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SP冷轧薄板退火过程再结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胜梅 金自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31,共3页
采用EBSD分析方法,对CSP试验钢冷轧板退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再结晶过程属定向形核,冷轧基体织构主要是成条状的{111}<110>、{111}<112>和{001}<110>取向。新的再结晶晶... 采用EBSD分析方法,对CSP试验钢冷轧板退火过程中组织转变和再结晶织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再结晶过程属定向形核,冷轧基体织构主要是成条状的{111}<110>、{111}<112>和{001}<110>取向。新的再结晶晶粒主要是{111}<112>和{111}<110>取向,且两种取向相互生成。在再结晶温度区间有利于形成{111}<110>和{111}<112>取向,在晶粒长大阶段会生成大量的对深冲性能无明显影响的{112}<110>取向转变。因此,控制再结晶温度区间内形成的{111}取向稳定存在而不发生转变,将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深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冷轧薄板 退火 再结晶 织构
原文传递
CSP冷轧薄板罩式退火过程粘结的分析和工艺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计云萍 金自力 +2 位作者 王权 张晓燕 任慧平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7,共2页
分析了包钢CSP工艺SPCC钢(≤0.10%C)0.25~3.00 mm冷轧薄板全氢罩式退火过程粘结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卷取单位张力,避免张力波动,提高卷形和板形质量;退火温度680℃,400~680℃采用慢速升温,冷却工艺为炉冷至560℃,空冷... 分析了包钢CSP工艺SPCC钢(≤0.10%C)0.25~3.00 mm冷轧薄板全氢罩式退火过程粘结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卷取单位张力,避免张力波动,提高卷形和板形质量;退火温度680℃,400~680℃采用慢速升温,冷却工艺为炉冷至560℃,空冷至380℃,水冷及采用提高H_2的纯度等措施使粘结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冷轧薄板 罩式炉 退火 粘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CSP冷轧板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胜梅 金自力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对CSP生产的SPCC 0.55 mm厚冷轧板进行了不同的再结晶退火,测定了不同退火工艺下冷轧板的塑性应变比r值、Δr值等力学性能参数,研究了退火过程中温度对冷轧板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退火过程中第一台阶保温温度可明显... 对CSP生产的SPCC 0.55 mm厚冷轧板进行了不同的再结晶退火,测定了不同退火工艺下冷轧板的塑性应变比r值、Δr值等力学性能参数,研究了退火过程中温度对冷轧板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严格控制退火过程中第一台阶保温温度可明显改进板材的深冲性能,并且将再结晶形核阶段刚刚完成时的温度设定为第一台阶保温温度深冲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冷轧薄板 退火 织构 深冲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