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的炼化污水处理场COD排放浓度预测
1
作者 何为 岳留强 +3 位作者 唐智和 栾辉 陈昌照 王若尧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快速、准确预测含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OD),及时优化运行参数,对于石油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污水达标排放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此,以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生产要素和COD排放浓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一种增加先验知识的CNN-LSTM... 快速、准确预测含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OD),及时优化运行参数,对于石油炼化企业节能减排、污水达标排放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此,以某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生产要素和COD排放浓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提出一种增加先验知识的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炼化企业污水处理场COD排放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既可发挥CNN较好刻画、提取局部特征信息的优势,又具有LSTM对连续时间序列数据较好继承性的特点,其均方根误差为22.3217、决定系数为0.8732,平均相对误差较LSTM网络构建的模型降低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污水处理 混合神经网络(CNN-LSTM) cod浓度 污染排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电极材料对电芬顿去除垃圾渗滤液COD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袁辉 魏一恺 +3 位作者 丁嘉铭 田啸 陈景烨 王趁义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6期12-18,共7页
电芬顿高级氧化技术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性能高度依赖于电极材料,碳电极材料因具有成本低、抗氧化、耐腐蚀、导电性好、安全无毒等明显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但也存在着表面反应活性不均匀,初始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不足... 电芬顿高级氧化技术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其性能高度依赖于电极材料,碳电极材料因具有成本低、抗氧化、耐腐蚀、导电性好、安全无毒等明显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但也存在着表面反应活性不均匀,初始库仑效率低,倍率性能不足等问题,需要进行改性处理。利用微波和酸碱溶液分别对石墨毡、石墨板、碳海绵等3种碳电极材料做单一或复合改性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在外接电压为8 V,极板间距为3 cm,初始pH值为3,温度为25℃下,不改性时3种碳电极材料中以石墨毡的综合性能最优,其最佳COD去除率和H2O2生成量分别为75.95%和14.33 mg/L;针对石墨毡再进行单一改性、与微波结合的复合改性时,复合改性的性能优于单一改性,其中“微波+KOH”的复合改性方法为最优方法,利用这种最优方法制备的改性石墨毡做为电芬顿反应的电极材料,其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COD去除率和H2O2生成量分别为88.95%和23.99 mg/L。电极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石墨毡作为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电极材料 改性 电芬顿 垃圾渗滤液 cod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的劣质重油炼化污水COD达标研究
3
作者 杨超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期37-40,62,共5页
劣质重油炼化污水具有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很大。某劣质重油炼化企业存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出水COD无法满足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风险。针对此问题,探究了基于粉末活性炭(PAC)吸附... 劣质重油炼化污水具有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很大。某劣质重油炼化企业存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出水COD无法满足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风险。针对此问题,探究了基于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处理工艺的出水COD达标方案。小试结果表明,系统出水中投加1.25 g/L的100目粉末活性炭即可在短时间内将COD降低至29 mg/L的较低水平。此外,经过实验分析可知粉末活性炭的COD饱和吸附量约0.13 g/g。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劣质重油炼化污水达标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污水 粉末活性炭 劣质重油 cod 达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活性炭联用对焦化废水中氨氮和COD的同时去除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莉 陆晓华 +2 位作者 李青云 王振华 曹小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1,27,共4页
工业生产中未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是导致湖泊等受纳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焦化企业生化外排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波-活性炭联用技术对废水中的NH3-N和COD进行同时去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COD去除率逐步增大,而NH3-... 工业生产中未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是导致湖泊等受纳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焦化企业生化外排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微波-活性炭联用技术对废水中的NH3-N和COD进行同时去除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用量的增加,COD去除率逐步增大,而NH3-N的去除率逐步下降;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采用微波-活性炭联用进行动态水处理试验时,废水中NH3-N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85.3%和60.3%。