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蛋白酶与赖氨酸C端内切酶不同顺序酶切对蛋白质组样本制备的影响
1
作者 李锐东 汪敏 +5 位作者 王璐璐 张铭雅 高媛 谭敏佳 郭方 翟琳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18-1626,共9页
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深度高效的蛋白质酶解是确保蛋白质被充分酶解,提升蛋白质鉴定深度(包括鉴定蛋白质数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等)的关键。胰蛋白酶(trypsin)由于其能够特异性酶解精氨酸和赖氨酸羧基端,是基于质谱技... 在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深度高效的蛋白质酶解是确保蛋白质被充分酶解,提升蛋白质鉴定深度(包括鉴定蛋白质数目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等)的关键。胰蛋白酶(trypsin)由于其能够特异性酶解精氨酸和赖氨酸羧基端,是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酶。然而,研究发现,胰蛋白酶对于赖氨酸残基的切割存在一定的遗漏酶切效率。因此,在实际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中,会采用胰蛋白酶和赖氨酸C端内切酶(LysC)联合使用的方式,确保赖氨酸残基的充分酶切。我们的研究发现,常用的LysC-Trypsin串联酶切的方式,会因首先加入的LysC对后续加入的胰蛋白酶进行切割,从而影响了胰蛋白酶对蛋白质样本的酶切效果。因此,本研究进行了LysC和胰蛋白酶串联酶切顺序的调整,即首先进行胰蛋白酶酶切,再加入LysC酶进行切割。本文全面比较了Trypsin-Trypsin(T-T)、LysC-Trypsin(L-T)和Trypsin-LysC(T-L)3种不同的顺序酶切方法对蛋白质样本制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rypsin-LysC顺序酶切方法在不增加实验成本的条件下,不仅获得最低的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遗漏酶切位点数目,而且酶解后得到的肽段氨基酸序列长度适中,使得Trypsin-LysC酶切后肽段样本更有利于反相色谱吸附和分离,以及串联质谱检测,从而最终显著提升样本中蛋白质的检测深度和蛋白质氨基酸序列覆盖率。本文工作为蛋白质样本的溶液内顺序酶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c端内切酶 胰蛋白酶 溶液内消化 顺序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与集成高斯过程回归的赖氨酸发酵软测量 被引量:9
2
作者 嵇小辅 张翔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为解决赖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难以在线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与集成高斯过程回归(GPR)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针对典型生物发酵过程可分为延滞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死亡期4个反应周期的特点,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 为解决赖氨酸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难以在线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与集成高斯过程回归(GPR)的软测量建模方法。针对典型生物发酵过程可分为延滞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死亡期4个反应周期的特点,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分析以形成若干子样本集;对每个子样本集分别采用高斯过程回归训练时,为提高GPR模型的泛化能力,利用Adaboost算法提升GPR模型,分别在各子集建立集成GPR软测量子模型;采用欧氏距离计算新样本点对应于每一子模型的隶属度;加权求和获得最终的软测量模型的预测输出。基于氨基酸类典型菌种L-赖氨酸反应过程菌体浓度参数预测的试验研究表明:与全局单一GPR模型、集成GPR模型和基于FCM与多GPR模型相比,所建立的基于FCM与集成GPR软测量模型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较好地满足了赖氨酸发酵过程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过程回归(GPR) 模糊c均值聚类(FcM) ADABOOST算法 L- 软测量 欧氏距离 隶属度 加权求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C端内切酶/胰蛋白酶顺序酶切在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中的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倩 冯钰 +1 位作者 谭敏佳 翟琳辉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6-321,共6页
采用胰蛋白酶(Trypsin)单独酶切与不同酶量的赖氨酸C端内切酶(Lys-C/trypsin)顺序酶切两种方法,对293T细胞全蛋白样本进行酶解消化,系统评估Lys-C/trypsin顺序酶切与Trypsin单一酶切在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中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Lys-C/t... 采用胰蛋白酶(Trypsin)单独酶切与不同酶量的赖氨酸C端内切酶(Lys-C/trypsin)顺序酶切两种方法,对293T细胞全蛋白样本进行酶解消化,系统评估Lys-C/trypsin顺序酶切与Trypsin单一酶切在蛋白质组学样本制备中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Lys-C/trypsin顺序酶切不仅能显著提高肽段和蛋白质的鉴定数目,同时降低遗漏K酶切位点的数目及比例,而且得到的肽段长度有利于质谱鉴定,蛋白质覆盖率明显提升。通过对酶的用量进行优化对比,最终确定了Lys-C/trypsin顺序酶切时酶的合理用量。本研究结果对提高蛋白质组学样本的制备质量以及蛋白质的序列鉴定覆盖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c端内切酶 顺序酶切 蛋白质组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遗漏酶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红 冯明 +2 位作者 李耘 钱玉英 刘川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11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素C(Cystain C, 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NT-proBNP和血清Cys-C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CHF 54例作为冠心病CHF组,选择同期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无心力衰竭3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冠心病CHF组54例分为NYHAⅡ级组和NYHA Ⅲ~Ⅳ级组。比较冠心病CHF组与对照组、NYHAⅡ级组与NYHAⅢ~Ⅳ级组NT-proBNP和血清Cys-C水平,并对NT-proBNP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NT-proBNP、血清Cys-C值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及白蛋白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NYHAⅡ级组NT-proBNP及血清Cys-C水平均低于NYHA Ⅲ~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 <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年龄、血清Cys-C、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肌酐、尿素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左室射血分数、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血清Cys-C、估计肾小球滤过率与NT-proBNP独立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CHF 患者NT-proBNP 和血清Cys-C 明显相关,NT-proBNP 和血清Cys-C 可作为评价CHF 严重程度及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血清半胱蛋白酶抑制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维生素C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娇 张述林 +1 位作者 罗祎 王晓波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文章研究了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采用快速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在pH值为4.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测抗坏血酸浓度时,其线性形范围为0.0600~0.6000g.L-1,R2=0.9872。该修饰... 文章研究了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采用快速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C片剂中抗坏血酸含量,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在pH值为4.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测抗坏血酸浓度时,其线性形范围为0.0600~0.6000g.L-1,R2=0.9872。该修饰电极用于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饰玻碳电极 L- 维生素c 快速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赖氨酸抗四氯化碳肝损伤作用研究
