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volatile oil from Chuanxiong(Chuanxiong Rhizoma)-Suhexiang(Styrax)-Bingpian(Borneolum)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myocardial damage in rats 被引量:6
1
作者 LEI Zhiqiang WANG Chaoping +3 位作者 Abid Naeem YIN Ning CAO Meifang LUO Jing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1年第3期202-213,共1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Chuanxiong(Chuanxiong Rhizoma)-Suhexiang(Styrax)-Bingpian(Borneolu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S-B volatile oil)i...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Chuanxiong(Chuanxiong Rhizoma)-Suhexiang(Styrax)-Bingpian(Borneolu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C-S-B volatile oil)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to detect its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rat myocardial damage.Metho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s from Chuanxiong(Chuanxiong Rhizoma),Suhexiang(Styrax),and Bingpian(Borneolum),and the targets of the thre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found predicted and screened using the PharmMapper server,and Gene Cards and Coo LGe N databases.The STRING database and Cytoscape software were used to draw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RStudio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Gene Ont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ome and Genome(KEGG)pathways,and Cytoscape software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component-target-pathwaydisease network.The rat model of myocardial injury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 large dose of isoprenaline hydrochloride.After continuous intervention with C-S-B volatile oil for 14 d,the ejection fraction(EF)and short axis shortening rate(FS)of the left ventricle were detected.The indices of myocardial damage were detected after hematoxylin-eosin(HE)staining.Results Fifteen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from the C-S-B formula were identified.There are 470 targets of these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and 401 angina-related genes.There are 28 core targets,including CHRM4,ADRA1 A,FGFR1,CHRM2,CYP2 A6,CHRM5,CHRM1,CHRM3,HDAC2,and MPO,etc..The results of the KEGG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S-B formula probably interferes with the following pathways: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calcium signaling,cytochrome P450 metabolism of heteropoietin,among others.The results of anim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S-B formula essential oil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ollowing myocardial indices in rats with myocardial injury:EF,FS,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IDs),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IDd),and stroke volume(SV),and all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in the C-S-B formula in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was analyzed using multi-component,multi-target and multi-pathway systems,whi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vealing its mechanism of action.Animal experi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 volatile oil of the C-S-B formula can improve EF,FS,and other indices of myocardial damage in a rat model,thus relieving myocardial damage caused by heart hyperactivity,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and protecting against myocardial dam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anxiong(Chuanxiong Rhizoma) Suhexiang(Styrax) bingpian(borneolum) Volatile oil Angina pectori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Network pharmacology Myocardial injury Ra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 study of topical bingpian-induced analgesia
2
作者 Jin-sheng HU Dan ZHANG +6 位作者 De-yuan SU Wei XU Qi JIA Zhi-chun XU Jian YANG Jian-ru XIAO Shu W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1-251,共1页