此研究为工业废水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NH3-N cod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康晶 王建龙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研究了COD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进行了分析.厌氧颗粒污泥取自实验室长期运行的EGSB生物脱氮反应器,实验用水为人工配水,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主要考察了COD对NH4+-N、NO2--N、NO3--N和TN去... 研究了COD对颗粒污泥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的厌氧氨氧化脱氮性能进行了分析.厌氧颗粒污泥取自实验室长期运行的EGSB生物脱氮反应器,实验用水为人工配水,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主要考察了COD对NH4+-N、NO2--N、NO3--N和TN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不含COD时,反应器对NH4+-N、NO2--N和NO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2.5%、29.1%、16.1%和16.3%;当COD浓度分别为200mg/L、350mg/L和550mg/L时,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14.2%、14.2%和23.7%,对NO2--N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对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5%、86.6%和84.2%,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50.7%、46.9%和50.4%,COD去除率分别为85%、66%和60%.分析发现,在反应初期,氨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厌氧氨氧化过程实现,随着反应的进行,反硝化菌活性逐渐提高,传统的反硝化过程占优势.同时还观察到,在反应初期COD对氨氮去除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脱氮 cod 废水处理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废液COD降除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军 李世勇 +3 位作者 郭亮 李养池 张新发 薛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钻井液废液组分复杂、稳定性好、COD值高且难降除,如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文报道了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钻井液废液进行COD降除实验。确定了最佳COD降除条件:H2O2加量3%、Fe2+浓度600 mg/L、反应时间12 min、pH值为3.0、反... 钻井液废液组分复杂、稳定性好、COD值高且难降除,如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文报道了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钻井液废液进行COD降除实验。确定了最佳COD降除条件:H2O2加量3%、Fe2+浓度600 mg/L、反应时间12 min、pH值为3.0、反应功率120 W。此条件下的钻井液废液COD去除率为93.1%。而在相同条件下,用普通Fenton氧化法测得的COD去除率为81.0%。微波强化Fenton催化氧化法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氧化反应法 微波 cod去除 污水处理 钻井液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镁铝絮凝剂的合成及对废水COD的脱除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春玉 韩春芳 +2 位作者 刘春生 罗根祥 李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58-60,共3页
在室温下采用缓慢加入法合成了两种聚合镁铝絮凝剂,并对实验室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脱除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的体积、pH,处理样品的慢速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影响COD的脱除效果。聚合硫酸镁铝(PMAS)在pH=8,快速搅拌时... 在室温下采用缓慢加入法合成了两种聚合镁铝絮凝剂,并对实验室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脱除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的体积、pH,处理样品的慢速搅拌时间和沉降时间影响COD的脱除效果。聚合硫酸镁铝(PMAS)在pH=8,快速搅拌时间为3 min,慢速搅拌时间为10 min,沉降时间为30 min,絮凝剂体积为20 mL(1 L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中COD的脱除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镁铝絮凝剂 废水处理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菌株C3对污水COD降解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蔡苏兰 马晓楠 梁莉丽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0期81-83,89,共4页
目的: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研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为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在低温条件下分离耐低温菌株,并进一步通过驯化提高菌株降解模拟生活污水COD效果.结果筛选出一株耐低温菌株... 目的: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研究对模拟生活污水的降解效果,为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处理低温生活污水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在低温条件下分离耐低温菌株,并进一步通过驯化提高菌株降解模拟生活污水COD效果.结果筛选出一株耐低温菌株C3;经进一步驯化后,在实验条件下耐低温菌株C3对模拟生活污水COD的降解率达90%。结论:采用耐低温菌株处理寒冷地区生活污水可大大提高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温菌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处理早期垃圾渗滤液中的COD和氨氮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丰明 班冲 +2 位作者 许琳科 曹文平 张永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采用SBR法对早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探讨了进水COD负荷、pH值对COD、氨氮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周期为24 h时,好氧生物处理对早期的垃圾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8%左右;出水的COD浓度随... 采用SBR法对早期垃圾渗滤液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探讨了进水COD负荷、pH值对COD、氨氮的处理效果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运行周期为24 h时,好氧生物处理对早期的垃圾渗滤液有很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都能达到88%左右;出水的COD浓度随着进水COD浓度呈直线变化。pH一直保持在中性条件下,有利于COD的去除,但是对氨氮的去除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垃圾渗滤液 好氧生物处理 cod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乳化段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COD与BOD_5的协同变化及可生化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书海 张海荣 +1 位作者 曲久辉 刘会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3,共5页
