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0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novative bio-engineering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unstable soil 被引量:3
1
作者 Gianluca Bella Monica Barbero +2 位作者 Fabrizio Barpi Mauro Borri-Brunetto Daniele Peila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247-259,共13页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prefabricated bio-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 the support of unstable soil.This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is made of a steel frame which is completely filled with soil and a face made of tree trun... The paper presents a new prefabricated bio-engineering structure for the support of unstable soil.This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is made of a steel frame which is completely filled with soil and a face made of tree trunks among which scions or autochthonous bushes are planted.Due to the difficulties in interpreting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soil and structure during the installation and lifetime,an in situ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tate of stress in the steel frame and to understand the global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ervice loads.On the basis of the obtained results,a procedure for checking the structure safety was proposed and discussed.An easy design method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research.Moreover,the use of this type of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shows several advantages,such as good performances in terms of stabilizing effects,and easy assembly and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engineering Test site LANDSLIDE Live cribwall Unstable so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rrent Control and Stabilization through Bio-engineering Measures in North Western Himalayan Region 被引量:1
2
作者 R. Kumar I. P. Sharma V. Sharm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low cost bio-engineering measures using local grass (Saccharum munja), shrubs (Vitex negundo and Ipomea spp.) and trees (Acacia nilotica and Acacia catechu) along with loose boulder struc...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low cost bio-engineering measures using local grass (Saccharum munja), shrubs (Vitex negundo and Ipomea spp.) and trees (Acacia nilotica and Acacia catechu) along with loose boulder structures (spurs, check dams and gully plugs) of suitable design and dimensions were very effective in channelizing the torrent water flow towards central line and its stabilization. In the catchment, small to medium sized gullies were treated with gully plugging by erecting loose boulder check dams along with suitable vegetative barriers ofSaccharum munja and Ipomea spp. to stop their further advancement.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these combinations trapped the sediment to the tune of 5-15 tonnes and it was stabilized at the spur tails. In this, attractive type spur trapped the maximum sediment. The D-50 analysis of sediment deposited was also carried out and the value varied from 3.1-3.7 mm, implying deposition of higher percentage of finer fertile soil proportion and its stabilization. The mechanical as well as vegetative measures helped in the channelization of water course towards the central line to the tune of 10-80 m. The stream banks were stabilized by plantations and put to use under agro forestry systems.