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景天苷对大鼠CCl4肝纤维化模型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志浩 黄清松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5组,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学的影响,探讨红景天苷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5组,制备CCl4肝纤维化模型,12周后,测定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和肝组织Hyp,并用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降低,呈现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变化;红景天苷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GPT、GOT、HA、LN、PCIII和IV-C水平(P<0.05或P<0.01),升高血清TP、ALB和肝组织Hyp(P<0.05或P<0.01),实验性肝纤维化组织形态学得到改善。结论:红景天苷具有抗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ccl4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与肥胖对纤维化4指数筛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卓莉莉 瞿欢佳 张秋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54-1360,共7页
背景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纤维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筛查早期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指南推荐纤维化4(FIB-4)指数作为筛查肝纤维化的指标,但FIB-4指数在筛查早期纤维化时是否受2型糖尿病... 背景随着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肝纤维化、肝癌的风险也随之增加,筛查早期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指南推荐纤维化4(FIB-4)指数作为筛查肝纤维化的指标,但FIB-4指数在筛查早期纤维化时是否受2型糖尿病(T2DM)及BMI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评估FIB-4指数筛查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性是否受T2DM和BMI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23年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经肝穿刺活检诊断为NAFLD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T2DM分为T2DM组和非T2DM组;根据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根据肝活检结果分为F0-F1组和F2-F4组。计算FIB-4指数并比较组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FIB-4指数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B-4指数筛查早期肝纤维化的准确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组间AUC差异。结果110例患者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平均年龄(44.5±12.5)岁。T2DM组35例(31.8%),非T2DM组75例(68.2%);正常组19例(17.3%),超重组37例(33.6%),肥胖组54例(49.1%);F0-F1组70例(63.6%),F2-F4组40例(36.4%)。T2DM组FIB-4指数高于非T2DM组,F0-F1组FIB-4指数低于F2-F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FIB-4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4指数与年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空腹血糖以及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FIB-4指数诊断NAFLD的AUC为0.77(95%CI=0.68~0.86,P<0.001),诊断NAFLD合并T2DM的AUC为0.85(95%CI=0.72~0.98,P<0.001),诊断NAFLD非合并T2DM的AUC为0.71(95%CI=0.58~0.84,P=0.0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T2DM组与非T2DM组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09,P=0.131)。FIB-4指数诊断正常组NAFLD的AUC为0.91(95%CI=0.76~1.00,P=0.029),超重组为0.65(95%CI=0.46~0.83,P=0.125),肥胖组为0.82(95%CI=0.70~0.94,P<0.001);正常组的AUC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7,P=0.042),肥胖组与正常组、超重组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6,P=0.381;Z=1.452,P=0.146)。结论FIB-4指数评估NAFLD患者早期纤维化时,未受到T2DM的影响,但与BMI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2型糖尿病 肥胖 纤维4指数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螺杆菌感染引起VDR^(-/-)小鼠炎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机制探讨
3
作者 吴志浩 曹舒扬 周正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目的利用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致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缺陷小鼠肠纤维化,构建炎性肠病模型,初步探究其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用2×10^(8)CFU的H.hepaticus菌液灌胃野生型和VDR^(-/-)雄... 目的利用肝螺杆菌(Helicobacter hepaticus,H.hepaticus)致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缺陷小鼠肠纤维化,构建炎性肠病模型,初步探究其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用2×10^(8)CFU的H.hepaticus菌液灌胃野生型和VDR^(-/-)雄性小鼠各5只(分别命名为WT和VDR^(-/-)小鼠感染组),隔天1次,连续3次;同时设立未感染对照组,即野生型和VDR^(-/-)雄性小鼠各5只,灌胃等体积PBS。最后一次灌胃后第7天检测小鼠感染情况,确认感染后每周称量1次小鼠体重。