6
作者 张岭 张永鹤 《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2002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维生素c 四氯化碳肝损伤 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亚铁、维生素C联合赖氨酸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海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35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维生素C联合赖氨酸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琥珀酸亚、维生素C均为每次0.1g,每天3次口服;赖氨酸0.1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维生素C联合赖氨酸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0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口服琥珀酸亚、维生素C均为每次0.1g,每天3次口服;赖氨酸0.1g每天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维生素C均为每次0.1g,每天3次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有改善,且治疗组在治疗第2个月后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维生素C联合赖氨酸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安全且疗效可靠,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为胎儿的发育争取宝贵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琥珀 维生素c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对肾癌转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宁黛 周冰倩 +2 位作者 陈哲逸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1-579,共9页
目的·研究失活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对肾透明细胞癌迁移、侵袭的作用,分析它调控的基因,探索其失活后促癌的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构建KDM5C稳定敲除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Caki-1细胞株,... 目的·研究失活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对肾透明细胞癌迁移、侵袭的作用,分析它调控的基因,探索其失活后促癌的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构建KDM5C稳定敲除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Caki-1细胞株,通过Transwell小室观察肾癌细胞KDM5C敲除后迁移、侵袭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用786-O Control-sg、KDM5C-sg 2组细胞RNA测序数据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做差异基因分析、功能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探索KDM5C缺失后的促癌机制。根据EMT基因集筛选出测序数据中上调的EMT相关基因,并通过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分析对基因进行初步筛选,最后通过LASSO回归分析、风险森林模型进一步筛选与KDM5C敲除后表型高度相关的基因。结果·KDM5C敲除后786-O和Caki-1细胞较对照组细胞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迁移和侵袭表型(P=0.000)。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肾癌患者KDM5C突变会导致患者的预后情况变差(P=0.042)。RNA测序分析表明KDM5C敲除后可能通过影响黏附相关分子、上调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基因。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2组细胞在敲除KDM5C后β-caten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上调。最后将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分析中得到的10个上调EMT基因进行LASSO回归分析、风险森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KDM5C可能对PLAUR基因具有调控作用。结论·KDM5C在肾癌中突变可通过增强肿瘤迁移和侵袭促进肾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基化酶5c 肾透明细胞癌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B_6、烟酰胺的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冯国 《中国药事》 CAS 2013年第9期949-952,962,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酰胺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TMC18色谱柱,流动相:0.03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加入0.05%庚烷磺酸钠和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酰胺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TMC18色谱柱,流动相:0.03mol·L-1磷酸氢二铵溶液(加入0.05%庚烷磺酸钠和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3.0)-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7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酰胺分别在2.587-20.670μg(r=0.9999)、0.123-0.980μg(r=1.0000)、1.126-9.007μg(r=1.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0%(RSD=0.10%)、99.06%(RSD=0.28%)、99.67(RSD=0.31%)(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五维赖氨酸口服溶液中维生素C、维生素B6、烟酰胺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维口服溶液 维生素c 维生素B6 烟酰胺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中维生素C的含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荣玮 何晓艳 潘震宇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8期1588-1589,共2页
