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6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nd-Slip Behavior of Steel Bar and Recycled Steel Fibre-Reinforced Concrete
1
作者 Ismail Shah Jing Li +4 位作者 Nauman Khan Hamad R.Almujibah Muhammad Mudassar Rehman Ali Raza Yun Peng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 EI CAS 2024年第1期167-186,共20页
Recycl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s an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material that offers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It is considered a sustainable material due to its low carbon footprint and ... Recycl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is an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material that offers exceptio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It is considered a sustainable material due to its low carbon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characteristic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behavior of this material,such as the steel fiber volume ratio,recycled aggregate replacement rate,concrete strength grade,anchorage length,and stirrup constraint.The study investigates the bond failure morphology,bond-slip,and bond strength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steel fiber recycled concre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steel fibers at 0.5%,1.0%,and 1.5%volume ratios can improve the ultimate bond strength of pull-out specimens by 9.05%,6.94%,and 5.52%,respectively.The replacement rate of recycled aggregate has minimal effect on the typical bond strength of pull-out specimens.However,the ultimate bond strengths of pull-out specimens with concrete strength grades C45 and C60 have improved compared to those with C30 grade.The specimens with longer anchorage lengths exhibit lower ultimate bond strength,with a reduction of 33.19%and 46.37%for anchorage lengths of 5D and 7D,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stirrups.Stirrup restraint of 1φ8 and 2φ8 improves the ultimate bond strength by 5.29%and 6.90%,respectively.Steel fiber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ehavior of concrete after it cracks,especially during the stable expansion stage,crack instability expansion stage,and failure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RCA) steel fiber bonding performance bond-slip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 fo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被引量:1
2
作者 梁斌 孟凡深 刘俊玲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bond-slip on steel and concrete interface is proposed for shor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ond-slip performance,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of bond-slip on steel and concrete interface is proposed for short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ond-slip performance, a mechanical model of short SRC column in pulling or pushing test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 elasto-plasticity theory the explicit formulation of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 τ-s in different anchor-hold place of push and pull member is investig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balance and boundar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is relevant to the embedment length and the thickness of concrete cover. The results are continuous descriptions of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non-linear performance of SRC member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is correct and it performs well for short SRC colu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RC)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 pushing and pull me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d-slip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rs and mortar for block masonry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怡 李莉 +2 位作者 刘明 许嘉龙 张延年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Ten specimens were test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bond behavior and the process of force transfer when bars adhered to morta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nd stress between bars and mortar was calculated. Tes... Ten specimens were test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study the bond behavior and the process of force transfer when bars adhered to morta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ond stress between bars and mortar was calculat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bond-stress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bar