于确认感染后第16周时剖检小鼠,采集并测量结肠组织长度,取粪便检测含水量;将结肠组织分成4份,一份做石蜡切片用于HE、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 Schiff,AB-PAS)、Masson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份提取DNA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FQ-PCR)检测H.hepaticus定植水平以判断感染效果,一份提取RNA后采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另一份提取蛋白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3表达水平。结果所有感染组小鼠经灌胃3次后均成功感染H.hepaticus。与VDR^(-/-)小鼠未感染对照组相比,VDR^(-/-)小鼠感染H.hepaticus 16周后体重明显减轻(P<0.05),并出现肠道出血情况,粪便含水量显著多于未感染对照组和WT小鼠感染组(P<0.05)。与WT小鼠感染组相比,VDR^(-/-)小鼠感染组的结肠组织经HE染色显示炎性细胞浸润,AB-PAS染色显示肠腺萎缩不规则、腺泡减少,Masson染色显示胶原面积增多。RT-PCR显示VDR^(-/-)小鼠感染组的结肠组织中IL-6、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α-SMA等炎症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比WT小鼠感染组明显升高(P<0.0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IL-33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多(P<0.001)。结论VDR^(-/-)小鼠感染H.hepaticus后表现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出现黏膜炎性浸润、黏膜组织功能受损、胶原沉积等病变,提示炎性肠病模型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发现VDR缺陷可能通过影响IL-33表达加剧了炎性肠病相关的肠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纤维 炎性肠病模型 维生素D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AAR、APRI和FIB-4指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效能研究
4
作者 王常鹤 朱璇 +3 位作者 邓静 张聪颖 赵宇 刘芳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 目的分析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和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检测诊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121例,均接受肝穿刺活检和SWE检查并测量杨氏模量值,常规行血液和血清检测,计算AAR、APRI和FIB-4。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指标诊断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121例CHB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F0期11例,F1期36例(非显著性肝纤维化47例),F2期40例,F3期19例(显著性肝纤维化59例)和F4期15例;显著组杨氏模量值、AAR、APRI和FIB-4分别为(11.5±3.1)kPa、(1.4±0.5)、(1.1±0.5)和(2.2±0.8),均显著大于非显著组[分别为(6.8±2.8)kPa、(1.0±0.3)、(0.6±0.2)和(1.5±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杨氏模量值(OR=4.389,95%CI:2.059~9.352)、AAR(OR=2.342,95%CI:1.355~4.046)、APRI(OR=3.916,95%CI:1.892~8.102)和FIB-4(OR=1.306,95%CI:1.042~1.636)均是影响CHB患者发生显著性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应用杨氏模量值联合AAR、APRI和FIB-4诊断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为0.950(95%CI:0.916~0.984),其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80.9%,显著优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结论应用SWE联合AAR、APRI和FIB-4可帮助临床初步判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纤维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M、FIB-4与不同抗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Ishak评分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堃 揭方荣 +1 位作者 潘金平 孙秀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程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4因子纤维化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肝脏Ishak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 目的:比较不同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程度(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4因子纤维化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肝脏Ishak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CHB患者137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行肝穿刺活检,通过Ishak评分系统将患者分为抗肝纤维化组(n=92)和未抗肝纤维化组(n=45),制定不同抗肝纤维化方案治疗半年,将抗纤维化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鳖甲软肝片组(n=34)、大黄蛰虫片组(n=30)、扶正化瘀胶囊组(n=28)。对各组患者采用FibroTouch-B检测LSM,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atelets,PLT),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根据FIB-4=(年龄×AST)/(PLT×ALT1/2)计算FIB-4,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分析不同抗纤维治疗的CHB患者中LSM、FIB-4与肝脏Ishak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抗纤维组与未抗纤维化组性别、年龄、PLT、ALT、LS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纤维组AST、FIB-4均高于未抗纤维化组(P<0.05);治疗后,鳖甲软肝片组、大黄蛰虫片组、扶正化瘀胶囊组LSM、FIB-4及Ishak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鳖甲软肝片组中LSM与肝脏Ishak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扶正化瘀胶囊组中FIB-4、LSM与肝脏Ishak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大黄蛰虫片组中LSM、FIB-4与肝脏Ishak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抗肝纤维化治疗方案对CHB患者的肝硬化评估存在差异。抗纤维化组的AST和FIB-4指数较未抗纤维化组显著升高。在鳖甲软肝片组中,LSM与肝脏Ishak评分呈正相关;扶正化瘀胶囊组则发现FIB-4和LSM与Ishak评分呈正相关,而大黄蛰虫片组未见相关性。不同治疗方案对肝硬化评估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因子纤维指数 慢性乙型 纤维 Ishak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TAT3和SOX4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
