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汤)对CJ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向忠 董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 (汤 )诱导CJ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差别。方法 用空肠弯曲菌免疫小鼠制备自身免疫病模型 ,造模第二周起 ,分别用小、中、大三个不同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 (汤 )灌胃 ,连续用药两周后处死。取胸腺细胞 ,通...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 (汤 )诱导CJ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差别。方法 用空肠弯曲菌免疫小鼠制备自身免疫病模型 ,造模第二周起 ,分别用小、中、大三个不同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 (汤 )灌胃 ,连续用药两周后处死。取胸腺细胞 ,通过流式细胞仪计数 ,检测胸腺细胞凋亡率。结果 胸腺细胞凋亡率随方中黄柏剂量的加大而增高。结论 大剂量黄柏的大补阴丸 (汤 )效果最好 ,黄柏在全方大补阴丸 (汤 )诱导的CJ小鼠胸腺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大补阴丸 cj小鼠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V-3诱导暴发性肝炎小鼠肝组织KCNJ15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琳 陈韬 +1 位作者 王帅 宁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离子通道基因KCNJ15表达水平,探讨该疾病模型中KCNJ15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利用MHV-3病毒诱导的Balb/cJ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采用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肝脏... 目的研究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离子通道基因KCNJ15表达水平,探讨该疾病模型中KCNJ15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利用MHV-3病毒诱导的Balb/cJ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采用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检测肝脏KCNJ15表达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淋巴细胞亚群KCNJ15表达。结果随着MHV-3感染时间的延长,肝组织中KCNJ15表达水平逐渐增高,以感染后72小时最为显著。在肝脏CD4+T细胞,KCNJ15蛋白表达水平于48小时显著升高,达到25.17±7.68%,与0h(3.92±1.3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后于72小时回落;肝脏表达KCNJ15的CD8+T细胞比例变化与CD4+T细胞趋势一致,于48h达到37.08±8.73%,与0h(6.98±3.48%)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而表达KCNJ15的肝脏NK细胞比例则从7.72±1.34%上升到感染后24小时的峰值19.80±4.25%(P<0.001),随后回落。结论肝组织及肝脏淋巴细胞过表达KCNJ15可能参与了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炎小鼠免疫诱导的肝脏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肝炎 KCNJ15 MHV-3 Balb/c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迪 王洪武 宁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7期28-30,共3页
目的检测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肝脏和外周血中的TGF-β1表达水平,探讨该疾病模型中TGF-β1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改变,实时定... 目的检测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肝脏和外周血中的TGF-β1表达水平,探讨该疾病模型中TGF-β1的变化及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采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表达水平改变,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脏组织TGF-β1水平变化。结果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于感染72 h显著升高,与之相应的是小鼠肝脏内TGF-β1水平于感染72 h显著升高。结论 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TGF-β1的表达在血清和肝脏中均显著升高,提示TGF-β1可能参与免疫诱导的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小鼠暴发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肝炎病毒 BALB/cj小鼠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阴丸对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免疫调节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4
作者 赵毅 董群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本文探讨大补阴丸(汤)(DBYW)试验血清对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致敏的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CJS135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4活性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关系。将健康雌性ICR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 本文探讨大补阴丸(汤)(DBYW)试验血清对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致敏的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CJS135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4活性的影响及其时间-效应关系。将健康雌性ICR小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模型对照组(MC)以及五个时相给药组(30min、1h、1.5h、2h、3h),共8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用空肠弯曲菌免疫小鼠制备自身免疫病模型。从造模第15天起,开始以大补阴丸(汤)(0.4g生药饮片/ml)给不同时相用药组小鼠灌胃,连续用药10d。并分别于第10次给药后30min、1h、1.5h、2h、3h取血,分离得试验血清;同时取N组、MC组血清,作对照。各组小鼠脾细胞经体外培养,检测DBYW试验血清对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4活性的影响,并绘出时-效关系变化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大补阴丸(汤)可明显降低实验小鼠体内异常升高的dsDNA、ssDNA抗体水平,改善其因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肝肾病理损害,小鼠服药后1~1.5h两时相试验血清,可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分泌IFN-γ活性,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水平,其免疫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时效关系。