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BaF3-P210细胞株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史梦 冯文莉 +8 位作者 张文萍 王小中 黄世锋 曾建明 温健萍 陶昆 陈新敏 曹唯希 黄宗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转化细胞株BaF3-P210,并初步探讨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bcr/a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到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BaF3细胞,经筛选和亚克隆,获得稳定表达BCR/ABL的转基因BaF3-P...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转化细胞株BaF3-P210,并初步探讨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含有bcr/abl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到包装细胞,收集病毒感染BaF3细胞,经筛选和亚克隆,获得稳定表达BCR/ABL的转基因BaF3-P210细胞。用PCR、DNA测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bcr/abl基因在靶细胞中的整合和表达;用台盼蓝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FCM)和MTT法研究BCR/ABL对BaF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bcr/abl基因整合在BaF3细胞基因组中,BaF3-P210细胞能稳定表达bcr/abl基因及其蛋白。与对照组相比,BaF3-P210细胞增殖速度增快(P<0.05);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高(P<0.05);经STI571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4.08±1.90)%(P<0.05),早期凋亡率为(12.35±2.04)%(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能稳定表达BCR/ABL的小鼠BaF3-P210转化细胞株具有增殖能力增强、细胞周期进程加速和对STI571敏感的恶性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baf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C启动子介导BCR/ABL基因在BaF3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朱玉峰 王元占 孟凡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9-772,共4页
转P210bcr/abl基因小鼠是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理想模型,但广泛表达的启动子容易引起转基因小鼠的胚胎致死,所以应用在造血细胞中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是成功建立转P210bcr/abl基因小鼠模型的关键。本研究探讨TEC启动子介导BCR/ABL基因在BF... 转P210bcr/abl基因小鼠是研究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理想模型,但广泛表达的启动子容易引起转基因小鼠的胚胎致死,所以应用在造血细胞中特异表达的启动子是成功建立转P210bcr/abl基因小鼠模型的关键。本研究探讨TEC启动子介导BCR/ABL基因在BF3细胞中的表达。从小鼠的基因组中克隆TEC启动子的-364至+22区域,并替换掉IRES2-eGFP载体的CMVie启动子,同时在该载体的EcorⅠ酶切位点插入7.2 kb的P210bcr/abl基因,再将构建好的载体分别转染BaF3细胞和293细胞,观察eGFP基因与P210bcr/abl基因在2种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eGFP基因在BaF3细胞成功表达,表达率在转染后6、24、72 h分别为7.10%、23.35%和64.61%,而在293细胞中未见eG FP基因表达。RT-PCR在BaF3细胞中扩增出BCR/ABL mRNA中372 bp的片段,而在293细胞中未扩增出任何片段。结论:TEC启动子的-364至+22区域能介导相关基因在造血细胞中高效特异性表达,适合于构建转P210bcr/abl基因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启动子 BCR/ABL基因 baf3细胞 转基因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K shRNA抑制白血病BCR/ABL-BaF3细胞生长
3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潘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06-2110,共5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AK)shRNA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等蛋白表达情况,体外观察白血病细胞在RPMI-1640...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AK)shRNA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等蛋白表达情况,体外观察白血病细胞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生长以及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集落形成。将BCR/ABL-BaF3经尾静脉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分析白血病细胞在小鼠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FAK shRNA能有效沉默FAK基因表达,降低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引起caspases-3活化。体外实验发现FAK shRN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集落形成实验中,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 shRNA组中细胞集落数量分别为215.60±13.01和125.00±9.06,2组差异显著(P<0.01)。白血病动物实验发现空白载体对照组小鼠生存时间是21-27 d,而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生存时间是52-60 d,2组差异显著(P<0.05)。白血病输注后第25 d,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 shRNA组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2.40±6.13)%和(14.50±3.70)%,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体内实验均证实FAKshRN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提示FAK基因沉默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KshRNA 白血病 BCR/ABL-baf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g-2基因沉默对BaF3-MIGR1及BaF3-P210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熙 钟梁 +4 位作者 肖青 李春莉 李亚娟 王海霞 冯文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Apg-2基因沉默对pMIGR1空载体感染的BaF3-MIGR1细胞及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BaF3-P210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Apg-2在Bcr-Abl阳性的CML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Apg-2基因609~629、845~865和2 110~2 130核苷... 