OBJECTIVE Bingpian is an almost pure chemical with a chemical composition of(+)-borneol and has been historically used as a topical analges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illennia.However,the clinical efficacy... OBJECTIVE Bingpian is an almost pure chemical with a chemical composition of(+)-borneol and has been historically used as a topical analgesic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millennia.However,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opical bingpian lacks stringent evidence-based clinical studies and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unclear.This study verified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f topical bingpian in humans,and elucidated the underling mechanisms in animal models of pain.METHODS The analgesic efficacy of topical bingpian was examined in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at the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Capsaicin,formalin,CFA or thermal caused pain/hyperalgesia were established in different mouse models,and bingpian-induced analgesia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studied in these models.The molecular targets of bingpian were examined by calcium imaging,patch-clamp recording and enzymatic activity assay in mouse sensory neurons or transfected HEK 293 cells.RESULTS(1)Topical application of bingpian leads to significantly greater pain relief than placebo does in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involving 122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ain.(2)TRPM8 channel is the most sensitive molecular target of bingpian and mediates topical bingpian-induced analgesia in mice.(3)A downstream glutamatergic mechanism in the spinal cord contributes to topical bingpian-induced analgesia.(4)Bingpian shows mechanistic differences and advantages as a topical analgesic when compared with menth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化学成分 化学药物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研究
3
作者 欧典 李艳玲 +7 位作者 刘晓丹 黄小平 张伟 王颂 周峰 李佳婷 邓常清 丁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T Ⅳ)与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配伍冰片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单用冰片组、ASTⅣ配伍PNS(AP)组、ASTⅣ与PNS配伍冰片(APB)组,缺血2 h后再灌注48 h,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和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功能和神经细胞损伤,HE染色检测肾脏损伤,通过肾脏质量指数和血肌酐以及血清中尿素氮含量评价肾脏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0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和神经细胞损伤率显著升高(P<0.01),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1),同时肾小管水肿、核固缩,肾脏质量指数降低(P<0.01),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P<0.01),提示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神经功能评分(P<0.01),减少神经细胞损伤率(P<0.01或P<0.05),增加尼氏体数量(P<0.01),改善肾脏结构损伤,增加肾脏质量指数(P<0.01或P<0.05),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P<0.01或P<0.05),以ASTⅣ与PNS配伍冰片效果最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NF-κB、TLR4和MyD88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血清IL-1β含量降低(P<0.01或P<0.05),血清IL-10含量升高(P<0.01或P<0.05),肾脏组织中NF-κB、TLR4和My D88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脑缺血后可诱发肾脏继发性损伤,ASTⅣ和PNS配伍冰片除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损伤外,还可减轻脑缺血后继发性肾脏损伤,其作用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抑制肾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三七总皂苷 冰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损伤 炎症反应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处方优选及体外对bEnd.3细胞靶向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沣芮 刘洋 +5 位作者 司佳奇 刘婉滢 蔡佳雨 孔亮 李学涛 程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49,I0036,I0037,共7页
目的优化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Borneol-Schisandrin B-Micelles,Bor-Sch B-Ms)处方,并对其体外脑靶向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Bor-Sch B-Ms;对Soluplus/TPGS1000质量比(mg/mg)、Soluplus/五味子乙素质量比(mg/mg)... 目的优化冰片修饰五味子乙素胶束(Borneol-Schisandrin B-Micelles,Bor-Sch B-Ms)处方,并对其体外脑靶向作用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Bor-Sch B-Ms;对Soluplus/TPGS1000质量比(mg/mg)、Soluplus/五味子乙素质量比(mg/mg)和水化温度(℃)进行优化,确定Bor-Sch B-Ms的最优处方制备工艺;并对最优处方工艺制得的胶束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胶束中五味子乙素进行含量测定,以测得Bor-Sch B-Ms的包封率;利用不同药物对小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荧光摄取实验进行Bor-Sch B-Ms体外靶向性评价。结果最优处方为Soluplus 120 mg,Soluplus/TPGS1000=2∶1,Soluplus/五味子乙素=12∶1,DSPE-PEG20002 mg,水化温度40℃,处方量为5 mL。所得最优胶束的粒径为(93.72±0.65)nm,电位为(-2.73±0.35)mV,Bor-Sch B-Ms的包封率为(93.54±0.86)%。体外细胞摄取实验显示,与五味子乙素胶束组(Sch B-Ms)相比,Bor-Sch B-Ms组细胞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确定Bor-Sch B-Ms最优处方,制备得到的Bor-Sch B-Ms具有潜在的脑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冰片 胶束 阿尔茨海默病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4
