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electrical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of electrode with water mist containing MC additives 被引量:3
1
作者 FANG Yudong LIU Jianghong +2 位作者 LIAO Guangxuan XU Qiang ZHOU Xiaom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3期2783-2788,共6页
Water mis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candidates for halon replacement used in electrical environment fire protec-tion. Water mist additives may greatly enhance fire suppres-sion effectiveness. In electrical environment,... Water mis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candidates for halon replacement used in electrical environment fire protec-tion. Water mist additives may greatly enhance fire suppres-sion effectiveness. In electrical environment, electrical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ol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In this study the variation 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and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C additives were investigated by electrode discharging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electrical 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was impacted obviously by the conductive metal ions and insulated fluorocarbon surfactants in MC additives. The attenuation percentages of E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ases were described, thus providing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use of water mist and MC additives in electrical fire sup-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电环境灭火 电极 水雾 MC添加剂 电击穿磁场强度 卤代烷灭火剂替代品
原文传递
Measurement of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for Vegetation and Hydrocarbon Flames 被引量:3
2
作者 Kago Ernest Maabong Kgakgamatso Mphale +1 位作者 Douglas Letsholathebe Samuel Chimidza 《Journal of Electromagne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8年第3期53-66,共14页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fire-induced power disruptions are observed in several countries every year. The faults are normally phase-to-phase short circuiting or conductor-to-ground discharges at mid-span region of the ...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fire-induced power disruptions are observed in several countries every year. The faults are normally phase-to-phase short circuiting or conductor-to-ground discharges at mid-span region of the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system. In any case, the wildfire plumes provide a conductive path.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s due to intense heat in combustion zone of the fire which creates ion and electrons from flame inherent particulates. Increase in the i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fire plum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measure dielectric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for vegetation and hydrocarbon flames. 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needed for validation of simulation scheme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evaluation of power grid systems reliability under extreme wildfire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hydrocarbon and vegetation fuels were ignited in a cylindrically shaped steel burner which was fitted with type-K thermocouples to measure flame temperature. The fuels consisted of dried weeping wattle (Peltophorum africanum) litter, butane gas and candle wax. Two pinned copper electrodes supported by retort stands were mounted to the burner and energized to a high voltage. This generated a strong electric field sufficient to initiate dielectric breakdown in the flames.