目的探讨Apg-2基因沉默对pMIGR1空载体感染的BaF3-MIGR1细胞及稳定表达Bcr-Abl融合基因的BaF3-P210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Apg-2在Bcr-Abl阳性的CML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针对Apg-2基因609~629、845~865和2 110~2 130核苷酸合成3条shRNA序列Hspa41、Hspa42、Hspa43,同时合成阴性对照序列HspaHK,电穿孔转染BaF3-MIGR1和BaF3-P210细胞,经G418筛选稳定抑制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pg-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Am-blue法检测细胞增殖;甲基纤维素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转染的3条shRNA质粒中,shRNA-Hspa42的干扰效果最佳。Apg-2表达抑制后,BaF3-P210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下降(P<0.05),处于G1期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而BaF3-MIGR1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增强(P<0.05),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干扰Apg-2基因的表达可抑制Bcr-Abl阳性细胞BaF3-P210的增殖,而对Bcr-Abl阴性细胞BaF3-MIGR1的增殖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g-2基因 RNA干扰 BCR-ABL baf3-P210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FIP1L1-PDGFRA及其突变体细胞株的构建和耐药性评价
5
作者 刘婧雯 宋昊昕 朱蕾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FIP1L1-PDGFRA融合基因(F/P)及其T674I和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并通过考察它们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响应以评价其活性。方法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BaF...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FIP1L1-PDGFRA融合基因(F/P)及其T674I和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并通过考察它们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响应以评价其活性。方法用慢病毒感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BaF3细胞;RT-qPCR检测mRNA表达;CCK-8法检测TKIs对稳转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构建的BaF3-F/P、BaF3-F/P-T674I和BaF3-F/P-D842V细胞株均能转录FIP1L1和PDGFRA mRNA,并表现出不依赖IL-3增殖的恶性表型特征以及对相应TKIs的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F/P及其T674I、D842V突变体的小鼠原B细胞株,为开发以此为靶点的化合物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P1L1-PDGFRA融合基因 基因突变 慢病毒载体 baf3细胞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晶体的发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施朝淑 陈永虎 +2 位作者 张国斌 许小亮 汤洪高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概述了近年来闪烁体发光研究的进展 ,主要介绍用于未来高能物理实验的新型闪烁体发光机理研究 ,选取我们在研究BaF2 ,BaF2 ∶RE ,CeF3 以及PbWO4中的一些新进展。重点谈及三点 :(1)在BaF2 的“价带→芯带”跃迁发光研究基础上进行稀土 (... 概述了近年来闪烁体发光研究的进展 ,主要介绍用于未来高能物理实验的新型闪烁体发光机理研究 ,选取我们在研究BaF2 ,BaF2 ∶RE ,CeF3 以及PbWO4中的一些新进展。重点谈及三点 :(1)在BaF2 的“价带→芯带”跃迁发光研究基础上进行稀土 (Gd3 + Eu3 + )掺杂时观察到的量子剪裁以及对多光子发光的新思考 ;(2 )CeF3 晶体发光的级联能量传递中 ,Ce3 + (2 90nm发射带 )与缺陷发光中心 (340nm发射带 )间能量传递及其传递效率的温度依赖 ;(3)PbWO4晶体的发光中心研究中 ,提出以“WO2 -4+Oi”绿光中心替代“WO3 +F”中心观点的依据。同时也简介了医用闪烁体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闪烁晶体 baf3 PBWO4 量子剪裁 氧化钡 氧化铈 钨酸铅 高能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田海山 唐禄 +3 位作者 王晓杰 王艳芳 官丽莉 李校堃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0-1156,共7页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 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提取总RNA,利用RT-PCR法获得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hKGF-2)cDNA,并通过PCR方法扩增,再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c连接后转化至BL21(DE3)宿主细胞中获得表达菌株.通过流加补料方式和发酵条件的控制,进行高密度培养,并通过IPTG诱导获得可溶性表达的目的产物.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0%以上;经阳离子交换层析、肝素亲和层析两步柱层析方法获得的rhKGF-2纯度高于99.0%.建立了利用转受体FGFR2-Ⅲb的BaF3细胞株进行rhKGF-2促增殖作用的活性测定方法,活性测定结果呈典型的S型曲线,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 高密度培养 柱层析 转受体FGFR2-Ⅲb baf3细胞株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saccharides Purified from Wild Cordyceps Activate FGF2/FGFR1c Signaling 被引量:2
8
作者 ZENG Yangyang HAN Zhangrun +2 位作者 YU Guangli HAO Jiejie ZHANG Liju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1期171-177,共7页
Land animals as well as all organisms in ocean synthesiz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Fungi split from animals about 1.5 billion years ago. As fungi make the evolutionary journey from ocean to land, the biggest changes ... Land animals as well as all organisms in ocean synthesiz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Fungi split from animals about 1.5 billion years ago. As fungi make the evolutionary journey from ocean to land,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may be a sharp decrease in salt concentration. It is established that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interact with hundreds of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facilitate many signaling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cluding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 