5
作者 梁美蓉 刘启德 +2 位作者 黄天来 张银卿 欧卫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8-40,共3页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中冰片浓度,把脑组织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用PHARMFIT和PCNONLIN软件对冰片的体内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探讨、比较冰片在脑内和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冰片在胃肠道吸收迅速,极易透... 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清、脑组织中冰片浓度,把脑组织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用PHARMFIT和PCNONLIN软件对冰片的体内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探讨、比较冰片在脑内和血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冰片在胃肠道吸收迅速,极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冰片在脑内浓度与血清浓度有较高的比值,且冰片的脑内分布相半衰期是血清的三倍,但脑组织和血清冰片的消除速率常数相近,表现力冰片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浓度同时平行下降,因此不会有冰片在脑内蓄积现象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药代动力学 血液 大鼠 气相色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对激光烧伤创面的镇痛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64
6
作者 侯桂芝 廖仁德 孟如松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32-534,共3页
为探讨冰片的镇痛及抗炎效应,我们将豚鼠用激先造成烧伤动物模型,分别给冰片、京万红和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后痛阈及炎症反应。对3组正常左右后足跖痛阈值进行方差检验,P<0.05。对正常右后足跖3组间两两痛阈对比,P>0.... 为探讨冰片的镇痛及抗炎效应,我们将豚鼠用激先造成烧伤动物模型,分别给冰片、京万红和生理盐水,观察给药前后痛阈及炎症反应。对3组正常左右后足跖痛阈值进行方差检验,P<0.05。对正常右后足跖3组间两两痛阈对比,P>0.05,说明3组间基础痛阈绝对值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左右后足跖激光烧伤前后3组间痛阈对照,结果冰片组P<0.01;京万红和生理盐水组P均>0.05,说明冰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对组织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光镜读片及CMIAS-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系统进行扫描。结果炎症的严重程度京万红组>盐水组>冰片组。临床上可根据伤口情况,选用冰片,发挥清热止痛、消炎消肿、防腐生肌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药物疗法 镇痛 烧伤 激光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处方优选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洋 司佳奇 +4 位作者 蔡佳雨 刘婉滢 李沣芮 孔亮 李学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0-44,F0003,共6页
目的 优化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考察其对鼠源脑胶质瘤细胞(C6)的体外毒性和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体外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 目的 优化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考察其对鼠源脑胶质瘤细胞(C6)的体外毒性和对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体外靶向能力。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构建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中影响包封率的3个因素[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1000)/总药量、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水化温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中多烯紫杉醇与粉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体外考察不同胶束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法考察不同胶束对bEnd.3细胞的主动靶向性。结果 优选后的处方为Soluplus 80 mg、TPGS100040 mg、多烯紫杉醇0.8 mg、粉防己碱3.2 mg,处方量为5 mL。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中多烯紫杉醇和粉防己碱的平均包封率为93.20%±0.35%和92.38%±0.08%。空白靶向胶束对C6细胞生长无显著影响;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能明显抑制C6细胞生长。细胞摄取实验显示,经冰片修饰的胶束摄取量显著提高。结论该实验成功优化用于制备冰片修饰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的处方,经冰片修饰的多烯紫杉醇/粉防己碱胶束,细胞毒性强于多烯紫杉醇胶束,对bEnd.3细胞有良好的主动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多烯紫杉醇 粉防己碱 处方优选 细胞毒性 主动靶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冰片烧伤膏的生肌、镇痛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48
8