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Ecrit) obtained from the experiment decreased from 10.5 to 6.9 kV/cm for the flames with temperature range of 1003 to 1410 K,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High Voltage FLASHOVER Flame Conductivity WEAKLY Ionized Plasma Thermal IONIZATION breakdown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_(2)O_(3)/XLPE接地线绝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3
作者 郭兴源 陈晓彬 +3 位作者 林旭毅 姚迪吉 林弘 黄毓琦 《塑料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采用熔盐法制备α-Al_(2)O_(3),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α-Al_(2)O_(3)进行表面改性,得到KH-α-Al_(2)O_(3)。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不同的α-Al_(2)O_(3)为添加剂,制备α-Al_(2)O_(3)/XLPE和KH-α-Al_(2)... 采用熔盐法制备α-Al_(2)O_(3),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对α-Al_(2)O_(3)进行表面改性,得到KH-α-Al_(2)O_(3)。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不同的α-Al_(2)O_(3)为添加剂,制备α-Al_(2)O_(3)/XLPE和KH-α-Al_(2)O_(3)/XLPE接地线绝缘材料。对α-Al_(2)O_(3)和KH-α-Al_(2)O_(3)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以及基团进行分析,考察不同α-Al_(2)O_(3)含量对α-Al_(2)O_(3)/XLPE接地线绝缘材料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盐法制备的α-Al_(2)O_(3)是具有六方结构、结晶度高、直径5~10μm的不规则圆片,KH550的改性不会造成α-Al_(2)O_(3)结晶度的变化。KH-α-Al_(2)O_(3)在KH-α-Al_(2)O_(3)/XLPE接地线绝缘材料中沿材料厚度方向排列,且分散更为均匀,有利于抑制电荷在基体中的传输。KH-α-Al_(2)O_(3)有利于提高XLPE的直流击穿场强和直流电导率。当KH-α-Al_(2)O_(3)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KH-α-Al_(2)O_(3)/XLPE的直流击穿场强达到320 k V/mm,电导率为1.043×10^(-13)S/m。KH-α-Al_(2)O_(3)的引入使XLPE基体和KH-α-Al_(2)O_(3)之间的界面产生一定数量的陷阱,有效实现了对注入电荷的抑制。KH-α-Al_(2)O_(3)可以明显降低XLPE的热失重速率,提高KH-α-Al_(2)O_(3)/XLPE接地线绝缘材料热稳定性。当KH-α-Al_(2)O_(3)的质量分数达到1.5%时,分解温度升高至475.44℃,90℃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从0.390 W/(m·K)增加到0.545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_(2)O_(3)/XLPE 接地线 绝缘材料 击穿场强 空间电荷
原文传递
TiO_(2)@SiO_(2)与蒙脱土纳米材料协同提升聚丙烯薄膜绝缘性能研究
4
作者 谢军 刘麒 +2 位作者 李霖 刘子谦 谢庆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82-2294,共13页
为提高聚丙烯(PP)薄膜的绝缘性能,该文制备了一种多维度结合的纳米填料,通过烧结方法,使球形纳米颗粒(TiO_(2)@SiO_(2))与片状蒙脱土(MMT)结合。在聚丙烯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该纳米颗粒,研究了聚丙烯薄膜的击穿性能,确定最佳填充比例,... 为提高聚丙烯(PP)薄膜的绝缘性能,该文制备了一种多维度结合的纳米填料,通过烧结方法,使球形纳米颗粒(TiO_(2)@SiO_(2))与片状蒙脱土(MMT)结合。在聚丙烯中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该纳米颗粒,研究了聚丙烯薄膜的击穿性能,确定最佳填充比例,并分析其性能提高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二维MMT引入了新的界面,提高了PP薄膜的熔融温度和结晶度,使晶体结构更加完善;TiO_(2)@SiO_(2)纳米颗粒引入了更多陷阱,改善了二维MMT的分散性,提高了PP薄膜的介电性能。击穿结果表明,掺杂该纳米填料的PP薄膜绝缘性能显著提高,在1.0%填充比例下的绝缘性能最佳。在25℃下,复合薄膜(PP/MMT@T@S)的直流击穿强度提升34.5%;在50℃和75℃下,分别提升33.51%和31.96%。此外,采用相场模拟方法解释了两种维度材料在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机理,TiO_(2)@SiO_(2)的修饰使原本概率阻挡的MMT变为定向阻挡。该文研究可为提升复合材料绝缘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薄膜 纳米复合材料 烧结 击穿强度 相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环氧胶粘剂在变电设备应用中抗老化运维探究
5
作者 王巍 李智威 +2 位作者 张赵阳 许汉平 孙利平 《粘接》 2025年第3期32-35,共4页
为提高运维能力,有效地降低环氧树脂胶粘剂在变电设备应用过程中的温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不同粒径比的Al2O3高导热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热导率测试、击穿场强测试、介电常数测试,研究Al2O3填料的粒径对环氧树脂胶粘剂导热性能... 为提高运维能力,有效地降低环氧树脂胶粘剂在变电设备应用过程中的温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对不同粒径比的Al2O3高导热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热导率测试、击穿场强测试、介电常数测试,研究Al2O3填料的粒径对环氧树脂胶粘剂导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配比的大、中、小粒径Al2O3填料能够显著提升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热导率,其中第8种配方的复合胶粘剂展现出最高的热导率,有效减少了热传导路径上的界面热阻。