6
作者 邓娟 王秀芳 孙瑞青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性别决定区Y框4(SOX4)蛋白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8例CHB患者为CHB组,另选择同... 目的:探究血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性别决定区Y框4(SOX4)蛋白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8例CHB患者为CHB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118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对象一般资料;观察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将肝纤维化分为S1~S4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STAT3和SOX4蛋白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STAT3与SOX4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清STAT3和SOX4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AT3和SOX4蛋白水平对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CHB患者血清STAT3(1.4±0.3)和SOX4(1.2±0.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1.0±0.1),(0.9±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8例CHB患者中,肝纤维化分期为S1期19例,S2期30例,S3期32例,S4期37例,即非显著性患者19例,显著性患者99例。显著性中STAT3(1.4±0.3)、SOX4(1.3±0.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显著性(1.01±0.3),(1.0±0.1)(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AT3与SOX4水平呈正相关(r=0.3,P<0.05),二者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r=0.4,0.5,P<0.001);ROC曲线显示,STAT3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2S3S4期、S3S4期、S4期的AUC分别为0.877、0.823、0.937,截断值分别为1.070、1.239、1.411;SOX4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2S3S4期、S3S4期、S4期的AUC分别0.819、0.950、0.989,截断值分别为1.103、1.210、1.267。结论:CHB患者血清STAT3和SOX4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二者表达水平对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性别决定区Y框4 慢性乙型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价值研究
7
作者 胡雨 王静晖 王瑶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SPTQ)技术联合FIB-4指数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2019年3月~2024年3月我院诊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行肝活检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均接受肝脏超声、血清和血液检测,计算FIB-4指数和AST/ALT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指标诊断CHB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本组组织学检查发现S1期7例,S2期47例【即显著性肝纤维化(SF)47例】,S3期23例和S4期5例【即进展期肝纤维化(AF)28例】;AF组SWV、FIB-4和AST/ALT比值分别为(1.5±0.2)m/s、(2.0±0.3)和(1.5±0.3),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0.9±0.2)m/s、(1.0±0.1)和(0.8±0.2),P<0.05】;AF组合并高血压和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占比分别为32.1%和75.0%,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7.0%和19.2%,P<0.05),血清总胆红素、GGT和HBV DNA分别为(24.6±5.3)μmol/L、(78.4±6.3)U/L和(5.8±1.1)lg U/ml,均显著高于SF组【分别为(15.5±3.2)μmol/L、(45.7±14.0)U/L和(3.7±1.0)lg U/m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V、FIB-4和AST/ALT比值是影响CHB患者发生AF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AF的AUC为0.938(95%CI:0.862~0.979),其灵敏度为92.4%,特异度为86.2%,显著优于单个指标评估。结论应用SWV联合FIB-4和AST/ALT比值诊断CHB患者AF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纤维 声触诊组织量技术 FIB-4指数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大鼠CCl_4肝纤维化模型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艳宏 陈祥明 朱善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9-251,245,共4页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 目的 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80只SD大鼠 ,雌雄各半 ,CCl4和橄榄油 1 :4混合后 ,给大鼠腹部皮下注射 ,每周 2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 0 .1 5mL/ 1 0 0 g ,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制模 6周起开始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 ,每天 1次 ,连续治疗 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停药后 1个月和 2个月每组各处死 8只大鼠 ,切取肝脏作病理切片检测。