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第一性原理C-Cd掺杂ZnO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1
作者 张善祥 李海侠 +2 位作者 于镇 吴浩伟 张巍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借助于计算材料科学和化学的计算机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系统的计算研究了C、Cd单掺杂以及C和Cd共掺杂(不同浓度)ZnO的形成能、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单掺杂体系当中,C掺杂... 借助于计算材料科学和化学的计算机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系统的计算研究了C、Cd单掺杂以及C和Cd共掺杂(不同浓度)ZnO的形成能、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单掺杂体系当中,C掺杂时形成能是正的,说明掺杂体系不易形成;共掺杂体系当中,所有掺杂体系的形成能均为负的,C-2Cd掺杂时形成能最低;与本征ZnO相比,所有掺杂体系的禁带宽度均有所降低,由于C元素的掺杂,禁带中产生杂质能级,减小电子跃迁所需要的能量;在光学性质方面,所有掺杂体系在低能区域的吸收图谱、介电函数虚部的峰值与本征ZnO相比均有所增大,且在低能区均发生红移,其中C-2Cd掺杂体系的红移程度最为明显且峰值最大.由此说明C和Cd共掺杂有望提高ZnO的光吸收率和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扩展其在光电器件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d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refractivity in a Bi-functional Polymer Nanocomposites Sensitized by CdS Nanoparticle
2
作者 丁莉芸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550-554,共5页
We report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ized nanocomposite consisting of a bi-functional poly(N-vinyl)-3-[p-nitrophenylazo]carbazolyl serves as a polymeric charge-transporting and second-order nonliner optical matrix, ... We report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ized nanocomposite consisting of a bi-functional poly(N-vinyl)-3-[p-nitrophenylazo]carbazolyl serves as a polymeric charge-transporting and second-order nonliner optical matrix, and CdS nanoparticles as photosensitizers to manifest photorefractive (PR) effect. The unpoled PVNPAK film exhibits a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 coefficient of 4.7 pm/V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self-alignment of the azo chromophore.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photoconductivity is noti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dS nanoparticles concentration. The photorefractive property of the polymer nanocomposites were determined by two-beam coupling (TBC) experiment. The TBC gain and diffraction efficiency of 11.89 cm-1 and 3.2% were obtained for PVNPAK/CdS at zero electrical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inorganic hybridized bi-functional polymer photorefractive effect cdS nano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CdS复合材料的原位生长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3
作者 谭岑 黄相如 +3 位作者 陈明英 苏亚斌 陆星羽 陈丛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9-2198,2205,共11页
以生物质气化炭渣为原料,采用原位水热生长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BC)负载CdS复合材料(BC@Cd S),通过XRD、SEM、BET、XPS、UV-Vis DRS、PL、EI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左氧氟沙星(LVF)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m(BC)∶m(CdS)对BC@CdS光催化性能... 以生物质气化炭渣为原料,采用原位水热生长策略制备了一系列生物炭(BC)负载CdS复合材料(BC@Cd S),通过XRD、SEM、BET、XPS、UV-Vis DRS、PL、EI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左氧氟沙星(LVF)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m(BC)∶m(CdS)对BC@CdS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对影响BC@CdS光催化降解LVF的因素进行了考察,测试了其循环稳定性和对不同污染物的适用性,推测了BC@CdS光催化降解LVF的机理。结果表明,CdS纳米颗粒均匀生长在BC表面上,有效防止了自身的团聚;以m(BC)∶m(CdS)=1∶2制备的BC@CdS-2具有最优光催化性能,在90 min可见光照射下,20 mg BC@CdS-2对50 mL质量浓度为20 mg/L LVF进行降解,LVF降解率为90.87%,循环使用5次,LVF降解率仍可达85.45%;BC@CdS-2对质量浓度为20mg/L的不同污染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罗明丹B)降解率在83.57%~93.65%之间;对体系环境的pH和共存离子有抗干扰能力。BC@CdS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活性基团是空穴和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BC@cdS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左氧氟沙星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燕 李保冬 +1 位作者 陈朋 曹益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以贵阳市为例,对地表按城市功能分区采集灰尘样品,从不同功能区灰尘Cd总量和不同粒级灰尘Cd含量及贡献两个角度考察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Cd平均水平为1.28mg/kg。