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5个大气本底站观测的CH4浓度变化规律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倩 官莉 +2 位作者 陶法 梁苗 孙万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共7页
甲烷作为大气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增加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应用M-K突变检测等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瓦里关(WLG)、临安(LAN)、龙凤山(LFS)、上甸子(SDZ)和2010年7月-2013年12月香格里拉(XGLL)本底站甲烷浓... 甲烷作为大气中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浓度的增加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应用M-K突变检测等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瓦里关(WLG)、临安(LAN)、龙凤山(LFS)、上甸子(SDZ)和2010年7月-2013年12月香格里拉(XGLL)本底站甲烷浓度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临安站点的甲烷体积浓度最高,平均值为1 965×10^(-9);龙凤山站次高,平均值是1 939×10^(-9);上甸子站居中,均值为1 914×10^(-9);瓦里关和香格里拉站的最低,平均值分别是1 864×10^(-9)和1 861×10^(-9)。瓦里关站甲烷浓度年均增长率为0.034%,临安、龙凤山、上甸子和香格里拉本底站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033%、0.025%、0.018%和0.01%。临安、龙凤山、上甸子均出现浓度突变点,突变点出现的时间与污染过程发生的时间相吻合。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临安站甲烷浓度在7月份达到谷值;龙凤山为"W"型变化;上甸子站在7、8月份CH_4浓度最高,瓦里关季节变化与上甸子类似;而香格里拉站点夏季CH_4浓度受季风的影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单峰。除了瓦里关站点,其它4个站点甲烷浓度的日变化均表现出同样的趋势:午后达到全天最低值,夜间和凌晨的浓度较高;而瓦里关正好相反,于正午达到全天甲烷浓度的峰值,这是由于牧区放牧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底站 ch4浓度 M-K突变检测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4浓度检测用钯催化剂性能及H2-TPR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杰 刘建周 +4 位作者 陆富生 江晶亮 许红娟 魏贤勇 殷晓波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3-87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孔径分布为50~100 nm的-γAl2O3载体,浸渍法负载助剂CeO2,K2O和MgO.测试了助剂改性的Pd/Al2O3催化剂上CH4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助剂提高了Pd/Al2O3催化剂上CH4催化氧化的活性和稳定性.负载20%CeO2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孔径分布为50~100 nm的-γAl2O3载体,浸渍法负载助剂CeO2,K2O和MgO.测试了助剂改性的Pd/Al2O3催化剂上CH4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助剂提高了Pd/Al2O3催化剂上CH4催化氧化的活性和稳定性.负载20%CeO2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与稳定性较好,其转化率达到90%时的反应温度为351℃,转化率达到10%时的反应温度为252℃,相比Pd/Al2O3催化剂分别降低了125℃和118℃.H2-TPR表征结果表明:含有CeO2的催化剂在110~170℃之间出现一个PdO物种的还原峰,PdO还原峰的面积与还原温度分别与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检测 钯催化剂 程序升温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对土壤CO_2与CH_4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陶丽佳 王凤新 顾小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6,共7页
在温室进行了马铃薯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了滴灌(D)和漫灌(F)两种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CO2与CH4浓度的影响。在每种灌溉制度下再分设覆膜(M)与不覆膜两种农艺措施处理。覆膜滴灌(MD)下按土壤湿润比(P)不同,再设... 在温室进行了马铃薯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了滴灌(D)和漫灌(F)两种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CO2与CH4浓度的影响。在每种灌溉制度下再分设覆膜(M)与不覆膜两种农艺措施处理。覆膜滴灌(MD)下按土壤湿润比(P)不同,再设3个处理,分别为P1(P=25%)、P2(P=33%)、P3(P=50%),共6个处理,即DP1、MDP1、MDP2、MDP3、FC(不覆膜漫灌)和MF(覆膜漫灌),裸土(BS)和覆膜裸土(MBS)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覆膜的增温保湿作用及薄膜对土壤与大气间气体传输的自然阻隔作用使土壤CO2浓度升高10.4%-94.5%,CH4浓度降低5.1%-47.4%。滴灌的干湿交替现象以及漫灌对土壤通气性的降低使漫灌处理土壤中CO2浓度高于滴灌7.4%-49.7%,CH4浓度降低6.6%-68.2%。而土壤湿度通过影响土壤通气性和土壤溶解性有机质两方面来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覆膜滴灌下湿润比越高,土壤中CO2浓度越低,其对CH4浓度的影响不确定。土壤温度是土壤呼吸的主要驱动因子,也会影响CH4的氧化过程。观察DP1处理灌水后土壤中温室气体浓度发现,CO2浓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H4浓度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CO2浓度与CH4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漫灌 CO2和ch4浓度 湿润比 土壤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南极海洋边界层大气CH_4浓度及其δ^(13)C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雅淑 朱仁斌 徐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7-1021,1035,共6页