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catchment, with regard to their efficacy to reduce runoff, ground water recharge, sediment and channel morphology resulted in reclamation of 43 ha area of the torrent 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 system land degradation soil erosion torrent water shed bio-engineering measures D-50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孢噬纤维菌内切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及CBM6对其酶学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盛钧美 荆晓凤 +2 位作者 王继伟 陈晓艺 李宪臻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 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个分泌信号肽、GH5催化结构域、6家族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6)和一个C末端结构域(CT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m_1350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_1350在纤维二糖和滤纸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推测其在CX11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构建了Sm_1350及其3种截短突变体,分别为Sm_1350、Sm_1350-GH5-CBM6、Sm_1350-GH5和Sm_1350-CBM6,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表明,去除CTD结构域明显提高了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以CMC为底物时,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酶活力分别为(7 000.00±50.00)U/g和(2 542.73±35.03)U/g,表明去除CBM6降低了Sm_1350-GH5对可溶性多糖的水解能力。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均有较好的pH稳定性,去除CBM6结构域只改变了Sm_1350-GH5的最适温度,对最适pH以及温度稳定性没有产生影响。此外,Sm_1350-CBM6具有较强的几丁质结合能力,在蛋白纯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葡聚糖酶 生孢噬纤维菌 cbm6结构域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BM及备件供应的多部件维修研究
4
作者 汪玉 黄均安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
机械的部件维修与备件供应量之间的决策效率已成为当前维修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风力机多部件维修与备件供应的决策优化,文章研究在联合视情维修与备件供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部件维修优化方案。验证显示,备件供应量越大... 机械的部件维修与备件供应量之间的决策效率已成为当前维修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风力机多部件维修与备件供应的决策优化,文章研究在联合视情维修与备件供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部件维修优化方案。验证显示,备件供应量越大,预设维修阈值越小,更能够满足维修需要。研究提出的方案灵敏度比其他文献提高了52.38%,平均最小维修费用率仅为0.202万元/d。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方案能够解决风力机多部件维修与备件供应量之间的决策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 备件供应 多部件维修 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M的共用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分析与架构设计
5
作者 庞军伟 张鹏 侯兴明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6期80-86,共7页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和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和协作的迫切需求驱使着共用信息系统的产生。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共用信息系统装备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提高信息协同和决策效率。然而环境、人为等...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和组织之间信息共享和协作的迫切需求驱使着共用信息系统的产生。企业和组织可以通过共用信息系统装备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避免信息孤岛和资源浪费,提高信息协同和决策效率。然而环境、人为等因素会导致共用信息系统装备出现故障,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虽然已有相应的装备维修体系,但针对共用信息系统的装备维修方法落后,架构老旧且维修可扩展性低。为解决该问题,以基于状态的维修理论(CBM)为基石,结合模糊理论、灰色模型以及现有共用信息系统维修体系,分析基于CBM的共用信息系统维修保障体系所需功能和流程,构建基于CBM的全新共用信息系统装备维修架构。所提出架构优化了传统装备维修保障模式,为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理论 共用信息系统 模糊理论 灰色模型 装备维修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关键实验技术及发展方向
6
作者 闫霞 徐凤银 +11 位作者 熊先钺 王峰 李春虎 张纪远 徐博瑞 成前辉 胡雄 朱学光 梁为 袁朴 冯延青 魏振吉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1,共14页