各功能区地表灰尘中Cd含量由高到低的顺... 以贵阳市为例,对地表按城市功能分区采集灰尘样品,从不同功能区灰尘Cd总量和不同粒级灰尘Cd含量及贡献两个角度考察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Cd平均水平为1.28mg/kg。各功能区地表灰尘中Cd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广场区>学校区>工业区(住宅区)>交通区>商贸区(垃圾站)。城市功能的影响导致地表灰尘Cd的累积呈现3个水平。广场区和学校区累积最重,校园内某些含Cd高的辅助材料可能是导致地表灰尘Cd累积较重的原因之一。不同粒级灰尘Cd水平的分异特征在不同功能区表现各不相同。商贸区、垃圾站地表灰尘Cd主要富集于细粒级(≤105μm)灰尘;广场区、校园区和住宅区地表灰尘Cd明显富集于中等粒级(105~250μm);工业区和交通区地表灰尘Cd含量粒级差别不明显。所有功能区Cd的粒级行为均显示,3个粒级灰尘中,粗粒级对Cd的贡献最小。工业区、商贸区和交通区细粒级贡献最大,住宅区、城市广场区和垃圾站中等粒级对灰尘Cd的贡献最大。除垃圾站中等粒级对Cd的贡献相对偏低外,其他各功能区中等粒级的贡献相差不悬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粒径 功能区 灰尘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dS/TiO_2复合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碧桃 董娜 +4 位作者 慕红梅 雷自强 佟永纯 白洁 王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6-859,89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配比的Fe3+-CdS/TiO2光催化材料,用TEM、EDS、XRD、UV-vis等技术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光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掺杂Fe3+和CdS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和CdS半导体复合相结合的技术,可以使TiO2对光的响应拓展到整个紫外-可见光区;当n(Fe3+)∶n(CdS)∶n(TiO2)=0.005∶1∶1、煅烧温度为300℃、煅烧时间为1 h、光源为太阳光时,Fe3+-CdS/TiO2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在1 h内可以使亚甲基蓝(MB)溶液的降解率达9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 -cdS/TiO2 复合半导体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下CdSe的基态性质和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永刚 李世雄 +3 位作者 郝进欣 徐梅 孙光宇 令狐荣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5-6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DFT)B3PW91方法在Lanl2dz基组下优化得到Cd Se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并研究了外电场对Cd Se基态分子的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电偶极矩μ、电荷布居、红外光谱的影响.在相同的基组下用TD-DFT方法计算了外电场下C... 采用密度泛函(DFT)B3PW91方法在Lanl2dz基组下优化得到Cd Se分子的基态稳定构型,并研究了外电场对Cd Se基态分子的总能量、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电偶极矩μ、电荷布居、红外光谱的影响.在相同的基组下用TD-DFT方法计算了外电场下Cd Se分子的前9个激发态的激发能、激发波长和振子强度.结果表明:无电场时Cd Se分子的激发波长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相应的激发能也很接近.随着电场增加,Cd Se基态分子键长、偶极矩、红外谱强度先减小后增大;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随电场增加而减小;总能量、谐振频率则是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外电场对Cd Se分子的激发能,激发波长和振子强度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d Se 外电场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i掺杂CdS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6
7
作者 包秀丽 李春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5-371,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Fe,Ni单掺杂和(Fe,Ni)共掺杂CdS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分布、介电常数和光学吸收系数,分析了掺杂后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CdS晶格常量均减少,能带宽度减小,介电函...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Fe,Ni单掺杂和(Fe,Ni)共掺杂CdS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分布、介电常数和光学吸收系数,分析了掺杂后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CdS晶格常量均减少,能带宽度减小,介电函数虚部ε_2(ω)都在0.53 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峰,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的红移,它们均在1.35 eV处出现较强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密度泛函理论 磁性离子掺杂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Ⅱ)水合/水解产物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树伟 杨咏华 于良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研究了Cd(Ⅱ)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其稳定性顺序为:Cd(OH)42-<Cd(OH)(H2O)5+<Cd(OH)3(H2O)2-<Cd(OH)2(H2O)4<Cd(H2O)42+<Cd(...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研究了Cd(Ⅱ)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其稳定性顺序为:Cd(OH)42-<Cd(OH)(H2O)5+<Cd(OH)3(H2O)2-<Cd(OH)2(H2O)4<Cd(H2O)42+<Cd(H2O)52+<Cd(H2O)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 水解 镉离子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质炭对重金属Cd的吸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邹小玲 余江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95-2498,共4页