作者 蔡瑞宏 姚宏 +4 位作者 张亚锋 李光文 陈敬华 罗红斌 林新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研究芦荟冰片烧伤膏生肌、镇痛与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热板试验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进行芦荟冰片烧伤膏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芦荟冰片烧伤膏对浅Ⅱ度烫伤小鼠伤口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给药后90... 目的:研究芦荟冰片烧伤膏生肌、镇痛与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小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热板试验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进行芦荟冰片烧伤膏的药效学研究。结果:芦荟冰片烧伤膏对浅Ⅱ度烫伤小鼠伤口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给药后90min内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消炎效果。结论:芦荟冰片烧伤膏具有去腐生肌、镇痛和抗炎作用,可望用于临床浅Ⅱ度烧烫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冰片烧伤膏 生肌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片与合成冰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宗元 王建 +3 位作者 田徽 陆小华 杜娟 费巧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49-2351,共3页
目的比较艾片与合成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的脑保护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分别给予大鼠艾片200mg/kg、133.33mg/kg及合成冰片200mg/kg、133.33mg/kg,参照Zea Longa法,对大鼠施与MCAO手术,于再灌注4h、22h测量体温,并检测灌注22... 目的比较艾片与合成冰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的脑保护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分别给予大鼠艾片200mg/kg、133.33mg/kg及合成冰片200mg/kg、133.33mg/kg,参照Zea Longa法,对大鼠施与MCAO手术,于再灌注4h、22h测量体温,并检测灌注22h后大鼠脑水肿率以及脑组织钙离子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灌注4h时艾片200mg/kg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体温(P<0.05);艾片133.33mg/kg、合成冰片200mg/kg组有抑制大鼠体温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艾片与合成冰片的200mg/kg组,均能显著降低灌注22h的模型大鼠体温(P<0.01,P<0.05)。艾片与合成冰片的200,133.33 mg/kg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脑水肿率(P<0.01,P<0.05);并能极显著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Ca2+含量(P<0.01)。结论艾片与冰片均能改善脑缺血大鼠模型的体温升高,并可降低脑水肿和钙离子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初步表达出冰片的寒凉药性与清热开窍的"性-效"关联特征,且同剂量艾片有优于合成冰片的趋势,仅从药效角度考虑,急救用药选择艾片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片 合成冰片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 脑保护
原文传递
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鉴别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海艳 杨全 +3 位作者 庞玉新 胡璇 吴丽芬 邹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鉴别、旋光测定及气相色谱法对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进行鉴别。结果: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药材性状相似度较大,但在形状大小和色... 目的:分析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鉴别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性状鉴别、薄层鉴别、旋光测定及气相色谱法对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进行鉴别。结果: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药材性状相似度较大,但在形状大小和色泽方面存在微小差异;天然冰片和艾片的薄层色谱及气相色谱较接近,但冰片与二者有明显区别;三者的旋光度有较大差异。结论:综合性状鉴别、薄层鉴别、旋光测定和气相色谱鉴定分析,可以达到区分、检测天然冰片、冰片和艾片的目的,为其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冰片 冰片 艾片 性状鉴定 薄层鉴定 旋光测定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乐膏G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阎正 韩媛媛 +4 位作者 张亚莉 张英平 孙福强 冯天铸 周文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81-983,共3页
目的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中药橡胶膏剂东乐膏(大黄、乳香、没药、冰片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东乐膏GC指纹图谱。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波提取,采用DB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m×0.25mm,0.25μm,J&WScientific),FID检测器。结... 目的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中药橡胶膏剂东乐膏(大黄、乳香、没药、冰片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东乐膏GC指纹图谱。方法样品用无水乙醇超声波提取,采用DBWAX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m×0.25mm,0.25μm,J&WScientific),FID检测器。结果确定8个色谱峰作为特征指纹峰,并对东乐膏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冰片的含量进行了快速分离测定,分析周期为6min,线性范围为40~400m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结论该方法可靠、简便,可作为东乐膏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乐膏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冰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脑与异龙脑的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6
12
