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MRI同体位图像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金龙 杨振 +2 位作者 张鑫 刘晓斌 缪星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探讨同体位MRI图像(MRIsim)与CT模拟定位图像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5.5岁;全部为单发病变;均已行全切或不全... 目的探讨同体位MRI图像(MRIsim)与CT模拟定位图像融合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9~69岁,平均年龄45.5岁;全部为单发病变;均已行全切或不全切手术,全部经病理组织诊断证实;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Ⅲ级6例,Ⅳ级14例。将每例患者的同体位MRIsim、常规MRI影像(MRIconv)分别与CT模拟定位图像融合。运用Dice相似指数(DSC)和豪斯多夫距离(HD)算法来评价配准的精确度。在CT与MRIsim融合图像(Fusion-CT MRIsim)、CT与MRIconv融合图像(Fusion-CT MRIconv)上分别勾画危及器官(OAR)及靶区[大体肿瘤靶区(GTV)、临床肿瘤靶区(CTV)]。评估两种融合图像(即Fusion-CT MRIsim组和Fusion-CT MRIconv组)OAR勾画体积、GTV、CTV及剂量学差异。结果融合精确度评估:除全脑外,Fusion-CT MRIsim组其余OAR DSC均高于Fusion-CT MRIconv组(P<0.05);Fusion-CT MRIsim组OAR HD小于Fusion-CT MRIconv组(P<0.05)。OAR勾画体积比较:Fusion-CT MRIsim组OAR勾画体积与Fusion-CT MRIcon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Fusion-CT MRIsim组GTV、CTV小于Fusion-CT MRIconv组[(118.2±8.0)cm^(3)vs(125.3±8.1)cm^(3)、(234.3±12.8)cm^(3)vs(256.0±13.4)cm^(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00)。剂量学比较:Fusion-CT MRIsim组D_(max)-PTV、D_(mean)-PTV与Fusion-CT MRIconv组[(6432.9±23.0)cGy vs(6430.4±25.2)cGy、(6159.0±13.7)cGy vs(6166.2±17.3)cG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同体位融合图像配准精确度高,可降低全脑平均剂量(D_(mean))及缩小GTV及CTV,是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精确放射治疗值得广泛应用的临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同体位融合 高级别胶质瘤 放射治疗靶区 靶区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技术与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沈静 王梦格 +1 位作者 宋阳 任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对穿刺操作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融合组穿刺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融合组术中和术后的VAS及BNI评分、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疗效、减少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方面,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较CT引导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半月神经节 ct引导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和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规划及术中导航中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谈军 邹烽 严邦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规划及术中导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行脊柱外科手术的9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CT和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规划及术中导航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行脊柱外科手术的98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基于CT和MRI的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脊柱外科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二维影像技术进行脊柱外科手术。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病变部位手术切除的准确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67±1.03)h,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8.15±1.03)周,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8±1.06)h,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10.08±2.15)周,研究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2、5.950,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6%(8/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0,P<0.05);研究组患者对术前沟通、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24、6.658、6.855,P<0.05),病变部位术前测量与手术切除椎体、椎间盘、椎弓根、椎板以及脊髓和神经根的范围偏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8、50.483、68.997、64.482、43.822,P<0.05)。结论:基于CT和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规划及术中导航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病变部位手术切除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三维重建技术 脊柱外科 手术规划 术中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影像融合对鼻咽癌肿瘤靶区及三维适形治疗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原 吴国华 +3 位作者 夏士安 周仁华 韩增伟 孙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98-502,共5页