结果 复方鳖甲软肝片起效较慢 ,与模型组相比 ,在治疗刚结束时肝纤维化程度略有升高 (5 .2± 4 .3vs 4 .7± 0 .5 ,P >0 .0 5 ) ,停药 1个月后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减轻 (2 .4± 3.1vs 6 .3± 3.1 ,P <0 .0 5 ) ,作用持续至停药后 2个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的抗炎作用不十分明显 ,但具有较为明显的抗脂肪变作用 ,这种作用起效较慢 ,停药后 1个月才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 大鼠 ccl4 纤维 动物模型 灌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_4和PS两种SD大鼠模型肝纤维化进程时效关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蒋树林 姚希贤 郭林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比较CCl4 法和PS法两种肝纤维化制模方法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时效关系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CCl4 和PS法制作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观察在造模第 6、10、14、2 0周时肝脏组病学特征 ,Masson三色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目的 比较CCl4 法和PS法两种肝纤维化制模方法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时效关系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CCl4 和PS法制作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观察在造模第 6、10、14、2 0周时肝脏组病学特征 ,Masson三色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CCl4 法于制模第 6周即可见肝脏假小叶形成 ,于第 10周始最为典型 ;随着假小叶的形成和造模方法停止 ,肝脏病理结构变化趋于稳定 ;肝细胞脂肪变性尤为突出 ,与模型制作进程相平行。PS法于造模第 10周即造模结束时方见纤维间隔形成 ,造模虽已停止但肝纤维化进程加速完成 ,肝组织分隔严重 ,假小叶形成较多并进展到第 2 0周 ;制模自始至终 ,肝细胞未见明显脂肪变性。结论 CCl4 和PS两种制模方法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时效关系和病理特征有所不同 ,提示两种制模方法在形成肝纤维化机制方面有所不同。结合使用两种方法研究肝纤维化更为合理 ;以抗肝纤维化干预因子进行干预研究时 ,干预因子的持续时间宜延长至肝纤维化形成之高峰期或之后 ,持续时间至少 14周 ;预防和治疗用药干预研究时 ,其起始时间宜分别以造模开始前 4周和造模停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4 PS SD大鼠模型 纤维 时效关系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CCl_4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化模型中肝功、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监测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川 董云旭 +6 位作者 吕文天 赵大兵 王劲 姜在波 张建生 朱康顺 单鸿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对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方法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制备,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①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 目的对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方法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制备,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①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指标:总蛋白TPROT(g/L),白蛋白ALB(g/L),球蛋白GLB(g/L);②肝细胞受损的指标:谷草转氨酶AST(U/L),谷丙转氨酶ALT(U/L),胆碱脂酶CHE(U/L);③反映肝脏胆排泄、分泌及解毒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ILI(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I(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I(μmol/L),总胆汁酸TBA(μmol/L);④胆汁淤积指示酶:谷氨酰转肽酶GGT(U/L),碱性磷酸酶ALP(U/L)。结果纤维化肝脏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结果显示的大鼠的肝纤维化处于终末期状态;对于肝纤4项,除层粘连蛋白(LN)外,正常组和肝纤维化组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对于肝功15项,除了总蛋白(TPROT)和胆碱酯酶(CHE)外,正常组和肝纤维化组的大鼠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和肝功指标对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肝纤维化的病理和形态学检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动物模型 纤维指标 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_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刚 李宏波 邱少敏 《现代医学》 2010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研究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予50%CCl4植物油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12周,分别于给药3、6、9、12周末随机取10... 目的:研究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变化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为临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SD大鼠予50%CCl4植物油混悬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共计12周,分别于给药3、6、9、12周末随机取10只大鼠,从对照组大鼠中取2只行病理、血液肝纤维化4项检查,观察大鼠生存率、血清学HA、PCⅢ、C-Ⅳ及LN水平变化和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造模时间与肝纤维化进程的关系及分级情况,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形成纤维间隔,肝小叶结构紊乱,最终形成假小叶。给药3周S0期4只,S1期5只,S2期1只;给药6周S0期2只,S1期1只,S2期5只,S3期2只;给药9周S1期1只,S2期3只,S3期4只,S4期2只;给药12周S2期1只,S3期2只,S4期7只。肝纤维化进程(分级)与血清学关系,随着肝纤维化加重,HA、PCⅢ、C-Ⅳ及LN水平随肝纤维化加重呈上升趋势。HA、LN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S1期、S2期与S3、S4期可区分(P<0.05);PCⅢ、C-Ⅳ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S1期、S2期、S3期与S4期可区分(P<0.01)。结论:大鼠CCl4油溶液皮下注射可以成功建立大鼠不同级别肝纤维化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制备方法,值得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大鼠 模型 四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CCl_4对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建立及IL-6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晓飞 邓文升 徐庆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8-50,54,共4页
