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
1
作者
韩帅
吴中海
+4 位作者
王世锋
高扬
张圣听
陆诗铭
张铭杲
《地质力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98-313,共16页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怒带西段的布木错断裂系包括北东向布木错断裂和北西向纳屋错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这两条断裂在第四纪晚期的构造特征和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结果显示,两条断裂自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明显,并且近期都经历过一次大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据此推测班怒带西段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的最新活动强度接近,羌塘地块南部边界现今变形可能受控于两组断裂的共同影响,并已延伸至块体内部。以上发现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受中—下地壳流的驱动作用,通过走滑断层和正断层持续向北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怒江缝合带
布木错断裂
纳屋错断裂
共轭走滑
地表破裂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
1
作者
韩帅
吴中海
王世锋
高扬
张圣听
陆诗铭
张铭杲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98-313,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2259)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央财政科研项目结余经费新开项目(所科研5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44)。
文摘
班公-怒江缝合带(班怒带)是青藏高原内部羌塘地块与拉萨地块之间的重要边界,研究该边界带上共轭走滑断裂第四纪晚期的几何结构与变形特性对于理解高原内部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下形成的空间差异响应和构造模型具有重要意义。位于班怒带西段的布木错断裂系包括北东向布木错断裂和北西向纳屋错断裂,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明确了这两条断裂在第四纪晚期的构造特征和最新的地表变形特征。结果显示,两条断裂自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特征明显,并且近期都经历过一次大地震,产生了地表破裂。据此推测班怒带西段北西、北东两组断裂的最新活动强度接近,羌塘地块南部边界现今变形可能受控于两组断裂的共同影响,并已延伸至块体内部。以上发现进一步证明,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受中—下地壳流的驱动作用,通过走滑断层和正断层持续向北扩展。
关键词
班公-怒江缝合带
布木错断裂
纳屋错断裂
共轭走滑
地表破裂
青藏高原
Keywords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bue co fault
Lamu
co
fault
co
njugate strike-slip
co
-seismic surface rupture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
P597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9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羌塘地块中西部布木错走滑断裂系的第四纪晚期地表变形特征与构造意义
韩帅
吴中海
王世锋
高扬
张圣听
陆诗铭
张铭杲
《地质力学学报》
20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