背景与目的:精确地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是制定最佳治疗计划、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和保护周围正常重要器官的首要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T和MR I来源的鼻咽癌肿瘤靶区,评价CT-MR 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对治疗剂量的... 背景与目的:精确地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是制定最佳治疗计划、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和保护周围正常重要器官的首要条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CT和MR I来源的鼻咽癌肿瘤靶区,评价CT-MR I融合靶区容积应用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时,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8位患者的CT模拟定位和MR I扫描的图像,然后在CT、MR I和CT/MR I融合图像上分别勾画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的器官。每个病例都做2个治疗计划:①用CT图像上的靶区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②用CT/MR 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做1个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肿瘤的处方剂量为70 Gy,然后,比较2个治疗计划中肿瘤靶区的95%容积(D95)受照平均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5%容积(D5)受照平均剂量。结果:MR I上的肿瘤靶区比CT上的肿瘤靶区大53.5%,但并不一定包括CT上的肿瘤靶区。用CT上勾画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分布是满意的,但以上治疗计划应用于CT/MR I融合图像上的靶区,D95的剂量分布较低(59.78 Gy)。用CT/MR I融合图像上勾画的靶区做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则D95剂量分布较好,但在有些治疗计划上周围重要器官的剂量分布较高。结论:CT/MR I融合图像有助于鼻咽癌靶区的确定,但也造成GTV扩大,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上的肿瘤靶区剂量分布足够,但周围重要器官的受照剂量提高。鼻咽癌的治疗方案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t mri 影像融合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汁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甘晓根 徐子海 +1 位作者 廖福锡 黄柱飞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1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CT/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下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比较CT组和CT/MRI组勾画的靶区体积的差异性。结果 CT组和CT/MRI组勾画的平... 目的探讨CT/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下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比较CT组和CT/MRI组勾画的靶区体积的差异性。结果 CT组和CT/MRI组勾画的平均靶区体积分别为(29.18±19.12)cm3和(33.57±20.63)cm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T1、T2、T3期中,两组体积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T4期中,两组体积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CT/MRI融合技术结合CT和MRI两种不同成像技术的优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技术 鼻咽癌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融合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海南 汤日杰 +1 位作者 张书旭 蔡霜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 目的探讨CT/MRI融合图像在中老年盆腔肿瘤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例盆腔肿瘤患者均在1周内分别进行CT、MRI异机非同步扫描。全部CT和MRI图像手工配准后传送至飞利浦公司的PINNACLE V8.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并进行图像融合。由有经验的放疗科医师对CT靶区、MRI靶区及CT与MR融合图像肿瘤靶区(GTV)进行勾画及评价分析。结果 GTVFUSION相对GTVCT提高了6.29%、相对GTVMRI提高了11.84%,融合图像对GTV的勾画明显优于单独CT图像或MRI图像。结论 CT/MRI图像融合技术有利于盆腔肿瘤靶区的确定,提高了临床对盆腔肿瘤靶区(GTV)勾画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图像融合 靶区勾画 盆腔肿瘤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的CT及MRI影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卢东霞 张凤翔 +1 位作者 晨曦 李文华 《影像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MRI影像特点,评价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脊柱结核患者48例,分别进行X线、CT、MRI诊断,对比相关指标。结果:MRI、CT、X线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67.42%、56.82%,X线、CT、MRI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均破坏...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CT、MRI影像特点,评价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脊柱结核患者48例,分别进行X线、CT、MRI诊断,对比相关指标。结果:MRI、CT、X线片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67.42%、56.82%,X线、CT、MRI评估单个椎体结核病灶均破坏范围分别为(35±12)%、(69±14)%、(80±11)%,正常椎体CT值(253±16)、骨桥(552±100)、硬化骨(522±1)、亚正常骨(312±21)、死骨(46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诊断脊柱结核病变效用较好,但考虑到MRI价格昂贵、检查繁琐以及可能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应结合CT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ct/mri 影像学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医学图像融合算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莉 常本康 余松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6年第10期5-6,共2页