稠油乳化段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类污染物 ,BOD5 COD值极低 ,可生化性差 .通过厌氧处理可使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 ,BOD5 COD值由 0 0 8升为 0 15 (2 88h) .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结果不同 ,在BOD5增加的同时 ,... 稠油乳化段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有机聚合物和石油类污染物 ,BOD5 COD值极低 ,可生化性差 .通过厌氧处理可使污染物发生水解反应 ,BOD5 COD值由 0 0 8升为 0 15 (2 88h) .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结果不同 ,在BOD5增加的同时 ,COD亦大幅度增加 .而在全部厌氧反应过程中 ,TOC一直呈下降趋势 ,表明水样中的污染物在生物作用下不断得到削减 ;在COD达到最高时 ,石油类污染物中胶质的浓度大幅度降低 ,烷烃的浓度升高 ,说明以胶质为代表的大分子污染物因水解反应 ,由K2 Cr2 O7不能氧化状态变为可氧化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采油废水 厌氧处理 cod BOD5 可生化性 乳化段 废水处理 协同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灰水中悬浮物对COD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育兰 谢国旗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本文在实测电厂灰水中的悬浮物和COD的基础上,针对悬浮物对COD的影响,通过对灰水的过滤、澄清、混匀试验以及粉煤灰对COD的降解试验,探明了灰水中COD的超标原因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 火电厂 灰水 悬浮物 cod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脉冲电解法降低香兰素废水COD 被引量:8
12
作者 贺鸣雷 张新胜 陈银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94-696,共3页
采用先进的高频脉冲电解技术,对香兰素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水进行了电解处理实验。考察了槽电压、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电解时间、pH值以及无机盐质量分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槽电压300V,脉冲频率16 1kHz,占空比50%,pH=7 6的条件下,电... 采用先进的高频脉冲电解技术,对香兰素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水进行了电解处理实验。考察了槽电压、脉冲频率、脉冲占空比、电解时间、pH值以及无机盐质量分数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在槽电压300V,脉冲频率16 1kHz,占空比50%,pH=7 6的条件下,电解1h,COD去除率可达到7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脉冲电解法 废水处理 香兰素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赤泥去除水中COD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侯来广 曾令可 +2 位作者 王慧 程晓苏 刘平安 《佛山陶瓷》 2005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在高温下将赤泥加热使之脱水,从而产生大量的孔隙,利用赤泥中孔隙对污水溶液中COD(化学耗氧量)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赤泥对有机废液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吸附效果逐渐提高。在400℃... 本文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在高温下将赤泥加热使之脱水,从而产生大量的孔隙,利用赤泥中孔隙对污水溶液中COD(化学耗氧量)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赤泥对有机废液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吸附效果逐渐提高。在400℃煅烧的赤泥,其吸附效率只有7%,而当煅烧温度提高到1000℃时,赤泥的吸附效率可提高到38.7%。该方法对处理赤泥、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赤泥 除水 煅烧温度 吸附效率 化学耗氧量 吸附作用 有机废液 吸附效果 保护环境 水溶液 吸附性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法富马酸生产废水COD的间接监控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龙耀 陈云国 +2 位作者 陈波 王岚 陈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8期70-71,74,共3页
针对邻法富马酸生产废水的料液特性,研究了采用酸度与电导率两个间接指标来监控料液COD的可行性。通过分析酸度、电导率与COD的关系,确定以电导率作为COD的间接监控指标。为集成膜法处理富马酸废水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富马酸 废水处理 cod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D构成的油田含油污水升级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进富 刘如意 +2 位作者 赵立军 刘杰 宋启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2,共3页