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用Tedlar气袋采集了"雪龙号"考察船航线上海洋边界层大气样品,在室内分析了样品中CH4浓度及其分子的δ13C值,结果表明:在28.5°N^40°S区域,海洋边界层大气CH4浓度波动较大,峰值较多,... 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用Tedlar气袋采集了"雪龙号"考察船航线上海洋边界层大气样品,在室内分析了样品中CH4浓度及其分子的δ13C值,结果表明:在28.5°N^40°S区域,海洋边界层大气CH4浓度波动较大,峰值较多,平均值为(2.97±1.51)×10-6,明显高于全球大气CH4的平均浓度(约1.8×10-6),这主要与该区域的航迹靠近陆地,受人为源的影响有关;在40°S^69.17°S航迹,远离人类活动区,洋面大气CH4的浓度较稳定,平均浓度值为(1.92±0.14)×10-6,接近于目前全球大气CH4平均浓度.航线上CH4分子的δ13C的变化范围为:-37.49‰^-24.87‰,平均为-34.5±3.0‰.在28.5°N^40°S区域,边界层大气中CH4分子的δ13C值较高且波动较大,表明洋面大气的CH4浓度受到来自富13C的化石燃料、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强烈影响;在40°S^69.17°S区域,δ13C值较稳定.海洋边界层大气的CH4浓度分布与大气温度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 碳同位素 海洋边界层大气 南极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气体浓度分布式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浩川 张志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5-709,共5页
针对热催化元件检测方式精度较低、检测范围窄,对高浓度瓦斯气体(CH4)检测会得到致命错误信息的弊端,本系统利用红外瓦斯气体传感实现CH4浓度信号采集,通过运算放大、采样保持、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并控制现场通风设备等工作... 针对热催化元件检测方式精度较低、检测范围窄,对高浓度瓦斯气体(CH4)检测会得到致命错误信息的弊端,本系统利用红外瓦斯气体传感实现CH4浓度信号采集,通过运算放大、采样保持、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并控制现场通风设备等工作,保证煤矿瓦斯浓度值在规定范围以内,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系统通过CAN总线将监控装置连接,主控PC机通过RS232及CAN总线通信模块与CAN总线连接实现了工作现场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文章对系统硬件设计及部分软件流程进行了描述。通过实验测试,系统通信良好,浓度检测精度不大于±0.2%,检测线性度好、稳定时间较快,且室温下漂移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检测 AT89C51 CAN总线 分布式 光电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DOAS法的充油电力设备中CH_4浓度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亮 杨萍萍 龚雨含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针对充油电力设备中主要特征气体的光谱重叠问题,设计了近红外DOAS法的在线检测CH4浓度的系统模型,分析并实现了充油电力设备中CH4气体的实验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利用CH4气体吸收光谱的快变部分在线测定其浓度... 针对充油电力设备中主要特征气体的光谱重叠问题,设计了近红外DOAS法的在线检测CH4浓度的系统模型,分析并实现了充油电力设备中CH4气体的实验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利用CH4气体吸收光谱的快变部分在线测定其浓度,为分析判断充油电力设备的潜伏性故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油电力设备 ch4浓度 近红外DOAS法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气CH4和CO2浓度的车载移动观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馨木 胡凝 +3 位作者 肖薇 刘寿东 张雪 张舒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89,共7页