提示大补阴丸(汤)试验血清对异常免疫机能状态下的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4活性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且在服药后1~1.5h作用最明显。其对于自身免疫病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均存在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阴丸(汤) cj小鼠 血清药理学 时效关系 IFN-γ IL-4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抗原受体γδ^+T细胞在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迪 郭威 +1 位作者 王洪武 宁琴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γδ+T细胞是一种表型和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通过检测TCRγδ+T细胞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比例变化,初步探讨TCRγδ+T细胞在该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 目的:T细胞抗原受体(TCR)γδ+T细胞是一种表型和功能独特的T淋巴细胞亚群。通过检测TCRγδ+T细胞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比例变化,初步探讨TCRγδ+T细胞在该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利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小鼠外周血、肝脏及脾脏TCRγδ+T细胞的比例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全部在3~6天内死亡,小鼠外周血、脾脏及肝脏中的TCRγδ+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均在感染后48小时发生显著升高(P<0.05)。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TCRγδ+T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CRγδ+T细胞可能在小鼠暴发型肝炎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小鼠暴发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肝炎病毒 BALB/cj小鼠 T细胞抗原受体γδ+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3型鼠肝炎病毒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迪 王洪武 +2 位作者 艾国 朱琳 宁琴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目的检测调节性T细胞(Tr)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比例变化及细胞因子表达,初步探讨Tr在该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检测血清谷... 目的检测调节性T细胞(Tr)在3型鼠肝炎病毒(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的比例变化及细胞因子表达,初步探讨Tr在该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导暴发型肝炎,观察小鼠的生存时间,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肝脏病理学改变,分离感染不同时间点外周血、脾脏以及肝脏中的淋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来检测Tr的比例以及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结果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全部在3—6d内死亡,血清ALT、AST水平随着感染时间延长逐渐升高,HE染色显示肝脏组织炎症及坏死程度逐渐加重,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小鼠肝脏中的rrr的比例明显升高。同时肝脏Tr分泌细胞因子IL-10的比例以及肝脏组织IL-10的mRNA水平逐渐升高。结论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模型中Tr在肝脏中的比例和功能显著升高,这种代偿性升高提示Tr可能发挥调节机体过度免疫反应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肝炎病毒 BALB/cj小鼠 调节性T细胞 暴发型肝炎
原文传递
双阴性T细胞活化自然杀伤细胞促进小鼠暴发型肝炎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迪 王洪武 +1 位作者 黄达 宁琴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检测双阴性T(double negative T,DNT)细胞对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功 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3型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ms strain 3,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 (fulminant viral hepatitis,FVH)模型中发挥的作... 目的检测双阴性T(double negative T,DNT)细胞对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功 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3型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ms strain 3,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炎 (fulminant viral hepatitis,FVH)模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腹腔注射MHV-3感染BALB/cJ小鼠诱 导FVH,尾静脉转移过继FVH小鼠脾脏DNT细胞,观察小鼠生存时间和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肝脏NK细胞CD69表达情况。磁珠分选肝脏DNT细胞和NK细胞,共培养24h后,检测NK细胞CD69、胞内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 达水平,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NK细胞对原代肝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转移过继DNT细胞,FVH小鼠生存时间缩短,在三天内全部死亡。转移过继组小鼠肝脏NK细胞CD69表达比例较对照组显 著升高[(80.60±5.56)%比(4.53±4.82)%,P<0.05]。肝脏DNT细胞和NK细胞以10: 1比例共培养,NK细胞CD69表达比例较NK单独培养显著增加[(23.1±3.7)%比(4. 53±4.82)%<0.05], TNF-α表达水平升高[(8.9 ±2.3)%比(3.0 ±0.2)%,P<0.05],NK细胞对原代肝细胞的杀伤活性明 显增强[(7. 6±0.5)%比(3.7±0.4)%,P<0. 05]。结论DNT细胞可促进NK细胞活化和TNF-α表 达,增强NK细胞对肝细胞的杀伤作用,可能为DNT细胞参与FVH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型肝炎病毒 BALB/cj小鼠 双阴性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暴发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