结合稠油污水处理试验工艺对COD构成进行了分析,将CCl4萃余物视为表观化学药剂,提出稠油污水COD主要由石油类和表观化学药剂二者构成,后者主要包括石油中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油田开发添加的各种可溶性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 结合稠油污水处理试验工艺对COD构成进行了分析,将CCl4萃余物视为表观化学药剂,提出稠油污水COD主要由石油类和表观化学药剂二者构成,后者主要包括石油中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油田开发添加的各种可溶性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的COD去除结果表明,表观化学药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但其贡献的COD比例随流程而逐渐增大。生化处理后,低成本的COD去除技术应是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cod构成 化学添加剂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油污水的COD_(Cr)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进富 黄军荣 吴芳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9-31,共3页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3% ;油对CODCr的贡献可采用方程CODCr=4 .3912X +0 .6 171(X为油含量 ,mg/L)来定量表征 ;污水中残留的在采油作业或地面作业时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是其CODCr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codCR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废水监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造纸废水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成 雷利荣 李友明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论文针对造纸废水可生化降解性差,二级生物处理废水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臭氧处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研究臭氧处理对造纸废水COD、色度和生化降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降低造纸废水的COD和色度,并改善废水的... 本论文针对造纸废水可生化降解性差,二级生物处理废水浓度较高的问题,采用臭氧处理造纸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研究臭氧处理对造纸废水COD、色度和生化降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有效降低造纸废水的COD和色度,并改善废水的生化降解性。在pH为9、臭氧浓度21 mg/L、温度30℃、反应时间25min和废水初始COD浓度148 mg/L的条件下,臭氧对造纸废水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6.9%和90%,同时臭氧处理后废水可生化降解性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提高后续生物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臭氧 深度处理 cod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性焦炭脱除焦化废水中COD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尚超 薛改凤 +2 位作者 张垒 段爱民 朱书景 《武钢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15-17,共3页
以改性焦炭作为吸附剂,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不同因素对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需要其他工艺辅助,不调节pH及水体温度,在吸附时间为60 min、磁力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每200 mL废水用13 g改性焦炭的条件下,废水... 以改性焦炭作为吸附剂,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不同因素对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需要其他工艺辅助,不调节pH及水体温度,在吸附时间为60 min、磁力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每200 mL废水用13 g改性焦炭的条件下,废水中COD质量浓度可从93 mg/L降低至48mg/L左右,能满足循环水对COD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焦炭 焦化废水 深度处理 cod
原文传递
Fenton试剂法去除含聚合物铬凝胶采油污水COD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健 李方涛 +1 位作者 刘金库 裴宗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本项研究针对华北岔河集油田聚合物/铬弱凝胶调驱油藏采出水。实验污水水质数据(单位mg/L)如下:矿化度8432;含油1189;含悬浮固体51;含弱凝胶201;COD值1152。研究了Fenton试剂法去除污水COD的条件和外加因素的影响。除另外指出... 本项研究针对华北岔河集油田聚合物/铬弱凝胶调驱油藏采出水。实验污水水质数据(单位mg/L)如下:矿化度8432;含油1189;含悬浮固体51;含弱凝胶201;COD值1152。研究了Fenton试剂法去除污水COD的条件和外加因素的影响。除另外指出的情况外,反应温度为30℃,时间2h。当H2O2与Fe^2+质量比为5:3时,使COD去除率达到最高所需加入的H2O2+Fe^2+量(单位g/L,下同),在暗光下为2.0+1.2,在紫外光下为1.5+0.9。固定H2O2加量为1.5,则两种情况下Fe^2+最适加量均为0.9。H2O2+Fe^2+加量为1.5+0.9时,最适反应温度区间在暗光下为40-50℃,在紫外光下为30--60℃。H2O2+Fe^2+加量为1.5+1.0时,最高COD去除率和所需反应时间为:暗光下92.0%,2.5h;紫外光下95.7%,2.5h;紫外光加充氧时97.8%,1,5h;紫外光加充氧加草酸钠时99.0%,2h。随外加草酸钠量增大(0.1~0.6g/L),低H2O2+Fe^2+加量下COD去除率不断增大,较高H2O2+Fe^2+加量下达到最高值后略有下降,加量为1.0+0.6和1.5+0.9并加入0.5g/L草酸钠时分别为97.196和99,0%。图3表5参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铬(Ⅲ)弱凝胶 采油污水 污水处理 cod去除 Fenton氧化反应法 紫外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厂生化池出水COD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蓉 范宇 +4 位作者 陈乐意 乌兰 陆朝阳 晏士伟 储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83-2389,共7页
为深度处理生化池出水,研究高效利用紫外处理工艺和设备,采用紫外光诱导过氧化氢(UV-H_(2)O_(2))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的高级氧化技术去除生化池出水中的COD,优化了H_(2)O_(2)投配量和光照时间,并检测处理过程及出水的COD、氧化还原电... 为深度处理生化池出水,研究高效利用紫外处理工艺和设备,采用紫外光诱导过氧化氢(UV-H_(2)O_(2))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的高级氧化技术去除生化池出水中的COD,优化了H_(2)O_(2)投配量和光照时间,并检测处理过程及出水的COD、氧化还原电位、p H值和大肠杆菌等,同时用化学捕捉剂研究H_(2)O_(2)的光解动力学,并观察了可溶性有机质腐殖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H_(2)O_(2)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H_(2)O_(2)与污水投配比为1∶4000(体积比)、光照15 min,COD的去除效果最佳,出水COD、p H值和大肠杆菌数等工艺参数符合和接近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优化条件下腐殖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对H_(2)O_(2)的光解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UV-H_(2)O_(2) cod 大肠杆菌群 生化池出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