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1
作者 宋津玲 王志勇 孙喜科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6年第7期673-673,共1页
关键词 ct增强 静脉穿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在肿瘤儿童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梅 刘舫 周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73-175,共3页
肿瘤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通过CT增强检查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病变组织[2],利于肿瘤疾病的诊断。静脉穿刺是增强CT检查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由于肿瘤儿童年龄较小,在CT增强检查过程配合能力有限导致检查难度加大,因此采用PDCA质... 肿瘤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1],通过CT增强检查可以更加清晰显示病变组织[2],利于肿瘤疾病的诊断。静脉穿刺是增强CT检查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由于肿瘤儿童年龄较小,在CT增强检查过程配合能力有限导致检查难度加大,因此采用PDCA质量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策略。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将质量管理分为四步,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3]。为提高科室护士儿童静脉穿刺技术水平,我科自2017年2月开始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ct增强检查 ct增强扫描 PDCA循环 质量管理专家 科室护士 肿瘤儿童 肿瘤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3
作者 乐梦云 邱翔 +5 位作者 曾小红 李璐柳 杨蕾 喻蕊蕊 王亚星 蒋石胜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两组均行CT增强扫描,研究组应用颈外静脉穿刺,常规组应用...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行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收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两组均行CT增强扫描,研究组应用颈外静脉穿刺,常规组应用四肢浅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外周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穿刺舒适度[采用舒适度量表(BCS)]、碘对比剂外渗率、患者满意度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碘对比剂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比较,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碘对比剂外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穿刺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B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Logistics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静脉通路护理不当是碘对比剂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CT增强扫描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安全性均较高,并且可以缩短穿刺时间、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颈外静脉穿刺 ct增强扫描 穿刺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发如合·巴图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26-0029,共4页
研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20例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接受临床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应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根据患者... 研究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调查分析的研究对象为120例2023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接受临床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需应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根据患者的纳入时间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经外周静脉留置针,60例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时的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相对较低,并且该组患者的护理耗时与导管费用相对优良(P<0.05),观察组患者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更为良好(P<0.05)。结论 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CT增强扫描过程中可发挥较好的应用作用,不仅可以保障CT提高扫描成像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缩短护理耗时,经济应用价值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耐高压 计算机体层成像增强扫描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魏岭娜 钱伟军 +1 位作者 李立 冯中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286例行CT增强扫描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采用前臂桡侧静脉穿刺)和研究组143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在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286例行CT增强扫描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3例(采用前臂桡侧静脉穿刺)和研究组143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情况、造影剂输注畅通情况及成像质量、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穿刺耗费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漏液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造影剂推注时间较对照组短,CT值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穿刺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较于前臂桡侧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不仅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扫描图像质量,还能降低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溢和穿刺部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穿刺 增强ct 造影剂外溢 外周静脉留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CT增强扫描中静脉留置针的风险护理措施探究
6
作者 李向红 石剑 +2 位作者 冯辉 闫晓宁 孙广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91-0194,共4页
研究小儿CT增强扫描当中静脉留置针的风险护理措施作用。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80例开展CT增强扫描且需要留置静脉留置针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比较两... 研究小儿CT增强扫描当中静脉留置针的风险护理措施作用。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4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80例开展CT增强扫描且需要留置静脉留置针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护理,比较两组的应急指标、不良反应和满意度差异。结果 (1)增强扫描24h前两组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24h后观察组的SBP、DBP、HR比对照组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CT增强扫描当中静脉留置针时实施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和不良反应,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ct 增强扫描 静脉留置针 风险护理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在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侠 刘梦婷 +3 位作者 王莉 刘玉娥 梅婷 支明峰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在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按照检查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在CT增强扫描检查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按照检查的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情况匹配相应能级护士和视觉辅助技术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CT增强扫描成功率、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CT增强扫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穿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采用基于浅静脉血管评级的护士能级匹配联合视觉辅助技术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性CT增强扫描成功率,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管评级 视觉辅助技术 护士能级 静脉穿刺 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杨艺 刘佳驰 +3 位作者 何晓华 张宁 曾小红 鄢日盼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7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5~12月收治的120例拟行CT增强扫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分析耐高压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计算机体层成像(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5~12月收治的120例拟行CT增强扫描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观察组患者应用耐高压PICC。比较2组患者碘对比剂外渗的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耗时、导管维护费用和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耗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导管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T增强扫描成像质量良好率(95.00%)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高压PICC能够降低CT增强扫描期间碘对比剂外渗风险,提高成像质量,且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护理耗时和减少导管费用。同时,强调优化耐高压PICC护理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安全性和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计算机体层成像增强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穿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汪令生 陈义加 +3 位作者 周选明 刘超 柯燕 王开华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总结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要点,分析失败原因,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3 750例,使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18~20 G,选择肘部较大血管进行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 700例,... 目的总结CT增强扫描静脉穿刺要点,分析失败原因,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3 750例,使用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型号为18~20 G,选择肘部较大血管进行穿刺。结果一次穿刺成功3 700例,成功率为98.67%;一次穿刺失败50例,失败原因包括患者血管条件差10例,患者不配合7例,操作人员技术失误18例,心理状态不佳导致失败15例,失败率为1.33%。结论 CT增强静脉穿刺时必须严格遵守静脉穿刺程序,熟练掌握穿刺要点,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责任心,可提高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碘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防治和静脉穿刺注意点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宁兰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5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ct 增强扫描 造影剂 过敏反应 防治 静脉穿刺 护理 注意点 碘过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穿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体会