作者 牟家琬 杨胜华 +1 位作者 孙玉梅 伍朝筼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天然冰片主成份为龙脑,合成冰片除龙脑外,尚含较大量异龙脑。为了弄清这两种冰片的抗菌效果,作者选用了临床上常见的五种细菌作为试验菌,分别对合成冰片、龙脑及异龙脑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小数抑菌浓度指数的测定。结果表... 天然冰片主成份为龙脑,合成冰片除龙脑外,尚含较大量异龙脑。为了弄清这两种冰片的抗菌效果,作者选用了临床上常见的五种细菌作为试验菌,分别对合成冰片、龙脑及异龙脑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和小数抑菌浓度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龙脑和异龙脑抗菌作用一致,说明两种冰片具有等同的抗菌效果。而合成冰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故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龙脑 异龙脑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朱君荣 李运曼 +1 位作者 方伟蓉 刘诗旭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SB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小鼠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以大脑皮层含水量为指标初步筛选组方剂量。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SBI)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小鼠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以大脑皮层含水量为指标初步筛选组方剂量。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对模型大鼠进行神经症状和行为学评分,测定大脑皮层含水量,计算脑梗死区百分比,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海马损伤程度,并测定脑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和乳酸(LD)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T-ATP)活力等生化指标;采用小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实验和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测定其存活时及对耐缺氧能力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12mg/kg与冰片0.48mg/kg配伍对模型大鼠降低其脑含水量作用最为显著。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BI组尾静脉注射能使动物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能显著改善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同时还能明显增强MCAO后大鼠脑组织内T-AOC能力,增加脑组织SOD,显著减少脑组织内MDA含量,同时对于脑组织内CK活力、LDH活力也有显著的增加作用,还能显著减少MCAO后大鼠脑组织LD含量,显著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及T-ATP酶活力。结论:SBI高剂量组可以极显著延长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存活时间和耐缺氧能力。结论:SBI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冰片注射液 脑缺血 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对兔角膜上皮细胞膜促渗透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樊岚岚 唐由之 +2 位作者 卢景 陆丽珠 王丽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8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冰片对兔角膜上皮细胞促渗透作用的机理。方法:将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分为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膜磷脂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两个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序参数分别... 目的:探讨冰片对兔角膜上皮细胞促渗透作用的机理。方法:将培养的兔角膜上皮细胞分为实验组和两个对照组。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膜磷脂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参数进行测量。结果:两个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有序参数分别为0.711±0.024,0.717±0.018,0.743±0.039。实验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冰片的促渗透作用与其改善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磷脂分子排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角膜上皮细胞 细胞膜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冰片对大鼠肝CYP450酶含量及CYP3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胡利民 姜民 +2 位作者 王少峡 高秀梅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冰片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 e P450,CYP450)含量及其亚型CYP3A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合成冰片(设0.3gk/g和0.03gk/g剂量组,1次d/,连续7d)灌胃,以溶媒羧甲基纤维素纳(CM C-Na)和苯巴比妥钠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冰片对大鼠肝脏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 e P450,CYP450)含量及其亚型CYP3A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合成冰片(设0.3gk/g和0.03gk/g剂量组,1次d/,连续7d)灌胃,以溶媒羧甲基纤维素纳(CM C-Na)和苯巴比妥钠为对照组,钙沉积法提取肝微粒体,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YP450含量,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肝脏CYP3A1m RNA的表达。[结果]0.3gk/g合成冰片口服可诱导大鼠肝脏CYP450酶含量增高(P<0.05),CYP3A1m 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高剂量合成冰片口服可能影响肝脏药物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冰片 肝脏CYP450酶 CYP3A1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冰片对神经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蒋红兰 匡忠生 +4 位作者 李翎 林双峰 魏刚 谢宇晖 方永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石菖蒲、冰片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缺氧培养条件下造成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测定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菖蒲挥发油组、冰片组、冰片+石菖蒲挥发油(低、中、高配比)组神经元细胞数、神经细胞支配面积。[结... [目的]探讨石菖蒲、冰片对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缺氧培养条件下造成大鼠神经细胞损伤,测定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菖蒲挥发油组、冰片组、冰片+石菖蒲挥发油(低、中、高配比)组神经元细胞数、神经细胞支配面积。