and FGF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The disappearance of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in fimgi and plants on land might indicate that polysaccharides without sulfation might be sufficient in facilitating protein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s in low salinity land. Recently, it was reported that plants on land start to synthesiz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in high salt environment, suggesting that fungi might be able to do the same when ex- posed in such environment. Interestingly, Cordyceps, a fungus habituating inside caterpillar body, is the most valued traditional Chi- nese Medicine. One of the important pharmaceutical active ingredients in Cordyceps is polysaccharides.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salty environment inside caterpillar body might allow the fungi to synthesiz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we isolated polysaccharides from both lava and sporophore of wild Cordyceps and also from Cordyceps militaris cultured without or with added salts. We then measured the polysaccharide activity using a FGF2/FGFRlc signaling-dependent BaF3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and found that polysaccharides isolated from wild Cordyceps activated FGF2/FGFR signaling, indicating that the polysaccha- rides synthesized by wild Cordyceps are indeed different from those by the cultured myce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SACCHARIDE CORDYCEPS Cordyceps militaris FGF baf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喷涂制备BaF_2+CaF_2+Cr_3C_2/Ni-Cr涂层的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长亮 李伟光 +2 位作者 陆峰 宇波 汤智慧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25-28,57,共5页
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制备出BaF_2+CaF_2+Cr_3C_2/Ni-Cr涂层,为找到粉末性质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关系,利用XRD衍射分析、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对比了不同种类粉末制备出的涂层的形貌、成分及显微硬度... 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制备出BaF_2+CaF_2+Cr_3C_2/Ni-Cr涂层,为找到粉末性质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关系,利用XRD衍射分析、光学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及显微硬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对比了不同种类粉末制备出的涂层的形貌、成分及显微硬度。研究结果表明,BaF_2+CaF_2+Cr_3C_2/Ni-Cr粉末在爆炸喷涂制备涂层的过程中氟化物会有损失,涂层中的Ca元素和Ba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其在粉末中的质量分数;包覆型粉的沉积效率高于机械混合型粉,前者制备的涂层中氟化物含量稍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BaF2+CaF2+Cr3C2/Ni—Cr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铬不锈钢BaO基渣系脱磷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永来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5,共2页
在5 kg MgO坩埚中频感应炉中,用成分(%)为45~65BaO、35~55BaF2、3~7Cr2O3渣系对成分(%)为0.12~0.40C、10.06~18.89Cr、0.60~11.00Ni,精炼温度1 853~1 893 K的不锈钢水进行脱磷试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渣系能在精炼期将高... 在5 kg MgO坩埚中频感应炉中,用成分(%)为45~65BaO、35~55BaF2、3~7Cr2O3渣系对成分(%)为0.12~0.40C、10.06~18.89Cr、0.60~11.00Ni,精炼温度1 853~1 893 K的不锈钢水进行脱磷试验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渣系能在精炼期将高铬不锈钢水中的磷从0.029%降至0.013%,平均脱磷率超过20%;当(BaO)/(BaF2)为60/40、初始硅含量≤0.08%、精炼温度≤1 600 ℃(1 873 K)、初始[Cr]≤15%时,可取得较好的高铬不锈钢水脱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不锈钢 BaO—BaF2—Cr2O3渣系 精炼 脱磷 铬不锈钢 脱磷率 渣系 BAO 精炼温度 中频感应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Li^+、Na^+、Al^(3+)掺杂的BaF_2∶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颖 王林香 +1 位作者 庹娟 赵海琴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59,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金属离子Li^+、Na^+、Al^(3+)掺杂的BaF_2∶Eu^(3+)荧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分别对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66 nm激发下,与单掺23% Eu^(3+)...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金属离子Li^+、Na^+、Al^(3+)掺杂的BaF_2∶Eu^(3+)荧光粉体.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光致发光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分别对其微结构、形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66 nm激发下,与单掺23% Eu^(3+)样品相比,掺杂摩尔浓度为9% 的Li^+、Na^+、Al^(3+)样品的611 nm处发光强度分别提高了4.71倍、1.51倍及1.35倍.掺入Li^+或Al^(3+)后Eu^(3+)的~5D_0能级的寿命变长,Na^+的掺入使Eu^(3+)的能级寿命变短.相比BaF_2∶23% Eu^(3+)样品,9% Li^+、6% Na^+、23% Eu^(3+)共掺BaF_2样品及9% Li^+、12% Al^(3+)、23% Eu^(3+)共掺BaF_2样品的发光分别提高1.73倍和3.05倍,相应的能级寿命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2:Eu3+荧光粉 金属离子掺杂 发光特性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 TEMPERATURE ALUMINUM ELECTROLYSIS IN NaF-AlF3-BaF2-CaF2 BATH SYSTEM 被引量:2