【目的】深部煤层气开发具有见气快、单井产量高、资源分布连续稳定等优势,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向,但其勘探开发技术仍面临诸多难题,深部煤层气地质储层特征与工程评价、气水赋存特征与开发机理、生产制度制定和提高采收率方法... 【目的】深部煤层气开发具有见气快、单井产量高、资源分布连续稳定等优势,成为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方向,但其勘探开发技术仍面临诸多难题,深部煤层气地质储层特征与工程评价、气水赋存特征与开发机理、生产制度制定和提高采收率方法等方面的关键实验技术研究薄弱。【进展总结】针对深部煤层和煤层气特点,提出了深部煤层在大尺寸煤样采集、高温高压高应力原位条件、亚纳米−纳米级微孔高精度表征与解吸、含气量准确测定4大方面的挑战,系统分析了深部煤多尺度孔裂隙表征、吸附性和含气性评价、煤岩力学特征及裂缝扩展规律、压后流体赋存−产出开发动态规律等实验技术进展与难点。【展望】针对性提出深部煤层气开发及煤炭原位转化实验的7个发展方向:(1)适用于特低孔、特低渗深部煤层小于2 nm微孔结构的清晰直接观测技术、“微孔大量发育−介孔少−宏孔多”的全孔径多尺度拼接技术及孔裂隙连通结构评价技术;(2)考虑高温高压原位环境下深部煤层润湿性、压裂液侵入、高矿化度影响的原煤等温吸附测试技术;(3)具有高保压率和高保温率、气量可位置追溯的密闭取心装置和原位保压取心技术;(4)高温、高压等多场耦合作用下,基于“纳米科学”的深部煤层微孔气水赋存评价技术和“纳米−微米−毫米”多尺度解吸−扩散−渗流实验技术;(5)适用于深部煤层高应力、低弹性模量、高泊松比特点的原位条件多功能力学实验设备研制及测试技术;(6)适用于提高深部煤层气采收率的储层赋能(微波、激光、电热)、激励增渗改造(电磁脉冲、脉冲超声波、可控冲击波)、注CO_(2)驱替、超临界CO_(2)机械脉动联合等实验技术;(7)适用于深部煤炭原位转化/利用的热解、煤炭地下气化、地热利用、CO_(2)地质封存等实验技术。分析认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客观需求亟需建立相关实验技术的操作流程标准与规范,以期实现“绿色环保、增渗、促解吸、CO_(2)封存”多重功效,为深部煤层气和深部煤炭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支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实验 亚纳米−纳米 孔裂隙表征 原位赋存 解吸渗流 含气量测试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多层合采解吸叠加效应分析方法与实践——以黔西小屯井田为例
7
作者 郭晨 吉彦 +8 位作者 赵宸谊 卢玲玲 于鑫航 高俊喆 李猴强 张旭阳 王祥 何红斌 张润涵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目的】煤层气多层合采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开发实践表明煤层气合采效果与控制因素复杂多变,面临产气贡献判识、产气潜力预测、产层组合优化等技术难点。不同煤储层解吸产气的叠加性决定着煤层气合采能否取得高产。【方法】提... 【目的】煤层气多层合采是提高单井产量的重要手段,但开发实践表明煤层气合采效果与控制因素复杂多变,面临产气贡献判识、产气潜力预测、产层组合优化等技术难点。不同煤储层解吸产气的叠加性决定着煤层气合采能否取得高产。【方法】提出解吸次序判断、解吸区间叠加性与解吸阶段匹配性分析、井控可解吸量预测的煤层气合采解吸叠加效应分析方法,并以黔西小屯井田为例开展应用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该区煤储层具有吸附能力强、含气饱和度低、临界解吸压力低的特点。煤层气产层可划分为2套解吸系统,上部解吸系统的解吸次序为6上、7、6中与6下煤,下部解吸系统的解吸次序为34、33煤。以生产过程动液面变化为刻度,分析煤层气合采过程中各煤层的解吸历程,发现6上、7、6中、6下煤在45 m的动液面范围内能够同步解吸,33煤与34煤在92 m的范围内能够同步解吸。基于等温吸附曲线揭示各煤层解吸阶段的匹配性,由于临界解吸压力低,各煤层解吸后直接进入敏感解吸阶段,解吸效率高且匹配性好,有利于高产,但存在压降空间不足,排水周期长等弊端,对煤储层改造和排采提出更高要求。井控可解吸量及其时变曲线预测表明,当解吸系统内部所有产层同步解吸时,将迎来解吸高峰,此阶段上部系统井控可解吸量378.09万m3,日均4.20万m3,下部系统井控可解吸量199.11万m3,日均1.08万m3。上下2套解吸系统均显示了良好的解吸叠加效应,分别构成两套有利合采产层组合。该方法可为煤层气合采产气贡献识别、产气潜力预测与产层组合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合采 解吸叠加 解吸阶段 动液面 产层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标准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8
作者 胡静涛 徐皑冬 于海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9-576,共8页
基于状态的维护(CBM)是一种新的设备维护模式,建立CBM方式的设备维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规范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制开发、提高不同厂商产品的可互换性与可互操作性,IEEE、ISO、OSA-CBM、MIMOSA等组织相继制定了一些标准,对CBM... 基于状态的维护(CBM)是一种新的设备维护模式,建立CBM方式的设备维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规范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制开发、提高不同厂商产品的可互换性与可互操作性,IEEE、ISO、OSA-CBM、MIMOSA等组织相继制定了一些标准,对CBM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国际上CBM标准化研究的现状及相关成果,分析了CBM标准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作者在CBM研究方面的成果,并对我国CBM标准化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 MIMOSA 智能变送器 测试 标准化 设备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在线文献分析功能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颖 戎文慧 +2 位作者 张昱 贾向春 谈菁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7-59,77,共4页
以"文献计量学"为主题词实施检索,从作者、出版时间、发文机构、来源期刊、主题等方面介绍CBM的在线文献分析功能,探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提高数据标引规范性、增加数据清洗功能等方面。
关键词 cbm数据库 文献计量学 在线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M的军机持续适航管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洋铭 陈云翔 +1 位作者 罗广旭 刘念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共3页