生物质炭作为极具潜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能极大提高其吸附效果。阐述了三方面的改性方法,分别为生物质炭的活化、生物质炭负载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和功能化生物质炭,对比了改性前后对Cd的吸附效果,总结了各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机理,展望... 生物质炭作为极具潜能的吸附材料,通过改性能极大提高其吸附效果。阐述了三方面的改性方法,分别为生物质炭的活化、生物质炭负载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和功能化生物质炭,对比了改性前后对Cd的吸附效果,总结了各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机理,展望了今后生物质炭的研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质炭 cd 活化 负载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去除水中Ag(I)和Cd(II)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广柱 艾胜书 +3 位作者 田曦 张竹青 王勤智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98,共6页
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Si O_2包覆Fe_3O_4纳米粒子(Fe_3O_4@Si O_2)进行改性,制备了表面巯基化磁性纳米吸附材料(Fe_3O_4@Si O_2-RSH),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痕量Ag(I)和Cd(I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Si... 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对Si O_2包覆Fe_3O_4纳米粒子(Fe_3O_4@Si O_2)进行改性,制备了表面巯基化磁性纳米吸附材料(Fe_3O_4@Si O_2-RSH),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痕量Ag(I)和Cd(I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Si O_2-RSH能够通过其表面巯基的螯合离子交换作用,在p H为4.0~8.0内快速、高效的吸附溶液中痕量Ag(I)和Cd(II),且受溶液中Na(I)、Ca(II)、Fe(II)等共存离子影响较小。发生在Fe_3O_4@Si O_2-RSH表面的单层吸附能够在10 min内达到平衡,Ag(I)和Cd(II)的去除率均>90%;被吸附的Ag(I)和Cd(II)能够被HNO_3溶液或L-半胱氨酸溶液洗脱并回收,回收率>83%。Fe_3O_4@Si O_2-RSH可以作为高效的吸附剂,用于污水中痕量Ag(I)和Cd(II)的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巯基功能化 去除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_(62)p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晓松 杨期东 +1 位作者 刘运海 刘尊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 p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CD62 p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预后 ,MPV ,PLT和PDW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6 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 4 8h ,第 6~ 8d及第 1 5d血浆CD62 p水...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 p水平的动态变化 ,探讨CD62 p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水平变化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和预后 ,MPV ,PLT和PDW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 6 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第 4 8h ,第 6~ 8d及第 1 5d血浆CD62 p水平 ,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 ,并测定MPV ,PLT和PDW。同期测定 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D62 p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CD62 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 ;第 4 8h血浆CD62 p水平较其它两时期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 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血浆CD62 p水平与SSS ,MPV和PDW成正相关 (r=0 .6 1 ,0 .5 1 ,0 .4 7,P <0 .0 1 ) ,与PLT成负相关 (r = 0 .32 ,P <0 .0 1 )。结论 :CD62 p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并发挥重要作用 ,其水平变化与SSS ,MP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cd62p PDW PLT 急性脑梗死患者 病情程度 SSS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苷肽注射液对犬外周血CD_4^+、CD_8^+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桂娟 董晓庆 +1 位作者 王延卓 刘楠楠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0期10-11,共2页