同时,第7种配方在保证高导热性的基础上,优化了击穿场强至32.37 kV/mm,有利于提高变电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安全性。此外,研究发现第3种粒径比填料体系的复合胶粘剂展现出最优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AL2O3 击穿场强 电力设备 抗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脉冲大气击穿临界场强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浩 黄诺慈 +3 位作者 刘星辰 郑强林 鲍向阳 闫二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226,共5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击穿时的延迟脉冲数,发现其与种子电子、脉冲击穿概率以及微波场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微波场强可通过作用于种子电子间接影响脉冲击穿概率和延迟脉冲数,由此提出利...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击穿时的延迟脉冲数,发现其与种子电子、脉冲击穿概率以及微波场强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微波场强可通过作用于种子电子间接影响脉冲击穿概率和延迟脉冲数,由此提出利用延迟脉冲数估计微波击穿临界场强的方法,并定义在脉冲击穿概率大于一定值时的微波临界场强作为击穿阈值。推导了脉冲击穿概率的估计公式,并对估计量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随后利用S波段微波大气击穿模拟装置开展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重复频率微波脉冲击穿延迟脉冲数仅与种子电子产生率和脉宽成反比,能用于估计脉冲击穿概率,进而给出击穿临界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击穿 临界场强 击穿概率 估计 延迟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湿度对空气隙绝缘特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苏梦函 安韵竹 +3 位作者 赵文龙 胡元潮 李海涛 黄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力设备外绝缘性能,为了研究空气放电的物理特性,文中基于Boltzmann方程研究空气中电子与分子碰撞的微观过程,计算分析气压、湿度对空气隙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为300 K,气压为1.0 atm(1 at... 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力设备外绝缘性能,为了研究空气放电的物理特性,文中基于Boltzmann方程研究空气中电子与分子碰撞的微观过程,计算分析气压、湿度对空气隙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为300 K,气压为1.0 atm(1 atm=101 kPa)时,空气相对湿度的升高会改变电子能量分布函数和电子输运参数。相对湿度每升高30%,电子平均能量下降约0.2 eV,约化电子迁移率下降约0.25×10^(23)(V∙m∙s)^(-1),约化电子扩散系数下降约0.2×10^(24)(m∙s)^(-1),空气相对湿度从0%升高到30%,临界击穿场强升高486 V/cm,空气相对湿度从30%升高到60%,临界击穿场强升高729 V/cm,空气隙绝缘性能增强;温度为300 K,相对湿度为0%时,气压每升高0.2 atm,临界击穿场强升高约6 kV/cm,空气隙绝缘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度 气压 玻尔兹曼方程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临界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态C_(5)F_(10)O/CO_(2)混合气体电击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兆轩 林莘 +1 位作者 徐建源 李磊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6,23,共8页
热态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是评估高压断路器弧后电击穿特性的基础数据,文中研究了C_(5)F_(10)O/CO_(2)混合气体在C_(5)F_(10)O混合比例k=0~10%、压强0.1~2.0 MPa、温度300~4 000 K范围内的临界击穿场强。基于质量作用定律数学模型,得到不... 热态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是评估高压断路器弧后电击穿特性的基础数据,文中研究了C_(5)F_(10)O/CO_(2)混合气体在C_(5)F_(10)O混合比例k=0~10%、压强0.1~2.0 MPa、温度300~4 000 K范围内的临界击穿场强。基于质量作用定律数学模型,得到不同温度下混合气体的平衡组分,采用两项近似方法求解玻尔兹曼方程,分析混合气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折合电离和吸附系数,获得混合气体的临界折合击穿场强和临界击穿场强。结果表明:0.6 MPa下,温度低于3 000 K时,随着温度降低,k=0~10%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逐渐低于SF_(6);在温度高于3 000 K时,混合气体的临界击穿场强为SF_(6)的1.2倍以上,具有较强的绝缘能力。研究结果可为C_(5)F_(10)O/CO_(2)混合气体高压断路器弧后电击穿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F_(10)O/CO_(2)混合气体 SF_(6)替代气体 电击穿特性 临界击穿场强 粒子组分 玻尔兹曼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纤维含量对间位芳纶纸性能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机理分析
9
作者 范晓舟 杨瑞 +2 位作者 樊思迪 刘云鹏 律方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921-6931,共11页
