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效果对比
1
作者 温学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17-020,共4页
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行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钛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择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70例(2023.1~2024.3)进行研究,并分组,n=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锁定加压钛板治疗,并对两组观察指标... 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行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钛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择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70例(2023.1~2024.3)进行研究,并分组,n=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腕关节外固定支架、锁定加压钛板治疗,并对两组观察指标进行逐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恢复效果及术后影像学指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以锁定加压钛板治疗作用更加突出,对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并促进其康复意义重大,同时还有利于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钛板 桡骨远端c型骨折 恢复效果 影像学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王鑫 吴宏伟 +5 位作者 陶晶 唐永冬 秦秋 孙路 刘博 何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 目的探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20例)和对照组(采用单纯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20例)。记录两组术中骨折复位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6个月。术中观察组骨折断端均固定良好,对位对线满意,无桡侧骨块移位;对照组9例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11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桡侧骨块移位。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时间10~12周。末次随访时,两组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及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剖锁定钛板及桡侧阻挡钛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中骨折复位简单,同时能有效减少桡侧骨块移位,更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解剖锁定钛板 桡侧阻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手术创伤程度的影响
3
作者 任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d,A组的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醛固酮(ALD)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肘关节外旋、内旋、屈伸活动范围大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Mayo、Neer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能减小创伤,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ldhauer入路 鹰嘴截骨入路 复位 内固定 肱骨远端c型骨折 关节功能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疗效比较
4
作者 安敏 邓莹莹 +2 位作者 董志军 刘福尧 潘圆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8期35-38,共4页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AO-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6例股骨干AO-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髓内钉治疗股骨干AO-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接受髓内钉治疗的56例股骨干AO-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方式,实验组采用闭合复位方式,观察2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开始锻炼、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更短,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膝关节功能量表(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各维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干C型骨折治疗中,闭合与切开复位髓内钉均可促进骨折断端恢复,但相较之下,闭合复位术后并发症更少,恢复速度更快,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因此,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优先选择闭合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髓内钉固定 股骨干c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效果
5
作者 叶兴益 李丽丹 《交通医学》 2024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分析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经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 目的:分析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经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组行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伸肘肌力缺损值、肘关节活动度、复位质量、肘关节功能、患者健康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26.31±12.58)mL和(95.84±8.46)min,小于对照组的(179.53±16.42)mL和(137.59±12.2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伸肘肌力缺损值(10.31±1.34)%,低于对照组的(13.25±1.87)%,观察组肘关节屈伸、外旋、内旋活动度分别为(129.57±5.36)°、(90.54±4.48)°和(91.63±4.11)°,大于对照组的(118.64±4.25)°、(82.35±3.97)°和(84.58±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复位优良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运动、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疼痛感等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分别为(15.36±1.84)分、(7.95±0.90)分、(20.53±2.01)分和(30.21±2.87)分,高于对照组的(12.15±1.63)分、(6.48±0.83)分、(16.78±1.90)分和(26.9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健康质量SF-36量表生理职能[(76.31±4.24)分vs(68.96±3.85)分]、一般健康状况[(78.64±4.85)分vs(69.54±4.01)分]、生理机能[(79.53±3.46)分vs(70.76±2.84)分]、躯体疼痛[(79.58±3.63)分vs(71.36±3.25)分]、社会功能[(76.95±4.83)分vs(69.56±4.21)分]、情感职能[(78.65±3.67)分vs(71.33±3.25)分]、精力[(80.31±4.21)分vs(72.76±3.89)分]、精神健康[(82.49±4.87)分vs(73.53±4.12)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显著提高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提升健康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c型骨折 Schildhauer入路 复位内固定 交通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要新宇 乔路筱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传统组,每组39例.传统组采用超声引导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传统组,每组39例.传统组采用超声引导锁骨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对比2组患者的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不同神经支配区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传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48 h,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锁骨下肌间沟,超声引导喙突旁臂丛神经阻滞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上的应用能加快神经支配起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缓解患者的静息疼痛评分,提高总体麻醉阻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肌间沟 超声 喙突旁臂丛 神经阻滞 肱骨远端c型骨折
原文传递
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23
7