以20只健康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注射苷肽注射液、苷肽注射液和犬五联疫苗、犬五联疫苗、生理盐水,各组犬于注射的第0、2、7、15天采血,检测不同组之间的CD 4+和CD 8+比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苷肽注射液单独应用和与... 以20只健康犬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注射苷肽注射液、苷肽注射液和犬五联疫苗、犬五联疫苗、生理盐水,各组犬于注射的第0、2、7、15天采血,检测不同组之间的CD 4+和CD 8+比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苷肽注射液单独应用和与疫苗同时应用,在注射的第2天就可以显著提高CD4+、CD8+比值,到第7天时达到最高值。并且发现,注射苷肽注射液同时注射犬五联疫苗组和单独注射苷肽注射液组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单独注射犬五联疫苗组(P<0.05),这说明苷肽注射液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苷肽注射液 cd4+ cd8+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_nCd(n=1-8)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建军 郭思琪 杨继先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9-72,共4页
系统研究了二元合金团簇AunCd(n=1-8)的结构和最低能量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AunCd(n=1-8)团簇的基态几何结构为平面结构,奇数个原子的团簇比偶数个原子团簇的稳定性高,Au2Cd为幻数团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Au—cd团簇 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补体引起离体豚鼠工作心脏的损伤及CD_(59)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素华 马虹 +2 位作者 黄守坚 吴楚昆 王锦群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激活补体是否会引起心肌缺血损伤 ,以及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CD59对补体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18只豚鼠离体工作心脏随机分为 :A组 (对照组 ) ,在灌注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3%灭活人血浆 +酵母多糖 ;B组 ... 【目的】探讨激活补体是否会引起心肌缺血损伤 ,以及膜结合型补体调节蛋白CD59对补体引起的心肌缺血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18只豚鼠离体工作心脏随机分为 :A组 (对照组 ) ,在灌注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 3%灭活人血浆 +酵母多糖 ;B组 ,在灌注液中加入 3%人血浆 +酵母多糖 ;C组 :在灌注液中加入CD59(45 0 μg) +3%人血浆 +酵母多糖。记录各组处理前及处理后 15、30、45和 6 0min的心外膜心电图ST段变化、冠脉流量 (CF)、心输出量 (CO)、左心室最大内压 (LVP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心率 (HR)。【结果】A组处理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 ;B组在接受处理后心外膜心电图出现ST段抬高、HR增加 ,CF、CO、LVPmax和dp/dtmax均下降 ,这些变化以处理后 45min最明显 ;C组除处理后 45~ 6 0min时心率稍增快外 ,其余指标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激活补体可直接引起豚鼠工作心脏心肌缺血损伤 ,CD59对补体介导的心肌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激活 心肌缺血 心脏功能试验 抗原 cd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水解对Cd(Ⅱ)活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树伟 杨咏华 于良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48-1752,共5页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Cd髤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随水合/水解过程的变化以及水合/水解反应自由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水合反应钝化Cd髤,而水解反应活化Cd髤;水合物种C... 用密度泛函(DFT)B3LYP方法对Cd髤水合与水解产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稳定性随水合/水解过程的变化以及水合/水解反应自由能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水合产物的稳定性均优于水解产物,水合反应钝化Cd髤,而水解反应活化Cd髤;水合物种Cd髤活性顺序为:Cd(H2O)62+<Cd(H2O)52+<Cd(H2O)42+。水解物种Cd髤活性顺序为:Cd(OH)(H2O)5+<cis-Cd(OH)2(H2O)4<trans-Cd(OH)2(H2O)4<Cd(OH)3(H2O)2-<Cd(OH)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离子 自由能 活性 密度泛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双曲衰减的违约相关模型及CDS定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白云芬 胡新华 叶中行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8-1474,共7页
引进一个双曲类型的衰减函数来表示一方违约对另一方违约强度的影响.若交易双方为竞争对手(合作公司),当一方的违约时,另一方的违约强度将减小(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这个模型下,通过测度变换,可以得到... 引进一个双曲类型的衰减函数来表示一方违约对另一方违约强度的影响.若交易双方为竞争对手(合作公司),当一方的违约时,另一方的违约强度将减小(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这个模型下,通过测度变换,可以得到两公司违约时间的联合分布及各自的边际分布,从而可以对违约互换进行定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约相关 双曲衰减函数 测度变换 信用违约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2O3/CdS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淑玲 严薇 +1 位作者 郭洁 王月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2-1477,共6页