目的 探索一种稳定可靠的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方法.方法 46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5%、30%和45%的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2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橄榄油.最后一... 目的 探索一种稳定可靠的建立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方法.方法 46只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5%、30%和45%的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2周;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橄榄油.最后一次注射结束3d后处死小鼠,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血清生化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白蛋白(Alb); 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内IL-6、TGF-β1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肝脏逐渐出现纤维化,其中45%组已有肝硬化表现.15%、30%和45%组的小鼠死亡率和建模成功率分别为8.3%、16.7%、41.7%和27.3%、80.0%、57.1%.与对照组此,随注射浓度增高,模型组血清ALT、AST含量逐渐升高(P<0.01),Alb逐渐降低(P< 0.01);IL-6和TGF-β1含量也逐渐升高(P<0.05).结论 注射30% CCl4 12周能够诱导明显的肝纤维化形成,建模成功率较高,且死亡率较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的方法,为研究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 小鼠 模型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_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东璞 卢凤美 +1 位作者 张辉 张春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9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通过腹腔注射以橄榄油稀释10%的四氯化碳,1mL/kg,每周1次,共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结束时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 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0只,通过腹腔注射以橄榄油稀释10%的四氯化碳,1mL/kg,每周1次,共8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结束时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LT、AST水平,HE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胶原沉积。分别观察在造模第5、6、7、8周时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建模第5周即可见肝功异常,血清ALT和AST明显升高(P<0.05)。第6周肝脏假小叶形成,大鼠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病灶,于第7周始最为典型。大鼠HE染色中可见肝组织病变区域多,面积大,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呈较宽的条索状分隔肝小叶,弥漫分布,形成假小叶。建模成功率高达80.0%。结论:CCl4诱导可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四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扎术和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文武 张辉 李永武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53-53,55,共2页
目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180只,其中90只通过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1.5mL/kg,每周1次,共10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另90只胆总管结扎,结扎时间是1d、2d、4d、7d,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 目的:构建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180只,其中90只通过腹腔内注射四氯化碳,1.5mL/kg,每周1次,共10周,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另90只胆总管结扎,结扎时间是1d、2d、4d、7d,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处死大鼠,立即取新鲜肝脏。应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法观察实验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CCl4诱导建模第6周肝脏假小叶形成,大鼠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病灶,在第7周始最为典型;胆总管结扎术4d和7d模型组肝脏假小叶形成,大鼠肝脏有明显的纤维化病灶。结论:胆总管结扎术和CCl4诱导可成功建立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四氯 胆总管结扎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宁颗粒对CCl_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15