[结果]石菖蒲挥发油、冰片、冰片+挥发油(低、中、高配比)给药组神经细胞支配面积和神经元细胞数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结论]石菖蒲、冰片对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中药疗法 神经元 药物作用 石菖蒲 冰片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片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赵保胜 宓穗卿 张银卿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研究冰片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硬脑膜致伤方法制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 ,将大鼠伤侧脑皮质制成石蜡切片 ,运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技术观察空白对照组 (C组 :只灌服石蜡油 )、冰片组 (B组 ... 目的 :研究冰片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 -1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硬脑膜致伤方法制成大鼠脑挫裂伤模型 ,将大鼠伤侧脑皮质制成石蜡切片 ,运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技术观察空白对照组 (C组 :只灌服石蜡油 )、冰片组 (B组 :灌服等量冰片石蜡油 )、脑外伤组 (M组 :脑挫裂伤组 )和脑外伤加冰片组 (M +B组 :脑挫裂伤大鼠灌服冰片石蜡油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 (EC)膜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 (ICAM -1 )量的表达 ,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C组EC无表达或有少量表达 ,服用冰片不能使I CAM -1表达增强 ,脑外伤后ICAM -1表达有明显增强 (P <0 .0 0 1 ) ,及脑外伤大鼠服用冰片可使ICAM -1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证明冰片促血脑屏障 (BBB)开放与ICAM -1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药理学 血脑屏障 药物作用 膜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对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万文成 李杰芬 +2 位作者 罗海燕 李小英 张少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等组成的醒脑静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观察醒脑静对抗谷氨酸(10μmol·L-1,3h)对脑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结果]醒脑静能减少谷氨酸所造成的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量... [目的]研究麝香、冰片等组成的醒脑静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观察醒脑静对抗谷氨酸(10μmol·L-1,3h)对脑细胞的兴奋毒性作用。[结果]醒脑静能减少谷氨酸所造成的细胞内乳酸脱氢酶漏出量,减轻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论]醒脑静能够对抗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对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药理学 神经元 药物作用 麝香 冰片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胡东华 王宇光 +9 位作者 陈志武 马增春 梁乾德 肖成荣 谭洪玲 汤响林 李桦 沈国林 张伯礼 高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4,共7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及其单味药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酶(CYP)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复方丹参滴丸0.3258 g.kg-1,丹参0.27 g.kg-1,三七0.0528 g.kg-1和冰片0.003 g.kg-1,每天1次,连续28 d,取大鼠肝微粒体,与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特异性底物探针共孵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测定底物的代谢产物,分析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CYP2D2和CYP3A1酶活性,同时用PCR方法检测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阳性对照)对CYP2D2和CYP3A1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B6,CYP2C12和CYP2C13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P<0.01);复方丹参滴丸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YP2D2有诱导作用(P<0.05);丹参对CYP1A2和CYP2B6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三七对CYP1A2,CYP2B6,CYP2C13和CYP2D2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冰片明显抑制CYP1A2,CYP2B6,CYP2C12,CYP2C13和CYP2D2活性(P<0.01),且抑制强度高于复方丹参滴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巴比妥对cyp1a2和cyp2b1/2 mRNA水平有明显诱导作用(P<0.05);复方丹参滴丸、丹参和三七对cyp1a2,cyp2b1/2,cyp2c11,cyp2e1和cyp3a1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冰片对cyp1a2,cyp2b1/2和cyp2c11 mRNA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中各单味药对CYP酶的影响强于全方对CYP酶的影响,其中以冰片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丹参 三七 冰片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亚敏 张赐安 +1 位作者 徐秋英 彭胜权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药麝香、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及γ-氨基丁酸。结果芳香开窍药可降低... 目的探讨芳香开窍药麝香、冰片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Pulsinelli的4vo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及γ-氨基丁酸。结果芳香开窍药可降低缺血区脑组织中的Asp,提高GABA、Gly的含量。结论芳香开窍药可降低脑缺血时的兴奋性神经递质Asp和升高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Gly,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这可能是其芳香开窍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药理学 冰片 脑缺血 病理生理学 芳香开窍 疾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