以氧化铟(In2O3)纳米球作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铟/硫化镉(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等对所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由立方相的In2O3纳米球和六方相CdS棒状结构组成,且In20,... 以氧化铟(In2O3)纳米球作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氧化铟/硫化镉(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等对所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由立方相的In2O3纳米球和六方相CdS棒状结构组成,且In20,纳米球附着于CdS棒状结构表面上。光学性能测试和光降解实验发现:所得复合光催化剂与纯In2O3和纯CdS相比,不仅光响应范围增加,而且光催化亚甲基蓝(MB)的活性也得到显著改善。当In2O3/CdS中n(In2O3,):n(CdS)=1:4时,光催化效率改善尤为明显,当复合催化剂的质量为0.05g时,MB转化率达到96.2%;这可能是由于CdS接受In2O3表面上的光生电子,减少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机会,因而提高了光催化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 水热法 In2O3/cdS复合光催化剂 光催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供应链网络均衡研究
18
作者 鄢章华 刘蕾 白世贞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96-202,共7页
分工与协作的多元化使得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为更合理地设计供应链网络,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在资源优化配置条件下供应链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间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市场... 分工与协作的多元化使得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为更合理地设计供应链网络,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视角,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析在资源优化配置条件下供应链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间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供应链网络竞争模型,指出竞争网络规模和供应链个体差异对网络均衡的影响。认为供应链网络规模的增加将导致供应链个体和供应链网络整体利润水平的降低,供应链个体转化能力的差异化却能缓解网络规模增加的不利。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验证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 供应链网络 cd生产函数 网络规模 转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茅松HDR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毅 周旭 +3 位作者 毕玮 杨宇明 李江 王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1-727,共7页
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HDR)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最后一个酶,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中起主控作用。该研究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思茅松HDR基因... 1-羟基-2-甲基-2-E-丁烯基-4-焦磷酸还原酶(HDR)是甲基-D-赤藓醇-4-磷酸(MEP)途径中的最后一个酶,在植物萜类生物合成中起主控作用。该研究根据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树皮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思茅松HDR基因片段,然后根据所获得的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提取受伤后的思茅松树皮的RNA,并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思茅松树皮中克隆得到完整的HDR基因(Pk HD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克隆获得的Pk HDR1基因c DNA全长序列为1 876 bp,含有1个1 46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7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HDR蛋白与赤松(Pinus densiflora)HDR蛋白的相似性高达99%。亚细胞定位及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Pk HDR氨基酸序列中包含转运肽序列(A1-A61)及植物HDR蛋白多个保守的功能位点(A143,A234,A288,A37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k HDR蛋白与赤松HDR蛋白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半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树皮的创伤促进思茅松HDR基因的表达。该研究成功克隆获得HDR基因,并确定其与松脂代谢密切相关,为阐明思茅松松脂生物合成机制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cdNA 克隆 基因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的H_2QS-CdS纳米微粒的合成及表征
20
作者 高俊芳 张瑞英 +1 位作者 段丽萍 侯坤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1,共4页
采用新颖的方法配体交换法制备8-羟基喹啉-5-磺酸(H2QS)功能化的CdS纳米微粒,通过IR、1H-NMR等测试,证明H2QS成功的修饰在ME-CdS纳米微粒表面,TEM和XRD测试表明,功能化的H2QS-CdS纳米微粒均匀分散没有聚集,且其粒径与纯的ME-CdS纳米微... 采用新颖的方法配体交换法制备8-羟基喹啉-5-磺酸(H2QS)功能化的CdS纳米微粒,通过IR、1H-NMR等测试,证明H2QS成功的修饰在ME-CdS纳米微粒表面,TEM和XRD测试表明,功能化的H2QS-CdS纳米微粒均匀分散没有聚集,且其粒径与纯的ME-CdS纳米微粒比较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仍为2~4nm左右。功能化的H2QS-CdS纳米微粒的最大发射峰与ME-CdS相比发生蓝移,且发光效率显著提高,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dS纳米微粒 配体交换 H2QS 功能化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