩在卸载条件下的破坏具有突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破坏机理 ct检测 裂隙花岗石 ct实时扫描 卸围压 岩体工程 计算机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张开型裂隙三维宏细观演化特征及扰动因素探究
4
作者 王磊 刘化强 +4 位作者 陈礼鹏 刘怀谦 李少波 朱传奇 范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3,共13页
裂隙演化方式受控于诸如矿物特征及围压条件等内外环境,为探究含裂隙煤体裂隙宏细观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围压效应,基于工业CT扫描系统及其搭载的三轴加载系统对含裂隙煤体开展三轴静载试验,以多角度联合表征,对原生裂隙、矿物及围压的... 裂隙演化方式受控于诸如矿物特征及围压条件等内外环境,为探究含裂隙煤体裂隙宏细观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围压效应,基于工业CT扫描系统及其搭载的三轴加载系统对含裂隙煤体开展三轴静载试验,以多角度联合表征,对原生裂隙、矿物及围压的内外条件相互作用机制做出合理解释。结果表明:①围压会改变煤体初始损伤显著区位置,使其随围压升高由裂隙尖端过渡至煤体上、下端,且微孔隙和大尺寸裂隙之间比微孔隙和微孔隙之间更易相互贯通,并产生新的宏观裂纹。②围压升高使得三维动态分形维数由缓慢增加、快速增加和平稳增加转变为平稳增加、快速增加和缓慢增加的发展阶段,可表征裂隙的时间演化规律。③含裂隙煤体在单轴或低围压下呈纵向拉伸破坏,高围压会使其破坏方式趋于剪切,并通过2种途径提升煤体强度。④起裂角理论值偏离试验值程度随围压增加而增加,与煤体由矿物分布引起的离散度数值关系一致。⑤根据裂隙的受力成分及矿物分布特征将裂隙扩展行为分为直驱、绕核和错核3种类型,该扩展行为受围压对裂隙的作用力成分影响,由相对纯粹拉应力、拉伸–剪切复合应力和相对纯粹剪应力作用的裂纹分别对应以上3种扩展行为,即对裂隙的扩展影响形式表现为以围压为主,矿物赋存形态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开型裂隙 ct实时扫描 孔隙分布 分形维数 矿物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实时细观破坏过程及其声发射事件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段东 赵阳升 +1 位作者 冯小静 张向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5,共7页
利用自制的与CT系统和声发射系统配套的加载装置,研究了泥岩在破坏过程中裂纹、孔隙等变化规律及与声发射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CT图像可以观测到不同加载阶段试件中微裂纹闭合、扩展、分叉等细观损伤活动,声发射事件的空间分布规... 利用自制的与CT系统和声发射系统配套的加载装置,研究了泥岩在破坏过程中裂纹、孔隙等变化规律及与声发射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CT图像可以观测到不同加载阶段试件中微裂纹闭合、扩展、分叉等细观损伤活动,声发射事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很好地反映了内部微破裂、微裂纹的演化过程,定位结果与裂纹发育区域较一致.破坏模式不同反映了破坏过程和破坏机理的不同,破坏从规模较大的原生微裂纹处起裂,起裂载荷约为峰值载荷的80%,无原生裂纹区域和含坚硬夹层区域发生突发性脆性破坏,坚硬夹层对破坏模式起控制作用.声发射事件主要来源于加载初期新生裂纹的形成、原生裂纹的压密及裂纹的稳定扩展,此时声发射信号为突发型.裂纹的起裂和非稳定扩展过程不能形成声发射事件,此时声发射信号为连续型.能量累积陡增是裂纹起裂、分叉及宏观破坏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加载ct扫描 声发射事件 细观破坏过程 破坏模式 声发射信号
原文传递
不同围压下含预制裂隙煤体裂隙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磊 刘化强 +2 位作者 李少波 陈礼鹏 刘怀谦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6-797,共12页
为探究不同围压下含预制裂隙煤体裂隙演化特征,基于受载煤岩工业CT扫描系统开展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受载煤体内部裂隙三维可视化分析,研究不同围压下煤体裂隙演化规律,借助PFC模拟软件,以裂纹数量为量化指标表征围压对裂纹发育... 为探究不同围压下含预制裂隙煤体裂隙演化特征,基于受载煤岩工业CT扫描系统开展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试验,通过受载煤体内部裂隙三维可视化分析,研究不同围压下煤体裂隙演化规律,借助PFC模拟软件,以裂纹数量为量化指标表征围压对裂纹发育程度的影响。此外,推导出考虑裂隙宽度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并以最大周向应力准则计算裂隙的理论起裂角度。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裂隙起裂角度减小,3,5,7 MPa围压下,翼裂纹在预制裂隙端部沿着最大主应力方向扩展,最终呈现为“X”或“Y”型拉-剪复合型破坏,9 MPa围压下,煤体翼裂纹发育受阻,次生裂纹充分扩展,呈现出次生裂纹沿共面扩展的剪切破坏形式;围压效应和剪切裂纹的互锁效应均对裂隙发育模式产生影响,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为全局作用,后者必须在原生裂隙压密到一定程度时才发挥作用;矿物颗粒赋存状态影响裂隙的发育形态,由纯粹拉应力导致的翼裂纹较为完整,而次生裂纹则呈“残缺”状态,该残缺状态随围压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力前,各裂纹数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规律,拉伸裂纹占比不断减少;经典欧文Ⅰ型应力强度因子适用于张开型裂隙,采用考虑裂隙宽度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的起裂角度更接近实验室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裂隙 矿物赋存 条状裂隙演化 最大周向应力准则 ct实时扫描
原文传递
水热作用下钙芒硝溶蚀特性与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景坤 于艳梅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34,共6页
为了研究钙芒硝盐岩在不同温度水溶作用下的溶蚀及力学特性弱化规律,采用自研的一种CT扫描过程中实时加载加温溶浸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温度淡水溶浸下钙芒硝盐岩实时显微CT扫描与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钙芒硝在不同温度水溶下的细观结... 为了研究钙芒硝盐岩在不同温度水溶作用下的溶蚀及力学特性弱化规律,采用自研的一种CT扫描过程中实时加载加温溶浸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温度淡水溶浸下钙芒硝盐岩实时显微CT扫描与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钙芒硝在不同温度水溶下的细观结构与力学特性变化,得出钙芒硝在不同温度水溶下的溶蚀规律,揭示力学特性弱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钙芒硝完全溶解结晶后,孔隙率从0.96%~2.65%增加到16.60%~18.41%;钙芒硝盐岩的溶解结晶厚度随时间的变化遵循幂函数关系:δ_(t)=at^(b);淡水温度从20℃增加到35℃时,溶解速度提升较大,从35℃增加到80℃时,溶解速度平缓增加,从80℃增加到95℃时溶解速度增加剧烈;未溶解结晶区的截面积S与单轴压缩强度P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针对直径20 mm的试件,可以表示为:P=1.767+0.0229S。研究成果对盐类矿床水溶开采、盐穴储气库建设以及其他有钙芒硝溶蚀问题的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芒硝 淡水溶浸 实时ct扫描 温度时间效应 力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