随着影像设备的发展及各种医学成像模式的出现,多模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已成为影像医学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研究,并逐渐应用到诊断、治疗领域。针对医学诊断过程中常见的CT与MRI图像采用了加权平均法、傅立叶变换及小波变换的数学方法进行... 随着影像设备的发展及各种医学成像模式的出现,多模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已成为影像医学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研究,并逐渐应用到诊断、治疗领域。针对医学诊断过程中常见的CT与MRI图像采用了加权平均法、傅立叶变换及小波变换的数学方法进行了融合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mri图像 医学图像融合 算法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薄层CT和3.0T MRI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电刺激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黄荣 马建功 +2 位作者 赵森 李晓晖 陈文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12期7-8,26,共3页
目的研究头部薄层CT和3.0T MRI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PD)患者电刺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60例PD患者,按照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29例),其中对照组术前给予传... 目的研究头部薄层CT和3.0T MRI融合技术在帕金森病(PD)患者电刺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诊治的60例PD患者,按照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29例),其中对照组术前给予传统单纯1.5TMRI扫描,研究组术前给予头部薄层CT和3.0T MRI融合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电极植入位置、检查时间、患者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X轴的左侧电极和X、Y、Z轴的右侧电极植入位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Y轴、Z轴的左侧电极植入位置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影像学检查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评分(UPDRS)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周、6个月研究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薄层CT和3.0T MRI融合技术应用于PD患者的DBS术中,可在保证靶点准确定位的同时,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薄层ct 3.0T mri融合技术 帕金森病 电刺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CT融合与增强CT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露斯 胡学锋 +1 位作者 石锦平 郑镇和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估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分别基于MRI/CT融合图像及增强C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比值,定义比值介于0.9与1.1之间为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否则为差异明显... 目的评估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例,分别基于MRI/CT融合图像及增强C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比值,定义比值介于0.9与1.1之间为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否则为差异明显。结果两种靶区勾画方法体积接近的仅8例,占25%,而75%的病例,两者体积差异明显。差异明显病例与其鼻咽肿瘤在MRI及CT影像中所显示的侵犯范围不同有关。结论由于MRI在显示鼻咽肿瘤方面明显优于CT,但却不能完全替代CT,MRI/CT影像融合能把MRI与CT图像结合,互补不足,其显示鼻咽肿瘤的情况优于单独的MRI或CT图像,故MRI/CT融合图像能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精确放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ct影像融合 鼻咽癌 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杰 陶建民 +1 位作者 张莹 张颖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11期18-19,共2页
目的 :研究CT和MRI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恒医疗设备公司提供的STAR -2000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计划系统 ,以典型脑胶质瘤为研究对象 ,分别作CT和MRI扫描 ,然后通过融合技术将MRI图像映射到CT图像上 ,利用“... 目的 :研究CT和MRI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恒医疗设备公司提供的STAR -2000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计划系统 ,以典型脑胶质瘤为研究对象 ,分别作CT和MRI扫描 ,然后通过融合技术将MRI图像映射到CT图像上 ,利用“卷帘技术” ,用CT图像确定人体外轮廓和骨等硬组织 ,用MRI图像确定靶区边界和其它软组织。结果 :很明显CT和MRI融合技术极大地改善了勾画靶区、正常组织、危险器官轮廓的可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图像融合技术 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曰圆 李俊 +6 位作者 陈刚 李国栋 祝源 李欢欢 汤伟 金二亮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报告1例通过DSA、CT与MRI融合影像联合神经导航诊治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外伤性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总结DSA、CT与MRI... 目的报告1例通过DSA、CT与MRI融合影像联合神经导航诊治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外伤性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手术过程及病理结果,总结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及临床应用。结果患者为25岁女性,车祸多发伤入院,经术前DSA检查为左侧大脑前A2段及胼周动脉多发假性动脉瘤,术前经3D-DSA与CT融合影像确定出血责任动脉瘤,经3D-DSA与MRI融合影像解决了精确定位,在神经导航指引下,一期手术完成了两个动脉瘤夹闭并切除。经病理证实为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结论DSA与CT融合图像可以帮助判定多发动脉瘤中出血的责任动脉瘤,DSA与MRI融合图像输入神经导航为脑深部不能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开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 DSA ct mri 融合影像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图像融合对脑转移瘤三维适形放疗靶区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苏玮 袁锋 +1 位作者 林志仁 王伟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0期75-76,共2页