作者 朱新炜 李云恺 +2 位作者 左金良 高浩源 邱思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8-619,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1例,对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3例骨折未完全复位,行切开复位重新内固定...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21例,对骨折不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3例骨折未完全复位,行切开复位重新内固定并植骨;8例内固定螺钉拔出,行重新内固定并植骨;7例单纯骨缺损,行单纯植骨;2例显性感染,行清创冲洗并外固定;1例隐性感染,行清创冲洗抗感染治疗。结果:随访12~21个月,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个月,感染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最长。骨折愈合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71.4%,感染患者膝关节功能差。结论:股骨远端C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包括组织创伤严重、手术操作不当、感染、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或负重活动过早。针对骨折不愈合的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充分植骨对于治疗骨折不愈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锁定钢板 骨折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截骨应用AO双柱理论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忠荣 杨星华 +2 位作者 官正华 郭元 李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563-2564,共2页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并应用"双柱理论"双钢板固定治... 肱骨远端C型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形态结构,复位及固定比较困难,易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本院采用经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并应用"双柱理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58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鹰嘴截骨 肱骨远端 c型骨折 固定治疗 应用 肘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内骨折 严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u-Loc~?2桡骨远端掌侧骨板系统修复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群群 乔荣勤 +3 位作者 段瑞奇 胡年宏 李钊 邵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5-1030,共6页
背景:桡骨远端C型骨折为关节内的多块骨折,其治疗必须恢复关节外的各种角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的恢复在治疗桡骨远端过程中同样重要,目的:探讨使用Acu-Loc~?2桡骨远端掌侧骨板系统修复桡骨远端C型骨... 背景:桡骨远端C型骨折为关节内的多块骨折,其治疗必须恢复关节外的各种角度和关节面的连续性。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的恢复在治疗桡骨远端过程中同样重要,目的:探讨使用Acu-Loc~?2桡骨远端掌侧骨板系统修复桡骨远端C型骨折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的变化。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应用Acu-Loc~?2桡骨远端掌侧骨板系统修复11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前掌倾角为-31°至-4°,平均-12.45°;尺偏角6°-18°,平均11.18°;桡骨高度1.92-8.68 mm,平均5.28 mm。所有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半年复查X射线片。根据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标准前后位和侧位X射线片,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测量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5个月,X射线片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5周,没有发生感染及内固定失效。术后X射线检查10例关节面平整,1例稍差(<2 mm);(2)术后掌倾角8°-15°,平均11.5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尺偏角22°-27°,平均23.18°,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骨高度8.01-13 mm,平均11.03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1%;(4)结果表明,Acu-Loc~?2桡骨远端掌侧骨板系统可为桡骨远端C型骨折提供可靠固定及有效支撑,有效恢复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是修复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一种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内固定器 随访研究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内固定 Acu-Loc 2 V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青壮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5
10
作者 明新杰 明立功 +5 位作者 明新忠 明新广 明新武 张全金 郭永刚 陶锦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 :研究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8年以来 ,应用自行研制的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18例。结果 :经 3~ 17个月的随访 ,复位质量优良率达 89%。 1年后随访功能优良率达 94% ,平... 目的 :研究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有效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8年以来 ,应用自行研制的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18例。结果 :经 3~ 17个月的随访 ,复位质量优良率达 89%。 1年后随访功能优良率达 94% ,平均 4.8个月恢复。固定期间背侧固定针松动 1例 ,4个钉孔感染 ,去除外固定器经换药痊愈 ,1例正中神经于复位固定后即有所改善 ,2个月后随访恢复正常 ,骨折愈合时间 5~ 12周 ,平均 10周。结论 :该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各类型骨折是一种可靠的有效方法 ,非超关节固定 ,术后即可行腕关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青壮年 功能性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胜国 马兴明 +5 位作者 王文强 邵铁玲 温术民 宁志文 马小军 刘韶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8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解剖板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闭合性肱骨远端C型(AO Müller分型)骨折患者100例,其中,C1型28例,C2型46例,C3型26例,均采用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术后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定... 目的:探讨双侧解剖板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10年5月我院闭合性肱骨远端C型(AO Müller分型)骨折患者100例,其中,C1型28例,C2型46例,C3型26例,均采用双侧解剖板内固定,术后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100例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1个月,优45例,良44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89%,所有患者均无尺神经损伤并发症。结论:双侧解剖板固定肱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可靠,避免了尺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c型骨折 双侧解剖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环重建内固定治疗骨盆C型骨折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春晖 倪卫东 高仕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12-1613,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40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C型骨折,对前、后环严重损伤者行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复位固定重建骨盆环。结果:随访36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治疗骨盆C型骨折的疗效和方法。方法:40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C型骨折,对前、后环严重损伤者行前路、后路或联合入路复位固定重建骨盆环。结果:随访36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结论:骨盆C型骨折手术内固定,重建骨盆环方法恢复解剖关系,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环 c型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切开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C型骨折 被引量:34
13
作者 柯希煌 翟文亮 练克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解剖钢板 内固定治疗 c型骨折 有限切开 临床疗效 高能量损伤 软组织损伤 骨延迟愈合 操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股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4
作者 骆松 戴闽 +3 位作者 张斌 戴江华 聂涛 邱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6-378,383,共4页