城市是CO2、CH4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对全球碳收支有显著的贡献。该研究利用车载温室气体观测系统,选择了贯穿南京主城区的3条线路,进行了为期4 d的大气CO2和CH4浓度的流动观测。结果表明,大气CO2与CH4浓度变化的主控因子不同,有着截... 城市是CO2、CH4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对全球碳收支有显著的贡献。该研究利用车载温室气体观测系统,选择了贯穿南京主城区的3条线路,进行了为期4 d的大气CO2和CH4浓度的流动观测。结果表明,大气CO2与CH4浓度变化的主控因子不同,有着截然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CO2呈现"双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早、晚高峰;而大气CH4为昼低夜高的"V"型分布,最高值出现在凌晨。其次,大气CO2和CH4浓度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工作日平均要比周末高。最后,大气CO2、CH4的低浓度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高浓度。CO2浓度超过696.9μmol/mol、CH4浓度超过4.7μmol/mol的观测点仅占1.16%和1.34%,这些高值点从城市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少。研究结果可为区域碳源、汇空间格局的分析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车载观测 CO2浓度 ch4浓度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G的CH4浓度传感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斌 刘国荣 +1 位作者 管祖光 何赛灵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8-38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新型CH4浓度传感方案。利用CH4催化元件将CH4浓度信息转化为温度信息,并映射为FBG反射波长的漂移量。将自制的FBG封装成CH4传感器,并实验获得了FBG反射波长漂移量与环境CH4浓度的曲线。验证了采用传...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新型CH4浓度传感方案。利用CH4催化元件将CH4浓度信息转化为温度信息,并映射为FBG反射波长的漂移量。将自制的FBG封装成CH4传感器,并实验获得了FBG反射波长漂移量与环境CH4浓度的曲线。验证了采用传感FBG和参考FBG的斜边检测方案可提高系统检测分辨率和温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斜边检测
原文传递
草海湿地不同植被区沉积物中孔隙水CH_4浓度分布与CH_4、CO_2排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忠婷 夏品华 +2 位作者 卫晓松 葛皓 郭光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0-235,共6页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顶空法测定了草海湿地CH_4、CO_2排放通量及沉积物孔隙水CH_4浓度。结果表明:草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为0.50~8.57 mg/(m^2·h),浅水区轮藻(Charophyceae)+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群落最大,落干区灯芯草(...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顶空法测定了草海湿地CH_4、CO_2排放通量及沉积物孔隙水CH_4浓度。结果表明:草海湿地CH_4排放通量为0.50~8.57 mg/(m^2·h),浅水区轮藻(Charophyceae)+水葱(Scirpus validus Vahl)群落最大,落干区灯芯草(Juncus effusus L.)群落最低;CO_2排放通量为-59.62~547.33 mg/(m^2·h),干湿过渡区藨草(Scirpus triqueter L.)群落最大,沉水区光叶眼子菜(Potamogeton lucens L.)群落最低;沉积物孔隙水CH_4浓度剖面均值为2.07~3.81μmol/L,与CH_4排放通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轮藻+水葱群落>藨草群落>灯芯草群落>光叶眼子菜群落,垂直剖面上从表层至底层逐渐降低,不同区域沉积物孔隙水CH_4浓度剖面变化规律并不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DOC、SOC含量是影响草海湿地CH_4排放的重要因子,水位、生物量、沉积物pH值是影响CO_2排放的重要因子。沉积物DOC、容重、土壤pH值、CO_2通量、水位、土壤含水率、生物量、株高对沉积物孔隙水CH_4浓度分布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湿地 ch4通量 CO2通量 孔隙水 ch4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CIAMACHY资料分析中国CH_4柱浓度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国君 乐群 《地理空间信息》 2011年第4期115-117,192-193,共3页
对基于SCIAMACHY传感器,WFM-DOAS反演的CH4柱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全国CH4柱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对我国八大自然区的CH4柱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作了研究。从研究结果分析得到,CH4柱浓度的空间分布,青藏区整体较低,在我国东部地区,CH4柱... 对基于SCIAMACHY传感器,WFM-DOAS反演的CH4柱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了全国CH4柱浓度的时空变化,并对我国八大自然区的CH4柱浓度的时间变化规律作了研究。从研究结果分析得到,CH4柱浓度的空间分布,青藏区整体较低,在我国东部地区,CH4柱浓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整体来看,CH4柱浓度夏季高,冬季低,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 SCIAMAchY 自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分子光谱分析在井下瓦斯浓度监测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达峰 谭志中 《光机电信息》 2009年第8期21-24,共4页