12
作者 Lu, Huimin Qiu, Zhuxian Fang, Keming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1999年第2期179-182,共4页
1INTRODUCTIONSincetheHalHroultproceswasinventedonehundredyearsago,ithasbentheonlyaluminumproductionmethod... 1INTRODUCTIONSincetheHalHroultproceswasinventedonehundredyearsago,ithasbentheonlyaluminumproductionmethodintheworld[1].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temperaturealuminum electrolysisNaFAlF3BaF2CaF2 BATH systemaluminum FLOA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RD & XPS Study on the BaF_2 Promoted Sm_2O_3-LaF_3 Catalysts
13
作者 Ji Zhong LUO and Hui Lin WA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Physical Chemistry of the Solid Surface,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3-86,共4页
Sm2O3-LaF3 and BaF2 promoted Sm2O3W3 catalysts shown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ODE). XRD and XPS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catalysts show the structure defects, which may be... Sm2O3-LaF3 and BaF2 promoted Sm2O3W3 catalysts shown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the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of Ethane(ODE). XRD and XPS characterizations of the catalysts show the structure defects, which may be produced by the partial exchange of anions and cations,enhance the electron donating ability and increase the surface absorbed oxygen concentration thus should be favorable to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However, th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urface adsorbed oxygen is unfavorable for the ethene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 La XRD XPS Study on the BaF2 Promoted Sm2O3-LaF3 Cataly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BAF和BAF/O_3工艺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岩 吴昌永 +4 位作者 周岳溪 李军 刘明国 高薇 郭洪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2-36,共5页
采用O3/BAF和BAF/O3两种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下,两种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废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O3投加量为15mg/L时,O3/BAF组合工艺... 采用O3/BAF和BAF/O3两种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在不同的臭氧投加量下,两种工艺对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以及处理过程中废水中有机物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O3投加量为15mg/L时,O3/BAF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最高为32.8%,此时进、出水COD平均浓度分别为68.82、46.22mg/L,但最高出水COD浓度〉50mg/L。而对于BAF/O3组合工艺而言,由于臭氧氧化后置,臭氧投加量越大,对COD的去除率越高,O3投加量〉20mg/L时,BAF/O3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要高于O3/BAF工艺,在O3投加量为25mg/L时出水COD趋于稳定,且低于50mg/L。SUVA和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在O3/BAF工艺中O3可以对废水起到预处理作用,使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增强BAF单元对COD的去除效果。O3/BAF共艺的臭氧投加量为20mg/L时,对NH3-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5.1%;而BAF/O3工艺对氨氮的去除与臭氧投加量的关系不大,试验过程中在12%左右。由于石化二级出水NH3-N平均在0.4~2.5mg/L之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限值。从保障最终出水水质的要求来看,BAF/O3工艺更适用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BAF BAF/O3 石化二级出水 分子质量分布
原文传递
淮河流域地表水类Ⅳ类标准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高升 王东东 +3 位作者 弋凡 王广智 崔全喜 赵志太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6-23,共8页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问题,通过对当地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研,从水质、水量和运行等方面分析该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基本特征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A2O/MBR/BAF/O3组合工艺;同时... 针对河南省淮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问题,通过对当地典型污水处理厂的实地调研,从水质、水量和运行等方面分析该流域污水处理厂的基本特征及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路线:A2O/MBR/BAF/O3组合工艺;同时,针对两种典型的污水水质进行模拟实验,研究该组合工艺对不同水质的适应性,并得到最佳运行条件。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氨氮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两者的出水浓度均可以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水质标准。对于有工业废水混入的进水,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出水TN均值在10 mg/L以下,可以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水质标准;但对于氮源浓度较高的进水,该组合工艺不能确保出水TN达标,可以考虑在BAF单元后面增加反硝化滤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地表水类Ⅳ类标准 A2O/MBR/BAF/O3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