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临床CT分型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良付 黄如训 +5 位作者 盛文利 杨智云 卢林 李振东 苏镇培 曾进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483-488,共6页
目的研究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临床CT分型方法,并探讨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就诊的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0例.均行急诊头部CT扫描,排除脑出血,并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 目的研究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临床CT分型方法,并探讨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就诊的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0例.均行急诊头部CT扫描,排除脑出血,并行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后24~72 h复查CT,将病灶最大径>5 cm并同时累及两个或两个脑叶以上者视为大面积脑梗死.先根据病灶受累血供范围分为三组,(1)>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分布区;(2)MCA分布区;(3)大脑前或大脑后动脉分布区.再根据CT所提示病灶近皮质处侧支循环好坏、是否完全或部分累及皮质区、放射冠区、深穿支区,将前两组分出亚型.结果脑梗死面积按分型方法:第1组有20例,第2组有102例,第3组仅有8例.第2组可分为MCA、完全MCA加侧支好、MCA减皮质、MCA减深穿支、MCA减深穿支加侧支好、MCA皮质6个亚型.第1组和第2组的完全MCA亚型预后最差;MCA皮质亚型较完全MCA加侧支好、MCA减深穿支、MCA减皮质3个亚型有好的预后趋势.结论本研究的临床CT分型方法简便易行,可指导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 大面积脑梗死 亚型 预后 ct分型 临床 皮质 根据 范围 复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的CT分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闽光 黄学菁 +2 位作者 朱琼 耿坚 张安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CT分型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根据357例肝硬化患者的CT表现进行CT分型,分析各型肝硬化的肝脏大小、密度及脾脏增大、侧支静脉曲张、腹水、胸腔积液、肝癌、胆囊结石等并发症情况。结果:357例肝硬化患者被分为3个CT类型:均匀型(87例,占24.4%)、节段型(41例,占11.5%)和结节型(229例,占64.1%)。均匀型中肝脏缩小显著少于另两型(P<0.001);12例(13.8%)肝脏密度低于脾脏,显著多于结节型的4.4%(P<0.01)。脾脏肿大程度显著轻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1和0.001)。节段型发生侧支静脉曲张的比率最高(29例,70.7%),其次为结节型(39例,17.0%)和均匀型(2例,2.3%),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节型中79.5%病例有腹水,显著多于节段型26.8%和均匀型10.3%(P均<0.001),节段型又显著多于均匀型(P<0.025);21.4%的结节型病例有胸膜腔积液,显著多于节段型的7.3%(P<0.05)和均匀型的4.6%(P<0.001)。结节型病例中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为29.7%(68例),显著高于节段型的2.4%和均匀型的5.7%(P均<0.001)。结论:不同CT类型的肝硬化与其并发症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对临床上肝脏储备功能和预后的判断具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t分型 腹水 胸腔积液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吸虫病CT分型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骏谟 田志雄 +1 位作者 张在鹏 谢长清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23-525,共3页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 目的:通过脑血吸虫病的CT表现和术后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脑血吸虫病的CT分型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1990~1998年我院脑血吸虫病26例,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CT结合患者疫水接触史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病理讨论CT分型。结果:25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多发病灶(2个灶),共27个病灶。右侧大脑半球16个病灶(59.3%),其中额叶6个,额顶叶3个,枕顶叶7个。左侧大脑半球11个病灶(40.7%),其中额叶4个,额顶叶2个,枕顶叶5个。病灶呈炎性水肿样改变2例,梗塞样改变3例,不规则结节伴水肿13例,局限性脑萎缩8例。脑炎型2例(7.8%).脑梗塞型3例(11.5%),结节型13例(50%),另8例(30.8%)局限性脑萎缩表现届后遗改变,不宜分型。结论:CT分型有助于诊断和临床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吸虫病 ct分型 诊断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永奇 李静伟 +1 位作者 刚宪祯 杨秀洁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7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分为 3型 ,Ⅰ型 :中心椎管狭窄型 ;Ⅱ型 :脊神经根管狭窄型 ;Ⅲ型 :混合型 (即Ⅰ、Ⅱ型并存 )。其中Ⅰ型 10 4例 (13 ....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74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分型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分为 3型 ,Ⅰ型 :中心椎管狭窄型 ;Ⅱ型 :脊神经根管狭窄型 ;Ⅲ型 :混合型 (即Ⅰ、Ⅱ型并存 )。其中Ⅰ型 10 4例 (13 .96 % ) ,Ⅱ型 15 8例 (2 1.2 1% ) ,Ⅲ型 483例 (6 4.83 % )。CT分型与手术符合率为 92 .2 1% ,不符多见于Ⅲ型。结论 CT分型对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ct分型 外科手术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外伤性脑梗塞CT分型与临床预后关系探讨(附60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登 杨兵 +4 位作者 裴永恩 汪凌 周滨音 陈平安 黄前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塞CT表现及分型,评价CT分型对判断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患儿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点相结合进行CT分型,共分6型:I型,腔隙性梗塞型(42例);Ⅱ型,单脑叶型(6例);Ⅲ型,多脑叶型(4例);Ⅳ型,挫伤出血...