根据CH4中C-H键特殊的光谱振动吸收特性,设计了基于特征光谱吸收的CH4浓度光谱分析方法,用于矿井下低浓度CH4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在分析CH4分子键所对应的特殊光谱吸收波长的条件下,选择傅里叶变换干涉仪作为干涉工具,结合CCD探测器采集... 根据CH4中C-H键特殊的光谱振动吸收特性,设计了基于特征光谱吸收的CH4浓度光谱分析方法,用于矿井下低浓度CH4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在分析CH4分子键所对应的特殊光谱吸收波长的条件下,选择傅里叶变换干涉仪作为干涉工具,结合CCD探测器采集干涉条纹,最终经光谱分析算法得到各波长上光强衰减量度,从而反演CH4气体浓度。利用比尔朗伯定理及浓度程长积公式,可以得到CH4的理论最小探测浓度可达到0.1%,实际受环境等影响会有小幅波动,但不影响0.1%的探测精度,完全满足瓦斯浓度为0~5%的井下实时探测要求。计算实验显示,在采用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法探测CH4浓度时,数据显示:在长度为10cm的气室中,对浓度介于0~5%的CH4进行探测时,满足探测精度0.1%的实时探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探测 ch4气体浓度 ch4分子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型气涌出矿井CH_4扩散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俭让 张荃 +1 位作者 董丁稳 陈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根据局部通风流场特点,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掘进工作面的CH4与风流质量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选择采用Realizableκ-ε双方程模型,探讨了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和CH4浓度分布规律,对比了油型气中的CH4在掘进巷道底板不同位置涌出的扩... 根据局部通风流场特点,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掘进工作面的CH4与风流质量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选择采用Realizableκ-ε双方程模型,探讨了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和CH4浓度分布规律,对比了油型气中的CH4在掘进巷道底板不同位置涌出的扩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数值模拟 风流流场 ch4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技术的CH4气体检测与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砺 范新丽 +2 位作者 张朔 王伟峰 魏高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32-3638,共7页
CH4气体的精准检测对防止矿井瓦斯爆炸,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存在因温度变化导致气体浓度测量误差较大。探究了基于TDLAS的CH4气体检测系统与温度补偿方法,分析温度对CH4气体吸收谱线的影... CH4气体的精准检测对防止矿井瓦斯爆炸,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存在因温度变化导致气体浓度测量误差较大。探究了基于TDLAS的CH4气体检测系统与温度补偿方法,分析温度对CH4气体吸收谱线的影响,通过算法补偿模型消除环境温度对CH4气体检测的影响。依据TDLAS技术原理及相关理论,对系统发射单元、吸收池、信号接收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进行设计,搭建了基于TDLAS技术的CH4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实验检测了不同环境温度(10~50℃)时0.04%CH4气体浓度,分析温度变化对CH4气体在波长为1.653μm处吸收谱线强度和半宽度的影响。为消除温度对CH4气体检测的影响并提高补偿效果,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BPNN)的最佳权值和阈值,建立CH4气体的PSO-BP温度补偿模型,克服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结果表明:(1)基于TDLAS的CH4气体检测浓度随环境温度升高而下降,整个实验温度内相对误差范围为4.25%~12.13%,不同环境温度下CH4气体检测浓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一元三次多项式表示;(2)CH4气体的吸收强度和半宽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单调递减函数,温度对CH4气体吸收谱线强度的相对变化率大于吸收谱线半宽度的相对变化率,CH4气体吸收谱线的强度更容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3)BP神经网络和PSO-BP模型测试样本的绝对平均误差(MAE)分别为12.88%和1.8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2.3%和0.3%,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5.96%和2.69%,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0 6和0.999 6。通过建立PSO-BP温度补偿模型,补偿效果大部分分布在±1.0%的误差范围内,MAE, MAPE, RMSE和R2等评价指标均大幅度提升,对提高TDLAS技术在矿井CH4的精准检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ch4浓度 精准检测 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SAT卫星遥感的我国中部地区大气CH4时空分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夏玲君 巩志宇 李柏贞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2013—2016年GOSAT上被动红外探测器(TANSO)官方反演的大气CH4柱浓度,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Ordinary Kriging)方法对GOSAT卫星数据产品进行插值预处理,并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软件提取各省份CH4平均浓度,分析中部地区CH4... 