目的:建立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中维生素C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甲醇(98∶2),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44 nm。结... 目的:建立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中维生素C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elch Xtimate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甲醇(98∶2),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44 nm。结果:在7.59~121.44μg·m^(-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10%,RSD为0.9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复方赖氨酸颗粒维生素C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颗粒 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谭秋波 李恒 +5 位作者 郭宁 陈芳 王洪恩 张胜高 倪志军 周瑞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索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超敏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从遗传学角度为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证据.方法连续入选我院197例住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 目的探索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超敏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心功能的相关性,从遗传学角度为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客观证据.方法连续入选我院197例住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别检测NT-proBNP、Hs-CRP、Hcy及MTHFR C677T 基因,依照心功能等级分为心功能2级组、心功能3级组、心功能4级组;比较组间 NT-proBNP、Hs-CRP、Hcy水平及 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MTHFR C677T 基因为TT 型患者占总数的44.67%,CT型患者占总数的21.83%,TT 型 +CT型基因共占总数的 66.50%;CC型患者占总数的 33.5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心功能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t=5.962,P〈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MTHFR基因 677位点C(胞嘧啶核苷酸)更容易完全突变为T(胸腺嘧啶核苷酸);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与 Hcy、NT-proBNP、Hs-CRP 及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MTHFR C677T基因为 TT 型患者的心功能更差,NT-proBNP、Hs-CRP、Hcy水平更高.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分布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关性,同型半胱氨酸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新根 曾芳兰 吴梅香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4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FIA8000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52例冠心病患者和52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Y、CysC...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FIA8000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52例冠心病患者和52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与无心肌梗死组HCY、NT-proBNP水平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ysC含量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HCY、CysC及NTproBNP水平,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cHD) 同型半胱(HcY) 胱抑素c(cysc)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 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优化制备L-赖氨酸盐酸盐-13C6、15N2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静华 刘占峰 +1 位作者 杜晓宁 宋明鸣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6期418-424,I0003,共8页
采用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ZLD118(HS-、AECr)发酵制备稳定同位素双标记的L-赖氨酸盐酸盐-13C6、15N2。对菌种的发酵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制备高丰度稳定同位素13C、15N双标记L-赖氨... 采用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ZLD118(HS-、AECr)发酵制备稳定同位素双标记的L-赖氨酸盐酸盐-13C6、15N2。对菌种的发酵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制备高丰度稳定同位素13C、15N双标记L-赖氨酸,经离子交换树脂提纯、活性炭脱色精制后,产品的13C丰度达98.61%,15N丰度为98.15%,纯度为98.47%,产率为88.8%。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进一步用于放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13c、15N双标记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C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鑫众 孙倩倩 +1 位作者 王锦姝 刘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77-981,共5页
食管癌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转移潜能、强异质性和晚期治疗的耐药性等特点。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C(KDM4C)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表现为基因扩增和高表达,且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食管癌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转移潜能、强异质性和晚期治疗的耐药性等特点。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C(KDM4C)是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表现为基因扩增和高表达,且在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过程。本文主要对KDM4C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4c 食管癌 靶向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胡卫波 张雪珍 敖细红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9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相关血清指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及观察组中不同Killip心功能分级与血清hs-CRP、Hcy、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年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糖尿病史、吸烟饮酒、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LR、既往高血压病史、既往糖尿病史、吸烟饮酒、Gensini评分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中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Ⅳ级患者hs-CRP、Hcy、NT-proBNP水平高于Ⅰ级+Ⅱ级患者(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与hs-CRP、Hcy、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NLR、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Gensini评分均可作为预测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应给予重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其Killip心功能分级与hs-CRP、Hcy、NT-proBNP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hs-CRP、Hcy、NT-proBNP水平越高其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就越大,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超敏c反应蛋白 高同型半胱 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动态LS-SVM的L-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玉坤 王博 +1 位作者 黄永红 嵇小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存在的模型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动态LS-SVM的混合建模方法。