目的研究CT与MRI图像融合的脑转移瘤靶区与CT图像靶区的不同,提高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方法同期采集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融合成CT/MRI图像,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勾画41组GTV,比较两种图... 目的研究CT与MRI图像融合的脑转移瘤靶区与CT图像靶区的不同,提高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方法同期采集25例脑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图像,传送至图像处理工作站融合成CT/MRI图像,分别在CT及CT/MRI融合图像勾画41组GTV,比较两种图像勾画的GTV的差别。结果 25例患者共41组靶区的GTVCT为(31.75±9.93)cm3,GTVCT/MRI为(28.92±8.25)cm3。41个对照组中,GTVCT<GTVCT/MRI为18个,GTVCT>GTVCT/MRI为23个。结论采用CT/MRI融合后图像勾画的脑转移瘤靶区精确度提高,更适合于三维立体适形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 脑转移瘤 靶区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9点3面”配准方案的CT和MRI异机二维图像融合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鳒侨 李颖 +5 位作者 鞠向阳 张超亮 张善娟 宋丽娟 杜艾嘉 李新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MRI和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MRI和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MRI和CT异机图像的精确融合。方法输入MRI和CT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9点3面"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Mimics按照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讯号叠加技术完成图像融合。结果以肺癌患者的头、膝为实例交叉试验MRI和CT二维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分辨头部软硬组织同时呈现膝部病变性质和位置的互补影像,快捷而清晰。结论这种异机融合手段是对这一目前空缺技术的补充,同时,这一实验也将为医学成像厂家进一步研制MRI和CT同机融合设备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 定位配准 异机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荔莎 潘建基 +4 位作者 陈传本 林少俊 潘才住 张秀春 柏朋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CT和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例,由5名高年资放射治疗科医师在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分别勾画鼻咽肿瘤靶区(分别以GTVCT和GTVfusion表示),比较... 目的探讨CT和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例,由5名高年资放射治疗科医师在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分别勾画鼻咽肿瘤靶区(分别以GTVCT和GTVfusion表示),比较单一CT图像状态和CT/MRI融合状态下不同医生间鼻咽肿瘤靶区勾画的差异性,研究影像融合技术对靶区勾画的影响。结果GTVfusion比GTVCT大,单一CT图像状态下的肿瘤靶区(GTV)在不同医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CT/MRI融合能显著缩小不同医师间靶区勾画的差异性,从而提高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结论MRI和CT融合图像提供了互补的信息,有助于医师确定肿瘤边界,勾画出更精确的靶区,为精确放疗的实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 图像融合技术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融合技术在头颈部肿瘤GTV勾画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钟琼 肖震宇 +2 位作者 吴仁瑞 邓江华 曾爱群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比较CT、MRI和CT—MR/融合技术在头颈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差异,探讨CT—MRI融合技术在头颈肿瘤靶区勾画中的优势。方法35位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CT、MRI扫描,利用图像融合软件得到每位患者的两幅图像;同一医生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 目的比较CT、MRI和CT—MR/融合技术在头颈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差异,探讨CT—MRI融合技术在头颈肿瘤靶区勾画中的优势。方法35位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CT、MRI扫描,利用图像融合软件得到每位患者的两幅图像;同一医生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依据CT、MR/和融合图像勾画出靶区,比较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的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结果GTVCT、GTVMRI、GTVCT-MRI的平均值分别为(21.22±1.56)cm^3、(23.64±1.30)cm^3、(29.08±2.09)cm^3,GTVCT与GTVMRI比较(t=7.05,P〈0.01),GTVCT—MRI与GTVCT比较(t=-17.82,P〈0.01);GTVCT—MRI与GTVMRI比较(t=13.08,P〈0.01)。结论CT—MR/融合图像的头颈部肿瘤勾画靶区比单独MRI或CT图像的头颈部肿瘤勾画靶区更广,CT—MRI融合图像技术可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更利于指导精确放疗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融合图像 头颈部肿瘤 靶区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图像融合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莫月媚 叶金辉 +1 位作者 庾海清 莫梅清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5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应用CT与MRI图像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该院接受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50例,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分别给予单独CT勾画与CT、MRI图像融合勾画,对比两种方法勾画靶区体积情况及T分...