bond length and increases as the increased splitting strength of mortar for block. The local bond stress-slip curve was obtained. Then,based on the regressive analysis of test data,two bond shearing stress-slip constitutive models between bars and mortar were proposed. The models can be us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c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masonry MORTAR bond-slip constitutiv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uble pull specimen mor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bond-slip relationship of FRP-to-concrete interface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奇飞 陆小华 熊光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400-405,共6页
A new "conceptual" design named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bond-slip(δ-τ) relationship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to-concrete interface more accurately.A fi... A new "conceptual" design named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proposed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bond-slip(δ-τ) relationship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to-concrete interface more accurately.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was performed for preliminarily evaluating the suit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double pull specimen.Through the FEA,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FRP-to-concrete interface of the proposed conceptual specimen might subject to a much higher load level than that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imple shear specimen,showing a great potential for measuring δ-τ relationship more accurately.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ual specimen,a kind of "practical" double pull specimen was developed and proved to be more suitable for measuring δ-τ relationship through an exploratory experimental study with 20 specimens.Consequently,an experimental program with 10 double pull specimens was performed for measuring the ultimate slip δu which was difficult to capture by using the existing specimens.It is shown that the range of δu is 0.31-0.52 mm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The suggestion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e method is also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FRP) concrete bond-slip ultimate slip double pull specimen EXTENS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惠存 陈祥 +2 位作者 柳明亮 马泽亚 海然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1,109,共6页
为促进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管内部构造等参数对6根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柱进行了黏结滑移推出试验,并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其中4个试件进行... 为促进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管内部构造等参数对6根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柱进行了黏结滑移推出试验,并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其中4个试件进行了表面应变监测。结果表明,试件推出后钢管外表面无明显变形,填充混凝土除加载端有部分碎屑掉落外无明显破坏;各试件荷载-滑移曲线到达峰值荷载前,荷载与位移基本呈线性关系,峰值点后曲线走势分为骤降型和缓降型两种形式;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随内部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强,同条件下,有内部构造的试件平均黏结强度明显大于无构造的试件;钢管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与普通钢管自密实混凝土试件中钢管的应变发展规律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 黏结滑移 黏结强度 应变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结滑移影响的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承载性能多参数分析
6
作者 张望喜 叶缘 +2 位作者 周靓 杨学峰 易伟建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6,共13页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 利用ABAQUS接口User Element(UEL)子程序,建立了分离式自计算单元长度的界面黏结单元BS1,该单元能按指定的黏结滑移关系工作。基于简化的Eligehausen黏结滑移本构,对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试验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同时,验证了单元自计算长度的准确性,对比时间效率提高了25%。基于上述验证,建立30个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模型,采用叠合梁现浇层厚度、T型翼缘板宽度、力作用方向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90°弯钩锚固和锚固板锚固的2种子结构,承载性能相差不大,延性相差约12%,宜优先选择90°弯钩锚固形式;承载力分析表明我国规范中对于叠合梁的T型翼缘板的宽度规定较国外规范更加可靠;地震作用下,力作用方向的改变,子结构前后承载力相差12%,变形能力相差55%,这种差异值得深入讨论。研究结果为考虑黏结滑移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数值分析提供了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单元 叠合梁-现浇柱子结构 黏结滑移 锚固形式 多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纵肋钢管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明亮 王梦珂 +2 位作者 边建辉 杨飞 惠存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0,共6页