利用2013—2016年GOSAT上被动红外探测器(TANSO)官方反演的大气CH4柱浓度,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Ordinary Kriging)方法对GOSAT卫星数据产品进行插值预处理,并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软件提取各省份CH4平均浓度,分析中部地区CH4浓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由GOSAT反演的中部地区大气CH4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1827.0×10^-9增长到2016年的1857.9×10^-9,其平均绝对增长率为10.3×10^-9/a。中部地区大气CH4年均浓度略低于长三角地区,高于京津冀和东三省地区。中部地区大气CH4呈现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江西、湖南、湖北峰值出现在9月,安徽、河南、山西峰值则出现在8月,中部六省去长期趋势后的月均值均略低于长三角地区,高于京津冀和东三省地区。我国中部地区CH4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及周边区域,低值区则集中在河南以北及山西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ch4浓度 时空分布 中部地区 GOSAT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地面甲烷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淏淏 朱炜歆 +4 位作者 张霄羽 张红 魏夜香 侯鑫 荀楠楠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3-601,共9页
利用GOSAT卫星近地面甲烷产品,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国近地面甲烷浓度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近地面甲烷浓度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空间差... 利用GOSAT卫星近地面甲烷产品,分析2009年6月至2019年9月中国近地面甲烷浓度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探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近地面甲烷浓度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空间差异明显;从年际变化来看,全国近地面CH_(4)浓度呈逐年增长趋势(8.71±0.96×10^(-9)/a),各地区年增长趋势在(7.01~11.76)×10^(-9)/a;从季节变化来看,中国近地面CH_(4)浓度夏秋两季浓度较高,春冬两季浓度较低;从影响因素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近地面CH_(4)浓度与气温、植被、夜间灯光、土壤湿度、降水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表明,对近地面CH_(4)浓度影响作用较大的因子为气温、植被和夜间灯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ch4浓度 时空分布 趋势分析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吸收CH_4传感器灵敏度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蓉蓉 余震虹 +1 位作者 张显杰 孙成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8期142-143,147,共3页
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首先对部分常见气体的吸收谱进行了解,然后对甲烷(CH4)气体传感器原理进行分析。对于光纤气体传感器而言,气体检测灵敏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对光谱吸收理论的分析和数据模拟,得到在不考虑光路干扰因... 基于气体红外吸收的基本原理,首先对部分常见气体的吸收谱进行了解,然后对甲烷(CH4)气体传感器原理进行分析。对于光纤气体传感器而言,气体检测灵敏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通过对光谱吸收理论的分析和数据模拟,得到在不考虑光路干扰因素,理想状态情况下,气室吸收长度L和气体浓度C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当L一定时,C增大,则会提高传感灵敏度。当C一定时,增加L,尤其当C较高时,则传感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气体浓度 气室长度 传感灵敏度 透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溶解有机碳、氮浓度季节动态及与甲烷排放的关系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文燕 宋长春 张金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45-1750,共6页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研究了沼泽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变化特征,探讨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CH4浓度和排放通量季节性...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的毛果苔草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水溶性碳、氮浓度、CH4浓度和CH4排放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研究了沼泽水中水溶性有机碳、氮浓度变化特征,探讨了沼泽湿地孔隙水中CH4浓度和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孔隙水中DOC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1)最高值(剖面平均值为95.1mg·L^-1)出现在6月份,9和10月份出现最低值(剖面平均值均为79.3mg·L^-1),剖面上浓集中心位于15—30cm.