首先,采用FCM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然后对每一类分别采用LS-SVM进行训练并建立子模型。对于带有新...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存在的模型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动态LS-SVM的混合建模方法。首先,采用FCM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然后对每一类分别采用LS-SVM进行训练并建立子模型。对于带有新信息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其对每一类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用隶属度最大的一类所对应的子模型进行动态学习,并更新子模型。将所提出的软测量建模方法用于对L-赖氨酸发酵过程关键生物量参数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软测量模型适应工况变化的能力,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模糊c均值聚类 动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烹饪过程中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贾寒冰 申明月 +2 位作者 谢俊华 刘玲玲 聂少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2-146,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检测中式菜肴糖醋排骨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的方法.样品用正己烷去脂肪,硼氢化钠还原,盐酸水解蛋白,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5 mmol/L的乙酸铵溶液和甲醇-水(80∶20,V/V)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4 μ Hydro-RP 80A色谱柱,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该方法检出限为1.40 μg/g,加标回收率为90.94%~105.26%,相对标准偏差为5.80%~15.46%.采用该分析方法对中式菜肴糖醋排骨加工过程中CML的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和加热时间以及糖和油脂的添加均可以显著影响糖醋排骨中CML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末端产物 羧甲基 糖醋排骨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 多重反应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 C 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18
作者 李瑞洁 李宝寅 +1 位作者 黎娜 秦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73-73,共2页
探讨 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 、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 C(CysC)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316 例,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 探讨 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 、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 C(CysC)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316 例,按照不同病变血管支数分组,检测血浆 NT-pro BNP、HCY 及 CysC 水平,并根据 Gensini 积分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同时选取275 例冠脉造影正常着为对照组。分析 NT-pro BNP、HCY 及 CysC 与冠状动脉病变病变支数及 Gensini 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 NT-pro BNP、HCY 水平高于对照组,CysC 水平低于对照组。在冠心病亚组分析中 NT-pro BNP、HCY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 Gensini 积分呈正相关,CysC 水平呈负相关。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患者 NT-pro BNP、Hcy 水平及 Gensini 评分逐渐增高,而 CysC 水平下降。NT-pro BNP、Hcy 及 CysC 检测对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N-末端脑钠肽(NT-pro BNP) 同型半胱(Hcy) 胱抑素 c(cysc) 冠脉病变冠心病(coronary he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图
19
作者 余升红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1-2,23,共3页
组蛋白N末端有多种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ADP-ribosylation,上述修饰酶以及选择性结合到位置特异性修饰组蛋白的染色质相关蛋白的发现揭示组蛋白末端修饰能明显扩大遗传密码的信息容量,另外它们显示还能为染色... 组蛋白N末端有多种翻译后修饰,包括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和ADP-ribosylation,上述修饰酶以及选择性结合到位置特异性修饰组蛋白的染色质相关蛋白的发现揭示组蛋白末端修饰能明显扩大遗传密码的信息容量,另外它们显示还能为染色质区域充当很好的检索工具,促进表观遗传控制以及染色体的功能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 甲基化 表观 遗传图 信息容量 遗传密码 末端修饰 相关蛋白 检索工具 遗传控制 染色质 N末端 乙酰化 泛素化 特异性 修饰酶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对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利斌 李仲影 +4 位作者 康剑锋 吴纯 范丽 李杏丽 曹晓凯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评价赖氨酸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C_6细胞株体外培养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基苯丙胺(2 mM、3 mM、4 mM)组、赖氨酸组、甲基苯丙胺+赖氨酸组。通过研究C6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 目的评价赖氨酸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C_6细胞株体外培养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甲基苯丙胺(2 mM、3 mM、4 mM)组、赖氨酸组、甲基苯丙胺+赖氨酸组。通过研究C6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的表达,以评价赖氨酸的作用。结果赖氨酸可以部分逆转甲基苯丙胺所致的C_6细胞形态的改变,显著提高CAT和GPx的活性,可以逆转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赖氨酸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的C_6细胞的神经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抑制氧化应激而不是通过活化GABA受体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c6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γ-基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