为研究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纵肋构造对钢管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纵肋为变化参数,设计了8根不同参数的钢管地聚物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单调推出试验。探究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滑移性能... 为研究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纵肋构造对钢管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钢管壁厚、混凝土强度、纵肋为变化参数,设计了8根不同参数的钢管地聚物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单调推出试验。探究各试件的破坏形态、荷载-滑移性能、纵向变形性能;分析在加载过程中化学胶结力、机械咬合力和摩阻力对黏结强度的影响机理;分析各设计参数对黏结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由C30增加到C50时,壁厚为3.5mm和7mm试件黏结强度分别平均提高了11.8%和20.8%;当钢管壁厚由3.5mm增加到7mm时,无构造试件和带纵肋试件黏结强度分别平均提高了41.6%和8.4%;壁厚为3.5mm试件增设纵肋后,C30试件和C50试件的黏结强度分别提高了108.8%和109.2%。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钢管地聚物混凝土黏结强度拟合公式。黏结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在0.89~1.07之间,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地聚物混凝土 纵肋构造 黏结滑移性能 黏结强度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高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8
作者 李东明 晁阳 +2 位作者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2-68,92,共8页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裂缝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损伤模型指导布设虚拟裂缝单元以反应裂缝特征的方法,即首先利用考虑粘结滑移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损伤随着荷载施加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对损伤集中区域增设虚拟裂缝单元以计算裂缝开展过程。经对比,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裂缝最大宽度、发展规律与分布情况与既有文献相似,且计算收敛性好,实现了通过有限元算法精确且高效地直接得到衬砌裂缝宽度,在设计与运行安全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高压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裂缝宽度 粘结滑移 虚拟裂缝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岩约束的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试验
9
作者 江会林 麻坚 +3 位作者 但汉波 吕庆 郭勇 曾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1,共10页
为研究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简称灌浆料)在压力型岩石锚杆内锚结构中的受力特性,采用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推出试验,探讨了围岩约束作用下灌浆料和围岩强度对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界面黏结-滑移模型和极限黏结... 为研究高强水泥基灌浆料(简称灌浆料)在压力型岩石锚杆内锚结构中的受力特性,采用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推出试验,探讨了围岩约束作用下灌浆料和围岩强度对灌浆体侧限抗压强度与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界面黏结-滑移模型和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约束作用提高了灌浆体的抗压强度,强度增大系数在2.5~4.6之间,该系数随围岩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灌浆料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围岩强度和灌浆料强度分别增大到60 MPa和80 MPa时,强度增大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小;增大围岩和灌浆料强度均能提高界面黏结强度,而围岩强度对黏结强度和界面破坏特征影响更大;黏结界面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上升、快速下降和慢速下降变化特征;提出的界面黏结-滑移模型曲线与实测黏结-滑移曲线吻合良好;提出的极限黏结强度计算式能够反映围岩强度对极限黏结强度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约束 高强水泥基灌浆料 强度增大系数 黏结-滑移 极限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研究
10
作者 陈艳军 孙海军 +1 位作者 李晓东 崔祎菲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 主要研究了钢筋与钢纤维混凝土(SFRC)在不同温度下(20、200、400、600、800℃)的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对14个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的SFRC试件进行中心拉拔试验,分析钢筋与SFRC在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筋与SFRC的极限黏结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00~800℃较20~200℃降幅明显;峰值滑移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界面黏结损伤模型,分析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的黏结损伤规律,并对界面黏结损伤变量和相对滑移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下钢筋与SFRC黏结-滑移本构方程。将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滑移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方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钢筋与SFRC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混凝土 黏结-滑移本构方程 界面黏结损伤模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加载条件下钢筋与混凝土界面局部黏结参数的预测
11
作者 庞瑞阳 杨树桐 +2 位作者 房恩惠 孙忠科 兰天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考虑钢筋混凝土黏结界面的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针对试件不同的失效模式分别建立了确定局部抗剪强度τ_(f)和剪切断裂能G_(Ⅱf)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界面失效过程的分析,引入微观特征参数d_(eff)表征界面的非均匀性。此外,引入与剪切裂缝... 考虑钢筋混凝土黏结界面的非均匀性和非连续性,针对试件不同的失效模式分别建立了确定局部抗剪强度τ_(f)和剪切断裂能G_(Ⅱf)的预测模型。通过对界面失效过程的分析,引入微观特征参数d_(eff)表征界面的非均匀性。此外,引入与剪切裂缝扩展相关的离散系数C以及与界面局部滑移相关的离散系数β,分别表征界面的非连续性。随后,采用钢筋偏心拔出试验,结合所提出的预测模型,探究了试件的失效模式以及偏心加载对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黏结参数受混凝土保护层影响显著,但在不同失效模式下的变化规律存在区别;局部抗剪强度高于平均抗剪强度,且两者的差异随黏结长度的增加而变大;剪切断裂能对钢筋直径的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钢筋 局部抗剪强度 剪切断裂能 黏结滑移模型 失效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纳米凹凸棒土对再生混凝土钢筋锈蚀及黏结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阎杰 庄永程 +3 位作者 杨博 翁维素 谢军 李鸿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中钢筋的抗锈蚀能力,采用煅烧纳米凹凸棒土(CNAT)改善再生混凝土性能,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和钢筋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锈蚀时间下CNAT掺量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钢筋锈蚀率、黏结特性及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孔... 