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脑梗塞CT表现及分型,评价CT分型对判断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将60例外伤性脑梗塞患儿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点相结合进行CT分型,共分6型:I型,腔隙性梗塞型(42例);Ⅱ型,单脑叶型(6例);Ⅲ型,多脑叶型(4例);Ⅳ型,挫伤出血型(混合型)(6例);V型,小脑型(1例);Ⅵ型,脑干型(1例)。结果根据GOS标准评定预后,良好48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6例。I-Ⅱ型疗效较好,Ⅲ-V型病情严重,死亡率与病残率增高,Ⅵ型死亡率极高。结论儿童外伤性脑梗塞CT分型有助于判断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脑损伤 脑梗塞 c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CT分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孔德帅 叶荣强 +1 位作者 伍天崇 顾杨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7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CT分型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14例,均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法进行三维重建;根据EGV部位及血供特点进行CT分型,并与胃镜结果及手术...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CT分型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14例,均行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MSCTP)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法进行三维重建;根据EGV部位及血供特点进行CT分型,并与胃镜结果及手术结果比较。结果根据CT分型,EGV分为A型(A1、A2型)、B型(B1、B2型)、C型;其分型结果与胃镜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5);根据CT分型指导手术33例,其术中所见与术前MSCTP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MSCTP能对EGV进行准确分型,对外科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分型 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诊断(附19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银官 游瑞雄 +1 位作者 江飞 郑义浩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管骨折CT分型。材料与方法 对 19例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进行CT分型。结果 将视神经管骨折分为 3型 :( 1)管内型 ( 10例 ) ;( 2 )管外型 ( 7例 ) ,又分为颅口型和眶口型 2个亚型 ;( 3)混合型 ( 2例 )。
关键词 视神经管骨折 ct分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分型分级分类诊断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江 余朝骏 +1 位作者 吴永康 易雪冰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872-874,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kherniation ,LDH)的分析 ,探讨其CT分型分级及分类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通过临床、CT共同证实的 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CT图像特点 ,在以椎间盘突出物的突出方向分型的基础上 ,... 目的 通过对 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kherniation ,LDH)的分析 ,探讨其CT分型分级及分类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通过临床、CT共同证实的 1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CT图像特点 ,在以椎间盘突出物的突出方向分型的基础上 ,再以突出物最大矢径与同层面椎管最大矢径之比即矢状径指数 (sagitalindex ,SI)以及侧隐窝前后径共同作为量化指标 ,对其分级 ;以突出物的形态密度进行分类 ;并将不同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方式与CT分级分类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CT分级分类与不同临床症状体征及治疗方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CT分型分级分类综合诊断 ,能比较全面反映LDH的病理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分型 ct分级 ct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CT分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小婵 温春胜 吴新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CT分型构成及不同亚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经过CT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336例,按照1996年施行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中医中风病诊断,同时按照脑梗死CT分型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型。统计分... 目的:探讨脑梗死CT分型构成及不同亚型与中医中风病诊断的关系。方法:收集经过CT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336例,按照1996年施行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中医中风病诊断,同时按照脑梗死CT分型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型。统计分析脑梗死CT分型的构成、中医中风病诊断符合率及不同亚型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同亚型的构成比及诊断符合率为:大脑大梗死16例(占4.8%,诊断符合率100%),大脑中梗死51例(占15.2%,诊断符合率76.5%),大脑小梗死39例(占11.6%,诊断符合率66.7%),腔隙性脑梗死106例(占31.5%,诊断符合率67.0%),多发性脑梗死86例(占25.6%,诊断符合率82.6%),小脑梗死10例(占3.0%,诊断符合率60.0%),脑干梗死28例(占8.3%,诊断符合率96.4%)。CT分型各亚型中大脑大梗死与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大脑小梗死与脑干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与脑干梗死之间与中风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亚型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风病诊断与脑梗死不完全相符,脑梗死CT分型不同亚型诊断符合率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分型 中医中风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出血CT分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永葆 祝善尧 徐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CT分型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3例丘脑出血患者按CT分为三型,分析各型的临床特点,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各型丘脑出血因扩展方向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其中Ⅰ型临床症状轻,预后最好...