11
作者 苏包兰 郭强 刘军 《齐鲁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X期1911-1912,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静脉穿刺 一次性输液针头 外周静脉穿刺 一次性注射器 穿刺 穿刺过程 推注速度 锁骨下静脉穿刺 颈内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08例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许丽君 张桂敏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ct 静脉穿刺 影像诊断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13
作者 范芬 巩晓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6-97,共2页
CT增强扫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X线吸收值的差别,需通过注射造影剂以改变病灶的密度,从而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更加清晰。目前,CT增强检查基本上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法,使造影剂能够快速进入,由于高压注... CT增强扫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间X线吸收值的差别,需通过注射造影剂以改变病灶的密度,从而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对比更加清晰。目前,CT增强检查基本上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法,使造影剂能够快速进入,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压力极高,因此优良的静脉穿刺是检查成功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我院2007年引进64排螺旋CT,总结5000例患者静脉穿刺情况归纳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增强扫描 静脉穿刺 ct增强检查 注射造影剂 64排螺旋ct 高压注射器 护理 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中静脉穿刺的体会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芳 林华军 张桂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10-712,共3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探讨
15
作者 裴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71-0174,共4页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实施CT增强扫描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专项强化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与护理情况...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实施CT增强扫描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专项强化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与护理情况。结果 B组穿刺不良情况发生率(9.76%)低于A组(21.95%);护理满意度(90.24%)高于A组(78.05%),P<0.05。结论 在CT增强扫描中,加强静脉留置针专项护理可显著减少患者穿刺不良问题,保证造影剂的顺利注射,有助于改善患者医疗体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ct增强扫描 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
16
作者 雷伯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32-0135,共4页
研究分析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另选17例仅原发性肝癌者进行对照,两组行不同诊断方法,分析诊断价值。对比不同直径... 研究分析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筛选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者,另选17例仅原发性肝癌者进行对照,两组行不同诊断方法,分析诊断价值。对比不同直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检出情况。结果 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效能要高于平扫(P<0.05);CT平扫对直径1~3cm及>3cm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低于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者予以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可以更好找到病因,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有力支撑,诊断结果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静脉癌栓 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静脉穿刺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丽 万丽蓉 陈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4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在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10月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行颈外静脉穿刺者共30例,均采用Stellant CT注射系统,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造影剂为碘... 目的:探讨在四肢浅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中,应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10月行CT增强扫描患者中行颈外静脉穿刺者共30例,均采用Stellant CT注射系统,注射针头为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结果:颈外静脉均一次穿刺成功,显影效果良好,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颈外静脉穿刺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四肢浅静脉状况不佳难于穿刺的患者,可以作为CT增强扫描时注射造影剂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ct增强扫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曾新群 沈金丹 +2 位作者 王玲 文伟 王昌全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286-1287,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静脉留置针 高压注射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在PET/CT增强扫描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聂秋容 孙涛涛 王淑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457-2458,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进行PET/CT增强扫描的5348例患者,静脉留置针4848例,静脉输液针500例,比较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PET/CT检查中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同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高压注射过程中有无针头脱出,局部是否渗漏等情况。结果:静脉留置针4848例检查者,增强扫描合格者4801例(99.03%),主诉疼痛反应共有102例(2.10%),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3例(0.1%),造影剂渗漏46例(0.95%)。静脉输液针500例检查者中,增强扫描合格者448例(89.6%)诉疼痛反应共有489例(97.8%)高压注射过程中针头脱出者20例(4.0%),造影剂渗漏32例(6.4%)。结论:在PCT/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明显提高增强扫描的合格率,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减少针头脱出和造影剂渗漏,比使用静脉输液针具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PCT/CT增强扫描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输液针 PET/ct增强扫描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与普通钢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贾丽涛 时高峰 +3 位作者 齐晓辉 刘辉 窦瑞雪 刘树堂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14期2124-2126,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 730例,对照组2 440例。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蝶翼头皮针,进行浅表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增强成...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 730例,对照组2 440例。观察组使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使用蝶翼头皮针,进行浅表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增强成功率。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穿刺成功率及增强扫描成功率分别为98.92%和100%;而采用传统蝶翼针时,其中57例患者在完成ct增强扫描时出现造影剂外渗,有4例患者发生造影剂大量外渗,被迫中断增强扫描,穿刺成功率及增强扫描成功率分别为98.77%和97.54%。在穿刺成功率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强扫描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蝶翼输液针比较,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减少造影剂外渗率,患者便于肢体活动,感觉更舒适,且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生造影剂过敏时更便于抢救等优点,并可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且具有明显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蝶翼针 ct增强扫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