基于状态的维修CBM(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是当今世界维修界影响巨大的维修方式,不仅成功应用于国外工程机械领域,也为民航飞机适航和维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CBM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将其与军机持续适航管理工... 基于状态的维修CBM(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是当今世界维修界影响巨大的维修方式,不仅成功应用于国外工程机械领域,也为民航飞机适航和维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CBM的技术方法和实施步骤,将其与军机持续适航管理工作特点结合在一起,试图通过借鉴其在民航领域的成功来推动军机适航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 军机 持续适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S在高速公路桥涵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志勇 戴少平 袁辉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4-196,共3页
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为交通部"八五"计划项目,目前在公路交通系统正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该系统对实现中国公路桥梁涵洞科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管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简要介绍CBMS的结构层次,结合CBMS2007版在广... 中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为交通部"八五"计划项目,目前在公路交通系统正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该系统对实现中国公路桥梁涵洞科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管理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论文简要介绍CBMS的结构层次,结合CBMS2007版在广东某高速公路桥梁涵洞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探讨了系统应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S 桥梁 养护 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CBMS)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昌铸 王晓晶 +5 位作者 夏晓霞 张力 刘治军 乔瑞华 李白涛 乔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1期23-26,30,共5页
以我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 (CBMS) 的研究开发为背景, 阐述了 Windows 环境下的CBMS_ Win V4-0 版的开发环境、系统构成、数据库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以及近年来CBMS 在国内各省市的推广... 以我国公路桥梁管理系统 (CBMS) 的研究开发为背景, 阐述了 Windows 环境下的CBMS_ Win V4-0 版的开发环境、系统构成、数据库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输入输出要求, 以及近年来CBMS 在国内各省市的推广应用情况;此外, 还简单介绍了天威GIS ( 地理信息系统) 和桥梁动态多媒体处理技术在CBMS 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 数据库 管理系统 cb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科技查新中常用词的CBM检索策略标准化实现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邱戌旦 杜娟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51-53,56,共4页
结合实例论述建立常用词CBM标准化检索策略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其可提高医学科技查新中检索策略制定的质量和效率,对提升与规范查新报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cbm 科技查新 检索策略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SA-CBM的盾构故障诊断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炯 周杰 +2 位作者 盛凡 屈剑平 潘舒眉 《机电一体化》 2013年第11期66-71,共6页
研究了基于OSA-CBM的盾构故障诊断系统数据库设计方案。数据库是系统的数据存储中心,是进行分析工作的基础。通过对系统功能与需求分析的研究,设计和实现了系统的数据库,并使用XPO对数据库进行各项访问操作。
关键词 盾构 故障诊断 cbm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数据库作者机构非规范著录数据自动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英杰 孙海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40,共3页
对CBM数据库中作者机构非规范著录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依据已有的作者机构著录标准,开发非规范著录数据自动检测程序。结果表明该程序在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检测准确性,有助于提高CBM机构数据的标准化水平。
关键词 cbm数据库 著录标准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2蛋白的高密度自诱导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闪闪 韩来闯 +2 位作者 刘亚娟 刘猛 刘亮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8期140-145,共6页