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CT分型的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103例丘脑出血患者按CT分为三型,分析各型的临床特点,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各型丘脑出血因扩展方向不同,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其中Ⅰ型临床症状轻,预后最好,以感觉障碍为主,预后良好率92.3%,无1例死亡。Ⅱ型偏瘫明显,预后不良率55.56%,病死率16.67%。Ⅲ型症状重并发症多,预后最差,预后不良率100%,病死率70%。三型预后不良率及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丘脑出血按CT分型可很好地反映临床特点及预后,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出血 ct分型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桥脑出血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 被引量:1
11
作者 骆成 常莎 +2 位作者 李监松 李茂进 甘万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68-1269,共2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 (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Chung’s分型方法 ,将 2 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 8例PPH病人中 ,大量出血型 9例 ,死亡 8例 ;基底被盖型 8例 ,死亡 7例 ;双侧被盖型 11例 ,死亡4例 ;无 1例单... 目的 研究原发性桥脑出血 (PPH)的CT分型、C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Chung’s分型方法 ,将 2 8例PPH分型归类。结果  2 8例PPH病人中 ,大量出血型 9例 ,死亡 8例 ;基底被盖型 8例 ,死亡 7例 ;双侧被盖型 11例 ,死亡4例 ;无 1例单侧被盖型 ;总死亡率 67.86%。其中大量出血型和基底被盖型与双侧被盖型的死亡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当PPH表现为大量出血型或基底被盖型或血肿量 >4ml时 ,死亡率增高 ,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型 ct改变 原发性桥脑出血 预后 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士东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00-1200,1204,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68例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将其进行分型,Ⅰ型为出血局限于壳核,未侵犯内囊,Ⅱ型为出血已侵犯内囊但未破入脑室,Ⅲ型为出血经内囊破入脑室,对所用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壳核出血CT分型与短期康复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68例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将其进行分型,Ⅰ型为出血局限于壳核,未侵犯内囊,Ⅱ型为出血已侵犯内囊但未破入脑室,Ⅲ型为出血经内囊破入脑室,对所用研究对象进行内科保守治疗1月后分别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Barthel指数对其意识水平、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估,对比观察不同类型壳核出血的康复预后。结果:经1月治疗后Ⅰ型壳核出血患者意识水平、认知功能与ADL恢复较Ⅱ、Ⅲ型更为明显(P<0.01),Ⅱ、Ⅲ型患者ADL恢复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型患者意识水平及认知功能恢复较Ⅲ型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CT影像学表现的自发性壳核出血患者短期内具有不同的康复结局,出血是否波及内囊和破入脑室可能是其短期康复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核出血 ct分型 康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的CT分型与诊断(附20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发银 张国宝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0-22,共3页
经CT和临床确诊的20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作者根据CT改变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脑炎结节型;(2)结核瘤型;(3)脑积水型。并就CT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与限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c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及手术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剑 巢少辉 +1 位作者 邹永杰 叶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3期2912-2913,共2页
目的:探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行头颅CT复查,本组40例患者中,36例血肿清除面... 目的:探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CT分型对手术方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行头颅CT复查,本组40例患者中,36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90%,占67.5%;3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75%,占7.5%;1例血肿清除面积高于50%,占2.5%。随访6~9个月了解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本组40例患者中,其中17例Ⅰ级,占42.5%;13例Ⅱ级,占32.5%;7例Ⅲ级,占17.5%;3例Ⅳ~Ⅴ级,占7.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根据其CT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开展临床治疗,能够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ct分型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的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克 李扬彬 +4 位作者 黄兆民 谭理连 梁彤杰 江金带 唐志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急性颅脑外伤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将分型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呈负相关。