孔隙水中NH4^+-N和NO3^--N浓度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DON变化不明显.孔隙水中CH4浓度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与DOC一致,高浓度中心位于20~30cm.除6月份外,孔隙水甲烷浓度与土壤温度和DOC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NH4^+-N和NO3-N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温度和孔隙水中DOC浓度是影响沼泽湿地产CH4能力的重要因素.CH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积水深度呈很好的指数关系,与剖面CH4浓度和孔隙水NH4^+-N浓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H4排放通量与孔隙水DOC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浓度 ch4排放通量 水溶性有机碳 水溶性有机氮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剖面甲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波 陈照志 +3 位作者 周自强 张旭辉 潘根兴 熊正琴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5-990,共6页
在田间开放式空气条件下模拟未来50年后气候变化的情况,包括大气温度升高(T)和CO2浓度升高(FACE)以及二者同时升高(FACE+T)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剖面温室气体甲烷(CH4)分布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运用土壤剖面气体原位采集系... 在田间开放式空气条件下模拟未来50年后气候变化的情况,包括大气温度升高(T)和CO2浓度升高(FACE)以及二者同时升高(FACE+T)对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稻田土壤剖面温室气体甲烷(CH4)分布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运用土壤剖面气体原位采集系统周年观测,研究CH4在水稻-小麦轮作周期淹水或排水状态下4个不同土壤层次(0~7cm,7~15cm,15~30cm,30~50cm)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各处理的不同土壤剖面CH4的动态变化趋势相同;水稻生长季CH4浓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各土壤剖面CH4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小麦生长期;小麦生长季CH4浓度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降水显著增加了该季表层CH4浓度。与对照(CK)相比,气候变化的3个处理(FACE、T、FACE+T)均显著增加了土壤剖面各层次的CH4浓度(P【0.05),其中T处理7cm处CH4的平均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壤剖面 ch4浓度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态干涉系统的井下甲烷浓度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司国斌 王春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为了保证井下工作安全,设计了一种CH4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分析了CH4气体特征吸收光谱的基础上,系统采用静态傅里叶变换干涉具及柱面镜等组成。通过线阵CCD采集静态干涉条纹,由光谱分析算法求出各个波长上的光强衰减度,最后通过比尔-朗... 为了保证井下工作安全,设计了一种CH4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分析了CH4气体特征吸收光谱的基础上,系统采用静态傅里叶变换干涉具及柱面镜等组成。通过线阵CCD采集静态干涉条纹,由光谱分析算法求出各个波长上的光强衰减度,最后通过比尔-朗伯定理、浓度程长积公式等反演CH4气体的浓度。仿真计算了光源光强、出射光强与瓦斯浓度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采用5 m W的DFB激光器,可以保证变化区域基本线性。系统采用分子筛过滤处理的方法,克服了目前光谱检测系统无法在井下复杂环境应用的难题。实验显示,在5 cm的气室中,经分子筛过滤保护的光谱探测系统可以在潮湿、粉尘的环境中稳定工作。采用傅里叶变换光谱分析法求解CH4浓度时,最小探测精度可达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检测 ch4浓度 傅里叶变换 分子筛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RS遥感观察三峡库区甲烷浓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林 杨复沫 +1 位作者 陈刚才 王鼎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第12期99-99,共1页
本文采用AIRS仪器遥感观察获得的2003至2010年CH4产品L3数据的月平均结果,分析了三峡库区CH4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将空间分辨率为1°×1°的CH4数据产品联合成2°×2°,选取三峡库区周边12个网格点。结果表明2... 本文采用AIRS仪器遥感观察获得的2003至2010年CH4产品L3数据的月平均结果,分析了三峡库区CH4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将空间分辨率为1°×1°的CH4数据产品联合成2°×2°,选取三峡库区周边12个网格点。结果表明2003至2010年三峡库区周边区域CH4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未发现显著的年变化。不同地区CH4浓度与平均浓度的偏差均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以内,未发现不同地区CH4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 ch4浓度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