为提高再生混凝土中钢筋的抗锈蚀能力,采用煅烧纳米凹凸棒土(CNAT)改善再生混凝土性能,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和钢筋拉拔试验,研究不同锈蚀时间下CNAT掺量和再生骨料替代率对钢筋锈蚀率、黏结特性及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孔径测量结果及扫描电镜表征工具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率随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大,随CNAT掺量的增加先减小后趋于稳定;钢筋-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和氯离子迁移系数随CNAT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CNAT掺量为6%时,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最佳;掺入适量的CNAT可改善再生混凝土内部孔隙、裂缝及钢筋-再生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滑移性能。研究结果为提高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纳米凹凸棒土 再生混凝土 钢筋拉拔 钢筋锈蚀 黏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屈少煜 唐兴荣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高温后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以温度、高温后的冷却时间为参数,设计制作了11个混凝土植筋试件,并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植筋试件的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筋拉拔承载力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试件100℃、150℃、200℃、... 为了研究高温后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的黏结性能,以温度、高温后的冷却时间为参数,设计制作了11个混凝土植筋试件,并进行了高温后混凝土植筋试件的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植筋拉拔承载力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试件100℃、150℃、200℃、250℃、300℃高温冷却后的拉拔承载力分别为常温下拉拔承载力的77.6%、68.7%、57.9%、45.5%、34.4%。随着高温后冷却时间增长,试件的拉拔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但降低程度较小。结合平均黏结强度理论,提出了高温后混凝土植筋试件胶混界面黏结应力-滑移基本函数,可用于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有限元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植筋胶与混凝土界面 拉拔承载力 黏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 基本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铝合金管-海水海砂地聚物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滑移性能
14
作者 陆俊辉 吕海 +2 位作者 李钧源 杨海峰 曹化一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方铝合金管-海水海砂地聚物混凝土(SSGC)结构的黏结滑移性能是保证其能够协同工作的基石。为研究方铝合金管-SSGC的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混凝土强度、径厚比和长径比为研究参数,制作了9个试件进行推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试件的荷载-滑... 方铝合金管-海水海砂地聚物混凝土(SSGC)结构的黏结滑移性能是保证其能够协同工作的基石。为研究方铝合金管-SSGC的界面黏结滑移性能,以混凝土强度、径厚比和长径比为研究参数,制作了9个试件进行推出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方铝合金管表面纵向应变分布和研究参数的影响。基于本次试验数据,提出了方铝合金管-SSGC的黏结强度计算公式及黏结-滑移本构方程。结果表明:方铝合金管-SSGC的典型荷载-滑移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线性上升段、非线性上升段、缓慢下降段、残余水平段;方铝合金管表面纵向应变沿高度方向呈指数分布,自加载端至自由端递增;试件的黏结强度随径厚比和长径比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铝合金管 海水海砂地聚物混凝土 推出试验 滑移性能 黏结强度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新星 周泉 李水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60,共8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含小型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设计制作了20组以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为变量的试件,开展拔出试验,分析了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含小型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CA-UHPC)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设计制作了20组以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为变量的试件,开展拔出试验,分析了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直径对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包括钢筋拔出破坏和拔断破坏;粘结强度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增大保护层厚度对粘结强度有一定的提高,在锚固长度大于3d时,粘结强度提高不明显;峰值滑移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增大保护层厚度对峰值滑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粘结-滑移特征值计算公式,建立的UHPC与钢筋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与文献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粘结强度 锚固长度 保护层厚度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国锋 曹煊 +1 位作者 谢向东 张继承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方法考虑径厚比、长径比和钢纤维掺量3个参数的影响,设计并制作15根构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推出试验,得到轴向荷载与加载端位移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高强钢管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 目的为了研究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方法考虑径厚比、长径比和钢纤维掺量3个参数的影响,设计并制作15根构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推出试验,得到轴向荷载与加载端位移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高强钢管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对影响黏结强度的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高强钢管长径比和径厚比的增加,黏结强度减小;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试件黏结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即当钢纤维掺量从1%增加到2%时,黏结强度增加,但当钢纤维掺量从2%增加到3%时,黏结强度反而降低;试件荷载-滑移曲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明显的峰值点,峰值点后曲线急速下降(部分出现尾部上升的现象),二是曲线无明显峰值点,拐点后曲线持续缓慢增长。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分为黏结阶段、滑动阶段和抗摩擦阶段。结论以长径比、径厚比、含钢率和套箍系数为参数,结合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黏结强度的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管 超高性能混凝土 推出试验 黏结滑移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柱边节点滞回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卫平 李雪菡 +3 位作者 龙彬 纪强溪 郭新锁 郭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7,共11页