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中应用CT与MRI图像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该院接受调强放疗鼻咽癌患者50例,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分别给予单独CT勾画与CT、MRI图像融合勾画,对比两种方法勾画靶区体积情况及T分期不同鼻咽癌肿瘤靶区体积情况。结果CT、MRI图像融合勾画靶区体积为(33.61±20.58)cm^(3),CT勾画靶区体积为(24.14±19.08)cm^(3),CT、MRI图像融合勾画靶区体积较单纯CT勾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24,P<0.05);T1、T2、T3分期鼻咽癌肿瘤靶区经CT、MRI融合图像勾画体积较单独CT勾画体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分期两种方法勾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CT图像技术相比,CT、MRI融合图像可促进鼻咽癌放疗靶区勾画准确性,对于疾病诊断与预后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靶区勾画 鼻咽癌 ct图像 ctmri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图像融合对比MRI-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靶区中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坚 张汉雄 陈意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20期75-78,共4页
目的系统比较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鼻咽癌患者30名,每例患者同时行PET-CT图像融合技术以及MRI-CT图像融合技术进行靶... 目的系统比较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鼻咽癌患者30名,每例患者同时行PET-CT图像融合技术以及MRI-CT图像融合技术进行靶区勾画,通过比较两组靶区的体积,以系统探究PET-CT图像融合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潜力。结果(1)基于PET-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显著低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2)Monaco调强放射系统生成的合并鼻咽癌原发灶以及合并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未明显大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3)Monaco调强放射系统生成的重叠鼻咽癌原发灶以及重叠阳性淋巴结体积均显著低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下勾画的鼻咽原发灶以及阳性淋巴结体积(P<0.05)。结论基于PET-CT图像融合技术勾画的靶区体积显著小于基于MRI-CT图像融合技术勾画的体积,应用于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图像融合 mri-ct图像融合 鼻咽癌 调强放疗靶区勾画 原发灶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融合图像在宫颈癌三维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丽 高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2期93-94,98,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宫颈癌三维放疗治疗靶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6例纳入本研究,实验组以CT/MRI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做放疗计划设计,对照组以CT图像勾画靶区做放疗计划设计。... 目的分析应用CT/MRI融合图像勾画宫颈癌三维放疗治疗靶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16例纳入本研究,实验组以CT/MRI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做放疗计划设计,对照组以CT图像勾画靶区做放疗计划设计。对比分析两组勾画的HR CTV体积和危及器官(膀胱、直肠、小肠)受照剂量。结果CT/MRI融合图像勾画的HR CTV体积比单纯用CT图像勾画的HR CTV体积小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融合图像组膀胱D1cc、直肠D0.1cc和小肠D1cc、D0.1cc与单纯CT图像比较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融合图像在宫颈癌靶区勾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得到精确的靶区体积,明显减少正常器官的受幅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融合图像 宫颈癌 三维放疗治疗 靶区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融合成像与MRI融合成像对肾肿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林 张旭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58-2461,共4页
目的:探讨CT融合成像与MRI融合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肾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60例,肾良性肿瘤28例,都进行CT与MRI诊断,并且进行了融合成像分析。结果:肾细胞癌组的假包膜、囊变坏死、出血、钙化、肾周... 目的:探讨CT融合成像与MRI融合成像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肾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诊断为肾细胞癌60例,肾良性肿瘤28例,都进行CT与MRI诊断,并且进行了融合成像分析。结果:肾细胞癌组的假包膜、囊变坏死、出血、钙化、肾周侵犯、静脉癌栓发生率分别为56.7%、93.3%、30.0%、53.3%、15.0%和10.0%;而肾良性肿瘤组的发生率为10.7%、42.9%、7.1%、14.3%、3.6%和0.0%,差异明显(P<0.05)。CT融合成像判定肾细胞癌组以中度、重度强化为主,肾良性肿瘤组都为轻度强化,肾细胞癌组也主要表现为平扫低密度与等密度,强化方式为不均匀强化,而肾良性肿瘤组多为平扫高密度和均匀强化。肾细胞癌组MRI 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与等信号,而肾良性肿瘤组主要表现为等信号与高信号;肾细胞癌组MRI T2W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而肾良性肿瘤组主要表现为低信号。MRI融合成像显示肾细胞癌组的皮质与髓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为(1.62±0.13)mm^2/s和(2.13±0.09)mm^2/s,都明显低于肾良性肿瘤组的(2.32±0.16)mm^2/s和(2.35±0.12)mm^2/s(P<0.05)。结论:CT与MRI对肾肿瘤诊断都能有效反映肾细胞癌与肾良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征象,融合成像更加有利于反映病变的增强与弥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融合成像 肾肿瘤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