作者 喻长远 李家邦 郭振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纤宁颗粒 纤维模型 大鼠 CCI 治疗 脾虚湿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血清无创预测模型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艳 徐曼曼 +2 位作者 孔明 白丽 陈煜 《肝脏》 2024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并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对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并行肝穿刺活检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TE测量LSM值,按照公式计算APRI、FIB-4、Sheth指数、GUCI评分、GPR、King′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评估各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63例患者中,S0-111例,S230例,S3-422例。3组患者除GPR为0.98(0.43,1.39)比1.18(0.63,3.06)比1.28(0.85,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8)外,LSM[5.4(5.0,7.4)比14.7(9.55,39.6)比21.3(13.7,33.8),P=0.016]、APRI[0.57(0.31,1.64)比1.70(0.67,3.20)比1.35(0.82,2.60),P=0.048]、FIB-4[1.19(0.90,3.00)比3.02(1.92,6.46)比4.39(2.61,7.24),P=0.002]、Sheth指数[0.75(0.52,0.91)比1.04(0.68,2.02)比1.32(0.96,2.15),P=0.009]、GUCI评分[0.56(0.32,1.76)比1.67(0.70,3.13)比1.39(0.87,3.10),P=0.043]、King′s评分[10.36(6.46,25.40)比34.12(14.03,67.39)比34.82(13.96,76.65),P=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eth指数诊断S≥2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8(95%CI:0.723~0.973),截断值为1.13,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1;其次为LSM,AUC为0.817(95%CI:0.631~1.003),敏感度为0.844,特异度为0.857。FIB-4、CUCI评分、King′s评分的AUC均大于0.7。LSM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S≥3)AUC为0.728(95%CI:0.568~0.887),其余指标均<0.7。结论相较于LSM、APRI、FIB-4、GUCI评分、GPR、King′s评分,Sheth指数对显著肝纤维化(S≥2)的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纤维 无创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的诊断模型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艳辉 刘蕾 +3 位作者 聂丽丽 张会欣 耿建磊 贺新建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定量参数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接受ARFI检查并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s)治疗及肝组织活检的胆道闭锁患儿,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龄(68.79... 目的分析基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定量参数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对胆道闭锁患儿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00例接受ARFI检查并行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s)治疗及肝组织活检的胆道闭锁患儿,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龄(68.79±8.79)d。根据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肝纤维化组(71例)和非肝纤维化组(29例)。依据Metavir分级标准将肝纤维化分为5级:F0(29例)、F1(31例)、F2(24例)、F3(11例)、F4(5例)。2组临床资料和ARFI定量参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肝纤维化不同分级间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胆道闭锁患儿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基于ARFI定量参数的无创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肝纤维化组血清中性粒细胞(NEUT)、总胆红素(TBIL)、层黏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ol)浓度,以及SWV均高于非肝纤维化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WV、血清TBIL及LN、HA、PCⅢ、Ⅳ-Col浓度高是影响胆道闭锁患儿发生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SWV的无创诊断模型诊断胆道闭锁患儿发生肝纤维化的最佳临界值为1.75 m/s,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AUC分别为93.15%、70.09%、90.25%、88.80%、0.922。结论基于ARFI定量参数建立的无创诊断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胆道闭锁患儿是否存在肝纤维化,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 剪切波速度 胆道闭锁 纤维 无创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无创诊断模型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肝纤维化效能研究
18
作者 任艳 孔明 +2 位作者 徐曼曼 白丽 陈煜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和常用的无创诊断模型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组织学分期的效能。方法2019年1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PBC患者117例,均接受肝活检、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常规实验室检查,... 目的研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和常用的无创诊断模型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组织学分期的效能。方法2019年1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PBC患者117例,均接受肝活检、肝脏硬度检测(LSM)和常规实验室检查,计算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比值(GPR)、Sheth指数、King’s评分、哥德堡大学肝硬化指数(GUCI)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总胆汁酸-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TR)评分。应用ROC曲线分析判断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17例PBC患者中,病理学诊断I期17例,II期59例、III期34例和IV期7例;APRI诊断PBC II期以上的AUC最大,为0.875(0.776~0.974),其敏感性为75.8%,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76.5%和阴性预测值为87.0%,其次是GUCI评分,其AUC=0.871(0.766~0.976),其效能分别为88.7%、75.0%、65.6%和92.4%。结论APRI是一种简便、廉价的非侵入性预测指标,用于判断II以上PBC患者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扩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无创诊断模型 瞬时弹性成像 纤维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患者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生物学指标与肝纤维化进展的关系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9