为研究短切纤维含量对间位芳纶纸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机理,该文制备了不同短切纤维含量的对间位芳纶纸样品,测试了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击穿强度、体电导率和电荷陷阱特性,将不同纤维含量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结... 为研究短切纤维含量对间位芳纶纸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机理,该文制备了不同短切纤维含量的对间位芳纶纸样品,测试了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击穿强度、体电导率和电荷陷阱特性,将不同纤维含量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场击穿模拟和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了其构效关系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短切纤维含量的增加,间位芳纶纸的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在短切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达到最佳,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到31.9MPa和2.39GPa;其击穿强度在引入少量短切纤维时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在短切纤维质量分数达到30%时,短切纤维形成了一种“层状交联”结构,增强了其对载流子迁移的阻碍作用,其击穿强度高于纯浆粕纸,达到180.9 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击穿强度 拉伸强度 相场模拟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包覆层对BaTiO_(3)@SiO_(2)复合陶瓷微观结构和储能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刘嘉辰 吴佳伟 +4 位作者 刘跃明 同阳 马江微 雍辉 胡季帆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53-6159,共7页
为了获得高击穿场强和高能量密度的复合陶瓷材料储能电容器,其难点之一是研究应用于复合陶瓷材料的纳米颗粒的界面和边界层的影响。对表面包覆了不同厚度SiO_(2)的不同尺寸的BaTiO_(3)纳米颗粒经烧结得到的BaTiO_(3)@SiO_(2)复合陶瓷材... 为了获得高击穿场强和高能量密度的复合陶瓷材料储能电容器,其难点之一是研究应用于复合陶瓷材料的纳米颗粒的界面和边界层的影响。对表面包覆了不同厚度SiO_(2)的不同尺寸的BaTiO_(3)纳米颗粒经烧结得到的BaTiO_(3)@SiO_(2)复合陶瓷材料进行微观表征与储能性能对比研究。研究发现,采用SiO_(2)包覆BaTiO_(3)颗粒烧结的方法提高了陶瓷材料的击穿强度和放电能量密度。减小BaTiO_(3)纳米颗粒的尺寸使BaTiO_(3)与SiO_(2)的界面大量增加,这影响了新相的形成并且使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使用较大填料颗粒的BaTiO_(3)@SiO_(2)复合陶瓷材料比使用极细填料颗粒的BaTiO_(3)@SiO_(2)复合陶瓷材料具有更致密的金相组织,更高的击穿场强和更高的放电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表面包覆 击穿场强 能量密度 纳米颗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冻融土电阻率及击穿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禹贤虎 李景龙 赵文彬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我国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存在大量冻融土与雷暴共存区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接地性能。首先,分析了冻融土的导电机理,构建了冻融土的导电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冻融土电阻率与电击穿特性试验平台;最后,对我国4种冻土区典型土... 我国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存在大量冻融土与雷暴共存区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接地性能。首先,分析了冻融土的导电机理,构建了冻融土的导电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冻融土电阻率与电击穿特性试验平台;最后,对我国4种冻土区典型土壤和细砂进行试验,测量土壤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随水热条件变化数据,并分析变化产生的本质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对冻融土电阻率和临界击穿场强的影响可分为冻土段、冻融土混合段和融土段;电阻率ρ和临界击穿场强Ec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只在冻融土混合段发生跳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 土壤电阻率 临界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老化对纳米复合PI薄膜介电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良 张舒萌 +1 位作者 陈亦杰 刘道生 《湖南电力》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高温超导非晶合金变压器作为低温运行设备具有节能降耗的功能。选择耐低温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为高温超导非晶合金变压器主绝缘材料,改进PI薄膜的制备工艺,搭建电晕老化系统,对PI薄膜进行电晕老化预处理。对经电晕老化预处理后的薄膜的... 高温超导非晶合金变压器作为低温运行设备具有节能降耗的功能。选择耐低温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为高温超导非晶合金变压器主绝缘材料,改进PI薄膜的制备工艺,搭建电晕老化系统,对PI薄膜进行电晕老化预处理。对经电晕老化预处理后的薄膜的介电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液氮环境中电晕老化薄膜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要低于常温环境,在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5%时纳米粒子填充PI薄膜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小于处理前薄膜的质损耗角正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电晕老化 PI薄膜 液氮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复合材料介电击穿的相场模拟
13
作者 王子荷 米璋 王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8-1439,共12页