为准确模拟梁柱边节点在地震条件作用下的滞回响应,建立考虑黏结退化机制的梁柱边节点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有限元平台,采用Voce-Chaboche混合强化模型定义钢筋的循环本构关系,开发组合弹簧单元实现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 为准确模拟梁柱边节点在地震条件作用下的滞回响应,建立考虑黏结退化机制的梁柱边节点有限元模型。基于ANSYS有限元平台,采用Voce-Chaboche混合强化模型定义钢筋的循环本构关系,开发组合弹簧单元实现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退化机制,根据损伤理论提出往复荷载作用下黏结滑移本构关系预测模型。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应力云图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混合强化本构能更好地描述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滞回响应,组合弹簧单元成功地反演了往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退化特征,往复荷载作用下节点梁中塑性铰的发育导致梁塑性伸长,将对边节点柱造成不利影响,梁柱边节点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准确模拟梁柱边节点的滞回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有限元 滞回性能 黏结滑移 组合弹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盐环境下UHPC-NC界面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剑 杨云涛 +1 位作者 陈玉洁 杨荣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氯盐环境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化学侵蚀环境,研究其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和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界面耐久性能的影响对于UHPC加固混凝土结构和UHPC-NC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通过在常规环境以及氯盐环境下的推出试验,获得了干湿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氯盐浸泡天数(0 d、50 d、100 d)及界面处理方式(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射流冲毛、表面缓凝处理)对UHPC-NC界面黏结强度、界面黏结刚度及界面黏结滑移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d试验周期内,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作用造成的界面黏结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0%;氯盐环境作用时长的增加会导致界面黏结刚度的降低;随着界面粗糙度的增加,UHPC-NC试件的界面黏结强度以及界面黏结刚度均会增加;界面粗糙度的提高有助于界面抗氯盐侵蚀能力的提升.受到界面处理方法的影响,UHPC-NC试件经历干湿循环及氯盐浸泡后,荷载滑移曲线呈现2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对应光滑界面(钢丝刷刷毛界面)和其他界面(高压水射流冲毛界面和缓凝剂处理界面).各组试件的黏结滑移曲线在荷载到达峰值前趋于一致;荷载到达峰值后,前者存在荷载骤降段及持荷段,后者则随着滑移量的增加荷载不断降低.根据UHPC-NC黏结滑移曲线特征,提出了黏结滑移建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黏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氯盐环境 界面处理 黏结滑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黏结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兵 郁舒敏 +2 位作者 刘晓 侯东序 崔洧瑄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后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黏结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吻合良好。研究表明: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黏结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黏结应力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 为了研究高温后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黏结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吻合良好。研究表明: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黏结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黏结应力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减小;长径比在2.74~7.72的范围内,随着长径比的增加,黏结力逐渐增加;黏结界面破坏的速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缓;随着温度的增加耗能因子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黏结滑移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 耗能因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回收轮胎钢纤维混凝土黏结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范小春 黄祎晨 +1 位作者 张澳 徐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9-397,共9页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FRP)筋在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中的黏结性能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研究.对不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的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研究其对黏结破坏模式、黏结滑移响应和黏结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结果表明:BFRP筋RTSF混凝土黏结破坏类型包括拔出破坏、劈裂破坏以及拔出且劈裂破坏;BFRP筋直径对黏结破坏模式无显著影响,而RTSF体积掺量、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均对黏结强度有较大影响,且RTSF体积掺量与极限黏结强度呈正相关,BFRP筋直径和嵌入长度对其影响与之相反;当RTSF体积掺量从0增大至1.5%时,其极限黏结强度最大可提高约23.87%.与已有模型相比,所提出的黏结滑移理论模型对BFRP筋RTSF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具有更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回收轮胎钢纤维(RTSF)混凝土 拉拔试验 黏结应力-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