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以pET20b载体、BL21(DE3)E.coli宿主细胞,比较了乳糖和IPTG对CBM2(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蛋白表达量的诱导效果。ZYM-5052自诱导培养基菌体OD600是IPTG LB培养基菌体的4.4倍。SDS-PAGE显示200μL ZYM-5052菌体细... 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以pET20b载体、BL21(DE3)E.coli宿主细胞,比较了乳糖和IPTG对CBM2(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蛋白表达量的诱导效果。ZYM-5052自诱导培养基菌体OD600是IPTG LB培养基菌体的4.4倍。SDS-PAGE显示200μL ZYM-5052菌体细胞含有82.3μg CBM2,占细胞总蛋白55.3%;等量IPTG LB菌体细胞含有16.6μg CBM2,占细胞总蛋白25.7%。取不同培养时间等量等同OD600的ZYM-5052菌体进行SDS-PAGE,结果显示单位细胞中蛋白量随着培养时间而增加。所以高密度自诱导不仅提高了细胞生长密度、而且提高了单位细胞中蛋白表达量。自诱导方案用于表达葡聚糖酶,与IPTG LB菌体相比,自诱导菌体OD600是其2.3倍,酶活性是其4.5倍。该研究为提高外源蛋白表达量提供了较为简单、普适的高密度自诱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2 高密度 自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与CBM的医疗设备维修决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厚斌 葛毅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第8期101-102,共2页
本文基于医院医疗设备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与维修人力资源的匮乏性,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要素,从理论上比较了机会维修策略(OM)与视情维修策略(CBM)的优缺点,结合"P—F"曲线,分析医疗设备维修的故障类... 本文基于医院医疗设备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与维修人力资源的匮乏性,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三个要素,从理论上比较了机会维修策略(OM)与视情维修策略(CBM)的优缺点,结合"P—F"曲线,分析医疗设备维修的故障类型、现场要求和维修难度,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策略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达到医疗设备维修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OM cbm 维修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M与MEDLINE标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欣欣 逄大欣 于双成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1997年第2期39-41,共3页
通过比较CBM与MEDLINE两个数据库对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标引一致性和标引深度等指标,对CBM的标引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对CBM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标引一致性 标引深度 数据库 cbm MED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的多库系统CBMS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伟红 黄子中 +1 位作者 贾焰 王志英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1999年第10期72-73,108,共3页
多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方向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当今分布异构环境下,建立应用系统集成框架和标准构件的核心技术。基于CORBA的多库系统CBMS把多库系统与分布式对象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的多库系统中存在的... 多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方向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当今分布异构环境下,建立应用系统集成框架和标准构件的核心技术。基于CORBA的多库系统CBMS把多库系统与分布式对象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的多库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CBMS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数据库系统 CORBA cbmS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苏拉特区块低煤阶煤层气有利区预测与高效开发策略
20
作者 何文渊 黄文松 +3 位作者 崔泽宏 刘玲莉 段利江 赵一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6,共16页
澳大利亚苏拉特区块的煤层薄而多(平均厚度0.6 m),并与砂-泥岩频繁互层,导致煤层气赋存位置与富集规律难以预测。随着煤层气开发逐渐向深层拓展,开发部署时既要考虑煤层气富集情况,还要考虑地面工程的布局。为了实现苏拉特区块煤层气的... 澳大利亚苏拉特区块的煤层薄而多(平均厚度0.6 m),并与砂-泥岩频繁互层,导致煤层气赋存位置与富集规律难以预测。随着煤层气开发逐渐向深层拓展,开发部署时既要考虑煤层气富集情况,还要考虑地面工程的布局。为了实现苏拉特区块煤层气的规模效益开发,明确了研究区主力煤层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区低煤阶煤层气气藏富集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基于煤层可动用厚度、含气量和渗透率3个核心参数的有利区综合评价体系,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带。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中国煤层气成功开发经验,形成了一系列针对研究区低煤阶煤层气的高效开发策略:①在煤层含气量预测方面,创新了一套基于煤相净/毛比概率趋势属性的煤相建模流程,建立了一套综合干燥无灰基含气量随埋深的变化趋势、测井数据和岩心测试数据的原煤基含气量预测流程;②在钻/完井方面,提出“直井+丛式定向井”的混合布井方案,并引入经济评价参数,优化了不同深度条件下的井间距和平台间距;③在排采方面,通过综合考虑生产动态数据和现场检泵结果,提出了一套直井螺杆泵失效分析的流程,并优化了斜井的内衬油管设计,并成功应用联合研发的新型遇水膨胀封隔器解决了生产中的出砂问题,提高排采效率;④在地面工程方面,提出基于地面-地下一体化理念的地面设施布局流程,并通过考虑单井开发的经济净现值产量(PV-EUR)优化掉低效井。通过这些技术策略,提高了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打开了苏拉特区块煤层气规模开发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煤阶煤层气 开发实施策略 有利区预测 煤层气含气量 Wallon亚群 中侏罗统 苏拉特区块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