以铁电聚合物为基体和铁电陶瓷为填充物的铁电复合材料,克服了单相铁电材料大极化强度与高击穿强度二者不可兼得的关系,表现出优异的压电、储能等多场耦合性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铁电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和电场集中会引发材料... 以铁电聚合物为基体和铁电陶瓷为填充物的铁电复合材料,克服了单相铁电材料大极化强度与高击穿强度二者不可兼得的关系,表现出优异的压电、储能等多场耦合性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铁电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和电场集中会引发材料的力电耦合失效,其中介电击穿是铁电复合材料的主要失效方式之一.因此,理解陶瓷填充物对铁电复合材料介电击穿性能的影响,对其在高性能能量转换与存储器件中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文针对铁电复合材料的多场耦合失效问题,构建包含极化、应变和击穿序参量的相场模型,研究了铁电复合材料在电载荷作用下的介电击穿行为.相场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陶瓷填充物颗粒尺寸的增大,电击穿路径会避开陶瓷颗粒,同时材料内部的最大电场会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会越来越低.此外,模拟结果还发现介电击穿强度与填充物颗粒尺寸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该文研究结果为铁电复合材料介电击穿强度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模型 介电击穿 铁电复合材料 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电缆用绝缘聚丙烯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勃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综述了高压直流电缆用绝缘聚丙烯(PP)采用物理共混及化学改性时其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机械拉伸会导致PP电荷积聚;接枝改性,添加抗氧剂、多环化合物、偶联剂改性及与其他高分子共混改性等均能有效抑制空间电荷,提... 综述了高压直流电缆用绝缘聚丙烯(PP)采用物理共混及化学改性时其结构、力学性能、电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机械拉伸会导致PP电荷积聚;接枝改性,添加抗氧剂、多环化合物、偶联剂改性及与其他高分子共混改性等均能有效抑制空间电荷,提高体积电阻率和直流击穿场强;添加无机氧化物纳米材料对PP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结晶温度、延展性、空间电荷行为和击穿场强有显著影响;无规共聚PP具有相对较好的热性能及显著高于交联聚乙烯(XLPE)的断裂伸长率和击穿场强,且其空间电荷行为远优于嵌段PP和XL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缆 聚丙烯 空间电荷集聚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黏接对软电介质薄膜临界击穿场强影响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邵一哲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软电介质薄膜因模量低、可大变形、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和电子系统中。但由于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通常需要在较高的电场环境下服役。在高电场环境下,软电介质薄膜易产生失稳和电击穿破坏,影响着材料的应用范围和稳定性。本... 软电介质薄膜因模量低、可大变形、适应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和电子系统中。但由于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通常需要在较高的电场环境下服役。在高电场环境下,软电介质薄膜易产生失稳和电击穿破坏,影响着材料的应用范围和稳定性。本研究针对电极对软电介质薄膜有无约束两种情况对此类器件的稳定性展开了研究:首先定量描述了电极对电介质无约束时,电压加卸载过程中失稳形貌的演化规律;其次讨论了例如氯化锂水凝胶等软电极对薄膜力电失稳的抑制,并利用化学黏接的方式增强水凝胶电极对电介质薄膜的约束,提升了电介质薄膜的临界击穿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电介质薄膜 表面失稳 界面黏接 电场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下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研究
16
作者 党宁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6期530-536,共7页
采用Boltzmann方程分析法计算求得不同配比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的放电参数,进一步获得他们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并试验研究0.1 MPa、均匀电场下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的工频... 采用Boltzmann方程分析法计算求得不同配比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的放电参数,进一步获得他们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并试验研究0.1 MPa、均匀电场下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特性。结果表明,SF_(6)/CO_(2)/N_(2)和CF_(3)I/CO_(2)/N_(2)混合气体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和工频击穿电压均随着CO_(2)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同配比的SF_(6)/CO_(2)/N_(2)混合气体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和工频击穿电压均始终高于CF_(3)I混合气体,但随着混合气体中CO_(2)含量的增加,二者的差距不断减小。通过对比发现,由Boltzmann方程解析法获得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与由工频击穿电压折算获得的折合临界击穿场强在变化趋势是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 CF_(3)I 混合气体 放电参数 击穿电压 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浓度和表面处理对MgO/PP击穿和介电谱的影响
17
作者 操卫康 徐欣 郑勇 《电工电气》 2024年第10期61-66,共6页