目的为改良股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防腐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大腿下段前外侧的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采用改良前外侧手术入路,测量该入路相关的神经、血管走行特点。结果改良股前外侧入路可... 目的为改良股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防腐成人下肢标本12例,解剖观察大腿下段前外侧的主要肌肉、韧带的分布;采用改良前外侧手术入路,测量该入路相关的神经、血管走行特点。结果改良股前外侧入路可充分显露股骨远端,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不损伤髂胫束并减少了对股四头肌的损伤,有效地保护了伸膝装置。结论改良股前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安全,损伤较小,暴露充分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c型骨折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骨远端C型骨折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迎春 杨忠义 +4 位作者 华力勇 李杰 苟琦 马涛 徐盈舒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92例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尺偏角、掌...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192例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个月的尺偏角、掌倾角与桡骨高度、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优良率。结果:术后2个月两组尺偏角、掌倾角与桡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6±1.6)d、(3.4±0.6)个月,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4%,对照组为12.6%(P>0.05)。观察组术后1年腕关节优良率83.3%,对照组为87.5%(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近期腕关节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钢板内固定相当,同时骨折愈合快,住院时间缩短,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老年 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强 董新利 郑加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91-3492,共2页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24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13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5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1例。根据AO分型:C1型9例,C2型1... 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掌侧入路T形锁定钢板联合克氏针治疗24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13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5岁。闭合骨折23例,开放骨折1例。根据AO分型:C1型9例,C2型10例,C3型5例。摄腕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检查及腕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均确定符合本资料标准。术前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锁定钢板 克氏针 老年 治疗 T形 三维重建cT检查 平均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刘军 徐荣明 +4 位作者 朱文杰 冯建翔 阮永平 王邦荣 景灵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9期588-589,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1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32例,所有患者均运用骨牵引,尽量术前调整达到膝关节面解剖复位.术中经皮插入双钢板固定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结...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1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32例,所有患者均运用骨牵引,尽量术前调整达到膝关节面解剖复位.术中经皮插入双钢板固定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3.5周.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10°,优良率达87.5%.结论正确处理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合并的软组织损伤,术前经常调节骨牵引的重量和方向,运用经皮微创技术的双钢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处理膝关节周围'C'型骨折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双钢板 骨折 治疗 膝关节周围 c型骨折 治疗策略 平均愈合时间 早期功能锻炼 双钢板固定 随访时间 2004年 200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谭建文 王鹂翎 +2 位作者 罗昭 钟婕 黄文欢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采取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21例临床病例。术后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等指标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1月采取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21例临床病例。术后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患者术后1a内对其进行随访,统计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时间60~200min,平均95min。术后进行骨折X线分析,所有患者的骨折对位对线均良好。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为3~9个月,无不愈合。按Kolmenn评价标准,其中优(>85分)为13例,良(>75分)5例,中(>60分)2例,差(<60分)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骨折愈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创面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鹤 郭宗科 +2 位作者 韩兵 熊猛 严婷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携带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主干血管受损的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的创面,以最大程度降低肢体受损程度,避免截肢。方法: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例患者,均因高能量创伤致小腿中下段胫腓骨开放性骨... 目的:探索应用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携带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主干血管受损的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的创面,以最大程度降低肢体受损程度,避免截肢。方法: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例患者,均因高能量创伤致小腿中下段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发血管损伤、皮肤、肌群坏死,胫骨外露。一期清除坏死组织后,使用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保护外露的骨骼、肌腱;二期采用切取背阔肌肌皮瓣借由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桥接至患侧,填塞肌肉坏死产生的创腔,覆盖骨外露,修复创面。双足跟使用斯氏针对穿固定,防止下肢活动造成皮瓣损伤。4周后为断蒂进行血管蒂阻断训练,6-8周后手术断蒂。结果:6例桥式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愈合过程顺利,无血管危象、血肿、感染征象。肌皮瓣外观丰满,质地均匀。术后随访6-9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足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的湿性保护和引流、抑菌等作用充分保护了创面外露组织;健侧胫后血管皮瓣蒂瓦合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对于修复小腿中下1/3严重的血管、肌肉、皮肤损伤,效果明显。二者结合应用可使小腿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降低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瓦合 游离背阔肌肌皮瓣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GUSTILO c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C型骨折行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差异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国志 陆晓涛 邓永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0例为本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行外固定支架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0例为本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观察组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统计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在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评价2组手术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并且对2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对2组患者术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进行影像学测量比较。采用Gartland-Werly腕关节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恢复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进行及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8.91±8.37)min、(69.35±11.82)mL、(6.21±1.23)d、(47.12±11.35)d,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54.42±9.85)min、(95.07±17.64)mL、(11.08±2.36)d、(68.30±14.0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22%(10/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第12个月随访观察时,观察组患者影像学检查测量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分别为(10.13±1.48)°、(20.11±2.09)°、(10.03±1.87)mm,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0.67±1.59)°、(20.59±2.31)°、(9.86±1.9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在术后6个月、 12个月Gartland-Werly腕关节评分为(6.21±1.98)分、(2.71±0.95)分,高于对照组相应评分(4.06±1.54)分、(2.23±0.6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均能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创伤性更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锁定加压钢板短期疗效明显,对于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无法用钢板内固定时,外固定支架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