作者 孔莹 梁静 +1 位作者 郭睿 李彦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3289-3294,共6页
目的 探究肝纤维化患者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生物学指标与肝纤维化进展的关系,并构建肝纤维化进展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轻度肝纤维化... 目的 探究肝纤维化患者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生物学指标与肝纤维化进展的关系,并构建肝纤维化进展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轻度肝纤维化患者纳入对照组(n=120),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纳入研究组(n=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生物学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乙肝肝纤维化进展至中重度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Nod样受体家族含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五聚素蛋白3 (PTX3)、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Ⅳ)水平分别为1.16±0.37、(7.26±0.93) lgIU/mL、(68.25±7.13) pg/mL、(7.18±1.39)μg/L、(0.95±0.21) ng/mL、(471.26±152.68)μg/L、(172.38±31.74)μg/L、(106.52±28.19)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5±0.21、(6.02±0.71) lgIU/mL、(59.74±6.51) pg/mL、(6.05±1.14)μg/L、(0.79±0.17) ng/mL、(301.28±97.85)μg/L、(145.72±29.60)μg/L、(88.09±25.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杨氏模量值、肝纤维化指数(LF index)分别为(9.35±2.32) k Pa、1.31±0.3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81±1.17) k Pa、0.92±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RI、血清HBV-DNA、TNF-α、NLRP3、PTX3、HA、PCⅢ、PCⅣ水平、杨氏模量值、LF Index均为乙肝肝纤维化进展至中重度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乙肝肝纤维化进展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显示新列线图预测模型AUC为0.907(95%CI:0.862~0.951),具有较高预测效能;DCA曲线显示新列线图模型具有正向净获益。结论 APRI、血清HBV-DNA、TNF-α、NLRP3、PTX3、HA、PCⅢ、PCⅣ水平、杨氏模量值、LF Index均是乙肝肝纤维化进展至中重度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敏感度较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纤维 多模态超声弹性参数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血清学试验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C/RL-r、APRI、FIB-4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
20
作者 赵东志 李国东 +2 位作者 常媛媛 曹哲丽 赵雅娟 《肝脏》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C/R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改良肝尾状叶/右叶比值(C/RL-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肝纤维化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NAFLD患者153例,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无肝纤维化组81例、肝纤维化组72例。行MRI扫描检测C/RL-r;计算APRI、FIB-4水平;分析NAFLD患者实验室指标、C/RL-r、APRI、FIB-4水平与发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及C/RL-r、APRI、FIB-4对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肝纤维化组ALT、AST、TBil、GGT、TG、C/RL-r、APRI、FIB-4水平显著高于无肝纤维化组,分别为(42.32±10.21)U/L比(36.21±7.78)U/L、(45.36±8.72)U/L比(27.45±5.40)U/L、(13.52±3.65)μmol/L比(12.24±2.16)μmol/L、(60.53±13.41)U/L比(53.69±12.44)U/L、(1.99±0.53)mmol/L比(1.05±0.33)mmol/L、(1.15±0.12)比(0.92±0.09)、(0.52±0.15)比(0.32±0.10)、(1.47±0.47)比(0.94±0.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无肝纤维化组为(1.03±0.26)mmol/L比(1.32±0.45)mmol/L,(t=4.189、15.453、2.674、3.272、13.322、13.501、4.302、8.405、4.801,均P<0.05);NAFLD患者ALT、AST、TG、C/RL-r、APRI、FIB-4与发生肝纤维化呈正相关(r=0.531、0.435、0.571、0.605、0.771、0.716,均P<0.001);ALT、AST、TG、C/RL-r、APRI、FIB-4水平高是影响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L-r、APRI、FIB-4、三者联合预测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830、0.754、0.936;相较于C/RL-r、APRI、FIB-4单独预测的AUC,三者联合预测的AUC更高(Z=4.495、3.999、4.677,均P<0.001)。结论发生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C/RL-r、APRI、FIB-4水平较高,三者联合检测对NAFLD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 改良尾状叶/右叶比值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