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间有明显相...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的相关性。方法对107例急性颅脑外伤的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并将分型与临床、预后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CT分型与临床(GCS)、预后(GOS)呈负相关。结论CT分型与临床、预后间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分型 急性颅脑外伤 临床应用 预后 GOS GCS 相关性 ct扫描 统计学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钟华 陈劲 +4 位作者 李建炜 陈广谋 阮国强 黄艳 岑怡彪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7年第1期29-35,共7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传统手术组)...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和廉江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传统手术组),18例行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个性化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制成1∶1的骨折实物模型,标记骨折线,结合冠状位和轴位CT影像进行Sanders CT分型,确定需要恢复的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辨认关节面碎骨块移位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外侧或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周拍摄跟骨侧位X线片,测量跟骨长度、宽度、Bohler角及Gissane角;按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结果 36例患者获随访10~12个月(平均10.5个月)。传统手术组、个体化手术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5±25)min和(14±4)d、(58±9)min和(14±3)d,后者手术时间更短(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跟骨X线片各测量指标个性化手术组更佳(P<0.05)。传统手术组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或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后痊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传统手术组、个性化手术组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分别为(79±12)分和11/18、(93±14)分和17/18,个性化手术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重建跟骨骨折模型并打印1:1骨折实物模型,可在模型上标记骨折线、清晰辨认移位关节面骨折块并辅助进行Sanders CT分型,制订个性化手术方案;3D打印辅助Sanders CT分型个性化手术能够减少实际手术操作时间,获得对跟骨关节面的良好复位,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跟骨关节内复杂骨折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3D打印 SANDERS c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18例临床及CT分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丹 曹桂华 刘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83-18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 ct分型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儒兴 张盈盈 +1 位作者 王耀光 陈国亨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1期99-103,共5页
目的对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对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在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 目的对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肾脏损伤患者的MSCT检查资料,对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在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闭合性肾脏损伤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分型结果存在差异,平扫会对损伤程度产生低估效果,增强检查的分型诊断和临床更相似。患者对增强扫描满意度评分优于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闭合性肾脏损伤的分型诊断应用MSCT增强扫描具有显著效果,可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患者满意度,如条件允许可作为常规检查闭合性肾脏损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肾脏损伤ct分型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平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CT分型与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杨术真 李拴德 +5 位作者 杨喜民 李光华 王晓峰 唐宗椿 杨华峰 张迅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 ct分型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分型判断重型脑外伤病情和预后的价值
20
作者 周滨音 戴学元 +5 位作者 俞虹 吴星 裴永恩 付正华 方胜 曹礼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1-14,共4页
回顾性分析了208例重型脑外伤CT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据此提出了一个重型脑外伤CT分型标准。分析了不同类型CT表现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着重探讨了CT分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证实CT分型具有早期判断重型脑外伤严重性及预后的... 回顾性分析了208例重型脑外伤CT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据此提出了一个重型脑外伤CT分型标准。分析了不同类型CT表现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着重探讨了CT分型的临床意义,结果证实CT分型具有早期判断重型脑外伤严重性及预后的价值。CT分型与临床分型相结合,更能提高早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重型 ct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