为研究聚丙烯(PP)的绝缘特性,将经过表面处理和未经过表面处理的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氧化镁(MgO)加入PP中,组成纳米MgO/PP复合材料。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分别进行交流击穿实验和介电谱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观察到,纳米... 为研究聚丙烯(PP)的绝缘特性,将经过表面处理和未经过表面处理的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氧化镁(MgO)加入PP中,组成纳米MgO/PP复合材料。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对其分别进行交流击穿实验和介电谱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实验观察到,纳米MgO在PP基体中分散均匀,未经表面处理的粒子出现部分团聚现象;击穿实验表明,在研究范围内,纳米MgO的添加能提高MgO/PP复合材料的交流击穿场强,且击穿场强随着所填充纳米Mg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纳米颗粒的表面处理过程也能提升相应组分的击穿场强;常温下的宽频介电谱实验显示,纳米填充物的加入能降低相对介电常数,其中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MgO/PP复合材料降低幅度更大;介电温谱图显示,在较低温度(<60℃)下,PP和纳米MgO/PP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会随温度上升呈而增加,同时纳米MgO/PP相对介电常数低于纯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MgO 绝缘特性 介电常数 交流击穿场强 宽频介电谱 介电温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 被引量:24
18
作者 廖瑞金 吕程 +2 位作者 吴伟强 刘团 柳海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32-1939,共8页
为了研究纳米TiO2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试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TiO2的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纳米TiO2质量百分比内,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如在质量分数... 为了研究纳米TiO2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试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TiO2的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纳米TiO2质量百分比内,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如在质量分数为3%时,工频击穿场强提高了20.83%。在3%的添加量内绝缘纸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电导率都随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纳米TiO2引起的绝缘纸工频击穿特性和介电性能的相关变化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的纳米TiO2能够与纤维素与绝缘油之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它们的接触界面可能成为了能够捕获电子的陷阱,这些陷阱能有效地减小电子的平均自由程,遏制自由电子的能量积聚、减小了有效电子的产生几率、提高了油浸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纳米TiO2对纤维表面极性基团的束缚作用使绝缘纸的介电性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纳米TIO2 工频击穿场强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电导率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垛火导致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尤飞 陈海翔 +3 位作者 张林鹤 张云 周建军 朱霁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92-197,共6页
为确定山火作用下高压输电线路间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及机制,利用模拟实验研究了工频高压作用下单股、双分裂和四分裂模拟导线与地之间间隙在木垛火作用下的击穿特性,并与空气中间隙的击穿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木垛火焰可显著降... 为确定山火作用下高压输电线路间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及机制,利用模拟实验研究了工频高压作用下单股、双分裂和四分裂模拟导线与地之间间隙在木垛火作用下的击穿特性,并与空气中间隙的击穿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木垛火焰可显著降低高压导线的平均击穿场强。高压导线在木垛火稳定燃烧期火焰作用下和在熄灭阶段火羽流作用下的平均击穿场强与空气中相应值的比值分别为27.3%~33.5%和39.4%~48.4%(实验值),均分别低于根据木垛火高温影响平均击穿场强公式计算所得稳定火焰中和熄灭火焰中的相应比值,即37.4%和49.8%(计算值)。这表明木垛火击穿实验中火焰的高温效应是降低平均击穿场强的主要原因,而火焰的电离作用相对次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闸 空气间隙 高压输电线路 木垛火 平均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改性变压器绝缘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廖瑞金 吕程 +2 位作者 吴伟强 梁宁川 杨丽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Al2O3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实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l2O3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质量分数内纳米Al2O3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质量分数为1... 为了研究纳米Al2O3改性绝缘纸的绝缘性能,实验室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Al2O3绝缘纸手抄片,并对真空浸油后的绝缘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质量分数内纳米Al2O3改性后的绝缘纸的工频击穿场强得到较大的提高,在质量分数为1%时,工频击穿场强提高了12.75%,绝缘纸的抗张强度增加了14.13%;在1%的添加量内绝缘纸的介电常数、介电损耗都随纳米Al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纸 纳米 AL2O3 工频击穿场强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NANO-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